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登陸月球已經有50年歷史了,登陸地球鄰居火星為什麼這麼難?

2020-12-05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人類自從1969年實現踏上月球這一偉大壯舉之後,雖然50多年來航空航天和深空探測技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但是卻仍然沒有在第二個地外星體上開展載人登陸探測。拿火星來說,作為地球的近鄰,自古以來就受到了人們的普遍關注,近現代以來,以前蘇聯和美國為代表的國家,先後向火星發射了眾多探測器,為我們了解火星的基礎狀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麼,為何登陸火星這和難呢?

對火星的探測歷程

火星的公轉軌道處於地球的外側,其公轉半徑約為地球的1.5倍,繞太陽公轉一圈需要687天。在火星與地球處於太陽一側時最近距離為5500萬公裡,而處在太陽的不同側則距離最近可以達到4億公裡,與月球相比,火星即使在近地點,也與月地38萬公裡遠上100多倍。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共向火星發射了大約差不多50多顆火星探測器,比較有代表性的有:

1960年,前蘇聯發射了一顆火星探測器,雖然沒有飛出地球軌道,但是這顆探測器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以實現火星探測為目的的探測器。1962年,前蘇聯發射了火星一號探測器,飛入了火星軌道,但與地球失聯。1964年,美國發射了水手4號探測器,經過228天掠過火星,並傳回20多張照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顆成功到達火星並且傳回數據的探測器。1969年,美國發射了水手6號探測器,經過155天掠過火星。1969年,美國發射了水手7號探測器,經過128天掠過火星。水手6號和7號在火星軌道上運行中,對火星大氣組分進行了詳細分析,並且拍回了大量照片傳回地球。1971年,美國發射了水手9號探測器,經過168天進入火星軌道,成為人類歷史上首次圍繞火星運行的探測器。1973年,前蘇聯向火星發射了4顆探測器,其中火星5號成功環繞火星運行9天,傳回第一張火星彩色照片。1975年,美國發射了海盜1號和2號,用時10個月成功登陸火星,拍攝了火星的周景全彩色圖。1996年,美國發射了火星環球勘探者探測器,經過10個月成功到達火星,並且向火星降落了探路者著陸器,這是第一顆在火星表面能夠正常開展工作的火星車。進入新世紀,美國先後發射了機遇號、勇氣號、鳳凰號、好奇號探測器,對火星開展了立體化探測。

當然,人類向火星發射的探測器,從目前來看,有一半多的都失敗了,這其中可能有技術方面不成熟的原因,也與發射和飛行過程中的一些不可控因素有密切關係。

載人登陸火星的難點

在航空航天特別是深空探測中,載人飛船和無人探測器有著本質的區別,對於火星這樣的行星來說,雖然是我們的近鄰,但是如果實現載人登陸,從現今的技術水平來看,面臨著如下不可迴避且難以破解的瓶頸問題。

第一是太空人長時間在太空中飛行的適應問題。雖然美國、前蘇聯的太空人都有過在空間站工作超過1年的先例,表面上看已經超過了探測器從地球飛行火星的時間,但是從地球軌道飛往火星軌道的會合周期為26個月,而且到達火星之後肯定還要工作一段時間,不可以立即返回,仍然需要再等待幾個月,最終太空人在太空中的飛行時間可能會遠大於之前在太空站的工作時間,這對於太空人來說,如何安全、健康、可靠地度過這麼長的時間,是一個大問題。

第二是生命支持系統問題。載人飛行器必須要擁有獨立的生命支持系統,以維持太空人在漫長的太空飛行過程中的食物、水源、氧氣等物質來源。由於太空探測特別是深空探測,如果要實現載人的話,一般都是由多人共同完成,每人都承擔著相應的工作任務,而且太空旅行的時間相當漫長,這就給生命支持系統的容量和物資貯備數量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這些物資的增加,會大大增加飛船的質量,為了保障飛船的發射升空、在一定時間內到達火星,必須搭載大功率的發動機以及巨量的燃料。雖然現在有科學家正在研究「冬眠」技術來降低飛行過程中的食物消耗和活動空間,但是這項技術還處於技術攻關階段,對人體的刺激和影響還未可知。

