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擊超10GW中國光伏產品出口 印度擬出臺新規抬高關稅、力挺本土製造

2021-01-13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印度抵制中國製造的事件正愈演愈烈。

從最開始抵制手機電視生活用品,到推遲港口中國商品清關,接著6月底禁止包括TikTok和微信在內的59款中國應用;

7月1日,印度政府下令,不再允許任何中國公司或與中國公司合資的企業參與道路建設項目;

據路透社7月3日消息,印度電力部出臺新規,要求印度企業從中國進口電力設備和部件將需要得到政府許可,印度電力部長辛格宣稱,「我們已經決定不允許從中國和巴基斯坦進口任何(電力)設備。其中(電力設備)可能存在惡意軟體或特洛伊木馬,它們可以被遠程激活(癱瘓我們的電力系統)。」

對於在印度有投資或貿易往來的中國企業來說,這一系列「神操作」不僅在當前嚴重損害了出口企業的切身利益,幾乎也中斷了後續合作的可能性,其中也包括光伏製造企業。

圖片:6月25日DHL官網通知,暫停接收發往印度的貨物。

據光伏們了解,僅推遲港口中國商品清關一項,已經讓很多製造商叫苦不迭。一位負責亞洲市場的逆變器銷售告訴光伏們,「行業內做印度市場的(銷售)現在基本都很困難,這次印度針對中國商品大約延遲了10天清關,幸好在港口基本都有14天的免租期,否則的話,產生的延期滯納金就是一大筆費用。但是這期間DHL都不接件了,很多出口印度的信用證、單證都沒法寄件,對業務進展影響非常大。」

短期的突發性事件影響只是暫時的,雪上加霜的是,印度正計劃對中國光伏製造抬高關稅,以達到發展印度光伏製造業的目的,這對於中國光伏製造企業來說,後果更為嚴重。

這一趨勢的矛頭已經有所體現。7月2日,印度鐵路公司推出了1GW的鐵路沿線地面光伏電站招標,據稱中標者可以與招標方籤訂25年的PPA協議。然而,這與此前不同的是,這個GW級的光伏招標明確要求,項目中使用的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必須是在印度製造。

據上述行業人士透露,「印度政府不僅打算在八月份起對進口光伏組件徵收20%-25%的稅,在一年內將太陽能組件的基本關稅提高到40%,還計劃抬高中國製造光伏逆變器關稅到25%。儘管對逆變器加徵關稅的政策還沒有落地,但是目前印度國內呼聲很高。」

針對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印度自2018年7月30日發布的終裁徵稅令明確於2020年7月29日到期(目前保障稅率15%),但是印度貿易救濟總局正在考慮是否應印度製造商協會以及該國內多個製造商的要求,延長對進口太陽能電池徵收的保護稅。如果上述意見被採納,自8月1日起,印度進口組件可能至少面臨著20%-25%的關稅。

「這就是目前印度市場的大趨勢——本土化,新冠疫情的蔓延和邊境局勢又加速了這個趨勢。印度政府早兩年就開始倒逼本土化生產,此前主要是電池和組件,今年逆變器也是同樣的套路。儘管目前本土逆變器基本沒太大產能,基本以中國及歐洲幾個品牌為主」,某光伏行業資深國際銷售告訴光伏們。

據知情人透露,近日印度太陽能公司(SECI)舉行的2GW拍賣獲2.5GW超額認購,中標方分別來自西班牙、義大利、加拿大、美國、德國、英國和印度,並且創下了2.36 印度盧比(約合0.0313美元)/kWh的低價記錄,從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印度政府加稅的決心。

除了印度主管部門之外,印度本土的光伏製造業企業則持更加激進的態度,在7月3日的線上研討會上,印度Waaree集團董事長Hitesh Doshi和Adani太陽能公司執行長Ramesh Nair討論了最近宣布的基本關稅(BCDs)提案,他們表示如果想要刺激對印度本土光伏製造業的大幅投資,至少需要對進口產品徵收50%的關稅。

