如何利用漏鬥地圖,讓轉化分析更精準

2021-01-09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流量越來越貴的今天,通過購買流量實現用戶增長,進而提高收入的方式越來越不划算。而在流量有限的前提下,提升產品轉化率,讓流量發揮最大價值,才是性價比最高的方式。以下是筆者根據所做的視頻付費產品,總結的關於提升整體轉化率的方法。

提到轉化率,就一定要說產品和運營日常都會使用的漏鬥模型,用於分析各個步驟的轉化情況,但是,我們通常所做的漏鬥模型會相對簡單,只是起到分析最後結果的作用。

實際上,當我們建立起精細的漏鬥地圖時,它能幫助我們清晰的了解產品的每個細節並使我們在進行產品優化時,做到有的放矢。

一、整理頁面漏鬥和操作漏鬥

首先我們要明確我們整體的頁面層級有哪些,按照流程整理出來,並明確上下級頁面的轉化情況及所代表的意義。

以視頻點播付費產品為例,整體可分為五個層級:

第一級:點播一級頁面。包括各類影片推薦、活動推薦、專題推薦、欄目入口、排行榜入口。這級頁面到下級頁面的轉化情況就說明我們推薦的這些影片是否符合用戶口味,運營活動和專題是否能夠吸引用戶,我們所創建的這些欄目排序是否合理、欄目名稱和樣式是否讓用戶有點擊欲望;第二級:中間頁。包括搜索頁面、欄目列表頁、活動列表頁、排行榜頁等。這級頁面的轉化情況說明了我們的搜索效率是否夠高,搜索結果是否是用戶想要的,搜索推薦是否能夠吸引到用戶;欄目列表排序與推薦是否高效合理等;第三級:詳情頁。包括影片介紹、選集、試看、訂購入口、相關影片、演員、導演推薦等。這級頁面的轉化情況就說明了詳情頁信息是否足以支撐用戶消除心理疑慮,讓其決定進入訂購。當這個頁面數據不高時,就得考慮增加強有力的輔助信息幫助用戶做決策,例如增加豆瓣評分、增加經典影評、影片所獲獎項等;第四級:訂購頁。包括付費產品包、支付方式、掃描二維碼等。這級頁面的轉化直接說明訂購操作是否流暢、流程是否足夠精簡、有無支付問題;第五級:復購。則是指該用戶再次購買的情況。

但是,頁面層級無法統計到數據,我們需要通過對各類操作、按鈕進行埋點,來統計我們需要的各個數據指標,所以我們建立的轉化漏鬥,是基於操作步驟的埋點數據統計而來的。例如下圖,是用戶從點播欄目入口到最後觀看的操作全流程,通過對這些操作埋點,就可得出這條主流程的漏鬥數據。

當操作流程建立後,我們發現這種漏鬥並沒有較大的指導意義,有三個重要問題需要解決:

我們通常查看的是頁面間的轉化率,優化也是針對頁面,統計的卻是操作步驟的數據,這兩者並不重合;在實際產品中,經常會出現流程的擴散或收斂,不同流程纏繞一起的情況,對我們做精準的產品優化和分析會造成麻煩;當我們單獨對一條流程進行分析時,往往是盲人摸象,沒有整體,例如我們提升了一個頁面某個入口的轉化,但實際是因為搶奪了同一頁面其他入口的流量,對我們整體轉化率的提升一點幫助都沒有,白白浪費人力。

面對以上幾個問題,我們需要用新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合併頁面漏鬥及操作漏鬥

為了有更具指導意義的漏鬥模型幫助我們做優化,我們需要以頁面流程為主體,操作為連接,將這兩種流程全部整合起來,建立精細的漏鬥地圖,從而對我們的頁面、操作以及兩者之間的關係有系統全面的認識。

通過這張圖,我們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個層級包括哪些頁面,頁面及操作流程,頁面間的跳轉是通過哪些操作進行連接,每個頁面流量的入口與出口。

