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百奧智匯王泱洲:我們的獨有優勢是大數據及分析平臺

2020-10-28 生輝SciPhi

2013 年,單細胞基因測序(Single Cell Sequencing)被 Nature 雜誌評為年度技術,也被認為將對生命科學界和醫學界帶來重要改變。

傳統測序中,多以數十萬個細胞基因組作為測序對象,所獲得的信息來自於眾多細胞的平均值,這種對平均值的檢測具有局限性,掩蓋了細胞異質性方面的信息,導致無法精確、真實地闡述和理解生物學過程和機制。而以單個細胞基因為測序對象的單細胞測序及分析平臺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剖析細胞異質性問題,從而獲得更加精準真實的生物學信息,對生物學機理研究有著重要推動。

隨著第二代測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術成本下降,單細胞測序得到了更多的發展。數據顯示,單細胞分析市場預計將從 2019 年的 21 億美元增長到 2025 年的 56 億美元,複合增長率為 17.8%。根據 GENReports 報告顯示,關於單細胞分析的文章發表在過去幾年也有著爆發性增長。

現任北京大學教授,曾在 Genentech 工作 16 年,擔任科研部生物信息首席科學家的張澤民博士是單細胞測序及生物信息學分析方面的國際領先科學家。2018 年底,張澤民博士創立了百奧智匯。

2020 年 8 月,擁有 20 多年生物技術及製藥領域管理和運營經驗的王泱洲博士加入百奧智匯,並擔任 CEO。王泱洲博士曾任中美冠科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COO 及董事,擁有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羅斯韋爾·派克癌症研究所(全美第一家癌症研究中心) 分子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及計算機碩士學位。

圖 | 百奧智匯 CEO 王泱洲(來源:受訪者提供)

在加入新公司之際,王泱洲博士與生輝分享了他對百奧智匯的未來管理計劃及對單細胞測序行業的看法。

「我們不是設備或試劑公司,而是一家藥物發現和大數據平臺公司」

生輝:你在今年 8 月加入百奧智匯,百奧智匯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麼?

王泱洲:百奧智匯吸引我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百奧智匯在科學、技術方面深厚的實力和底蘊。百奧智匯處於單細胞及測序領域,我們知道,這是一個靠技術、科研實力吃飯的領域。在我學習了百奧智匯創始人張澤民博士的多篇國際權威雜誌發表的論文後,真正感受到百奧的科研基礎的雄厚,從科研實力上可以說是「真正的領先」。

第二, 百奧智匯在數據方面的積累。除了張澤民博士在計算方法學領域的學術實力外,百奧智匯在數據方面也有很深的積累。目前,百奧智匯已經建立在規模和質量方面國際領先的單細胞大數據和分析平臺,這是非常有價值的。現在市面上的數據很多,但有效的、整理好的數據並不多,我們有一款單細胞大數據云平臺產品,裡面已經涵蓋了超過 600 個研究的 1300 多個數據集、2000 多萬個單細胞的數據。從數據量和標準化程度數據以及數據質量方面都是國際領先的。從單個細胞水平上廣泛收集和注釋了患病和健康組織的全面科研數據,對未來藥物研究、發現等方面都有至關重要作用。

第三, 人才。我們知道人才,尤其對於高科技公司,是極其重要和關鍵的。我接觸到百奧智匯後發現,公司無論從運營管理、科研和工藝開發方面都是人才濟濟,是今後公司發展的核心競爭優勢和基礎。

這些都讓我十分振奮。百奧智匯堅實的基礎和優越的資源,完全有能力可以和國際上任何一家公司在生物高科技領域以技術實力競爭,並成為這個領域的領導者,這也是我加入這家公司的原因和目標。

生輝:你計劃將百奧智匯打造成一家怎樣的公司?

王泱洲:這也是我加入百奧前後一直在思考的事。我希望把百奧智匯建立成一個在生物機理研究領域的全球領導者。這裡的 「機理研究」 表示百奧智匯會從以生物機理研究方面系統性地打造出公司的戰略優勢,使公司成為一家機理和數據為主導的新藥研發公司。同時,我們也將會基於我們的單細胞測序藥物研發和診斷標記物研發方面的優勢,在製藥和學術界搭建戰略聯盟,加速突破性療法的發展。

我們不是一個生物設備、儀器和試劑公司,而是一個藥物發現和大數據平臺公司。我們與先進的測序設備公司合作,使用他們的產品產生數據,通過我們的數據及算法平臺對這些數據和公共數據進行整合、處理,從而產生對藥物研發方面的深刻認知和有價值的系統化數據和元數據,我們的產品不是設備或試劑,而是新的知識、數據和它們代表的價值。我們的理想是通過我們單細胞為核心的平臺系統支撐整個藥物研發產業鏈的發展,造福人類。

生輝:百奧智匯的核心優勢是什麼?