第三是飛行過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問題。在人類已經發射的眾多探測器中,其中就有一部分會因為高能粒子的衝擊、太空巖石或者星際塵埃的撞擊、還有太空垃圾的影響而在飛行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從而造成直接損毀、功能失靈、運行軌道偏離、與地球失聯等問題,沒有達到預定的探測目標。實施載人探測的話,無論是飛船的體積、質量、能源和物質貯備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時也增加了上述不可控因素發生的機率,而且這將是直接與太空人的生命息息相關的,如果用探測器能解決的問題,就沒有必要再冒這個險實施載人探測了,所以各國對深空載人探測都是慎之又慎。

第四是火星的環境異常惡劣。火星地表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3多一點,因此火星的大氣層極其稀薄,大氣密度僅有地球的1/100,主要組成為二氧化碳,其次是氮氣、氬氣,此外還有少量的氧氣和水蒸氣。火星的內核已經完全冷卻,因此失去了磁場,來自太空和太陽的高能粒子和輻射可以直接到達火星表面,而且火星表面溫差強烈,達到100攝氏度,最高溫度只有在赤道處的20攝氏度左右,最低溫在兩極可以達到零下130多度,表面沒有液態水的存在,因此植物無法在上面生存。太空人在到達火星表面之後,不可能利用現有的攜載物質進行氣候的改造,因此也就無法進行飛船的有效補給,只能在從地球出發時一次性帶夠所有的能源和物資。

一次有去無回的「旅行」

我們現在向火星發射的探測器,其實都是有去無回的,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在於我們無法為探測器提供足夠的返回能源。無論是已經降落在火星表面的火星車,還是始終圍繞火星進行周期性運轉的軌道探測器,如果要從火星返回,則首先都要突破火星的逃逸速度。

按照萬有引力定律,我們如果在星球表面垂直發射一個物體,這個物體如果速度值過小,則物體在上升一段時間和距離後,就會在引力作用下重新降落。如果發射速度超過一定數值,則物體就會脫離星球的引力束縛而飛出這個星球。那麼,在此過程中,就會存在著一個剛好可以脫離星球引和束縛的最小速度值,這個值就叫作這個星球的逃逸速度。

我們通過動能定理,將一個物體在星球表面引力勢能-GMm/R降為無窮遠處的0時,可以計算出其逃逸速度值V=√(2GM/r),其中G、M、r,分別代表為萬有引力常數、星球質量和星球的半徑。我們將火星的相關常量代入,即可求得火星的逃逸速度為5.02千米/秒,雖然這個值與地球上的相比小不少,僅有一半左右,但是,由於火星表面沒有可以供飛船發射的設施和支撐火箭,不能夠為飛船提供可以達到逃逸速度的加速度能量來源。而如果考慮提前建造這些,就又涉及到載人、載重的上述問題,很難在火星表面完成這樣的建造任務。

總結一下

雖然火星是地球的近鄰,但是從目前太空探測技術水平的角度來看,火星和地球的距離仍然顯得過於遙遠,如果進行載人探測的話,那麼無論是從這麼遠的路程所需要花費的時間、能源和物資的消耗、以及期間所經歷的諸多不可控因素來考慮,代價實在是太大,而且保障的技術水平還有限,安全率不高。特別是對於登陸以後無法實施再次點火發射,不能脫離火星的引力束縛而返回地球,這是載人登陸火星的又一大難題。因此,沒有足夠的把握、沒有充分的前期基礎、沒有高超的技術水平,載人登陸火星都會顯得遙不可能。

