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氣候暖化 珊瑚礁白化速度30年升達5倍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趙怡蓁】法國《費加羅報》1月4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稱,美國《科學》雜誌4日發布的一份研究指出,由於全球暖化、海溫上升,現在珊瑚白化的速度幾乎為1980年代的5倍。該研究分析了1980年到2016年之間、全球100處的白化情形。過去幾年間,有30%的白化情形可描述為「嚴重」程度,範圍綿延數千公裡。
-
新研究追蹤過去一個世紀太平洋珊瑚礁嚴重白化事件
對多數珊瑚來說,這是第一次遭遇極端高溫。然而,對於太平洋中部的一些珊瑚礁而言,厄爾尼諾引起的熱浪是它們日常的生活環境。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這些珊瑚礁是如何適應反覆出現的極端高溫環境。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處於厄爾尼諾中心的珊瑚礁白化歷史,以及部分珊瑚在面臨極端環境後是如何恢復的,研究成果發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雜誌上。
-
大堡礁珊瑚死亡 出現大規模白化現象的原因或因氣溫上升造成
大堡礁珊瑚死亡 出現大規模白化現象的原因或因氣溫上升造成時間:2016-06-09 16:3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森森白骨!氣候暖化致大堡礁珊瑚大量死亡來源:新華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7日報導,澳大利亞大堡礁正在經歷歷史上最嚴重的白化事件,因為暗礁上的珊瑚失去了為它們提供豐富色彩和食物的共生藻類,被集體漂白。 專家表示,令澳大利亞大堡礁的珊瑚礁出現大規 原標題:森森白骨!
-
科學家激辯珊瑚礁白化事件走勢—新聞—科學網
對珊瑚礁白化風險的最新預測 圖片來源:NOAA 海洋生物學家正在對西太平洋日益上升的溫度影響下的珊瑚礁保持著警惕
-
大堡礁的珊瑚發生大規模的白化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大堡礁的珊瑚發生大規模的白化現象的原因是什麼?這些大發生至今仍無法確定主因,海洋學家推測的因素包括:棘冠海星的天敵大法螺數量減少,破壞生態間的平衡;海洋優養化造成大量藻類生長,可提供海星幼生充足的食物,因此育成率上升;海洋暖化造成棘冠海星生殖周期改變……一般狀態下,當棘冠海星吃掉一些生長快速的珊瑚時,反而能使生長較慢的珊瑚有機會競爭到部分生長空間向上生長(以避免被其他珊瑚覆蓋而無法獲得光照
-
珊瑚礁白化有多嚴重?趁現在多看看它們吧,看一眼少一眼
1月4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新研究,對人們普遍印象裡快速蔓延的大規模破壞進行了量化。這篇論文綜合了對100處珊瑚礁自1980年至今的觀察,發現嚴重的白化現象要遠比35年前普遍得多。「我不喜歡說:珊瑚礁要完。
-
研究發現:只要人類不幹預,珊瑚也可從白化中恢復
據法新社巴黎12月8日報導,研究人員在有記錄以來最長的熱浪期間追蹤了太平洋聖誕島上的珊瑚,他們預計這些珊瑚會出現大規模白化現象。但是,儘管2015/2016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特別嚴重,這些珊瑚泡了10個月的「熱水浴」,它們仍然存活了下來。
-
香港科大研究發現海洋內波可有助於防止珊瑚礁白化
新華社香港12月2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科技大學2日表示,由該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參照了超過10年的數據,證明了海洋內波(海裡的波浪)的冷卻功能可為珊瑚礁營造抗熱環境,或有助於防止和更準確地預測珊瑚白化。
-
實拍珊瑚礁白化的過程!竟然是自我殘殺!