王泱洲:主要是我們的大數據平臺,也是一個分析平臺。如果說只是做單細胞測序服務,用購置幾套設備找幾個能人就可以開始,國內目前做單細胞方面的公司已經有不少了。但我們基於張博士的研究衍生出來的實驗和分析平臺,對於數據的質量、分析都有嚴格和系統的控制和把握。

從數據的角度來說,是否有數據積累、是否有能力分析數據、是否能最佳地使用數據,這些對生物機理研究和藥物研發都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的資料庫、數據建模、數據分析能力源於張博士的多年研究和積累,是我們的核心優勢。未來我們會在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方面有更多的投入,進一步加速新藥研發。

「單細胞測序正處於『清晨』」

生輝:近幾年單細胞測序行業發展迅猛,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個行業的爆發點已經到來,你如何看待這樣的觀點?

王泱洲:這個問題我看到很多業內人士已經表達過自己的觀點。我們無法預言未來,但我個人的觀點是這個行業正處於「清晨」,可能未來 3-5 年會迎來爆發期。

我們回頭看 NGS 行業剛剛興起的時候,測序價格很高,機器也很複雜,但現在已經很成熟了。而單細胞測序領域未來要比 NGS 行業發展更為迅速,現在單細胞測序領域的研究、文章和數據都在指數增長。所以我認為未來 3-5 年這個行業會爆發式增長,至於能不能發展到工業化,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孕育。

生輝:你認為單細胞測序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有哪些?

王泱洲:我覺得主要有兩方面的挑戰:

第一個,數據的來源與處理。現在雖然有很多數據在不斷發表,不斷加入公共資料庫中,但是絕大多數數據,尤其是開源數據,在注釋、標準化和整合方面都有很大的欠缺,所以很多希望使用單細胞數據的公司很難獲取到有價值的、整合好的數據。這恰恰也為單細胞測序行業帶來機會,如何對數據進行有效的、系統性的整理和加注,是大家都在思考的問題。誰能解決這個問題,誰就能在這個領域領先。

第二個,標準化的數據及分析平臺。目前,基本上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軟體,一個博士後寫一個 java 或者 python,可以滿足實驗室的單方面用途。但這會導致數據割裂、整合成本極高,工業化用途也會受到很大制約。對於藥物發現而言,這些少量的、無法整合到一起的數據價值有限,所以需要有標準化的數據平臺,讓數據是可管理的。

也正是看到了這兩方面的挑戰,百奧智匯花了很大精力建立了我們的大數據平臺和分析平臺。某種程度上,未來是藥物研發也將是高性能計算的挑戰,比拼的是算法、軟體研發進程和性能整合系統。而百奧智匯恰恰在這些方面也有多年的積累和優勢。

生輝:單細胞測序行業,國內外是否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王泱洲:總體來說,國外在單細胞測序方面要更強大一些,有更多的公司在單細胞測序方面有了規模化的發展,這些公司對其戰略和定位也更清晰。目前國內在單細胞測序方面真正有自己的技術平臺、做數據挖掘的公司還不多。我個人認為,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這個市場還處於未完全開發狀態,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新興領域。

生輝:關於藥物研發,未來百奧智匯會自主研發還是和藥廠合作?

王泱洲:這兩方面都會有,單細胞測序數據平臺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未來不論是藥企、大學還是醫院,只要需要這個數據平臺的數據進行科研和開發的,我們都可以支持。我們自己也一定會自主研發新藥,公司已經在系統性的擴大自主研發的能力和規模。

生輝:目前國外很多做 NGS 測序的公司也逐漸開始做單細胞測序,你怎麼看百奧智匯和這些公司的關係 ?

王泱洲:他們是我們的依靠,我們之間是完全互補。他們更多的是做測序儀器和設備試劑,而我們更多的是做數據、做藥物研發,這並不矛盾。基於我們的數據平臺和技術,我還是非常樂觀的。

生輝:有沒有下一輪的融資計劃,或者是未來的上市計劃?

