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宇宙中是否真的孤獨

2020-11-24 黎川發布

2019-10-17來源:光明日報作者:劉玉娟 魏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今年的獎項頒給了在宇宙學和系外行星領域深耕的三位天文學家。其中,系外行星的研究主要揭示一個重大問題:人類在宇宙中真的孤獨嗎?

系外行星就是太陽系以外的行星,跟太陽系類似,系外行星也是圍繞著它的恆星運動。1995年10月,馬約爾和奎洛茲宣布在類太陽星周圍發現了一顆太陽系之外的行星,即系外行星。它是位於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中飛馬座51b。這是一顆氣態行星,軌道周期為4.2天。因為質量與木星相當,被稱為類木行星。米歇爾和奎洛茲因為這一發現獲得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與從事物理宇宙學理論研究的詹姆斯·皮布爾斯平分秋色。

為什麼觀測到一顆星就可以得諾獎?早在1992年天文學家就發現了第一顆系外行星,但為什麼諾貝爾物理學獎仍然會發給馬約爾和奎洛茲呢?

首先是1992年發現的主星是脈衝星,因其極其特殊的環境使得它周圍存在系外生命的可能性基本為零,所以未引起公眾的關注。而1995年馬約爾和奎洛茲發現的這顆是圍繞在類太陽星周圍,這滿足了人們期望在太陽系外尋找另一個「地球」的想像。

千百年來人們一直有個疑問:人類在宇宙中是不是孤獨存在的?這次發現為系外生命的搜尋邁出了堅定的一步,打開了人類進行系外生命探測的大門,是一個裡程碑式的進展。因此,人們往往會把「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這一殊榮落到飛馬座51b的頭上,但是準確地說,飛馬座51b是人類發現的第一顆圍繞類太陽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之前人們對行星的認識僅局限於太陽系內八大行星,1995年馬約爾和奎洛茲的發現為人們打開了一個新領域。

此後的二十多年,天文學家共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它們有著各種各樣的軌道、周期等,差異之大令人難以置信,多種多樣系外行星的發現也挑戰了人們對於行星系統的傳統觀念。我們最終的目標是發現一個或者多個可供人類居住的「地球」,為將來人類進行星級移民尋找目標,以及尋找宇宙中是否還有其他生命。

1995年第一顆在類太陽星周圍發現的系外行星開闢了人類系外行星探測的新紀元,歐美等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部署了大批研究人員,也投入大量研究經費。但在茫茫宇宙中探索太陽系外行星,進而探索系外生命和系外文明這一重要天文研究領域不能缺少中國人的身影。比如,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趙剛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小組,在國內率先利用國家天文臺2.16米望遠鏡開展系外行星進行搜尋,並於2008年發現第一顆利用中國自主設備探測的太陽系外行星,開啟了中國天文工作者利用自己的觀測設備搜尋系外行星的探索和研究。2.16米高解析度光纖光譜儀預期可以達到好於1m/s的探測精度,可以探測到超級地球乃至類地行星。

對於系外行星的研究有很多目的,一是為人類尋找下一個居住的家園;二是研究這些系外行星系統其實就是研究太陽系的過去和未來;三是完善行星形成理論。比如,1995年發現的這顆行星離恆星很近,溫度很高,在如此高溫下行星無法形成。1996年著名天文學家林潮等人提出了行星遷移的解釋,認為這顆行星是在距離恆星較遠的地方形成,然後遷移到了現在的位置。國外對系外行星的研究已經如火如荼,而我國才剛剛開始。要說的是,目前對系外行星的觀測集中在光學波段,得到的是行星軌道和質量等信息,我國的天眼望遠鏡將對系外行星的射電波段進行觀測,有望得到系外行星的內部結構和組成等信息。

許多孩子對星空好奇。在宇宙面前人類永遠是孩子,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永無止境。很多問題都還是未解之謎,希望更多有興趣的人加入對天文的研究,加入對系外行星的研究,為人類找到答案。(作者:劉玉娟,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星雲計劃研究員;魏星,系北京師範大學天文系教授)

