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白化有多嚴重?趁現在多看看它們吧,看一眼少一眼

2021-01-15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vicko238/譯

Ent/校


從北極到亞馬遜,幾乎每一個地方都被人類活動引發的全球氣候系統變暖所波及。但有一處生態系統的瓦解速度之快似乎超過其他:水下的熱帶雨林,珊瑚礁


1月4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新研究,對人們普遍印象裡快速蔓延的大規模破壞進行了量化。這篇論文綜合了對100處珊瑚礁自1980年至今的觀察,發現嚴重的白化現象要遠比35年前普遍得多。


「我不喜歡說:珊瑚礁要完。但是我們再也不會有像現在這樣的珊瑚礁了,」在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執教的生態學教授霍華德·拉斯克(Howard Lasker)這樣說,他並未參與上述研究。


拉斯克對珊瑚礁生物群有三十年的研究。他特別關注柳珊瑚目:海扇和海羽,「就是你看的電視專題片裡搖搖擺擺的東西,」他這麼解釋。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見證了這些自然瑰寶走向枯竭,並且預測這種狀態將持續


「我個人相信,20年以後人們會去潛水,看他們稱之為『珊瑚礁』的東西,」他說,「那些礁體上還是會有珊瑚的,也會有很多魚類,以及柳珊瑚——而且人們將會為之驚嘆。但是那些礁體與現在我們擁有的相比,會有非常非常明顯的不同,當然也與30、50或100年前的樣子更加不同。」


白化事件是殺死珊瑚礁最快的方式之一——它也是氣候變化、海洋升溫後,珊瑚出現的主要反應。珊瑚是生活在龐大、分叉的石灰巖中的微小動物。(珊瑚每一「樹」可能包含著數十萬計的微小珊瑚個體。)每個珊瑚蟲又帶有少量的光合藻類,這些藻類為珊瑚提供食物,幫助其保持健康。


當水溫僅比往常上升幾度時,面對環境壓力的珊瑚蟲會把藻類驅逐出去,先前的整支珊瑚群會變白——這就是珊瑚白化。如果水溫不能及時回冷,那麼珊瑚可能會死於飢餓或感染。即使珊瑚能逃過一劫,也要耗費約10年時間完全復原。


「研究了20年珊瑚礁之後,我在1998年第一次見到了大規模白化——那是第一次全球性珊瑚白化。那也是大堡礁第一次發生嚴重的白化現象,」特裡·修斯(Terry Hughes)說,他是這個新研究的作者之一,是澳大利亞科學委員會珊瑚礁研究傑出人才中心的主任,這是澳大利亞政府領導珊瑚研究的官方機構。


「自那以來,在2002年、2016年和2017年大堡礁又發生了三次白化,從沒有白化到連續兩次白化只用了20年。」他說。


該研究發現,在1980年代早期,白化事件很少出現,每25至30年發生一次。到2016年,這個速度增加了5倍。今天,平均每6年就有一次大規模珊瑚白化侵害,遠遠超過了生態系統恢復的速度


受打擊最嚴重的珊瑚礁分布在加勒比海和西大西洋,包括美屬維京群島範圍在內。西大西洋是全球範圍內最先變暖的海域,此區域內一半以上的珊瑚礁在1980年後遭受了7次以上白化。而算平均值的話,西太平洋平均每個珊瑚礁白化了10次。


這種打擊對美國珊瑚礁兇殘尤甚。2005年,當熱流席捲波多黎各和美屬維京群島時,美國失去了在加勒比海的一半珊瑚礁。


世界其他區域暫時不至於如此。位於澳大利亞周邊及印度洋區域一半以上的珊瑚礁在1980年後經受了3次白化。但澳大利亞的礁體似乎是惡化最快的。


「現在所有人感覺到世界和30年前不同了,這個印象是對的,」拉斯克說,「有研究能向政策制定者證明那不僅僅是印象而是現實發生的事情,這是一件好事。這非常重要。」


「不過,這個研究對政府官員能有多少衝擊力……這是另一個問題了。」他又說。


也許最令人擔心的是,這份研究認為很快將不需要一場全球性的熱浪——比如太平洋厄爾尼諾現象——就足以殺死珊瑚。「隨著全球變暖漸進發展,現在拉尼娜現象時熱帶海面的平均溫度,比30年前厄爾尼諾現象時的還要高。」文章指出,「我們很快就要步入一個境地,不管有沒有厄爾尼諾現象,每個夏天都有可能發生區域性的珊瑚白化和死亡。