今年海洋溫度創下新高,導致大堡礁珊瑚大規模死亡,促使科學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研究。
-
南太平洋島嶼周圍的珊瑚礁,遭遇了最嚴重的白化現象
一份最新的調查報告表明,研究人員剛記錄下被他們描述為最為嚴重的珊瑚白化現象。這些珊瑚白化症狀侵襲了世界上最南端的珊瑚礁——位於澳洲東部的豪勳爵島,持續的海洋高溫使一些珊瑚礁白化程度高達 90%。這個島的周圍擁有最靠近極地的珊瑚礁,其間藏有一些稀有物種。 然而在過去兩周裡,來自紐卡斯爾大學、詹姆斯庫克大學與澳洲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的研究人員們,對島嶼周圍的珊瑚礁進行檢查後發現,靠近海岸線淺水地帶的珊瑚白化十分嚴重,多達 95%顯露白化跡象,其中硬珊瑚、軟珊瑚和海葵種群都出現不同程度的白化,且差異隨位置分布變化很大。
-
氣象科普|海水溫度升高 大堡礁出現5年內第三次大規模珊瑚白化
澳大利亞大堡礁的主要管理機構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日前證實,大堡礁正在經歷新一次的大規模白化。該機構稱,今年2月以來海水溫度過高導致了這次大面積白化,氣候變化仍是珊瑚礁面臨的最大挑戰。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熱帶珊瑚礁系統,將近9000種海洋生物的家園,這已是2016年以來大堡礁區域內經歷的第三次大規模白化。
-
全球變暖趨勢若持續 99%的珊瑚礁或將白化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一項研究顯示,全球變暖趨勢若繼續持續,本世紀內全球多數的珊瑚礁(約為99%)都將發生嚴重的年度白化現象。該研究同時指出,如果國際社會能夠採取更加有效的減排措施,將可使珊瑚礁平均白化的時間往後推遲11年。珊瑚礁白化嚴重威脅著全球海洋生態系統。該研究針對珊瑚礁建立了氣候預測模型,能夠揭示全球珊瑚礁發生白化的時間。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2020年8月,多地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發現,海南島西北部海域出現大片珊瑚白化,有學者稱其規模和白化程度「史上罕見」。此外,雷州半島西部和廣西潿洲島等區域也發生了大面積珊瑚白化。珊瑚白化,意味著珊瑚體內為其供給能量的共生藻離開或死亡。如果白化嚴重,珊瑚最終會因為缺乏營養供應而死亡,進而導致珊瑚礁的退化甚至消失。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事實上,全球氣候變化和頻繁的人類活動幹擾一直是珊瑚礁面臨的重要挑戰。近年來,珊瑚在全球出現白化的頻率越來越高,保護珊瑚礁的工作也愈發緊迫。堪稱北部灣歷史最嚴重白化8月上旬,李元超在海南島西北部臨高海域參加某項目調研時,在水下拍到了大面積的珊瑚白化,那裡的景象甚至讓他感到「恐怖」,白茫茫的一片,連魚都沒有了,靜悄悄的。
-
熱水中的尼莫:珊瑚白化和珊瑚礁的未來
據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Great Barrier Reef Marine Park Authority)的調查所示,有明顯的證據指出,發生在蜥蜴島的這兩件大規模的珊瑚白化事件,導致了大約29%的淺水珊瑚礁集體死亡。2015年12月,由於氣候變化的影響,導致大堡礁的海面溫度高於平均水平。出現了珊瑚白化現象。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9月3日晚,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長期從事珊瑚礁研究和保育的王欣證實,廣西潿洲島附近的珊瑚白化程度雖然沒有海南高,但是所有造礁石珊瑚種類都出現了白化。造礁石珊瑚是礁石所構成的珊瑚品種,雖然僅佔所有珊瑚總數的小部分,卻有著最廣大的地理分布,是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框架建造者。廣西潿洲島海域,盾形陀螺珊瑚發生白化。
-
【地理素養】高考熱點——珊瑚礁白化現象
珊瑚礁白化是由於珊瑚失去體內共生的蟲黃藻或共生的蟲黃藻失去體內色素而導致五彩繽紛的珊瑚礁變白的生態現象。1998年和2002年曾兩度發生過嚴重的珊瑚白化事件。到了2014年,由於全球溫度上升了0.9℃,珊瑚白化現象又一次大規模出現。2015年,由於白化,澳大利亞大堡礁淺水區67%的珊瑚不幸死亡。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珊瑚礁白化產生的根本原因及應對措施。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9月3日晚,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長期從事珊瑚礁研究和保育的王欣證實,廣西潿洲島附近的珊瑚白化程度雖然沒有海南高,但是所有造礁石珊瑚種類都出現了白化。造礁石珊瑚是礁石所構成的珊瑚品種,雖然僅佔所有珊瑚總數的小部分,卻有著最廣大的地理分布,是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框架建造者。
-
【世情透視】全球暖化 這是關於你和我的事
關於全球暖化,那些所謂震撼的照片和事實,也早已看得麻木,或許在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原諒了自己。生活在都市中,很難摒棄各種方便的電器、塑膠製品和交通工具,但把疑慮束之高閣,時間卻不會因此停止,各種汙染環境的人類活動還在不斷加速進行,我們的未來,到底會走向何方?
-
大部分世界遺產珊瑚礁遭白化,若不減排本世紀末將全部死亡
前者是馬裡蘭州銀泉市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於6月19日宣布,始於2015年的全球珊瑚礁白化事件似乎已經結束。後者則是連續3年的白化過程破壞了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名錄29個珊瑚礁中的26個。同時預測結果是嚴峻的——如果不能顯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所有這些礁體「在本世紀末將不再支持功能性的珊瑚礁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