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氣候暖化 珊瑚礁白化速度30年升達5倍

2020-12-04 環球網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趙怡蓁】法國《費加羅報》1月4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稱,美國《科學》雜誌4日發布的一份研究指出,由於全球暖化、海溫上升,現在珊瑚白化的速度幾乎為1980年代的5倍。

該研究分析了1980年到2016年之間、全球100處的白化情形。過去幾年間,有30%的白化情形可描述為「嚴重」程度,範圍綿延數千公裡。

由澳大利亞主導的研究團隊寫道,嚴重白化的平均間隔時間,從1980年代初的25年至30年,到2016年時已縮短為6年。如果白化持續許久,珊瑚就會死亡,礁體隨後會毀壞。珊瑚礁是魚群繁殖的地方,這些魚群是數百萬人的食物來源,也是遊客的潛水景點。

此次研究主筆、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珊瑚礁項目研究中心成員休斯(Terry Hughes)表示,1980年代前,幾乎從未聽聞大量珊瑚白化。此後,由於氣溫持續上升,區域規模的白化反覆出現,達嚴重白化的風險每年約升高4%。珊瑚死亡也大量發生,這些都在全球成了新常態。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全球暖化令太平洋珊瑚礁大規模白化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2月23日報導,科學家22日說,隨著全球暖化危及整個太平洋北部的珊瑚礁,馬紹爾群島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珊瑚白化情況。海洋研究人員表示,近幾個月來已經發展出厄爾尼諾天氣型態,海洋溫度上揚,對敏感的珊瑚礁造成壓力。
  • 珊瑚礁白化有多嚴重?趁現在多看看它們吧,看一眼少一眼
    「研究了20年珊瑚礁之後,我在1998年第一次見到了大規模白化——那是第一次全球性珊瑚白化。那也是大堡礁第一次發生嚴重的白化現象,」特裡·修斯(Terry Hughes)說,他是這個新研究的作者之一,是澳大利亞科學委員會珊瑚礁研究傑出人才中心的主任,這是澳大利亞政府領導珊瑚研究的官方機構。
  • 全球變暖趨勢若持續 99%的珊瑚礁或將白化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一項研究顯示,全球變暖趨勢若繼續持續,本世紀內全球多數的珊瑚礁(約為99%)都將發生嚴重的年度白化現象。該研究同時指出,如果國際社會能夠採取更加有效的減排措施,將可使珊瑚礁平均白化的時間往後推遲11年。珊瑚礁白化嚴重威脅著全球海洋生態系統。該研究針對珊瑚礁建立了氣候預測模型,能夠揭示全球珊瑚礁發生白化的時間。
  • 氣象科普|海水溫度升高 大堡礁出現5年內第三次大規模珊瑚白化
    澳大利亞大堡礁的主要管理機構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日前證實,大堡礁正在經歷新一次的大規模白化。該機構稱,今年2月以來海水溫度過高導致了這次大面積白化,氣候變化仍是珊瑚礁面臨的最大挑戰。大堡礁是全球最大的熱帶珊瑚礁系統,將近9000種海洋生物的家園,這已是2016年以來大堡礁區域內經歷的第三次大規模白化。
  • 新研究追蹤過去一個世紀太平洋珊瑚礁嚴重白化事件
    對多數珊瑚來說,這是第一次遭遇極端高溫。然而,對於太平洋中部的一些珊瑚礁而言,厄爾尼諾引起的熱浪是它們日常的生活環境。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這些珊瑚礁是如何適應反覆出現的極端高溫環境。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處於厄爾尼諾中心的珊瑚礁白化歷史,以及部分珊瑚在面臨極端環境後是如何恢復的,研究成果發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雜誌上。
  • 南太平洋島嶼周圍的珊瑚礁,遭遇了最嚴重的白化現象
    一份最新的調查報告表明,研究人員剛記錄下被他們描述為最為嚴重的珊瑚白化現象。這些珊瑚白化症狀侵襲了世界上最南端的珊瑚礁——位於澳洲東部的豪勳爵島,持續的海洋高溫使一些珊瑚礁白化程度高達 90%。然而在過去兩周裡,來自紐卡斯爾大學、詹姆斯庫克大學與澳洲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的研究人員們,對島嶼周圍的珊瑚礁進行檢查後發現,靠近海岸線淺水地帶的珊瑚白化十分嚴重,多達 95%顯露白化跡象,其中硬珊瑚、軟珊瑚和海葵種群都出現不同程度的白化,且差異隨位置分布變化很大。
  • 香港科大研究發現海洋內波可有助於防止珊瑚礁白化
    新華社香港12月2日電(記者張雅詩)香港科技大學2日表示,由該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參照了超過10年的數據,證明了海洋內波(海裡的波浪)的冷卻功能可為珊瑚礁營造抗熱環境,或有助於防止和更準確地預測珊瑚白化。
  • 大部分世界遺產珊瑚礁遭白化,若不減排本世紀末將全部死亡
    據估計,全世界有5億人依靠基於珊瑚礁的漁業和旅遊業為生。NOAA的珊瑚礁觀測項目利用衛星測量海表溫度,同時建模監測和預測水溫何時上升到足以引起白化的程度。在最近的一個案例中,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盆地的海水從2014年年中開始升溫,並在2015年發生白化過程。這一持續3年的最新事件是前所未有的;以前發生的全球性白化事件來來回回超不過1年時間。
  • 《自然》:地球進入緊急狀態,再不遏阻暖化,人類文明恐將難存續
    例如北極暖化的速度是全球暖化的兩倍,而北極海冰融化使地球表面對太陽輻射的反射越少,等於吸收的熱量變多,進一步加劇溫室效應。 研究人員說,結果表明氣候比我們想像的要敏感得多,全球臨界點有可能到來,「去年的研究分析了30種環境系統改變,涵蓋物理氣候和生態系統,從南極西部冰原的崩垮到雨林、熱帶草原的轉變,這表明一個系統超過臨界點會增加另一個系統達到臨界點的風險。」
