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總複習:奧數必考的26個知識點解題公式匯總

2020-11-25 搜狐網

原標題:小升初總複習:奧數必考的26個知識點解題公式匯總

小學奧數題的解答,多講究思維方法,但不管用什麼方法,有些規律一定要遵循。助手匯總小升初奧數26個高頻考點的解題公式,如果孩子能夠把下面這些數學公式牢牢記住,小學的考試中的基礎題部分肯定不會出錯。

公式是基礎中的基礎,如果公式都懶得記,那想要提升成績肯定是不可能的,建議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牢牢記住!

1、和差倍問題

和差問題

和倍問題

差倍問題

已知條件

幾個數的和與差

幾個數的和與倍數

幾個數的差與倍數

適用範圍

已知兩個數的和,差,倍數關係

公式

①(和-差)÷2=較小數

較小數+差=較大數

和-較小數=較大數

②(和+差)÷2=較大數

較大數-差=較小數

和-較大數=較小數

和÷(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和-小數=大數

差÷(倍數-1)=小數

小數×倍數=大數

小數+差=大數

關鍵問題

求出同一條件下的

和與差

和與倍數

差與倍數

2、年齡問題三個基本特徵

①兩個人的年齡差是不變的;

②兩個人的年齡是同時增加或者同時減少的;

③兩個人的年齡的倍數是發生變化的;

3、植樹問題

基本類型

在直線或者不封閉的曲線上植樹,兩端都植樹

在直線或者不封閉的曲線上植樹,兩端都不植樹

在直線或者不封閉的曲線上植樹,只有一端植樹

封閉曲線上植樹

基本公式

棵數=段數+1

棵距×段數=總長

棵數=段數-1

棵距×段數=總長

棵數=段數

棵距×段數=總長

關鍵問題

確定所屬類型,從而確定棵數與段數的關係

4、雞兔同籠問題

基本概念:

雞兔同籠問題又稱為置換問題、假設問題,就是把假設錯的那部分置換出來;

基本思路:

①假設,即假設某種現象存在(甲和乙一樣或者乙和甲一樣):

②假設後,發生了和題目條件不同的差,找出這個差是多少;

③每個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從而找出出現這個差的原因;

④再根據這兩個差作適當的調整,消去出現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雞假設成兔子:雞數=(兔腳數×總頭數-總腳數)÷(兔腳數-雞腳數)

②把所有兔子假設成雞:兔數=(總腳數一雞腳數×總頭數)÷(兔腳數一雞腳數)

關鍵問題:找出總量的差與單位量的差。

5、盈虧問題

基本概念:

一定量的對象,按照某種標準分組,產生一種結果:按照另一種標準分組,又產生一種結果,由於分組的標準不同,造成結果的差異,由它們的關係求對象分組的組數或對象的總量。

基本思路:

先將兩種分配方案進行比較,分析由於標準的差異造成結果的變化,根據這個關係求出參加分配的總份數,然後根據題意求出對象的總量。

基本題型:

①一次有餘數,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總份數=(餘數+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②當兩次都有餘數;

基本公式:總份數=(較大餘數一較小餘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③當兩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總份數=(較大不足數一較小不足數)÷兩次每份數的差

基本特點:

對象總量和總的組數是不變的。

關鍵問題:

確定對象總量和總的組數。

6、牛吃草問題

基本思路:

假設每頭牛吃草的速度為「1」份,根據兩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總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即可確定草的生長速度和總草量。

基本特點:

原草量和新草生長速度是不變的;

關鍵問題:

確定兩個不變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長量=(較長時間×長時間牛頭數-較短時間×短時間牛頭數)÷(長時間-短時間);

總草量=較長時間×長時間牛頭數-較長時間×生長量;

7、周期循環與數表規律

周期現象:

事物在運動變化的過程中,某些特徵有規律循環出現。

周期:

我們把連續兩次出現所經過的時間叫周期。

關鍵問題:

確定循環周期。

閏 年: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則年份必須能被400整除;

平 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8、平均數

基本公式:

①平均數=總數量÷總份數

總數量=平均數×總份數

總份數=總數量÷平均數

②平均數=基準數+每一個數與基準數差的和÷總份數

基本算法:

①求出總數量以及總份數,利用基本公式①進行計算.