在這場由諮詢機構JMK Research & Analytics組織的線上研討會上,印度Waaree的董事長Hitesh Doshi提出,25%的關稅根本不足以對抗中國光伏製造商的傾銷,僅僅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從中國進口的光伏組件已經下降了20-25%的價格。Adani公司的Ramesh Nair則表示政府擬議的基本關稅提案是一個「受歡迎的舉動」,表明印度政府在保障關稅未能刺激本土製造業投資後,打算為印度的光伏製造商提供長期的保護。

「過去兩年的保障稅並沒有達到對光伏製造業預期的效果,所以,雖然徵收了兩年的保障稅,印度仍然有80-90%的光伏組件依靠進口。」他同意Doshi的觀點,即25%的關稅是「絕對不夠的」,以目前的電池板價格來看是「微不足道的」。他認為,中國製造商可以通過降低價格來規避如此小的關稅。

而代表開發商的另一方則提出了不同的觀點。O2 Power執行長Parang Sharma從項目開發的角度出發,強調了需要分階段引入進口關稅而不是一次性增加關稅的必要性。

他表示,「從表面上看,印度的製造能力是巨大的,但實際上,只有極少數優秀的組件製造商具有銀行融資能力,作為開發商,我們最大的擔憂是,如果明天開始我們就轉向一個無法購買任何進口組件的制度——關稅高達40%~50%,那麼印度當地是否能提供足夠數量的滿足行業需求的優質光伏組件?這是目前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這也是為什麼建議進口關稅轉變需要分階段進行的原因。」

正如上述所言,在印度市場崛起的幾年間,中國製造的光伏電池、組件、逆變器等產品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以2019年為例,JMK Rerearch的印度光伏市場報告顯示東方日升(Rison Solar)、正信(Zshine)、天合(Trina solar)位列印度進口組件供應商前三,同時昱輝、晶科、隆基、阿特斯、正泰、尚德、晶澳、協鑫、中利騰暉、億晶等企業均加起來,佔據了印度進口組件市場份額的64.1%。

圖片:印度2019組件供應商排名 來源:Solarzoom

組件以外,逆變器環節的佔比同樣顯眼,華為、陽光電源、古瑞瓦特、錦浪等紛紛入圍印度2019年大型電站和屋頂市場的排名前三。

印度市場的潛力毋庸置疑,各大分析機構一直把印度的預期安裝量排在全球前三,正是看中印度未來光伏裝機的前景。儘管部分中國光伏製造的領軍企業也將生產分支早早布局到了印度,但是據光伏們了解,這些項目目前並沒有投產啟用。