相關焦點

  • 既然登陸火星比較難,為什麼月球上摔掉的探測器比火星還多?
    到現在為止總共執行的火星探測計劃有45個,成功了18個,成功率為40%,執行登陸任務的探測器有13個,成功8個,成功率61.54%,其實這數據看起來還不錯,那麼月球呢?月球探測器一共145個,成功77個,成功率為53%,比火星好那麼一點!但執行月球登陸任務的探測器數量為60,成功著陸27,成功率只有45%,兩者相比似乎還是月球更難一些,是這樣嗎?
  • 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載人登月過了51年,人類還沒到火星?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登陸火星這麼難呢? 登陸火星 登陸火星的第一難,難在距離。我們知道,地月距離平均為384403.9千米,月球在近地點時,與地球的距離是36.3萬千米,遠地點的距離是40.6萬千米。
  • 50年前人類就登過月球,為什麼至今為止都沒登陸過火星?
    其實早在1969年,美國就將載人飛船送抵月球,阿姆斯特朗作為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說出了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這是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而這句話至今影響著人類對太空的探索計劃。 不管是探月工程還是火星登陸,都是人類對太空探索的不斷追求。火星作為人類移民外星球的首選,一直受到廣泛關注。
  • 從地球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美國至今無法載人登陸火星?
    自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宇宙載人飛船成功登陸月球已經過去了51年,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卻還只停留在發射探測器探測的地步,載人登錄火星的計劃似乎只是紙上談兵。縱觀歷史自1960年蘇聯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已經過去了60年。
  • 登陸火星:火星載人登陸困難重重!科學家認為火星是人類的希望!
    神秘未知的火星星球我們人類早期於1969年就實現了登陸月球,時隔已過去51年了,載人登陸「火星」至今還是紙上談兵,並且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真正擁有這項科學技術。這項「航天科技」問題逐漸向我們人類的科學家們招手,為什麼登陸「火星」這麼難?
  • 載人登陸火星為什麼這麼困難,距離是最大的限制
    載人登陸火星為什麼這麼困難,距離是最大的限制人類登陸月球是個已解決的問題,但是載人登陸火星卻一直未實現,為什麼會這麼困難?距離是最大的限制!一直以來,人們一直觀測火星的含水量,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火星的形成時間、內部結構和初始環境與地球相似。為什麼探索火星如此困難?首先,當火星靠近地球時,將是探索火星的最佳時機。然而,兩者之間最近的距離約為5500萬公裡,最長的距離超過4億公裡。不同時間不同距離是著陸的最大挑戰。兩者之間最近的距離是在2003年8月27日,當時的距離是5576萬公裡,是6萬年來的最近一次!這也意味著錯過最佳距離將是一個漫長的等待。
  • 洞察號登陸火星 有什麼意義對人類有何影響?
    火星一直是人類探索的重要目標,因此每一次火星著陸都是一項極其困難而令人敬佩的偉大工程。今天凌晨 3 點,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經歷 6 個月時間飛行4. 8 億公裡終於成功登陸火星的消息著實讓人為之振奮。據悉,這是繼「好奇」號火星車之後,人類時隔 6 年再次成功登陸火星。
  • 人類登月過去幾十年,為什麼還沒有登陸火星?原來難點在這裡
    縱觀人類歷史,人們對於宇宙充滿了好奇和興趣,因此許多天文學家都想要研究宇宙蘊含的奧秘,還想要探索無垠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跡象,更想要建立除了地球以外的第二個人類基地,要知道人類第一次登月已經過去50多年了,在這之後火星一直是被討論最多的一顆星球,那麼為什麼五十年過去了人類還沒有登上火星呢。
  • 人類為什麼無法再次登陸月球?美國登月技術已失傳,這是故意的?
    美國的登月技術,實際上已經失傳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美國人在1969年7月20日,就成功登陸月球了,也就是說在將近半個世紀以前,美國人就掌握了登月技術,但是,現在美國人想要再次登陸月球,非常的難。登月技術的失傳其實和木牛流馬、千裡船的技術失傳是一個道理,人類有些科技失傳了,並不是因為人類的科技在退步,而是有些技術在後來的歷史時期因為遭到棄用而漸漸被人們遺忘。
  • 《火星任務》20年了 人類仍未登陸火星
    按照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計劃,人類登陸火星最樂觀也要到2030年以後才能實現,馬特·達蒙的《火星救援》設定的就是這一年前後。各位要不等到《火星救援》上映15周年時,檢驗一下勇敢的人類有沒有真的實現目標?