②基準數法:根據給出的數之間的關係,確定一個基準數;一般選與所有數比較接近的數或者中間數為基準數;以基準數為標準,求所有給出數與基準數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這些差的平均數;最後求這個差的平均數和基準數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數,具體關係見基本公式

9、抽屜原理

抽屜原則一:

如果把(n+1)個物體放在n個抽屜裡,那麼必有一個抽屜中至少放有2個物體。

例:把4個物體放在3個抽屜裡,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個整數的和,那麼就有以下四種情況:

①4=4+0+0 ②4=3+1+0 ③4=2+2+0 ④4=2+1+1

觀察上面四种放物體的方式,我們會發現一個共同特點:總有那麼一個抽屜裡有2個或多於2個物體,也就是說必有一個抽屜中至少放有2個物體。

抽屜原則二:

如果把n個物體放在m個抽屜裡,其中n>m,那麼必有一個抽屜至少有:

①k=[n/m ]+1個物體:當n不能被m整除時。

②k=n/m個物體:當n能被m整除時。

理解知識點:

[X]表示不超過X的最大整數。

例[4.351]=4;[0.321]=0;[2.9999]=2;

關鍵問題:

構造物體和抽屜。也就是找到代表物體和抽屜的量,而後依據抽屜原則進行運算。

10、數列求和

等差數列:

在一列數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是一定的,這樣的一列數,就叫做等差數列。

基本概念:

首項:等差數列的第一個數,一般用a1表示;

項數:等差數列的所有數的個數,一般用n表示;

公差:數列中任意相鄰兩個數的差,一般用d表示;

通項:表示數列中每一個數的公式,一般用an表示;

數列的和:這一數列全部數字的和,一般用Sn表示.

基本思路:

等差數列中涉及五個量:a1 ,an, d, n,sn,,通項公式中涉及四個量,如果己知其中三個,就可求出第四個;求和公式中涉及四個量,如果己知其中三個,就可以求這第四個。

基本公式:

通項公式:an = a1+(n-1)d;

通項=首項+(項數一1)×公差;

數列和公式:sn,= (a1+ an)×n÷2;

數列和=(首項+末項)×項數÷2;

項數公式:n= (an+ a1)÷d+1;

項數=(末項-首項)÷公差+1;

公差公式:d =(an-a1))÷(n-1);

公差=(末項-首項)÷(項數-1);

關鍵問題:

確定已知量和未知量,確定使用的公式;

11、加法乘法原理和幾何計數

加法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任務有n類方法,在第一類方法中有m1種不同方法,在第二類方法中有m2種不同方法……,在第n類方法中有mn種不同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任務共有:m1+ m2....... +mn種不同的方法。

關鍵問題:

確定工作的分類方法。

基本特徵:

每一種方法都可完成任務。

乘法原理:

如果完成一件任務需要分成n個步驟進行,做第1步有m1種方法,不管第1步用哪一種方法,第2步總有m2種方法……不管前面n-1步用哪種方法,第n步總有mn種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任務共有:m1×m2.......×mn種不同的方法。

關鍵問題:

確定工作的完成步驟。

基本特徵:

每一步只能完成任務的一部分。

直線:

一點在直線或空間沿一定方向或相反方向運動,形成的軌跡。

直線特點:

沒有端點,沒有長度。

線段:

直線上任意兩點間的距離。這兩點叫端點。

線段特點:

有兩個端點,有長度。

射線:

把直線的一端無限延長。

射線特點:

只有一個端點;沒有長度。

①數線段規律:總數=1+2+3+…+(點數一1);

②數角規律=1+2+3+…+(射線數一1);

