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訊 昨天,一則視頻在網上熱傳:10月17日下午,安徽合肥地鐵站內,一個女孩一邊下樓梯一邊看手機,結果一腳踩空,先是在樓梯上踉踉蹌蹌,隨後整個人完全失控,越跑越快,最後面部朝下摔落地面,趴在地上一動不動,聞訊趕來的地鐵工作人員幫她處理了傷口後送到醫院。
這則新聞昨天在網上引起強烈反響,很多人在朋友圈轉發評論。很多人說自己也經常一邊走路一邊看手機,明明知道不好,但還是忍不住要看。
這幾年,因為一邊走路一邊看手機出過很多事情,掉進水池的,踩進窨井的,撞上電線桿的,嚴重的甚至有摔成半身癱瘓的,過馬路被撞身亡的……上個月,廣西百色一家商場還發生過一件事,一位爸爸帶兒子坐扶梯時,只顧自己低頭看手機。孩子摔倒後腳卡進了扶梯縫隙,這位爸爸過了好幾秒才抬頭發現,衝過去救出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剛把孩子抱起來,又馬上拿起手機看上了……
究竟有多少人 一邊走路一邊看手機?
到底是多麼重要的內容,讓人們走路時還要盯牢手機?
昨天記者在地鐵近江站A和C1兩個口各待了30分鐘,做了個小型街頭調查採訪。
A口只有上行電梯,出站乘扶梯,進站要走樓梯。我數了下,30分鐘裡,下樓梯的乘客51個,男27人,女24人,其中18個男士和15個女士一邊看手機一邊下樓梯,大部分是年輕人,看上去20到30歲之間。不看手機的大都看上去年紀偏大,40歲以上居多。上扶梯出站的66人,低頭看手機的有48個,大多數也是年輕人。
C1口連接近江時代大廈和物美超市,只有樓梯。30分鐘裡,上樓33人,看手機的24個;下樓39人,看手機的21個。這裡也是年輕人為主。我發現,不管上樓下樓,看手機的人基本都靠右邊走。
他們到底在看些什麼?
隨時關注群裡的工作任務
小姜,23歲,大學剛畢業,網絡技術專業,現在在做ATM機和豐巢櫃的維護,採訪時他說剛維護好一家農行的ATM機,準備坐地鐵去西湖文化廣場繼續工作。
小姜說昨天他因為邊看手機邊騎車和一輛逆行的電瓶車撞了,好在沒啥事,就是自己騎的共享單車後輪有些變形。
「我要一直看手機裡的工作群,哪裡有什麼故障就要馬上趕過去,所以只能不停地看手機。」
股市馬上要收盤了
小張,31歲,杭州人,做酒店管理。他說知道下樓梯看手機很危險,但是下午3點股票快收盤了,想在收盤前補幾手進去。
「最近行情不太好,我買的一隻科技股跌了很多,虧了6個多點,準備加2萬塊錢進去,雖然現在跌但我看好未來的行情,畢竟是做中長線的。」小張說他炒股兩年,大抵上沒虧沒賺。
小張說股市有句話,七虧二平一賺,就是10個人炒股7個虧2個不虧不賺只有1個能賺錢。他對自己不虧不賺比較滿意,也有思想準備,只拿8萬元炒,如果虧損一半以上就說明自己沒那個天賦,就不打算再玩了。
懸疑小說正看到緊張處
鄭女士,女,34歲,衢州來杭,在一家公司做文案。她說自己平時用手機最多,除了刷微信,就是讀小說。 這兩天她正在看懸疑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剛剛講到一個女子和丈夫去寺廟燒香,不知怎麼突然暈在香壇前,丈夫趕上去抱起一看,衣服還是原來的衣服,體型還是原來的體型,但老婆變成了另一個不認識的女人……鄭女士說,剛剛她上樓梯時,正看到這個要緊的地方。
「不過一般下樓梯我不看手機的,如果要看也儘量靠右邊走,腳步放慢,在人行道上逆行不看手機,看也儘量靠右走。」
關注剛開打的CBA聯賽