這並不意外。去年,一份由澳大利亞政府研究人員實施的研究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期刊上,研究發現即使全球變暖平均只上升1.5攝氏度——「達到」巴黎協定目標——大堡礁將每兩年遭受一次嚴重白化。


「到那時,每年都能達到發生白化的溫度,那時很可能就沒有珊瑚礁了。5到6次白化就足以讓珊瑚礁死亡,」夏威夷大學的珊瑚生物學家、國際珊瑚礁學會主席露絲·蓋茨( Ruth Gates)說。她並未參與上述兩項研究。


「每次珊瑚白化情況都會惡化,」她說。「每次失去珊瑚礁的一部分,總有一天它在功能上將不再是一個珊瑚礁。」


颶風「瑪利亞」和颶風「厄瑪」對珊瑚的損害:兩次前後光顧的颶風將珊瑚從根基處扯出、撕裂,2013年生機勃勃的健康珊瑚區(左)變為2017年表面剝落、附著物稀疏的山頭(右)。圖片來源:霍華德·拉斯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


白化並不是毀滅珊瑚礁的唯一方式。在颶風「厄瑪」和颶風「瑪利亞」過境後1個月,拉斯克去看了位於美屬維京群島國家公園中聖約翰島附近的珊瑚礁。雖然並非全境受到侵害,但接踵而至的兩次颶風橫掃了當地大量珊瑚。


「有些珊瑚群損毀嚴重,你能看到別的生物開始長在那上面了,這最終會導致這塊珊瑚死亡,」拉斯克說,「石珊瑚被吹翻,海扇、海羽被連根拔起。」


換言之,人們能看到另一種氣候混亂導致了天氣現象惡化,而珊瑚正開始以種種反應適應環境改變。但是拉斯克認為白化是最大的威脅。「颶風幾千年來一直存在,」他說,「白化是近期才有的現象,發生得更隱蔽。雖然颶風強度在增加,但我們更應該擔心珊瑚礁的白化。」



編譯來源:The Atlantic,Coral Reefs Are Bleaching Too Frequently to Recover.