③數長方形規律:個數=長的線段數×寬的線段數:

④數長方形規律:個數=1×1+2×2+3×3+…+行數×列數

12、約數與倍數

約數和倍數:

若整數a能夠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數,b就叫做a的約數。

公約數:

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最大公約數的性質:

1、 幾個數都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所得的幾個商是互質數。

2、 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都是這幾個數的約數。

3、 幾個數的公約數,都是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的約數。

4、 幾個數都乘以一個自然數m,所得的積的最大公約數等於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乘以m。

例如:12的約數有1、2、3、4、6、12;

18的約數有:1、2、3、6、9、18;

那麼12和18的公約數有:1、2、3、6;

那麼12和18最大的公約數是:6,記作(12,18)=6;

求最大公約數基本方法:

1、分解質因數法:先分解質因數,然後把相同的因數連乘起來。

2、短除法:先找公有的約數,然後相乘。

3、輾轉相除法:每一次都用除數和餘數相除,能夠整除的那個餘數,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約數。

公倍數:

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12的倍數有:12、24、36、48……;

18的倍數有:18、36、54、72……;

那麼12和18的公倍數有:36、72、108……;

那麼12和18最小的公倍數是36,記作[12,18]=36;

最小公倍數的性質:

1、兩個數的任意公倍數都是它們最小公倍數的倍數。

2、兩個數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的乘積等於這兩個數的乘積。

求最小公倍數基本方法:1、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2、分解質因數的方法

13、數的整除

基本概念和符號:

1、整除:如果一個整數a,除以一個自然數b,得到一個整數商c,而且沒有餘數,那麼叫做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記作b|a。

2、常用符號:整除符號「|」,不能整除符號「 」;因為符號「∵」,所以的符號「∴」;

整除判斷方法:

1.能被2、5整除:末位上的數字能被2、5整除。

2.能被4、25整除:末兩位的數字所組成的數能被4、25整除。

3.能被8、125整除:末三位的數字所組成的數能被8、125整除。

4.能被3、9整除:各個數位上數字的和能被3、9整除。

5.能被7整除:

①末三位上數字所組成的數與末三位以前的數字所組成數之差能被7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後一位數字並減去末位數字的2倍後能被7整除。

6.能被11整除:

①末三位上數字所組成的數與末三位以前的數字所組成的數之差能被11整除。

②奇數位上的數字和與偶數位數的數字和的差能被11整除。

③逐次去掉最後一位數字並減去末位數字後能被11整除。

7.能被13整除:

①末三位上數字所組成的數與末三位以前的數字所組成的數之差能被13整除。

②逐次去掉最後一位數字並減去末位數字的9倍後能被13整除。

整除的性質:

1.如果a、b能被c整除,那麼(a+b)與(a-b)也能被c整除。

2.如果a能被b整除,c是整數,那麼a乘以c也能被b整除。

3.如果a能被b整除,b又能被c整除,那麼a也能被c整除。

4.如果a能被b、c整除,那麼a也能被b和c的最小公倍數整除。

14、餘數、同餘與周期

同餘的定義:

①若兩個整數a、b除以m的餘數相同,則稱a、b對於模m同餘。

②已知三個整數a、b、m,如果m|a-b,就稱a、b對於模m同餘,記作a≡b(mod m),讀作a同餘於b模m。

同餘的性質:

①自身性:a≡a(mod m);

②對稱性:若a≡b(mod m),則b≡a(mod m);

③傳遞性:若a≡b(mod m),b≡c(mod m),則a≡ c(mod m);

④和差性:若a≡b(mod m),c≡d(mod m),則a+c≡b+d(mod m),a-c≡b-d(mod m);

⑤相乘性:若a≡ b(mod m),c≡d(mod m),則a×c≡ b×d(mod m);

⑥乘方性:若a≡b(mod m),則an≡bn(mod m);

⑦同倍性:若a≡ b(mod m),整數c,則a×c≡ b×c(mod m×c);