相關焦點

  • 宇宙太空中是否存在外星文明,人類是蜷縮在地球中的孤獨生物嗎?
    目前人類所能夠觀測到的宇宙,是以地球為中心可觀測直至為930億光年的宇宙,但是在科學家們所觀測到的宇宙中,卻並沒有發現和地球一般的星球,也並沒有找到和人類一樣具有高等智慧的生命,甚至就連生命存在的跡象都沒有找到。難道外星人真的是不存在的?人類真的是宇宙中孤獨的生物嗎?
  • 系外行星終獲諾獎 | 人類在宇宙中真的孤獨嗎
    它位於我們所處的銀河系中飛馬座51b(51 Pegasi b)。這是一顆氣態行星,軌道周期為4.2天。因為質量木星相當,被稱為類木行星。米歇爾和奎洛茲因為這一發現獲得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與從事物理宇宙學理論研究的詹姆斯·皮布爾斯平分秋色。
  • 若大的銀河系中,人類在宇宙中究竟是否孤獨?
    在這個浩瀚的宇宙中很有可能還存在著數不清的高等文明呢。看到最後你可能會明白。 今天我所講述的一切,1950年的某一天,偉大的「原子之父」費米,在和朋友討論有關外星人問題的時候,突然冒出來一句他們都在那兒?
  • 宇宙中最孤獨的星體:流浪星球
    在宇宙中,也有一群與Alice類似的星體,它們就是孤獨的「流浪星球」。流浪星球天文學中對於流浪星球的嚴謹定義是這樣的:在其周圍十個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為地球到太陽之間的平均距離)之內都沒有發現能作為其旋轉中心的恆星的星球。舉個例子來說明吧。
  • 在宇宙探索過程中,人類發現有生命的行星,真的該慶幸嗎?
    在宇宙探索過程中,人類發現有生命的行星,真的該慶幸嗎?還記得小時候抬頭仰望星空,看著這麼廣闊的天地,老會有一種孤獨感,雖說地球上非常的熱鬧,有很多的生物,但是這畢竟只是一個單獨的隔離,茫茫的宇宙中,地球只是一個非常弱小的存在,很多時候小編也會幻想在宇宙的另一頭是否存在著像地球一樣的生命行星,人類和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好像是一片漆黑的環境裡面,點著一團篝火的小孩子,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夥伴呢?
  • 由費米悖論引發的深度思考:人類在宇宙中孤獨嗎?
    人類會是宇宙中孕育的唯一文明嗎?儘管人類一直未在宇宙中尋找到除了人類之外的生命,更不要說高等文明了。但由於宇宙實在太浩瀚了。僅僅只是人類生活的銀河系中,就有1000-4000顆的恆星,也就意味著有如此多類似太陽系組成的星系,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概率孕育出一顆類似地球生態環境的星球,在宇宙中,文明星球也實屬遍布了。但為何人類時至如今,都未找到外星高等文明呢?
  • 浩瀚的宇宙中真的只有我們人類孤獨的存在嗎
    浩瀚的宇宙有沒其他智慧生物在地球之外的茫茫宇宙中,究竟有沒有生命?究竟有沒有類似地球人甚至更高級的外星人存在?對於這些未解之謎,科學家眾說紛紜。太陽系有的科學家認為,既然我們人類居住的丟球只是一個普通的星球,那麼有智慧的生命就應該廣泛存在於宇宙中。而且,人類對火星,金星,木星等星球的探索工作才剛剛開始,現在就斷言宇宙中沒有其他生命存在,似乎還為之過早。
  • 宇宙更詭異的存在:宇宙牧夫座空洞,宇宙之大讓人類感到孤獨!
    在宇宙中有個像黑洞一般邪門的存在,裡面靜謐而廣大,它就是宇宙空洞。在這個地方詭異之處就在於它在宇宙中 顯得非常突兀,宇宙充滿了各種星系,有無數的天體,但偏偏在存在一個空間裡面的空蕩蕩的,似乎裡面的星系被某種神秘的力量隱藏了起來。
  • 人類真的很孤獨
    而現實是四維空間,沒有人會在我迷茫的時候扔書暗示我:「喂,清醒一點」人類在文字上的編排組合,時常令我眼前一亮。看到「到此莫愁」的時候,我甚至感覺被誰偷窺了心事一般。也許寫出「到此莫愁」的文案人員只是在完成上級安排的工作。但是它一定慰藉過不少失意之人。
  • 宇宙中最孤獨的天體是什麼?為什麼說它是最孤獨的天體
    宇宙中最孤獨的天體是一個名字為CFBDSIR2149的小型行星。我們把在宇宙中不圍繞恆星運動但卻具有一定質量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卻不能像恆星一般發生核聚變反應的符合行星標準但不屬於行星的天體,叫做流浪行星。
  • 這裡是宇宙中的無人區,整個宇宙中最孤獨的星系!
    這裡是宇宙中的無人區,整個宇宙中最孤獨的星系!「太空」這個詞其實真的很貼切,那麼大的空間裡很多地方都是空白的,而科學家近來發現了整個宇宙中最孤獨的星系——空洞星系。在可觀察的宇宙中,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實際上是近鄰。正如鄰居可以透過窗戶看到彼此一樣,我們可以用肉眼就能看到仙女座星系。