統計各埋點數據後,我們就可以把各個頁面的停留時長、跳出率,各個操作的點擊轉化數據標記上去,這樣不僅可以縱向地了解到每個層級的轉化率,還可以通過橫向對比,直觀的看出多個同級頁面分別獲取的流量和用戶停留時長,進而清晰的知道用戶喜好,分析原因。

當我們完成產品優化後,利用這張圖就能從整體分析比對優化結果了,例如我們發現優化後「選集頁」的轉化率上升了,不是因為搶奪了「試看頁」和「購買」的流量,而是跳出率的降低。

但是,在做更進一步分析時,仍有一個問題沒能解決:那就是對於同一部影片,它可能列表裡有,專題也有,排行榜也有,那如何判斷哪種形式效果更好呢?另外,對於不同的專題樣式,又如何判斷哪種樣式好呢?

三、建立精準流量標記

要解決上述問題,需要清晰地了解每種形式全流程下來的轉化情況,能夠在這些不斷擴散和收斂的流程中找到一條清晰且對應的脈絡,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在埋點的時候,對每個上級頁面流向下級頁面的流量加上後綴,用以區分。

從二級頁面開始,以「搜索頁」和「排行榜頁」的流量為例,將「搜索頁」流量加上「_Ser」,將「排行榜頁」流量加上「_List」,當「搜索頁」流量經過「搜索結果頁」後,這部分就需要加上「_Ser_Result」作為標記,流量收斂到詳情頁,再分散出來時,就能清楚的知道下一層級的流量組成,並在此基礎上繼續進行標記。

對於這種標記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在流程發生擴散時才需要增加後綴,而當所有流量都收斂到一個頁面,如此處的「詳情頁」,再出來後就無需增加所謂詳情頁的標籤。

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就可以對同一層級,不同形式效果,同一功能,不同樣式效果做精確的分析判斷了。

同理,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做進一步的精細化運營,將用戶群切片後,對每類用戶加上特定標籤,利用這個漏鬥地圖,就能清晰的看出不同類型的用戶側重點、功能使用差異等多種信息,對產品和運營的工作帶來極大幫助。