王泱洲:有融資方面的計劃。這也是我來百奧智匯的重點工作之一。公司目前在商業化機制和運營方面需要加速,我們會不斷地把公司的商業運營體系和規模擴大和優化,在這些方面我們需要資金的支持。

關於上市,是幾乎所有高科技新創公司想要達到的目標。上市是一家公司價值呈現的最重要途徑之一。對於上市我們自然也有計劃,不過在實現這個目標過程中還有很多步驟和必要的裡程碑,我們會放眼未來,立足當下。先把目前的商業運營系統、規模搭建好,把產品管線、大數據平臺、分析平臺豐富起來,一步一個腳印把事情做好,真正產生了價值,我相信到時候資本市場對於我們會更認可。

生輝:對於融資,百奧智匯更偏向於怎樣的投資者?

王泱洲:我們更偏好在資本市場有豐富經驗、閱歷、和信心的投資夥伴。在大數據、人工智慧和藥物研發方面,有能力、有信譽的投資者我們尤其歡迎。

我們認為,共贏來源於大家對戰略方向的目標一致和執行層面的互相理解和支持。從公司角度看,投資者不應該只是一個以財務回報為唯一的被動投資人,而更是一個長期的戰略夥伴。原因很簡單:單細胞領域在未來會是一個顛覆性的領域,有足夠的機會可以在科研、商業方面產生巨大的價值。能和我們的投資人有持久有效的戰略合作,是真正共贏的基礎。所以我們希望能和我們的投資夥伴以及其他戰略夥伴在形成合作關係之後仍然保持緊密溝通,使他們對我們的理念和做法能更加理解,並給予公司不斷的指導和支持,共同成功。