關於乘方的預備知識:

①若A=a×b,則MA=Ma×b=(Ma)b

②若B=c+d則MB=Mc+d=Mc×Md

被3、9、11除後的餘數特徵:

①一個自然數M,n表示M的各個數位上數字的和,則M≡n(mod 9)或(mod 3);

②一個自然數M,X表示M的各個奇數位上數字的和,Y表示M的各個偶數數位上數字的和,則M≡Y-X或M≡11-(X-Y)(mod 11);

費爾馬小定理:

如果p是質數(素數),a是自然數,且a不能被p整除,則ap-1≡1(mod p)。

15、分數與百分數的應用

基本概念與性質:

分數: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

分數的性質: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分數單位: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表示這樣一份的數。

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

常用方法:

①逆向思維方法:從題目提供條件的反方向(或結果)進行思考。

②對應思維方法:找出題目中具體的量與它所佔的率的直接對應關係。

③轉化思維方法:把一類應用題轉化成另一類應用題進行解答。最常見的是轉換成比例和轉換成倍數關係;把不同的標準(在分數中一般指的是一倍量)下的分率轉化成同一條件下的分率。常見的處理方法是確定不同的標準為一倍量。

④假設思維方法:為了解題的方便,可以把題目中不相等的量假設成相等或者假設某種情況成立,計算出相應的結果,然後再進行調整,求出最後結果。

⑤量不變思維方法:在變化的各個量當中,總有一個量是不變的,不論其他量如何變化,而這個量是始終固定不變的。有以下三種情況:A、分量發生變化,總量不變。B、總量發生變化,但其中有的分量不變。C、總量和分量都發生變化,但分量之間的差量不變化。

⑥替換思維方法:用一種量代替另一種量,從而使數量關係單一化、量率關係明朗化。

⑦同倍率法:總量和分量之間按照同分率變化的規律進行處理。

⑧濃度配比法:一般應用於總量和分量都發生變化的狀況。

16、分數大小的比較

基本方法:

①通分分子法:使所有分數的分子相同,根據同分子分數大小和分母的關係比較。

②通分分母法:使所有分數的分母相同,根據同分母分數大小和分子的關係比較。

③基準數法:確定一個標準,使所有的分數都和它進行比較。

④分子和分母大小比較法:當分子和分母的差一定時,分子或分母越大的分數值越大。

⑤倍率比較法:當比較兩個分子或分母同時變化時分數的大小,除了運用以上方法外,可以用同倍率的變化關係比較分數的大小。(具體運用見同倍率變化規律)

⑥轉化比較方法:把所有分數轉化成小數(求出分數的值)後進行比較。

⑦倍數比較法:用一個數除以另一個數,結果得數和1進行比較。

⑧大小比較法:用一個分數減去另一個分數,得出的數和0比較。

⑨倒數比較法:利用倒數比較大小,然後確定原數的大小。

⑩基準數比較法:確定一個基準數,每一個數與基準數比較。

17、稱球問題

稱球問題是一類傳統的趣味數學問題,它鍛鍊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智力,歷久不衰。下面幾道稱球趣題,請你先仔細考慮一番,然後再閱讀解答,想來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例1 有4堆外表上一樣的球,每堆4個。已知其中三堆是正品、一堆是次品,正品球每個重10克,次品球每個重11克,請你用天平只稱一次,把是次品的那堆找出來。

解 :依次從第一、二、三、四堆球中,各取1、2、3、4個球,這10個球一起放到天平上去稱,總重量比100克多幾克,第幾堆就是次品球。

例2 有27個外表上一樣的球,其中只有一個是次品,重量比正品輕,請你用天平只稱三次(不用砝碼),把次品球找出來。

解 :第一次:把27個球分為三堆,每堆9個,取其中兩堆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上。若天平不平衡,可找到較輕的一堆;若天平平衡,則剩下來稱的一堆必定較輕,次品必在較輕的一堆中。

