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承包了二十多畝地種洋蔥,把全部家產都投了進去,眼看著一天天的這些洋蔥長勢喜人,我和媳婦都非常開心,收穫的時候每畝地能產6000多斤,一共收了有12萬斤左右,洋蔥大豐收讓我和媳婦都非常開心,誰知道今年洋蔥的價格奇低,不管價格一降再降,根本就沒有商戶過來收購,媳婦急的拉著洋蔥在路邊賣,又被凍感冒了,現在我和媳婦急的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家住河南省滑縣白道口鎮郭留村的趙文信著急的說。
這位著急打電話的男子就是趙文信,每天他都要給很多商戶聯繫,想讓他們過來拉一些洋蔥,可等到的回覆都是:「今年行情太不好了,價格太低沒利潤,就不過去拉了。」這位70後的漢子無數次的被回絕。趙文信無奈的說如果我能把這12萬斤洋蔥銷售出去,我情願拿出一部分錢,對咱滑縣的孤寡老人及留守兒童捐獻一部分錢,只是……
趙文信從部隊退伍回到家中,幹勁十足的他不甘心僅僅守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開過小超市,幹過糧食收購點,又種過山藥,除了幹超市掙了點錢外,其餘的全部都賠了。可不服輸的趙文信始終堅信,只要靠自己的辛勤勞動,肯定會有好的回報。前年他見市場上洋蔥價格還不錯,就孤注一擲承包了二十多畝地,全部種上了洋蔥,可命運又給他開了個大玩笑,今年的價格出奇的低,哪怕是幾分錢都沒有商戶過來收購。
看著那麼多的洋蔥堆在那裡,趙文信徹底的蒙了,洋蔥不能在室外長時間存放,他只好硬著頭皮租了9個冷庫,想著等價格稍微高一些再賣出去,這9個冷庫一個月就得花費一萬多元,現在基本上洋蔥都沒有賣出去,就連租賃費都給不起了。
這麼好的紫皮洋蔥堆在冷庫,已經出現小部分洋蔥潰爛的情況,如果再過一段時間不銷售出去,就會出現大面積潰爛的情況,趙文信蹲在地上一言不發,他是真的想不出什麼辦法來解決。
身體不好的王瑞平每天早早地就過來拉洋蔥了,她說這麼多年丈夫一直在想辦法掙錢,讓家人過上好點的生活,但都沒有成功,作為妻子看著他每天這麼的苦惱,真的是一點忙都幫不上,雖然身體不好,但現在只能每天拉出去一點,能賣多少是多少吧,有時一天只能賣出去一兩袋,還都是最便宜的價格,最低的還不到一毛錢一斤,根本連一天的電費都不夠。
倉庫附近就是一條大路,每天的車流量不小,不過汽車都是呼嘯而過,基本上很難遇到停下來購買洋蔥的顧客。路邊呼呼的寒風吹在感冒好幾天的王瑞平身上,可她依然堅定地站在路邊,等待顧客的到來。
好不容易一位路過的村民停了下來,可也只是買了寥寥幾個,顧客說畢竟洋蔥是配菜,誰家也不會把洋蔥當飯吃。
12萬斤的洋蔥至今還靜靜的堆在冷庫中,趙文信和妻子每天面對著自己辛苦收穫的洋蔥一籌莫展,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還能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