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的生存一直受到海洋變暖、汙染和捕食活動的威脅,許多珊瑚的生長狀況堪憂。但在去年12月,美國安納波利斯的哈立德·本·蘇丹海洋生物基金會發布的關於法屬玻里尼西亞珊瑚礁群的研究結果表明,珊瑚還有一線希望。
過去10年來,該基金會一直在調查世界各地珊瑚礁的狀況。2013年,他們調查了南太平洋法屬玻里尼西亞四大群島29個島嶼的264個地點。他們還與佛羅裡達州邁阿密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研究珊瑚礁生長狀態不同的原因。
研究發現,由於颶風和荊棘冠海星的入侵,一些地方的珊瑚覆蓋率下降到5%。但是在大溪地島東南方向1600公裡處的甘比爾群島,活珊瑚佔據了珊瑚礁的近3/4。
相比之下,在加勒比海的一些地區,這一比例不到10%;而在澳大利亞大堡礁北部,這一比例幾乎不會超過45%。據海洋生物基金會報導,法屬玻里尼西亞所有的珊瑚覆蓋率的平均值為58%。
「這是一個很高的數字,即使是平均58%也很高。」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珊瑚礁生物學家南茜·諾爾頓說。同時她也認為,在海洋變暖的影響下,珊瑚的生存可能會受到威脅。
海洋生物基金會珊瑚礁生物學家亞歷山德拉·鄧普西認為這些珊瑚礁確實受到了影響,但她對這些珊瑚礁的生存狀態保持樂觀的態度。比如具有一種特別的海藻——珊瑚藻的珊瑚礁在受到高溫或捕食的影響後恢復得更快。
珊瑚的高覆蓋率往往伴隨著高密度的魚類。在玻里尼西亞的一些地區,每100平方米大約有300條魚。這比在其他調查中發現的北大堡礁的每100平方米220條,以及加勒比海地區的每100平方米50條魚要高很多。
加拿大哈利法克斯達爾豪西大學的海洋生態學家德裡克·蒂特森認為,這些發現可以幫助科學家了解法屬玻里尼西亞和其他地方的珊瑚礁是如何應對氣候變化的,有利於未來對珊瑚的保護。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