實際上,中國光伏製造的優勢,無論是技術還是成本,均已名列全球前茅。關稅是一把雙刃劍,刺激目標行業發展與挫傷產業降低就業,只在一念之間,美國對中國光伏製造反覆不定的關稅政策即是最好的參考案例。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IEEFA:印度光伏關稅具有適得其反和破壞性的作用
    印度IEEFA(Institute of 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近日發布印度關稅分析報告。和近期出臺的美國光伏關稅中期覆審報告的結論相似,印度關稅分析報告認為從2018年7月起為保護國內太陽能製造業而徵收的為期兩年的貿易進口稅已證明是適得其反和破壞性的。
  • 印度20%基本關稅影響分析 - 光伏關稅 -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2020年11月26日,印度商工部發布公告稱,對原產於或進口自中國的浮法玻璃(FloatGlass)作出第三次反傾銷日落覆審終裁,建議對中國涉案產品繼續徵收反傾銷稅,稅額為218美元/公噸。本案涉及印度海關編碼7005項下的產品。
  • 2019全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分析
    2019全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分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9年概況歐洲、新興市場需求增(來源:微信公眾號「PVInfoLink」)受惠於2018年8月歐洲MIP取消,中國組件可直接輸歐,以及越南630項目搶裝、中南美與中東等新興市場政策與項目的支持,2019年海外市場需求良好。其中荷蘭作為轉口大港,成為2019最大出口市場,累積出口達8.8GW,與日本、印度、越南、澳大利亞為前五大出口目的國。2019整體歐洲需求增加,出口至歐洲的組件達22.8GW,佔中國組件總出口的34%。
  • 中國擬對美大豆汽車飛機等加徵25%關稅
    針對美國公布的301調查結果,中方決定對原產於美國的大豆、汽車、飛機等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涉及中國自美進口金額約500億美元。   對美加徵關稅是正當舉措   美國時間4月3日,美國政府依據301調查單方認定結果,宣布將對原產於中國的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涉及約500億美元中國對美出口。
  • 2020年中國光伏行業出口現狀分析 光伏產品出口規模再次突破200億...
    光伏產品產量不降反增拉動光伏設備投資繼續增長   2019年儘管受政策調整影響,中國市場有所下滑,但產品價格的快速下滑使光伏發電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具備成本競爭力,從而導致全球光伏市場快速發展,光伏產品產量不降反增,進而拉動光伏設備投資繼續增長。
  • G2分化獲漁利 印度邁向手機出口基地
    2020年對印度乃至於全球智能型手機產業而言都是嚴峻的一年,一方面,COVID-19疫情嚴重打擊市場供需,但基於廣大人口基數及產品低滲透率,印度仍能保持明顯優於其他市場的出貨成長。此外,在蘋果供應鏈大舉投資印度後、以及印度政府的手機製造獎勵加油添柴下,未來幾年內,印度手機產量佔比可望大幅提升,全球手機生產出口基地的地位指日可待。
  • 馬來西亞為什麼對出口毛棕櫚油加關稅
    這些都是與棕櫚油相關的最基礎的一些東西,然後我們再來探討一下這個關稅問題。正常情況下,任何一個主產國,沒有道理會去對自己出口的產品徵收較高的關稅的,你像我們國家都是鼓勵出口賺外匯的,對出口商品都是鼓勵的,採取的是出口退稅政策,這個馬來西亞怎麼搞的,出口商品還加徵出口關稅。
  • 國金證券:雙面發電光伏組件豁免美201關稅 光伏玻璃直接受益
    金融界網站國金證券研究所新能源與汽車研究中心電新團隊事件美國貿易委員會(USTR)12日發布公告,三類光伏產品將從6月13日開始豁免徵收201關稅:1)由雙面電池組裝而成的雙面光伏組件;2)柔性玻璃纖維太陽能電池板,輸出功率250-900W;3)電池片間隙大於10mm,間隙被透光膜填充的光伏組件。
  • 圖片集:「獨具匠心」的光伏應用產品設計
    2020-12-01 近日,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整理了國家電投、中節能、中核匯能、中機國能、中國電建、中設國聯等
  • 進口稅有望降低 馬斯克「抱怨」中國汽車關稅為何是美國的10倍?
    與此對比,3月8日馬斯克在與美國總統川普的推特互動中抱怨:「一輛美國汽車進口到中國,需要支付25%的關稅,是美國對中國製造汽車2.5%稅率的十倍。」由於特斯拉在中國建廠遲遲沒有取得進展,馬斯克的這番言論讓中國的特斯拉準車主們捏了一把汗。
  • 2018年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未來發展前景預測