小俞,28歲,個頭1米8,穿籃球鞋和運動外衣,是個籃球迷。他的工作是酒店經理,平時手機用得最多是用微信,和女朋友聊天,因為最近CBA(中國男籃職業聯賽)開賽,他最關注浙江廣廈和浙江稠州金租兩隻本土隊伍,剛剛看了一下騰訊網裡的賽事新聞。
「不看手機總感覺很難過,有時候也要問下女朋友飯吃了沒,或者在幹嗎。我知道(上下樓梯看手機)有危險,一般都是看一會兒馬上抬頭看一下,上樓嘛總不太會摔跤,主要是下樓梯,下樓梯我儘量不看,除非有特別緊急的工作要處理。」
看看專業微信號文章
劉先生,42歲,室內設計師,從業14年。
「做我們這行需要一些靈感,我經常關注一些專業的微信公眾號,看看別人的設計作品,當然也看社會新聞,了解這個城市發生的事,有時候通過新聞能映射出人們的生活品質需求,包羅萬象。」劉先生說,他覺得手機其實已經是人類的衍生器官,不看手機真的會讓人非常難過。
「走路上樓我偶爾也會看一下,但絕對不能太入神,或者連續看的時間太久。」
看看微信群裡有沒有人找我
方女士,48歲,會計,從業近20年,經常要去稅務局辦事,我看到她剛出地鐵站跨出電梯就拿起手機操作起來。「我剛剛是在微信上工作群裡看看有沒有人找我。」
「不是年輕人了,經不起摔一跤了,所以我上下樓梯很少看手機,走路偶爾會看一下,和兒子老公微信裡聊聊天,或者看一下工作群,但我會儘量減少次數,新聞裡經常能看到玩手機摔跤撞車的事。」
隨時要留意餐館業務
韓先生,45歲,溫州人,在附近開小餐館4年。我發現他沒坐電梯,一邊看著手機,一邊走著上樓梯。
「爬樓梯安全一點。我得經常看著手機,比如說店裡的營業情況,外賣客人有沒有投訴等等,這個沒辦法的。」韓先生說,他看新聞知道有人看手機走路摔得頭破血流,所以平時下樓梯絕對不看手機,走快一點,上樓梯呢儘量不坐電梯,如果走路需要看手機的話,就走慢一點。
隨時關注網絡熱點
劉小姐,24歲,新媒體從業者。她說因為工作需要,手機和電腦是最重要的兩樣東西。哪怕是在外面,也經常要盯著手機,有沒有新來的消息,有沒有剛出的熱點。
「畢竟做我們這一行,搶時間是很重要的,所以手機一有消息提示,我不管在吃飯、走路,還是在幹嗎,肯定都會拿出來看,就算沒有消息,隔一會也會掏出手機看一看,以免錯過一些重要的熱點。」
光是走路也很無聊
周女士,60歲,已經退休。她覺得自己算是比較新潮的人,蠻早就開始用智慧型手機。女兒沒空教,都是自己研究自己學的。
「你說什麼特別重要的事情非看不可吧,倒也沒有。就是習慣性地要拿出來翻翻,光是走路也很無聊的,我看的最多的是抖音,邊走邊看打發打發時間,走起來也有勁。以前我帶外孫在小區散步的時候,就喜歡邊走邊刷視頻,後來女兒說我了,我想想也是的,不太安全,現在帶孩子的時候都不看了。」
這關係到我的生意我的收入
應先生,43歲,房地產中介。他說做這一行,經常要在外面跑的,客戶有消息來別說走路,騎電瓶車、開車,只要手機一響,肯定要馬上看。
「這關係到我的生意我的收入,如果一定要停下來或者有空了再看手機、回消息,客戶都要被別人搶走了。
「我覺得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路上看手機的人也不止我一個,很多人應該都是工作需要吧。」
走路看手機就是習慣性動作
李女士,36歲,自由職業。她說自己走路看手機吃過苦頭,摔過跤,在馬路邊扭過腳,還好都不很嚴重。
「我對手機有重度依賴,每天用手機的時間肯定超過十個小時,刷視頻、發消息、看新聞、看小說、再翻翻朋友圈,一天時間基本上就過去了。
「有時候走路看手機也不是因為有必要,就是一個習慣性的動作,
比如等紅綠燈的時候,別人都在看手機,你一個人傻站著幹嗎呢?消息看到一半,燈變綠了,肯定也會邊看邊走的。