第二次:把第一次判定為較輕的一堆又分成三堆,每堆3個球,按上法稱其中兩堆,又可找出次品在其中較輕的那一堆。

第三次:從第二次找出的較輕的一堆3個球中取出2個稱一次,若天平不平衡,則較輕的就是次品,若天平平衡,則剩下一個未稱的就是次品。

例3 把10個外表上一樣的球,其中只有一個是次品,請你用天平只稱三次,把次品找出來。

解:把10個球分成3個、3個、3個、1個四組,將四組球及其重量分別用A、B、C、D表示。把A、B兩組分別放在天平的兩個盤上去稱,則

(1)若A=B,則A、B中都是正品,再稱B、C。如B=C,顯然D中的那個球是次品;如B>C,則次品在C中且次品比正品輕,再在C中取出2個球來稱,便可得出結論。如B<C,仿照B>C的情況也可得出結論。

(2)若A>B,則C、D中都是正品,再稱B、C,則有B=C,或B<C(B>C不可能,為什麼?)如B=C,則次品在A中且次品比正品重,再在A中取出2個球來稱,便可得出結論;如B<C,仿前也可得出結論。

(3)若A<B,類似於A>B的情況,可分析得出結論。

18、完全平方數

完全平方數特徵:

1.末位數字只能是:0、1、4、5、6、9;反之不成立。

2.除以3餘0或餘1;反之不成立。

3.除以4餘0或餘1;反之不成立。

4.約數個數為奇數;反之成立。

5.奇數的平方的十位數字為偶數;反之不成立。

6.奇數平方個位數字是奇數;偶數平方個位數字是偶數。

7.兩個相臨整數的平方之間不可能再有平方數。

平方差公式:

X2-Y2=(X-Y)(X+Y)

完全平方和公式:

(X+Y)2=X2+2XY+Y2

完全平方差公式:

(X-Y)2=X2-2XY+Y2

19、綜合行程

基本概念:

行程問題是研究物體運動的,它研究的是物體速度、時間、路程三者之間的關係.

基本公式:

路程=速度×時間;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關鍵問題:

確定運動過程中的位置和方向。

相遇問題: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路程(請寫出其他公式)

追及問題:追及時間=路程差÷速度差(寫出其他公式)

流水問題:順水行程=(船速+水速)×順水時間

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時間

順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靜水速度=(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 速=(順水速度-逆水速度)÷2

流水問題:關鍵是確定物體所運動的速度,參照以上公式。

過橋問題:關鍵是確定物體所運動的路程,參照以上公式。

主要方法:畫線段圖法

基本題型:

已知路程(相遇路程、追及路程)、時間(相遇時間、追及時間)、速度(速度和、速度差)中任意兩個量,求第三個量。

20、工程問題

基本公式:

①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②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③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基本思路:

①假設工作總量為「1」(和總工作量無關);

②假設一個方便的數為工作總量(一般是它們完成工作總量所用時間的最小公倍數),利用上述三個基本關係,可以簡單地表示出工作效率及工作時間.

關鍵問題:

確定工作量、工作時間、工作效率間的兩兩對應關係。

21、邏輯推理

條件分析—假設法:

假設可能情況中的一種成立,然後按照這個假設去判斷,如果有與題設條件矛盾的情況,說明該假設情況是不成立的,那麼與他的相反情況是成立的。例如,假設a是偶數成立,在判斷過程中出現了矛盾,那麼a一定是奇數。

條件分析—列表法:

當題設條件比較多,需要多次假設才能完成時,就需要進行列表來輔助分析。列表法就是把題設的條件全部表示在一個長方形表格中,表格的行、列分別表示不同的對象與情況,觀察表格內的題設情況,運用邏輯規律進行判斷。

條件分析—圖表法:

當兩個對象之間只有兩種關係時,就可用連線表示兩個對象之間的關係,有連線則表示「是,有」等肯定的狀態,沒有連線則表示否定的狀態。例如A和B兩人之間有認識或不認識兩種狀態,有連線表示認識,沒有表示不認識。