  • 科學家發明水下機器人 有望避免珊瑚礁白化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4月19日報導,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氣候變化會導致全球珊瑚礁白化、死亡,甚至危害到整個海洋生態體系。對此,各地科學家發明了保護珊瑚礁的水下機器人與遮陽膜等裝置,希望能拯救珊瑚礁。
  • 熱水中的尼莫:珊瑚白化和珊瑚礁的未來
    隨著氣候變化和海水溫度上升,曾經五顏六色的珊瑚變成了褐色並死亡,研究人員將探索珊瑚白化對於那些稱為珊瑚礁的生物來說意味著什麼。我們潛入一個巨大的死珊瑚殘肢,通過觀看它的外表,我們猜測它曾經是一個巨大的桌形軸孔珊瑚。 伍倫貢大學(UOW)魚類行為生態學家Marian Wong博士指著死珊瑚的殘肢,通過用手划過脖子的動作來指出該珊瑚已經死亡了。
  • 全球暖化 臺灣發燒
    自從八○年代末期,全球暖化這個詞彙登上國際舞臺後,二十年之間,從環保、政商到娛樂界,沸沸揚揚地把氣候暖化炒熱為「道德議題」,儼然發展為信眾最多的「主流新宗教」。 集兩千多位頂尖科學家的研究精華,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諄諄告誡,地球持續升溫,擋也擋不住。
  • 【地理素養】高考熱點——珊瑚礁白化現象
    珊瑚礁白化是由於珊瑚失去體內共生的蟲黃藻或共生的蟲黃藻失去體內色素而導致五彩繽紛的珊瑚礁變白的生態現象。1998年和2002年曾兩度發生過嚴重的珊瑚白化事件。到了2014年,由於全球溫度上升了0.9℃,珊瑚白化現象又一次大規模出現。2015年,由於白化,澳大利亞大堡礁淺水區67%的珊瑚不幸死亡。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珊瑚礁白化產生的根本原因及應對措施。
  • 科學家激辯珊瑚礁白化事件走勢—新聞—科學網
    對珊瑚礁白化風險的最新預測 圖片來源:NOAA 海洋生物學家正在對西太平洋日益上升的溫度影響下的珊瑚礁保持著警惕
  • 2年熱浪浩劫!夏威夷近半數珊瑚礁白化
    一群科學家告訴州議員,夏威夷近半數珊瑚礁在2014及2015年的熱浪期間白化,且沿岸附近漁場正在減少。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官員指出,夏威夷大島(Big Island)有56%的珊瑚礁白化,西毛伊島(WestMaui)沿岸的珊瑚礁也有44%白化,歐胡島(Oahu)則有32%的珊瑚礁白化。科學家表示,珊瑚白化的情況預期將更嚴重且更頻繁。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由於臨高海域的珊瑚在全球範圍內分布緯度偏高,按理說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更小,遭遇嚴重白化的機率「應該非常小才對」。據李元超介紹,經多方確認,海南儋州、廣西潿洲島在7-8月也發生了大面積白化。9月3日晚,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長期從事珊瑚礁研究和保育的王欣證實,廣西潿洲島附近的珊瑚白化程度雖然沒有海南高,但是所有造礁石珊瑚種類都出現了白化。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 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9月3日晚,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長期從事珊瑚礁研究和保育的王欣證實,廣西潿洲島附近的珊瑚白化程度雖然沒有海南高,但是所有造礁石珊瑚種類都出現了白化。造礁石珊瑚是礁石所構成的珊瑚品種,雖然僅佔所有珊瑚總數的小部分,卻有著最廣大的地理分布,是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框架建造者。甚至更北側的深圳近海海域也出現了比往年更嚴重的白化。
  • ...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
    中新網6月22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海洋汙染和氣候暖化極有可能滅絕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萬年來最大的一次破壞。  海洋生態惡化的程度,比幾年前的預測還要嚴重,引起專家的深切關注與擔憂。  一群世界頂尖海洋專家在一份綜合報告中發出警告,他們指出,珊瑚礁瀕臨死亡、物種侵略危及生物多樣化、有毒海藻滋生及大魚種大量減少等情況正在加速。  27名頂尖專家今年4月在牛津開會,綜合各方對全球海洋生態問題的評估,集結成報告。報告指出,導致海洋環境惡化的三個因素,都是人類活動直接產生的後果,分別是全球暖化、酸化和缺氧現象。
  • 還沒看過美麗的珊瑚礁?以後,你可能永遠見不到它們了,就因為這個...
    事實上,不僅是在澳大利亞,珊瑚礁白化事件正在全球的海底悄然發生。而這一切都是氣候變化所致。珊瑚白化,變得更普遍、更快速從北極到亞馬遜,幾乎每一個地方都被人類活動引發的全球氣候系統變暖所波及。但有一處生態系統的瓦解速度之快似乎超過其他:水下的熱帶雨林,珊瑚礁。
  • 拯救珊瑚|海水溫度升高,北部灣大量珊瑚白化面臨死亡
    9月3日晚,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長期從事珊瑚礁研究和保育的王欣證實,廣西潿洲島附近的珊瑚白化程度雖然沒有海南高,但是所有造礁石珊瑚種類都出現了白化。造礁石珊瑚是礁石所構成的珊瑚品種,雖然僅佔所有珊瑚總數的小部分,卻有著最廣大的地理分布,是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框架建造者。廣西潿洲島海域,盾形陀螺珊瑚發生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