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太平洋看舞動的大溪地島,與「海中殺手」共遊,場景令人難忘

2021-01-08 金妹說旅遊

世界上所有環太平洋之旅的行程中,只要有了大溪地島,就會身價驟增。

1606年,文藝復興時期的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費爾南德斯·德·基羅斯就來到了這裡。作為第一位登上這個美麗島嶼的歐洲人,不知道他首次踩上沙灘時是何感想。如果說人類一直都在試圖找到伊甸園,這裡應該是最接近的地方整年的客流量還不如夏威夷10天的多,沒有毒蟲和蛇,你甚至可以放心地直接在沙灘上睡著。

舞動的大溪地島

這裡主要人口是玻里尼西亞人,還有歐洲和中國客家人的混血,法語是唯一官方語言,島民一半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遍地美女——大溪地美女在世界選美舞臺上曾多次奪冠。她們的光滑而閃爍著微汗的美麗後背在草裙舞音樂中扭動,不僅僅吸引了遠方的遊客,也吸引了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高更。他將自己的晚年拋擲在這個慵懶的熱帶島嶼上,遠離故鄉,但完全不會寂寞。

和玻里尼西亞人常見的肥胖體格不同,當地人的體型兼具熱帶島國的圓潤與歐亞民族的緊實。otea(表現戰鬥場面的集體舞蹈)作為傳統舞蹈聞名世界。和巴西的森巴舞一樣,高速顛臀是這種舞的絕技。舞者身上的每塊肌肉都汘水淋漓,但他們依舊優雅地微笑不喘,堪稱人類奇蹟。多數人可能看到過夏威夷的草裙舞,不過那只能算otea的「慢速回放」而已。

實際上在歐洲人到來之前,otea輪不到女性登場,而是由壯漢演繹,那時候這種舞蹈更像是戰爭動員令。島國沒有文字,文明的承襲全靠肢體語言,舉手投足扭臀搖擺都是在「發簡訊」。

與「海中殺手」共遊

鯊魚一向都是令人恐懼的,在大海中,人類無非是鯊魚限裡的大號雞腿。當我們的船在大溪地的波拉波拉停靠,多數人都是去水上屋或是海灘遊泳看珊瑚,我上岸就直接參加了一個本地小團,由兩個肌肉帥哥做導遊,帶領遊客乘風破浪去海裡看鯊魚。

據說波拉波拉的鯊魚比人多。這些鯊魚在瀉湖生存,長期接近人類,習性已經很溫馴。其中最典型的一種寵物鯊就是黑鰭礁鯊,它們居住在熱帶珊瑚叢中,沒了野性,食物以甲殼和頭足類海洋生物為主,有時候還吃海鳥或是海蛇。它們最典型的亮相就是將黑色的背鰭露出水面,這也是所有恐怖片中鯊魚來襲的典型套路。還有一種更大的檸檬鯊,長達三米多,在餵食的時候出來的大多是這種鯊魚當然如果運氣好,還能看到平日只能在水族館裡見到的白鯊、灰鯊和錘子鯊。

到達投餵區後,導遊拿出一桶小魚向海裡扔去,大家則趴在船邊,等著目睹真正的殺手露面。不久,十幾條一米多長的鯊魚開始在周圍繞圈,就在船上的人都盯著這些黑色魚鰭,腦海裡翻湧出恐怖故事的時候,導遊突然躍入水中,引得船上一片驚叫!我看到導遊一把抓住一頭鯊魚的背鰭翻身而上,就像是騎上一匹黑馬在水中前行導遊說輪到大家下水了,但是沒人敢下水。我略一尋思:如果歷史上真的有人在這裡被鯊魚咬傷,這個美麗島的生意就別想做下去了。

於是我全副武裝,穿戴好了浮潛面具,準備好了相機,也躍入鯊魚群裡。果然鯊魚們並不感興趣「雞腿」,只是圍著我們的船不停轉圈,等著被大家投餵小魚。這時候越來越多的遊客在我的感召下紛紛跳海,大量與鯊魚的合影也紛紛發送到了朋友圈。隨後我們來到一個更淺的沙灘,海水裡魔鬼魚、鯊魚以及其他各種大大小小的熱帶魚類與人類一片和諧,那些鯊魚就像是寵物狗一樣在人身上蹭來蹭去,魔鬼魚則直接投懷送抱一起合影留念,場景令我至今難忘。