    2013年,受益於日本、中國相繼出臺的產業扶持政策,以及中歐光伏產品貿易糾紛的緩解,中國掀起光伏裝機熱潮,帶動光伏產品價格開始回升,光伏產業在2013年下半年開始回暖。2016年,我國多晶矽進口約13.6萬噸1,多晶矽自給率已超過50%;光伏電池組件出口約21.3GW2,國內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約34.54GW3,光伏電池組件產量的自我消化率已經超過50%,中國光伏「兩頭在外」的局面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中國光伏製造的大部分關鍵設備已實現本土化並逐步推行智能製造,在世界上處於領先水平。
  • 加徵關稅讓美企叫苦:除了中國,別無選擇!連《聖經》都可能缺貨|...
    美國對華加徵25%的關稅,讓本土各個領域的企業都感到吃不消。就連美國人所尊崇的《聖經》都「難逃一劫」。據彭博社報導,對華加徵25%的關稅,或將導致美國國內出現聖經短缺的情況。18日聽證會安排,第二板塊全為出版商代表 圖自美國貿易代表委員會早前美方透露的3000億美元對華關稅清單收錄了幾乎所有的紙質印刷產品,其中包括《聖經》以及兒童讀物。美國企業和貿易小組官員在第二天聽證會現場表示,擬徵收關稅的價值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包括印刷材料。
  • 鋼鐵:2018年1月1日起我國取消鋼材出口關稅 降低鋼坯出口關稅
    [摘要]  事項:  12月15日,財政部網站消息稱,自2018年1月1日起,我國將取消鋼材、綠泥石等產品的出口關稅,適當降低三元複合肥、磷灰石、煤焦油、木片、矽鉻鐵、鋼坯等產品的出口關稅。
  • 洛陽市太陽能電池出口實現開門紅
    據洛陽海關最新統計,1月,我市太陽能電池出口6723萬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26.7%,實現開門紅。阿特斯光伏公司成為出口領頭羊。  據了解,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當地時間2015年1月21日公布第二起對華光伏雙反案終裁結果,認定自中國進口的晶體矽光伏產品對美國產業構成實質損害,美方將據此徵收「雙反」關稅。
  • 俄政府或將對部分鋼鐵產品徵收出口關稅
    根據胡斯努林副總理指示,俄聯邦反壟斷署日前致函俄工貿部提議對鋼坯出口徵收稅率13%且每噸不低於73美元的關稅,對鋼筋出口徵收稅率12%且每噸不低於78美元的關稅,徵稅期6個月。消息人士稱,早在研究對鋼鐵廢料徵收出口關稅時,俄相關部門已關注俄市場鋼鐵產品價格上漲問題。俄反壟斷署指出,鋼材出口激增及廢鋼成本增加導致俄市場鋼筋價格上漲。
  • 中國光伏產業十年發展歷程回顧
    在這十年裡,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特別是國發〔2013〕24號文件《關於促進我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在2013年7月15日發布之後,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國家能源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稅務總局、銀監會、國土資源部、國家林業局等機構支持和規範光伏產業發展的政策性文件密集出臺,其範圍包括了產品製造、市場應用、財稅、價格、補貼、土地管理等產業發展的各個相關方面
  • 印度或延長太陽能電池等多種中國進口產品保障稅期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報導稱,印度可能會擴大對超過二十種中國商品的反傾銷稅和保障措施,具體包括計算器,USB驅動器,鋼鐵,太陽能電池和維生素E等,因為「出於大量廉價進口產品將對國內製造商造成損害的擔心」。
  • 雙面光伏組件獲美國25%關稅豁免!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了哪些突破...
    日前,根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的一項裁決,雙面光伏組件被排除在201條款關稅之外。這意味著——該類型組件不用再支付25%的強制關稅,降低了相應的進口成本。
  • 從數據看越南製造對中國的威脅有多大?
    目前三星手機在越南的產能佔到了全球的50%左右,三星手機第二大製造地是印度,第三是韓國本土大約佔10%的產能,另外還有巴西工廠。作為對比,下圖是三星手機2011年的產能分布,中國當時還佔了51%,而現在已經變成零了,非常明顯的,中國的產能轉移到了越南和印度,三星在韓國的產能比例無太大變化。
  • 日經中文網:加徵關稅沒有起到美國期望的作用
    9月3日,日本經濟新聞社的財經網站日經中文網稱,為減少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高關稅導致了美國出口減少。今年4月至6月,美國對中國出口減少兩成,對中國以外的出口減少1.9%,美國製造業的僱用人數增長也以今年1月為轉折點開始放緩,但在美國,加徵關稅的做法似乎沒有被重新考慮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