本文由 @Z. Fly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如何塑造性感的轉化漏鬥?
    那是那個時代首席增長官幹的事,通過地推拉過來一波人,再拉來第一波融資,做投放、增長、轉化、留存。企業在不同的階段,你會發現做增長的任務不太一樣,不再是去地鐵裡拉新,增長是為了實現轉化漏鬥的下沉,慢慢變成轉化、留存等。而高速的增長到後面往往意味著你要怎麼控制低速的衰減,至於怎麼控制低速的衰減。這中間有轉化漏鬥,今天,我們就圍繞轉化漏鬥簡單分享一下我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 銷售漏鬥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1m築造在設計工程行業,從獲取商機到商機轉化完成,這中間要經過多個部門的協同配合才能完成,如果沒有銷售漏鬥的幫助,商機的留存和轉化堪憂。我們通過對銷售管線要素的定義形成銷售管線管理模型;當日常銷售信息進入系統後,系統可自動生成對應的銷售管線圖,通過對銷售管線的分析可以動態反映銷售機會的轉化狀態,預測銷售結果;通過對銷售轉化周期、機會階段轉化率、機會轉化耗時等指標的分析評估,可以準確評估銷售人員和銷售團隊的銷售能力,發現銷售過程的障礙和瓶頸;同時,通過對銷售管線的分析可以及時發現銷售機會的異常。
  • 什麼是數據分析的漏鬥模型?
    漏鬥模型,不僅僅是一個模型,更是一種可以普遍適用的方法論,或者說是一種思維方式。本文主要談談漏鬥模型的本質、漏鬥模型案例分析以及如何繪製漏鬥模型。漏鬥模型關於漏鬥模型,我認為本質是分解和量化。為什麼這麼說,這裡以營銷漏鬥模型舉慄。
  • 競價該如何分析搜索推廣漏鬥?
    大家在分析競價數據的時候,大家懂得分析搜索推廣漏鬥嗎?今天我為大家講將搜索推廣漏鬥?搜索推廣效果轉化漏鬥——訂單產生過程的直觀反映網民購買的過程→在百度搜索信息(常見他的問題:流量低)→點擊感興趣的推廣結果(常見的問題:高展現但低點擊)→打開企業網站瀏覽(常見的問題:停留時間短/跳出率高)→就產品進行諮詢:(常見的問題:轉化量低)→買到合適的商品;企業推廣過程→推廣結果在搜索結果頁面展現→(常見他的問題:流量低)推廣結果獲得網民的點擊
  • 媒體如何通過訂閱「漏鬥」提高用戶留存率?
    「訂閱漏鬥」這一概念常被應用於將普通讀者轉變為訂閱用戶的過程中,它可分為這幾個層次:品牌認知、參與度、註冊、轉化留存。訂閱「漏鬥」對於用戶留存有何幫助?媒體一直致力於提升訂閱用戶的數量,但如何才能維持訂閱群體呢?請看下文分析。
  • 如何應用漏鬥模型輔助數據診斷與決策?
    漏鬥模型基本上是做所有分析時都或多或少會用到的工具,本文結合一些簡化的虛擬案例,來跟大家說說如何利用漏鬥模型輔助數據診斷與決策?先講個例子,來自肖恩埃利斯的《增長黑客》:一家食品商店App的增長團隊發現了一個問題:App上線後,通過各種推廣,短時間內就獲得了19萬用戶,但是到最終在App內完成購買的用戶只有不到7000人。
  • 詳解漏鬥模型及如何通過行為設計提升轉化率
    漏鬥模型,是一種數據分析方式,是一個線性流程,更是一種普遍適用的方法論,或者說是一種思維方式。漏鬥模型是一個線性流程,從開始到結束,用戶在每一個環節,都會產生流失,就像漏鬥一樣。全文共分為5部分,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一、概述漏鬥模型的概念最早由St.
  • 客戶管理如何使用銷售漏鬥
    銷售漏鬥是一種常見的營銷理論,它通過模型將客戶的行為以數據的形式呈現,幫助企業和銷售人員發現銷售漏洞,調整銷售策略。什麼是銷售漏鬥?銷售漏鬥的全稱是「搜索營銷效果轉化漏鬥」,它科學地反映了機會狀態以及銷售效率的一個重要的銷售管理模型。銷售漏鬥體現的是銷售的過程,是一個線性的流程,企業能夠在每個環節發現流失的客戶,以此提升營銷策略。
  • 數據分析如何從入門到精通?這篇萬字長文終於說清楚了
    如何挖掘數據價值,讓數據直觀呈現並為我所用,數據可視化可謂功不可沒。然而你所用的可視化展現方式是不是清晰地表達出了數據背後的價值,他們之間是否完全合拍?是數據分析人員需要考慮的。這裡為大家提供一些分類說明及思路。
  • 「漏鬥型」身材如何搭?揚長避短尤為關鍵,這樣才更有女人味!
    對於「漏鬥型」身材,我們之前沒有講過,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並沒有引起大家重視。在前幾年,可能受到了審美的影響,當時大家更注重修身,所以身材苗條才是硬道理,對於這種身形來講,顯然沒有得到重視,也就是到了去年,才有了這樣一個概念,成為了一種比較熱門的身形,與大家印象中女性的形象,有著很多相似點,不知你怎麼看呢?「漏鬥型」身材如何搭?揚長避短尤為關鍵,這樣才更有女人味!
