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國金證券研究所
新能源與汽車研究中心
電新團隊
事件
美國貿易委員會(USTR)12日發布公告,三類光伏產品將從6月13日開始豁免徵收201關稅:1)由雙面電池組裝而成的雙面光伏組件;2)柔性玻璃纖維太陽能電池板,輸出功率250-900W;3)電池片間隙大於10mm,間隙被透光膜填充的光伏組件。原文連結:http://sina.lt/gfyy
評論目前201關稅稅率高達25%,雙面發電組件獲豁免後在美國市場的應用比例將顯著提升。
美國201關稅在光伏領域的實施,主要針對此前對華光伏雙反(大陸和臺灣產能)未能覆蓋的非美國本土組件產能(主要集中在東南亞、日韓地區)。該關稅從2018年初起開始執行,首年稅率30%,此後每年退坡5%,目前為25%,2021年降至15%,2022年退出,同時每年有2.5GW豁免配額。
目前雙面雙玻組件價格已經與普通單面發電組件十分接近,豁免25%關稅後,雙面發電組件將獲得相比普通組件顯著的價格優勢,在美國市場的應用比例將大幅提升,甚至可能成為絕對主流選擇。
東南亞產能在美國市場競爭力將顯著提升,利好在東南亞具備雙面電池+組件一體化產能的企業。
美國2018年新增裝機10.6GW,其中6.2GW為大型公用事業級電站(雙面組件的主要目標應用領域),已籤署PPA供電協議的大型電站儲備項目規模達到24GW,已宣布的擬建項目規模約42GW,預計2022年聯邦ITC補貼由當前的30%降低至10%之前,美國市場都將保持較快增長。
美國本土組件產能有限,其安裝量中一半以上組件來自海外進口,且主要來源為東南亞地區,但目前雙面組件應用量極低。在雙面組件豁免201關稅後,東南亞產能將成為除中國大陸以外綜合成本最低的組件產能,而大陸產能由於仍然受制於雙反關稅而不具備競爭力,因此具備雙面電池+組件生產能力(或改造潛力)的東南亞產能,將成為美國市場上最具競爭力的組件供應商。
與歐洲雙反措施終止後裝機增長提速類似,美國的光伏新增裝機或將因組件採購成本的大幅下降而加速增長。
歐洲對華光伏雙反措施——最低進口限價(MIP)在2018年9月到期後終止不再執行,令歐洲市場光伏組件價格在2018年25%左右全球平均降幅的基礎上額外降低了15~20%,大幅下降的組件採購成本,令歐洲市場新增裝機需求顯著提速。根據歐洲光伏協會的數據和預測,2018年歐洲新增裝機11.3GW,2019和2020年有望分別達到20GW和24GW。
預計豁免關稅後的雙面組件將憑藉顯著的價格優勢,很快成為美國市場主流選擇,而美國光伏項目的平均建設成本也將因此明顯下降,從而產生與歐洲取消雙反措施後類似的效果——新增裝機提速。
投資建議由於本次關稅豁免的最直接受益方為「除美國本土和中國以外的雙面電池組件產能」,而這種產能主要集中在東南亞、日韓地區,且光伏玻璃產品對運輸半徑較為敏感,因此,我們認為產業鏈受益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東南亞玻璃產能、中國玻璃產能、東南亞雙面電池組件產能、以及透明背板生產企業。
對應到相關企業,重點推薦:擁有東南亞產能的光伏玻璃龍頭信義光能、福萊特玻璃(A/H),以及在東南亞布局較大電池組件產能的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同時建議關注透明背板領先企業中來股份。
風險提示國際貿易政策變動,美國光伏需求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