  • 洞察號登陸火星 為期2年,深入研究火星內部
    洞察號登陸火星 為期2年,深入研究火星內部2018-11-27 22:11出處/作者:站長之家整合編輯:吃薄荷的貓責任編輯:zhaoyongyu1 NASA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經歷半年時間飛行4. 8 億公裡終於成功登陸火星。
  • 電影裡的2020年:沒有疫情肆虐,人類已經登陸火星
    按照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計劃,人類登陸火星最樂觀也要到2030年以後才能實現,馬特·達蒙的《火星救援》設定的就是這一年前後。各位要不等到《火星救援》上映15周年時,檢驗一下勇敢的人類有沒有真的實現目標?
  • 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人類為什麼不選擇登陸?
    金星是太陽系的一顆類地行星,同時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軌道位於地球軌道內側,距離地球大約4300萬千米。相比於同樣是地球的鄰居,位於地球軌道外側的火星要近,火星距離地球大約5500萬千米,也就是說金星比火星距離地球要近1200萬千米。
  • 登陸火星到底有多難?為什麼載人登月過了51年,人類還不去火星?
    「這是我一個人的一小步,但卻是整個人類的一大步。」這是美國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後所說的一句話。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載著三名太空人成功登上月球,人類終於實現了千百年來飛上月球的偉大夢想。
  • 火星上發現液態水,人類是不是不用去月球了,直接登陸火星?
    準確的說火星發現液態水會加速人類登陸火星的計劃,但非可不可以登陸火星的依據,因為登陸火星的技術跟火星有沒有水並沒有關係。火星與月球,哪個跟難一些?火星直徑6790千米,距離地球最近也超過2.2億千米,月球直徑3470千米,一直環繞著地球公轉,距離38萬千米左右,從距離來看明顯是月球更容易一些,當然這是想當然的判斷,事實上卻需要分析多個條件:月球距離近,火星距離遠月球無大氣,火星有一個稀薄大氣層月球通訊延遲小,火星通訊延遲長,
  • 宇航專家陳昌亞:登陸火星最難的是返回地球
    圖片說明:陳昌亞博士正在介紹宇航知識  東方網記者蔣澤3月4日報導:人類歷史上首次全過程模擬從地球往返火星的試驗「火星—500」,正在位於俄羅斯的生物醫學問題研究所的密閉試驗艙中進行。中俄聯合火星探測型號副總設計師、上海衛星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陳昌亞博士,在第117期新民科學咖啡館上表示,人類登陸火星還需要克服很多技術難關,從火星返回地球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陳昌亞用月球和火星作比較,他說:「當年美國人登陸月球時,陸地發射的物體總質量達到118噸,到月球軌道時還有47噸。」
  • 又逢「登火季」,談談登陸火星那些事
    浩蕩宇宙,無邊無涯當我們仰望星空,放眼整個宇宙時,不自覺的就會感嘆人類乃至於地球的渺小,但同時我們也會有強烈的探索欲望。直到現在,我們也只去過離我們最近的月球、金星和火星。月球離我們最近,我們也對其探索的最多,月球也是唯一一個有人類踏足的其他天體。而對於太陽系中其他天體的探索,我們才剛剛開始。金星和火星,都是地球的鄰居。金星是一個環境十分惡劣的星球,由於距離太陽更近、表面有濃厚的大氣層,表面溫度常年高於460攝氏度,大氣壓是地球的接近一百倍,空氣中瀰漫著各類有毒的硫化物,天氣也十分惡劣。
  • 金星要比火星更近,而且更與地球相似,為何人類不登陸金星?
    根據NASA方面的公布信息顯示,在2033年,美國將派太空人登陸火星,在那之前的2024年,美國將派太空人重返月球!看起來是不是非常的令人期待?月球作為地球的天然衛星,它距離地球很近,我們從地球抵達月球,大約只需要幾天的時間就可以了,相對來說,登陸火星,就要漫長得多。
  • 上世紀60年代,人類就登上了月球,為何至今無法登上火星?
    一開始,前蘇聯遙遙領先,因為他們先是在1957年成功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後來在1961年,前蘇聯的太空人也成功進入太空之中。但不甘落後的美國也在暗中努力著,想要趕超前蘇聯,於是阿波羅計劃便應運而生了。1969年,美國太空人成功從地球出發,第一次登上了月球,這也是人類第一次踏上地球之外的其它星球,人類的太空夢也由此被正式點燃。
  • 火星載人登陸的最大困境:為何人類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
    雖然上世紀我們就實現了往返月球的壯舉,但是到今天,我們依舊沒辦法往返火星,這其中面臨很多困難,主要就是這幾個方面。1.火星的重力更大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左右,而火星的重力是月球的兩倍。這意味著在月球上是10牛頓的物體放在火星表面就是20牛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