邏輯計算:

在推理的過程中除了要進行條件分析的推理之外,還要進行相應的計算,根據計算的結果為推理提供一個新的判斷篩選條件。

簡單歸納與推理:

根據題目提供的特徵和數據,分析其中存在的規律和方法,並從特殊情況推廣到一般情況,並遞推出相關的關係式,從而得到問題的解決。

22、幾何面積

基本思路:

在一些面積的計算上,不能直接運用公式的情況下,一般需要對圖形進行割補,平移、旋轉、翻折、分解、變形、重疊等,使不規則的圖形變為規則的圖形進行計算;另外需要掌握和記憶一些常規的面積規律。

常用方法:

1.連輔助線方法

2.利用等底等高的兩個三角形面積相等。

3.大膽假設(有些點的設置題目中說的是任意點,解題時可把任意點設置在特殊位置上)。

4.利用特殊規律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任意一條邊都可求出面積。(斜邊的平方除以4等於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積)

②梯形對角線連線後,兩腰部分面積相等。

③圓的面積佔外接正方形面積的78.5%。

23、時鐘問題—鐘面追及

基本思路:

封閉曲線上的追及問題。

關鍵問題:

①確定分針與時針的初始位置;

②確定分針與時針的路程差;

基本方法:

①分格方法:

時鐘的鐘面圓周被均勻分成60小格,每小格我們稱為1分格。分針每小時走60分格,即一周;而時針只走5分格,故分針每分鐘走1分格,時針每分鐘走1/12分格。

②度數方法:

從角度觀點看,鐘面圓周一周是360°,分針每分鐘轉 360/60度,即6°,時針每分鐘轉360/12X60度,即1/2度。

24、濃度與配比

經驗總結:

在配比的過程中存在這樣的一個反比例關係,進行混合的兩種溶液的重量和他們濃度的變化成反比。

溶質:溶解在其它物質裡的物質(例如糖、鹽、酒精等)叫溶質。

溶劑:溶解其它物質的物質(例如水、汽油等)叫溶劑。

溶液:溶質和溶劑混合成的液體(例如鹽水、糖水等)叫溶液。

基本公式:

溶液重量=溶質重量+溶劑重量;

溶質重量=溶液重量×濃度;

濃度= 溶質/溶液×100%=溶質/(溶劑+溶質)×100%

經驗總結:

在配比的過程中存在這樣的一個反比例關係,進行混合的兩種溶液的重量和他們濃度的變化成反比。

25、不定方程

一次不定方程:

含有兩個未知數的一個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由於它的解不唯一,所以也叫做二元一次不定方程;

常規方法:

觀察法、試驗法、枚舉法;

多元不定方程:

含有三個未知數的方程叫三元一次方程,它的解也不唯一;

多元不定方程解法:

根據已知條件確定一個未知數的值,或者消去一個未知數,這樣就把三元一次方程變成二元一次不定方程,按照二元一次不定方程解即可;

涉及知識點:

列方程、數的整除、大小比較;

解不定方程的步驟:

1、列方程;2、消元;3、寫出表達式;4、確定範圍;5、確定特徵;6、確定答案;

技巧總結:

A、寫出表達式的技巧:用特徵不明顯的未知數表示特徵明顯的未知數,同時考慮用範圍小的未知數表示範圍大的未知數;

B、消元技巧:消掉範圍大的未知數;

26、循環小數

把循環小數的小數部分化成分數的規則:

①純循環小數小數部分化成分數:將一個循環節的數字組成的數作為分子,分母的各位都是9,9的個數與循環節的位數相同,最後能約分的再約分。

②混循環小數小數部分化成分數:分子是第二個循環節以前的小數部分的數字組成的數與不循環部分的數字所組成的數之差,分母的頭幾位數字是9,9的個數與一個循環節的位數相同,末幾位是0,0的個數與不循環部分的位數相同。

分數轉化成循環小數的判斷方法:

①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既含有質因數2和5,又含有2和5以外的質因數,那麼這個分數化成的小數必定是混循環小數。

②一個最簡分數,如果分母中只含有2和5以外的質因數,那麼這個分數化成的小數必定是純循環小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長沙小升初英語十個必考知識點
    如果小升初的目標名校是北雅、長郡雨外這類的外國語學校。那在小升初備考時,一點要著重複習英語科目。下面長沙奧數網編輯整理了,小升初英語十個必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要想表示幾十幾,只變個位就可以。
  • 長沙小升初奧數幾何問題之圓與扇形匯總
    奧數,一直是長沙小升初擇校考試中的必考科目。下面,徐麗老師將會針對幾何問題中的圓與扇形問題進行解析。主要從知識點、解題方法、經典例題以及鞏固練習四大方面進行,希望能儘快幫大家掌握幾何問題之圓與扇形。
  • 備戰2013年小升初:小學奧數15個知識點匯總
    石家莊奧數網9月4日:石家莊奧數網小編為2013年小升初學生整理了小學奧數必須掌握的15個知識模塊,希望對你有幫助。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雞假設成兔子:雞數=(兔腳數×總頭數-總腳數)÷(兔腳數-雞腳數)   ②把所有兔子假設成雞:兔數=(總腳數一雞腳數×總頭數)÷(兔腳數一雞腳數)   關鍵問題:找出總量的差與單位量的差。
  • 鄭州小升初數學必須掌握的36個知識點(五)
    鄭州奧數網11月22日  鄭州小升初奧數可以分為計算、計數、數論、幾何、應用題、行程、組合七大板塊,小編整理了必須掌握的三十六個知識點,內容從和差倍問題、年齡問題到循環小數,包含了小學奧數七個模塊的知識。
  • 長沙小升初數學畢業考總複習之式與方程
    長沙小升初學生即將引來小學六年的畢業考試。長沙奧數網徐麗老師針對小學數學知識體系中的式與方程進行系統歸納,同時配備相應的鞏固練習,希望能幫助到各位家長,讓您的孩子在小學畢業考試中大戰全勝!   知識點複習   一、用字母表示數   1、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   用字母表示數,可以把數量關係簡明的表達出來,也可以表示運算的結果。
  • 小升初數學數論知識匯總_小升初真題_合肥奧數網
    小升初數學數論知識複習匯總:   1.奇偶性問題   奇奇=偶奇×奇=奇   奇偶=奇奇×偶=偶   偶偶=偶偶×偶=偶   2.位值原則   形如:=100a+10b+c   3.數的整除特徵   4.整除性質   ①如果c|a、c|b
  • 小升初數學各類圖形面體積計算公式
    下面是小學會學到的所有圖形的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希望對小升初的同學們有幫助。公式:S=ch=πdh=2πrh   圓柱的表面積=底面的周長×高+兩頭的圓的面積。    公式:S=ch+2s=ch+2πr2   圓柱的總體積=底面積×高。 公式:V=Sh   8.圓錐   圓錐的總體積=底面積×高×1/3 公式:V=1/3Sh   三角形內角和=180度。
  •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磁場公式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磁場公式 2015-11-12 15:03 來源:精品學習網 作者:
  • 名師指點:教你玩轉奧數五大題型
    另一方面,由於奧數證書的"含金量"對家長和學生有很大的誘惑力,也使奧數蒙上了很多的功利性,而讓人忽略了他本身的價值。在這裡,智康1對1的老師提醒大家,一定要正確看待奧數學習,不要給孩子增加過多的壓力和負擔。  幾何問題--難度高,"技巧"是關鍵  幾何是各項杯賽必考的題型之一,也是小升初考試的必考題型。
  • 小升初奧數天天練數論——平方差公式
    北京奧數網訊 智康1對1付金海老師每日提供奧數天天練試題供咱們小升初的孩子練習,今日發布數論——平方差公式。     點擊進入:奧數天天練   考點:平方差公式   難度:3星   來源:清華附中   題目:有兩個兩位數,它們的差是
  • 蘇州e度向日葵課堂:小學數學新方法匯總
    蘇州奧數網7月22日:蘇州e度名師向日葵老師推出「向日葵課堂」收到了家長們的喜愛,向日葵課堂幫助小學六年級學生們學習新穎的小學數學解題方法。主要從計算模塊、數數模塊、圖形模塊、數論模塊、應用題模塊、行程模塊、雜題模塊等學習方法,奇思妙想學方法。