「我這段時間減肥,每天下午快走2個小時,也是邊走邊玩手機,要麼用手機看電視劇,要麼聽聽音樂。要是沒有手機,我肯定堅持不下去。」
剛才跟朋友一起打遊戲
小熊,21歲,公司職員。他說剛才走路看手機,是在和朋友連線打遊戲。
「我在外面一般不太看手機,除了一種情況,跟朋友一起打遊戲。我們一般都是四人組局,在線對戰。一局遊戲一般要二三十分鐘,如果中途掉線,不僅會影響自己的評分和戰績,還會被團隊的人罵。所以我就算出門,肯定也要把遊戲打完的。前兩天為這件事我女朋友還說我了,嫌我邊走邊玩,不看路,走得慢。但我也不是經常這樣,過馬路、坐電梯的時候還是會注意的。」
國外權威學術研究:
自從第一部蘋果手機面市 手機受傷病例激增
去年12月5日,《美國醫學會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羅格斯大學新澤西州立醫學院研究人員分析了100家醫院急診室的數據後得出結論:2007年第一款iPhone發布以後,手機相關受傷病例陡然增多,不少人因為一邊走路一邊用手機受傷。
研究者根據1998年至2017年的數據估算,美國在近20年因手機造成的傷害案例為76043例。而2007年以前,每年100萬人中約有8.99例因手機受傷病例報告,在2016年達到每年100萬人中約有29.19例。
最常見的損傷部位包括頭部、面部和頸部,最常見的傷情診斷為撕裂傷、挫傷和擦傷以及內臟器官損傷。
因被手機分散注意力而受傷的人中,有60%在13歲至29歲之間,他們大部分都因在走路或開車時使用手機而受傷。
94.87%被調查者
走路時用過手機
2017年,重慶大學一位碩士研究生發表了一篇論文,選取了重慶一個路口,採取調查問卷和拍攝視頻等方式,對604名行人過街時使用手機的情況做了深入調查研究,部分研究結論如下:
走路時完全不使用手機的行人,比例僅佔5.13%, 走路時有使用手機經歷的行人比例高達94.87%。
等紅綠燈時完全不使用手機的行人比例佔23.51%,有使用手機經歷的行人比例佔 76.49%。
穿越馬路時完全不使用手機的行人比例佔48.84%, 穿越馬路時有使用手機經歷的行人比例佔41.16%。
行人走路時、等紅綠燈時使用手機頻率,與行人受教育程度有明顯相關性。
行人使用手機的主要動機依次是:打電話、看社交網站、發消息、看時間、
聽音樂、拍照、看新聞、看視頻、玩遊戲、學習、網購等。
行人使用手機方式依次是:打電話、發信息、聽音樂、瀏覽屏幕。
95.03%的行人認為走路時用手機會影響交通安全,62.7%認為會影響出行速度,22.19%認為影響市容市貌,14.24%認為有其他影響,僅1.32%的行人認為走路時使用手機沒有任何影響。
75.83%的被調查者認為穿越馬路時使用手機是一件非常危險的行為,20.03%的被調查者認為是比較危險的行為,0人認為完全不危險。
68.71%的被調查表示有因使用手機而導致安全風險的經歷。
7.31%的被調查者認為在路邊豎立「禁止邊走路邊看手機」警示牌有非常大的效果,49.15%的被調查者認為有一定效果,28.4%的被調查者認為不確定,11.56%的被調查者認為無效果,僅有3.57%的被調查者認為完全無效果。
關於「增加手機使用者專用人行道」的看法調查:10.26%的被調查者完全贊成,19.54%的被調查者比較贊成,17.55%的被調查者不確定,28.15%的被調查者比較不贊成,24.5%的被調查者完全不贊成。
(《基於Logistic模型的行人過街使用手機對交通安全影響研究》作者 李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