相關焦點

  • 太平洋大溪地島發生鯊魚襲人事件
    太平洋大溪地島發生鯊魚襲人事件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2-22     19日,太平洋中部法屬玻里尼西亞的大溪地島的一位26歲漁民阿皮亞在附近水域捕魚時被一條鯊魚襲擊,造成面部損傷。
  • 玻里尼西亞人如何用獨木舟徵服南太平洋?
    、湯加群島、社會群島、馬克薩斯群島、復活節島等玻里尼西亞人遷居太平洋後,由於海島上沒有金屬礦石,也沒有陶土,所以只能使用石頭、骨頭、貝殼、椰子殼來製造的工具。復活節島衛星圖片玻里尼西亞人要發現復活節島,至少要靠他們的獨木舟在天氣變換莫測的南太平洋上連續航行2700公裡以上,在浩瀚無邊的大洋深處發現一個這樣的小島,無異於大海撈針,其難度可想而知。
  • 大溪地島「海上漂浮城市」明年開工
    由PayPal創始人彼得·泰爾(Peter Thiel)參與投資的一座海上漂浮城市,將於明年在法屬玻里尼西亞的大溪地島附近海域開工建設,它擁有自己的政府和加密貨幣,計劃於2022年完工。這座海上烏託邦能夠成為現實嗎?
  • 世界最小的殖民地,英國在太平洋地區最後一塊海外領地——皮特凱恩島
    這的確存在的,這就英國在海外最小的殖民地——皮特凱恩島。 皮特凱恩群島非常小,只有紐約中央公園那麼大,群島位於太平洋中南部、玻里尼西亞群島東南部。由4座島嶼組成,分別是:皮特凱恩島、亨德森島、迪西島和奧埃諾島,雖然亨德森島是最大的島嶼,但是只有第二大島嶼皮特凱恩島有人定居。
  • 日本東京外的遊樂園,在御藏島與海豚共遊,值得一試身手
    御藏島御藏島(Mikurajima)是東京南部200公裡的一座小島,人口只有三四百人,本就是無名小島,但是卻因海豚而聞名,因為這裡不僅可以有高達98%的海豚目擊率,你還可以跳海與海豚共遊、玩耍。海豚共遊不是自由潛水除了不會有所謂的呼吸準備時間(海豚過來你就得下去了),以及為了跟上海豚在短時間內奮力踢蛙鞋,你還得在小船上不停地爬上跳下。因此與海豚共遊可以說是個激烈運動,一點也不自由潛水。除了與海豚共遊,還能做什麼?御藏島由於地形的關係,除了有一處沒在使用的碼頭(約3-5米深)可以進行浮潛外,全島沒有能自行下水的潛點。
  • 大溪地島「海上漂浮城市」將開工 現有技術並非困難
    圖/「海洋家園研究所」官網  大溪地島「海上漂浮城市」明年開工  距離海岸約1千米;將發行可在島上消費的加密貨幣「Varyon」;計劃2022年完工  隨著建築密度和人口密度的雙雙提升,城市變得愈發擁擠。已故科學家霍金曾表示,移民太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方法。
  • 喝著南太平洋島上昂貴的裴濟水,觀光維拉港海中的魚群龍捲風!
    斐濟是個南太平洋中心的群島國家,它地處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到處充滿了南國海洋的原始美感。在來自該國的物產中,普通人最熟悉的莫過於價格昂貴的斐濟水。給我一杯斐濟水在現代商業社會,很多貌似不值錢的東西經過包裝都能售出高價。
  • 復活節島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巨人石像?
    1722年的春天,一群荷蘭船員踏上了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小島,發現了島上數百尊令人驚嘆的巨石像。當時恰逢耶穌復活節,船員們給這個小島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復活節島。復活節島共117平方千米,今屬智利。小島孤懸海上,其東面與南美洲相距近7000千米,西面距離大溪地島大約3800千米,四周是一片茫茫無際的大海。這個本很普通的島嶼,由於那些高高矗立著的石像而蒙上了一層神奇的色彩。據統計,小島上總共分布著600多尊石像,當地居民稱之為「莫阿伊」。
  • 皮特凱恩島與皮特凱恩語小識錄
    如果你有翻字典的習慣,那麼在字典最後的國家地區列表裡,會看到「皮特凱恩群島(英)」這個地方,令人難忘的是這個地區的人口,47平方公裡的面積只有50人,是整個列表裡最少的(而面積0.44平方公裡的梵蒂岡還有1000人口)。這個地方還是英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唯一一塊海外領地。
  • 南太平洋諸島物產富饒,在18世紀的歐洲人看來儼如神奇之地
    南太平洋諸島物產富饒,在18世紀的歐洲人看來儼如神奇之地,麵包果正是這副豐饒景象格外搶眼的一部分。歐洲海員在這些島嶼休養生息,並補足海上生活長期以來匱乏的物品。據英國"邦蒂號"(Bounty)軍艦艦長威廉·布萊(WilliamBligh)形容,號稱"愛是唯一的神"的大溪地島,不但性愛風氣自由,且有豐富的新鮮食物,這更使得南太平洋"儼然是世間樂園"。