題圖來源:123rf.com.cn正版圖庫


相關焦點

  • 一半以上的珊瑚礁因白化而死亡,好好珍惜現在的珊瑚美景,珍惜吧
    在世界上有著眾多的珊瑚礁旅遊景點,但是最著名的有:世界上最大的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附近的海域;馬爾地夫的珊瑚礁;紅海的珊瑚礁;斐濟第二大島和第三大島之間的彩虹礁;菲律賓的圖巴塔珊瑚礁等地。細心的在世界地圖上標出它們的地理位置,你會發現,這些珊瑚礁大致都位於南北緯30°之間的海域中,因為在南北緯30°之間的海域,水溫適宜,且微生物海量多,營養豐富,適合珊瑚蟲的生長,有利於珊瑚礁的發育。
  • 南太平洋島嶼周圍的珊瑚礁,遭遇了最嚴重的白化現象
    一份最新的調查報告表明,研究人員剛記錄下被他們描述為最為嚴重的珊瑚白化現象。這些珊瑚白化症狀侵襲了世界上最南端的珊瑚礁——位於澳洲東部的豪勳爵島,持續的海洋高溫使一些珊瑚礁白化程度高達 90%。豪勳爵島是一個常住人口僅 350 人、佔地 14.6 平方公裡的小島,距離澳洲本土有 600 公裡,最初由火山運動與噴發而形成,因此島上有很多特有且豐富的物種,於 1982 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這個島的周圍擁有最靠近極地的珊瑚礁,其間藏有一些稀有物種。
  • 新研究追蹤過去一個世紀太平洋珊瑚礁嚴重白化事件
    隨著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洋溫度上升,世界上許多珊瑚礁正在經歷大規模的白化和死亡。然而,對於太平洋中部的一些珊瑚礁而言,厄爾尼諾引起的熱浪是它們日常的生活環境。目前科學家還不清楚這些珊瑚礁是如何適應反覆出現的極端高溫環境。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處於厄爾尼諾中心的珊瑚礁白化歷史,以及部分珊瑚在面臨極端環境後是如何恢復的,研究成果發表在《Communications Biology》雜誌上。
  • 實拍珊瑚礁白化的過程!竟然是自我殘殺!
    我們也最多的接觸到了「珊瑚礁白化」這個詞,那什麼是珊瑚礁白化呢?其實珊瑚本身顏色就是白色的,是一種有著脆脆的石灰巖外骨骼的軟體動物。 珊瑚礁為什麼是五顏六色的呢? 被迫的自殺!白化過程:當海水溫度比珊瑚理想溫度僅僅高出幾度時,珊瑚就會驅逐它賴以生存的蟲黃藻,沒有了蟲黃藻,珊瑚就變成了幽靈一樣的白色。更嚴重的問題在於珊瑚這種行為切斷了食物供給,蟲黃藻不能再繼續為它提供養分了。如果溫度長期保持過高,藻類就不會回來,珊瑚就餓死了。
  • 澳大利亞海水將異常升溫 或致珊瑚礁產生嚴重白化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12月6日電據澳洲新快網報導,澳大利亞氣象臺預測稱,澳大利亞2019年的夏天,海水水溫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異常升高,這會使澳大利亞部分地區的珊瑚礁產生嚴重白化。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和澳大利亞氣象局都表示,今年夏天澳大利亞海域的變暖情況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西澳西北部地區的海域變暖情況最為嚴重。詹姆斯庫克大學的珊瑚研究員摩根普拉切特說:「西澳的近岸珊瑚礁很有可能產生嚴重的白化」。
  • 熱水中的尼莫:珊瑚白化和珊瑚礁的未來
    Pic:Paul Jones回到水面上的黃博士說:「雖然說現在仍有一些帶有顏色的斑塊,但是現在有很多珊瑚已經死亡,而藻類卻在它們的骨骼上生長。」2003年,這隻被太陽曬成古銅色的、公開承認的魚類愛好者來到了澳大利亞博物館的蜥蜴島研究站(LIRS)。
  • 海洋奇觀生存堪憂,世界最大珊瑚礁群迎來最廣泛白化
    據外媒報導,澳大利亞大堡礁遭受了有記錄以來最廣泛的珊瑚白化,科學家星期二就氣候變化對這個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構成的威脅發出了嚴重警告
  • 澳洲大堡礁珊瑚面臨史上最嚴重白化危機
    核心提示:從1998年和2002年之後,這是大堡礁經歷的第三次大規模白化事件,嚴重白化的珊瑚礁數量甚至更多。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的澳大利亞珊瑚礁研究委員會負責人Terry Hughes,是一個利用航空測量來評估珊瑚白化程度的團隊的成員。他在接受《自然》(Nature)的採訪時談論了他看到的景象。大堡礁白化究竟糟糕到了什麼程度?看到現在這種白化程度令人相當震撼——這恐怕是我們見過最糟糕的了。
  • 嚴重白化現象導致大堡礁北部35%珊瑚死亡
    研究人員指出,在進行調查的84個珊瑚礁中,有24個珊瑚礁中50%的珊瑚已經死亡,其中包括一些具有50年甚至100年歷史的樣本。湯斯維爾市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珊瑚礁卓越研究中心主任Terry Hughes表示:「這些珊瑚礁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恢復過來,至少在10年之內是不可能的。」 今年早些時候進行的空中調查在大堡礁北部2/3的珊瑚礁中發現了廣泛而嚴重的白化現象。