  • 小學1—6年級:必背數學公式大全!孩子學習用得上,一定要收藏好
    小學1—6年級:必背數學公式大全!孩子學習用得上,一定要收藏好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總體來說難度不會太大,大部分知識點內容都是非常基礎的,一方面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解題思路,同時也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數學這門科目充滿學習興趣,要知道興趣可是學習當中最好的老師,試想一下都不喜歡這門科目,在考試當中還能取得好成績嗎?
  • 小學數學時間單位換算表及定義定理公式
    石家莊奧數網9月7日:石家莊奧數網小編為2013年小升初的學生們整理了複習資料:小學數學時間單位換算表以及小學數學定義定理公式,希望對2013年小升初的學生們有幫助。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大月:指陽曆(公曆)有三十一天的月份,公曆每年一﹑三﹑五﹑七﹑八﹑十﹑十二這七個月為大月,均三十一天。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小月:指陽曆一個月三十天或農曆一個月二十九天的月份。
  • 寧波小升初數論知識點:質數合數、分解質因數(七)
    在2013年寧波小升初數學過程中,數論知識點也是複習的重點。寧波奧數網小編將數論問題中幾個重要的知識點的習題講解整理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質數問題:(中等難度)   現有1,3,5,7四個數字。   (1)用它們可以組成哪些兩位數的質數(數字可以重複使用)?
  • 小學數學公式:單位換算公式
    小學數學公式大全:單位換算公式   長度單位換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釐米1米=100釐米   1釐米=10毫米   面積單位換算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 小升初數學題型及考點分析
    鄭州小升初中數學往往佔了差不多一半的分值,所以在鄭州,備戰小升初絕大部分的工作就是要備考數學。那麼數學中都有哪些題型呢?每種題型都有哪些考點?只有把考試題型爛熟於心,知道考點所在,才能更好地去複習小升初數學,從而備戰好小升初考試。
  • 小升初英語70個重點句型_英語知識點_鄭州奧數網
    在小升初衝刺複習階段,英語的複習應該重點放在詞彙背誦和句型語法複習上。下面是小升初必備的70個重點句型,供鄭州小升初的同學們學習。   22. encourage sb to do sth 鼓勵某人去做某事   23. enjoy doing sth 樂意去做某事   24. expect (sb) to do sth 期望去做某事   25. fail to do sth 做某事失敗   succeed doing sth 成功做了某事   26
  • 助力中考:中考物理必考的100個知識點,複習必備,建議收藏保存
    助力中考:中考物理必考的100個知識點,複習必備,建議收藏保存!對於即將參加2019年高中入學考試的考生來說,這是考試的最後階段。重要性家長和同學們都非常清楚,能否達到曲線超越,以保持領先於或攀登高峰,一切皆有可能!
  • 2018蘇州小升初數學:對稱、平移與旋轉知識點
    2018蘇州小升初數學:對稱、平移與旋轉知識點 來源:蘇州家長幫   作者:劉金老師   2017-11-25 15:26:21 蘇州小升初數學:對稱、平移與旋轉知識點 關注奧數網官方微信 數學資料、數學真題、更有全國教育資訊微信搜索「奧數網」或掃描二維碼即可添加
  • 2013青島小升初總複習之數學算數方面定義定理
    2.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同第三個數相加,和不變。   3.乘法交換律:兩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4.乘法結合律: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三個數相乘,它們的積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