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於1927年,創立時名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的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是中國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醫學院。1932年獨立為國立上海醫學院,為當時中國唯一的國立醫學院。2000年,上海醫科大學和復旦大學合併辦學。經過辦學者多年的努力和積累。如今已經發展成為985工程、211工程 世界「雙一流」建設高校。
一、醫學學科建設水平高,效果好
醫學院設有本科專業9個,高職專業1個。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一級學科9個,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有博士研究生2514人,碩士研究生2687人,普通本科生3871人,專科生281人。醫學院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2個。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衛健委重點實驗室9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9個。其中本科專業主要有臨床醫學(八年制)、臨床醫學(五年制)、臨床醫學(六年制)、基礎醫學、法醫學、預防醫學、公共事業管理、藥學、護理學。這些專業很受喜歡醫學的同學的歡迎。
二、大師雲集,醫學師資力量雄厚。
醫學院有專任教師455人、專職科研人員97人,其中高級職稱351人。這些優秀的教師,由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沈自尹、王正敏、葛均波、徐國良、楊雄裡、樊嘉),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8名,講座教授8名,另有青年長江學者6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6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6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5人組成。這隻師資隊伍業務精湛,醫術高超,既能完成正常教學,也能處理臨床醫院的基本實踐教學工作。
三、科研工作積累成果多,學術研究有收穫
目前醫學院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2門,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朱劍虹教授領銜的「腦組織修復重建和細胞示蹤技術及轉化應用」項目榮獲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董健教授領銜的「專家解答腰椎間盤突出症」項目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科普類)黃家泗教授創建的胸外科、沈克非教授完成國內首例開顱手術、石美鑫教授研製成功第一臺國產人工心肺機、崔之義教授在世界上首創真絲血管成功、楊東嶽教授在世界上首創足趾移植拇指成功、湯釗猷教授提出小肝癌早診早治新概念、黃鶴年教授完成世界首創新喉再造術。這些醫學學術成果的取得,是這些醫學工作者在教學科研上取得的成功。也是多年學術研究的最大收穫。
醫學是大學學科中比較難學的學科,其中牽涉到太多的高難度知識和學術成果。因為事關人民生命健康,所以醫學生學習難度大、學制長、工作壓力大。有志於在醫學上取得成績的同學,一定要努力學習,讓自己的學習成果符合這所大學的錄取規則。讓夢想通過大學的學習,有美好的前程可以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