  • TalkingData推正式版 增加自由切片等分析功能
    除了提供之前豐富的統計指標外,正式版增加了自由切片、多維鑽取、交叉對比等多項分析功能。1、自定義你的應用概況報告按照你的需要來自由組織應用概況中的數據圖表吧,花更少的讀圖時間,掌握更多緊要的數據!2、按照渠道和版本做自由的數據鑽取TalkingData正式版讓你對渠道、版本的表現了如指掌,自由鑽取數據來詳細分析從用戶獲取》留存》轉化的全面情報。
  • 如何藉助視頻圖像精準判斷交通擁堵?高德地圖啟動首屆算法挑戰賽
    【TechWeb】7月9日消息,今年2月,行為藝術家Simon Weckert用手推車拉著99部手機在柏林的一條大街上來回行走,隨著行走時間變長,這條原本空曠的大街在谷歌地圖上的路況開始變化,從綠色慢慢變黃,最後變成深紅,提示為重度堵車。地圖對真實路況的判斷如何更精準?
  • 常見的7種數據分析手段
    在這種多渠道的投放場景下,產品經理該如何進行深度決策?1. 挖掘業務含義首先要了解市場部想優化什麼,並以此為核心的 KPI 去衡量。渠道效果的評估,最重要的是業務轉化:對P2P類網站來說,是否『發起借貸』遠遠比『用戶數量』重要。
  • 6種轉化率分析模型,提高產品轉化率、用戶體驗
    應該加大渠道的投放,並持續關注渠道質量變化; 第三象限 這個象限裡渠道質量又差,帶來流量又小,應該謹慎調整逐步優化掉這個渠道; 第四象限 渠道質量比較差,但是流量較大,應該分析渠道數據做更精準的投放,提高渠道質量。
  • 競品分析報告:騰訊地圖APP VS 百度地圖 VS 高德地圖
    ;騰訊地圖:利用海量用戶進行大數據挖掘,以完成精準定位、智能推薦合理路線,未來將進一步深化智能化的駕車場景。從產品定位角度來看三者功能內容,高德地圖藉助人工智慧技術,進一步深化「網際網路+出行」,拓展出行內容;深化「出行+「,在O2O方面做的更為完善,開始向人口應用方向發展。百度地圖也介入了很多O2O方面的業務,再觀騰訊地圖,圍繞海量數據和精準導航開展其功能,增加街景地圖,堅持「足不出戶看天下」。
  • 如何通過控制成本提升跨境電商Facebook廣告ROI
    下面我們來逐個分析如何通過降低這兩方面的成本來提升ROI。 一、如何通過高效選品提高ROI? 通過ROI廣告公式我們可以看出,降低選品成本是提高ROI的有效方法,高效選品是跨境電商成功的第一步。現在的電商局勢已經形成一定的穩定模式,紅海市場已經逐漸趨於飽和,精準的利基市場才是選品方向。那麼,面對新的形勢,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 更精準的三維實景地圖了解一下
    近日,三維實景地圖服務商AIRLOOK宣布,已獲得廣發乾和領投,常春藤資本、GGV紀源資本和BV百度風投等跟投的近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如今各式各樣的手機地圖app已經讓我們的出行非常便利,為何投資機構還要花大價錢砸向一家地圖企業?
  • 如何利用地圖與標記辨別方向?
    第一個問題很好解釋,你是參與演習的士兵;第二個問題就比較難以回答了,因為需要大家利用地圖與標記來辨別方位,下面就給新手玩家詳細的說明一下,如何利用地圖與標記來辨別方位。在光榮使命中,一定要學會查看地圖,可以說地圖的重要性不亞於武器藥品。只有學會查看地圖,才能夠更加順利的搜索物資並規劃出合理的行進路線。
  • 寫作技巧:如何寫出好的議論文,精準分析少不了
    議論文成功的關鍵之一是論證充分嚴謹,而精準分析,是做到充分論證的最佳方法和策略。一、精準分析作文題分析作文題,是要對題目要求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知道作文的主題是什麼。如果題目的要求和主題不清楚,下面的文章自是無法做的,即使勉強做了也會跑題。只有通過精準的分析,弄清作文題的意思,才能根據自己的理解闡述觀點。
  • 3D城市實景地圖讓GPS更精準
    3D城市實景地圖讓GPS更精準 2010年11月08日 09:30作者:投稿編輯:杜寶軍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GPS頻道11月8日 在使用導航儀時最忌諱的就是指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