  • 南太平洋珊瑚礁為何欣欣向榮—新聞—科學網
    2013年,他們調查了南太平洋法屬玻里尼西亞四大群島29個島嶼的264個地點。他們還與佛羅裡達州邁阿密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研究珊瑚礁生長狀態不同的原因。   研究發現,由於颶風和荊棘冠海星的入侵,一些地方的珊瑚覆蓋率下降到5%。但是在大溪地島東南方向1600公裡處的甘比爾群島,活珊瑚佔據了珊瑚礁的近3/4。
  • 看大海品清酒,追海豚賞星辰,清靜隱秘的日本小島,去幾次都不夠
    在一望無際大海中的小島品著清酒,坐著快艇出海,躍入海中與海豚共遊,夜晚看繁星灑滿天空。這是一片安靜祥和的淨土,這裡擁有獨特的旅行體驗,這個隱秘但並不偏遠的小島,在日本,叫御藏島(Mikurashima)。說御藏島不偏遠,是因為它距離東京只有一夜船程的距離。
  • 法屬玻里尼西亞確診首例新冠肺炎 系太平洋群島首例
    中新網3月12日電 據英國《衛報》報導,法屬玻里尼西亞宣布,在大溪地島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資料顯示,法屬玻里尼西亞位於太平洋東南部。西與庫克群島隔海相望,西北臨萊恩群島。由社會群島(包括向風群島和背風群島)、土阿莫土群島、甘比爾群島、南方群島、馬克薩斯群島組成,共有118個島嶼,其中76個島嶼有人居住。位於社會群島的大溪地島(又譯「大溪地」),面積1042平方公裡,系法屬玻里尼西亞最大島嶼。
  • 享太平洋風情 玩轉法屬玻里尼西亞小島
    【環球網綜合報導】法屬玻里尼西亞位於南太平洋,由118座島嶼和環礁組成,覆蓋面積幾乎等於一整個歐洲。當您飛抵大溪地島主機場後,您需要再乘飛機或船才能到達其他島嶼。在這裡,您不僅可以買到貝殼項鍊、提基木雕紀念品,還能體驗到法國大溪地萃取油日光浴;除了最棒的海洋探險和文化探索,當然還包括特有的法式浪漫氣息。
  • 大溪地,這就是你終生都在尋找的那座「愛情之島」!
    早在18世紀,位於南太平洋上的大溪地群島就引發了歐洲人的濃厚興趣與迷戀,捕鯨者、探險者、航海家、傳教士紛至沓來,甚至激起法國和英國對島嶼控制權的競爭,直到1958年成為法國海外領地(法屬玻里尼西亞)。波拉波拉島水上別墅社會群島的每座島嶼都具有深厚的傳統和夢幻色彩的美景,而波拉波拉島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浪漫從深藍色的深水處一直延伸到淺色的環礁湖,滲透到每一絲空氣中,奧特馬努峰映襯著落日和寧靜的水面。傳說這裡是至高之神Taaroa在創造Havai'i(如今的諾伊雅提島)後從水中升起的第一座島嶼。
  • 太平洋上的新大陸:垃圾島共和國
    1997 年才在舊金山外海發現的垃圾新大陸當然這不是一個實質的島而是一大片漂浮在海上的塑膠垃圾科學家們估計垃圾的總數約有一兆八千億件來源大部份是泛太平洋沿岸國家過去幾十年所製造的塑膠垃圾即使像塑膠這麼輕的東西這些垃圾總重量竟達八百萬公噸  環太平洋人口大約是十億也就是我們平均每個人都貢獻了兩千件塑膠垃圾而且這個數量目前仍在急速增加中這一片垃圾島最初被發現的時候面積只有現在的一半
  • 澳大利亞:太平洋海溫超過厄爾尼諾影響上限
    據路透社雪梨消息 澳大利亞氣象局周三表示,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水溫度已經超過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範圍,並且厄爾尼諾事件將一直維持到明年早期。澳大利亞氣象局在其每2周發表一次的厄爾尼諾報告中表示:「熱帶太平洋海水溫度比常年均溫要高,並且中部和東部的海溫已經超過了厄爾尼諾影響的上限。」
  • 太平洋深處劇烈變暖,厄爾尼諾概率增大到80%!它確定要來了?
    也就是說熱帶太平洋上的經典環流模式「沃克環流「要發生變化。沃克環流是由西太平洋和印度尼西亞的溫暖水域上升的暖空氣驅動的。這種空氣在大氣層中上升並向東移動,然後在東太平洋下降,並通過在地表附近向西行進完成循環,這個循環也形成太平洋熱帶地區的信風。在厄爾尼諾現象期間,中東太平洋地區的水溫高於平均值,導致該地區的空氣上升,雲和雨比正常情況更多。
  • 玩轉地理 | 太平洋的冰窖——鄂霍次克海
    鄂霍次克海是西北太平洋的一個海,鄂霍次克海原稱通古斯海或拉穆特海。中國唐朝稱「少海」、「北海」,阿穆爾河(中國黑龍江)注入其中。鄂霍次克海是一個相對封閉的海域,東岸為堪察加半島,東南岸為千島群島,南岸為北海道島,西岸、北岸為西伯利亞,西南為庫頁島。在韃靼海峽與拉彼魯茲海峽(宗谷海峽)與日本海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