  • 到2070年你可能永遠看不到珊瑚礁了,它有多重要你卻不知道
    大堡礁中部和南部珊瑚死亡率在2016年相對較低,不過它們並未逃過一劫,2017年的白化出現了進一步的惡化,並且對中部的影響更大(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
  • 大堡礁遭遇迄今最嚴重白化
    研究人員證實,沿著大堡礁最北端的1000公裡珊瑚礁是白化最嚴重的區域。  當過度溫暖的海水產生漂白效應時,珊瑚礁會排出一些共生的被稱為蟲黃藻的藻類。一旦沒有了這些五顏六色的藻類——它們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形成自身及其宿主所需的營養物質,珊瑚礁便會顯露出白色,即所謂的白化。如果海水能夠很快變冷,這些蟲黃藻便會回來;如果漂白過程持續下去,珊瑚礁就會最終死亡。
  • 【地理素養】高考熱點——珊瑚礁白化現象
    珊瑚礁白化是由於珊瑚失去體內共生的蟲黃藻或共生的蟲黃藻失去體內色素而導致五彩繽紛的珊瑚礁變白的生態現象。1998年和2002年曾兩度發生過嚴重的珊瑚白化事件。到了2014年,由於全球溫度上升了0.9℃,珊瑚白化現象又一次大規模出現。2015年,由於白化,澳大利亞大堡礁淺水區67%的珊瑚不幸死亡。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珊瑚礁白化產生的根本原因及應對措施。
  • 攝像機第一次拍到珊瑚白化全過程:珊瑚礁殘忍驅趕藻類
    珊瑚礁白化的問題已經嚴重到了我們不容忽視的地步。如今,科學家們首次拍攝到了珊瑚礁白化的過程,這比人們以往能預測到的都要迅速而嚴重。對於外行來說,珊瑚礁白化的原因通常被歸為環境變化,譬如氣溫上升和汙染加重。珊瑚礁本身並不會長出能讓他們色彩斑斕的「帽子」----這要歸功於生活在珊瑚組織內的藻類。
  • 生態頭條 | 本世紀最嚴重珊瑚白化事件,其原因竟然又和人類有關!
    然而,隨著全球變暖、環境汙染的加劇,升溫的海水,酸化的環境,嚴重的汙染,這些都使得蟲黃藻與珊瑚蟲之間脆弱的共生關係受到嚴峻考驗。如果溫度稍微高於正常範圍,蟲黃藻的光合作用和提供動物養分的能力就會受到影響。當珊瑚蟲察覺到:「我體內的植物怎麼沒有發揮作用?」,它們就會想辦法驅逐那些無法發揮作用的小夥伴,只剩下透明裸露的組織。同時,它們也失去了最重要的食物來源,開始餓肚子。
  • 到2070年你可能永遠看不到美麗的珊瑚礁了,它有多重要你卻不知道
    大堡礁中部和南部珊瑚死亡率在2016年相對較低,不過它們並未逃過一劫,2017年的白化出現了進一步的惡化,並且對中部的影響更大(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紀錄片《追逐珊瑚(Chasing Coral)》也很直觀地展示了大堡礁珊瑚白化的狀況。
  • 全球變暖趨勢若持續 99%的珊瑚礁或將白化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最新一項研究顯示,全球變暖趨勢若繼續持續,本世紀內全球多數的珊瑚礁(約為99%)都將發生嚴重的年度白化現象。該研究同時指出,如果國際社會能夠採取更加有效的減排措施,將可使珊瑚礁平均白化的時間往後推遲11年。珊瑚礁白化嚴重威脅著全球海洋生態系統。該研究針對珊瑚礁建立了氣候預測模型,能夠揭示全球珊瑚礁發生白化的時間。
  • 大部分世界遺產珊瑚礁遭白化,若不減排本世紀末將全部死亡
    據估計,全世界有5億人依靠基於珊瑚礁的漁業和旅遊業為生。NOAA的珊瑚礁觀測項目利用衛星測量海表溫度,同時建模監測和預測水溫何時上升到足以引起白化的程度。在最近的一個案例中,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盆地的海水從2014年年中開始升溫,並在2015年發生白化過程。這一持續3年的最新事件是前所未有的;以前發生的全球性白化事件來來回回超不過1年時間。
  • 「島礁上房子越來越多,珊瑚礁狀況越來越差」:首次全國珊瑚「大體檢」,結果堪憂
    珊瑚五彩斑斕的顏色大多來自與其共生的蟲黃藻,它們通過光合作用給珊瑚蟲供給能量,珊瑚給它們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和其他營養。珊瑚白化,意味著共生藻離開或死亡。如果白化嚴重,珊瑚也會最終因缺乏營養而死亡,這片「海底花園」周圍縈繞的魚類也一起消失。
  • 還沒看過美麗的珊瑚礁?以後,你可能永遠見不到它們了,就因為這個...
    但有一處生態系統的瓦解速度之快似乎超過其他:水下的熱帶雨林,珊瑚礁。上周四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新研究,對人們普遍印象裡快速蔓延的大規模破壞進行了量化。這篇論文綜合了對100處珊瑚礁自1980年至今的觀察,發現嚴重的白化現象要遠比35年前普遍得多。珊瑚白化現象「史無前例」。
  • 白化的珊瑚礁又變成了彩色?珊瑚:保命而已
    這就是珊瑚白化現象。正常珊瑚(左)和白化珊瑚(右) | 參考文獻[1]珊瑚為什麼會白化?珊瑚為什麼會白化?為了解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珊瑚顏色的本質。它們看上去像是海底的植物,實際上是由腔腸動物珊瑚蟲構成的集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