  • 人類並不孤獨?某些恆星神秘消失,是否意味著有高級文明存在?
    人類並不孤獨?某些恆星神秘消失,是否意味著有高級文明存在?自然界中存在著數以萬計的生物,在不同的生物眼中,世界的樣貌也各有特色。像螞蟻這種生物,它們眼中的世界就很特殊。受自身因素的影響,它們認為自己是世界上的主人,人類在它們眼中根本就不存在。那麼我們是否也是這樣呢?我們苦苦尋找多年的高級文明,一直沒有找到,難道就真的不存在嗎?生物最初並不在陸地生物的進化就是從簡單到複雜,從無到有的過程,早在遠古時期,地球是一片荒涼的狀態,當時生物的結構十分單一,大多都是單細胞生物。
  • 地球文明在宇宙中是孤獨的,人類出現只是偶然
    目前地球上生活著70多億人,從感情上說大多數人都希望宇宙某個角落有外星人,如果地球人類是宇宙唯一的智慧生物,那就太孤獨了。但是遺憾的是,外星人只是個幻影,儘管這個幻影一直存在(Alien is merely an illusion,albeit an very persistent one)。
  • 地球外真的有外星生命?神秘星球出現鐵證,人類或許不再孤獨
    神秘星球出現鐵證,人類或許不再孤獨 2020-09-29 21:34:03 來源 : 排頭視界 據澎湃新聞報導,根據人類的不斷探索
  • 若宇宙中生命只有人類,如果人類滅亡,宇宙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
    宇宙自奇點大爆炸以來,誕生至今日已經有138億年的漫長時光了,就連地球這個相對處於青年時期的星球,也已經有了45億歲的古老歷史。而人類是在幾百萬年前,通過人猿進化,從而登上地球舞臺的一個智慧生命。現如今我們向宇宙中發射探測器,探測是否還有外星文明存在,卻一直苦求無果。
  • 黑洞是何時走進人類的視野的,宇宙中又是否真的存在黑洞呢?
    黑洞的說法有很多,但不知大家是否知道黑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走進人類的視野的呢?之後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宇宙中存在這麼一種「可怕」的天體,任何物質包括宇宙中最快的光也逃脫不了黑洞的引力,只要靠近它就會瞬間化為烏有。
  • 在宇宙中,白洞這個理論中的天體,是否真的存在
    在宇宙中,白洞這個理論中的天體,是否真的存在什麼是白洞?如果對天文學有興趣的人,可能會聽說過這個術語。它是在宇宙中相對於黑洞提出的一個理論天體。那麼白洞是否真實存在?根據愛因斯坦推測,宇宙是無限的且由多維時空組成,這意味著宇宙中有許多高緯度和低緯度的穿插空間,白洞可能存在於扭曲的多維時空中。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他闡述了如果宇宙中有黑洞,就一定有白洞,黑洞白洞是貫穿的。科學家認為黑洞和白洞的性質大概相反。黑洞會吞噬周圍的天體,而白洞會「驅逐」它們。白洞可能成為宇宙中的噴射源,它可以不斷地向外界提供物質和能量。
  • 地球外真的有外星生命?神秘星球出現鐵證,人類或許不再孤獨
    如果金星上存在生命形態的想法被證實,那麼人類或許將不再孤獨。金星是一個距離太陽位置非常近的星球,眾所周知太陽表層的溫度是非常高的,距離它越近的星球,溫度自然也越高,正是因為該星球尷尬的地理位置,所以人們一直沒有更加深度的思考這一星球上是否真的有外星人存在
  • 停止尋找外星人:模型表明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
    如果在整個宇宙的歷史中,確實只有人類這個物種發明出收音機、搭建出X射線天文臺、把宇宙飛船送入太空,那將如何?如果——即使存在著同樣的藍綠色星球——但我們仍是孤獨的智慧生命,那又將如何?那正是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的物理學家安德斯·桑德伯格,埃裡克·德萊克斯勒和託比·奧德的觀點。
  • 我們是孤獨的嗎?地球之外是否也有生命存在
    現代解剖學意義上的人存在僅僅12.5萬年左右,而且我們並不清楚,一個像人類所擁有的大腦,是否必然具有長久的優勢。即使在小小的太陽系,也有太多東西的東西需要學習。乍看起來,宇宙中,生命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沒有已知的規則,許多化學物質怎樣才能不受外界幹涉而使自身形成生物?或者是,它只能自己把自己組織成生命。非常幸運,我們生活在一個適宜生物生長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