相關焦點

  • 重磅 | 百奧智匯推出單細胞RNA大數據可視化平臺OmniBrowser:收錄癌症等多個領域近1500個數據集,為藥物研發賦能
    2020年1月4日,百奧智匯正式推出單細胞RNA測序大數據可視化平臺——OmniBrowser,為研究者們挖掘利用海量單細胞數據提供有力工具,為藥靶發現、藥物研發、科研探索賦能。為了能夠對上述大量單細胞數據進行高效處理,該平臺內置數十種百奧智匯獨立研發的大數據可視化處理、儲存和傳輸算法,可支持十萬量級單細胞的秒級加載和流暢交互。
  • 將單細胞大數據用於藥物研發,「百奧智匯」完成A+輪融資
    所募集資金將用於「百奧智匯」進一步擴大和加速單細胞大數據及單細胞數據分析平臺在創新藥物研發領域的轉化應用,推進其單細胞大數據和分析系統在藥物新靶標挖掘、生物免疫學驗證、抗體開發、生物標誌物發現、基礎科研及臨床研究等方面建立起市場優勢;同時進一步擴大國內外商業化布局。
  • 能源大數據的優勢是什麼,一起來看煙臺雲朵軟體能源大數據平臺 EBDP
    能源大數據平臺項目合作:13695448998胡經理  「新基建」勢頭正勁,大數據中心作為「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將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在大數據陣營中,能源大數據的作用舉足輕重。
  • 大數據分析平臺搭建架構圖
    最基礎的大數據分析平臺有上述的幾層架構,如果是數據量龐大的企業,會需要架構更加複雜的分析平臺。 通過數據平臺和BI應用建設,他們可以搭建統一的大數據共享和分析平臺,對各類業務進行前瞻性預測分析,並為集團各層次用戶提供統一的決策分析支持,提升數據共享與流轉能力。搭建一套成熟的大數據分析平臺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因此選擇一個合適的BI工具顯得尤為重要。
  • 【金猿產品展】Yonghong Z-Suite——一站式大數據分析平臺
    本產品由永洪科技投遞並參與「數據猿年度金猿策劃活動——2020大數據產業創新服務產品榜單及獎項」評選。 永洪一站式大數據分析平臺Yonghong Z-Suite是完整的數據分析系統套件,由敏捷BI、MPP數據集市、AI深度分析、報表等組成。
  • AdTime推出國內首個大數據營銷分析平臺—雲圖
    近日,全球領先的大數據營銷平臺AdTime宣布推出國內首個大數據營銷分析平臺——雲圖。雲圖的「雲」代表雲計算,「圖」代表可視化。雲圖旨在挖掘網際網路數據深層次關係,構建可視化的大數據平臺。
  • 【先鋒】締元信.網絡數據CTO羅文川:企業如何選擇DMP平臺
    作為第三方網際網路數據服務提供商,憑藉自主研發的超大型網絡數據服務平臺,締元信以獨有的全景數據服務模式,在網站運營效果、網絡媒體價值評估、網絡廣告營銷效果、網絡公關輿情、電子商務等多方面為各類網站、品牌企業、公關及廣告代理公司、政府部門等提供翔實專業的數據監測、分析及諮詢服務。
  • 大數據分析平臺解析:什麼是Apache Spark?
    【IT168資訊】Apache Spark是一款快速、靈活且對開發者友好的工具,也是大型SQL、批處理、流處理和機器學習的領先平臺。2009年,Apache Spark從美國U.C. Berkeley的 AMPLab為起步,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的大數據分布式處理框架之一。
  • 百達otc數字交易平臺,PaDaotc全平臺終端接入頂級風控
    百達otc(PaDaotc)是全亞洲最專業的數字貨幣行業大數據平臺,全球唯一一家以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等諸多主流數字貨幣國際指數為合約,以極低的保證金要求形式,提供不間斷永續交易的平臺。
  • 專訪商湯聯合創始人:城市級AI計算平臺選擇上海有三大理由
    楊帆在專訪中告訴澎湃新聞,「我們想做的就是怎麼通過這個平臺,去幫助行業企業,更好地利用自身數據去做自己的訓練,在此基礎上獲得自己獨有的算法,並帶動自身行業需求、提升各個產業效率,觸發現在存量環境下的一個新增長。」
  • 創新的接地故障大數據分析平臺,有效提高數據處理效率
    對電力大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可以得到系統發生故障時電量數據的變化情況,進而得到故障發生的誘因及判據,以實現對電力系統故障的預測,減少電力用戶的損失,保證電力系統的可靠運行和用戶的用電安全和質量。進行電網大數據分析需要建設相應的故障資料庫,並且對與之相配合的存儲、數據處理與管理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搭建大數據分析平臺。
  • 大數據分析與數據分析的根本區別在哪裡?
    作者:CDA數據分析師大數據分析與數據分析這幾年一直都是個高頻詞,很多人都開始紛紛轉行到這個領域,也有不少人開始躍躍欲試,想找準時機進到大數據或數據分析領域。如今大數據分析和數據分析火爆,要說時機,可謂處處都是時機,關鍵要明了的一點是,大數據分析和數據分析兩者的根本區別在哪裡,只有真正了解了,才會知曉更加適合自己的領域是大數據分析師還是數據分析師。畢竟職場如戰場,時間就是生活,不容兒戲,更不容怠慢。下面我來好好告訴大家兩者的本質區別到底是什麼!大數據分析:指無法在可承受的時間範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
  • 用大數據建設危險品物流安全平臺
    其中,大數據就是提高部門之間協同管理最便利的工具之一。所謂大數據,是指涉及的數據量規模巨大,無法通過傳統資料庫軟體實現獲取、存儲、管理和分析的數據集合,具有海量的數據規模、快速的數據流轉、多樣的數據類型和價值密度低等特徵。大數據的目的,是要把這些分布在各區域、各行業、各節點的非結構化或半結構化且含有意義的數據,依託雲計算的分布式資料庫和雲存儲進行專業化處理,實現深度數據挖掘。
  • 數據分析的應用將成為供應鏈的競爭優勢
    我們的數據分析部門為SCO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有助於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並降低成本。」 SCO需要訪問公司所使用的所有分析平臺,以全面了解供應鏈中正在發生的事情,Selfridge說。數據分析師會使用多家供應商所提供的工具,並根據收到的數據來創建報告。 數據分析為CSO如何在多個流程中的執行方式提供了關鍵見解。
  • 數據分析:創建統一的公有基因組數據平臺
    這已經阻礙了科研人員的工作,尤其是當研究工作涉及到現有的數據信息時。為了充分利用雲計算技術所提供的便利,我們敦促NIH和其他科研資助機構在常用的雲平臺中免費提供基因組數據。這樣全球數以千計的科研人員就不用浪費自己的時間和金錢將數據轉移到自己熟悉的雲平臺,只要從這個統一的數據平臺進行存儲和分析就可以了。
  • 數據分析必會的六大實用模型
    對於剛剛接觸數據分析的人來說,經常會有這樣的困惑和疑問:數據分析究竟難不難?難的話難在哪?為什麼有時候作分析不知道從何下手,只能眉毛鬍子一把抓?其實就連我這種已經在數據分析行業浸淫十幾年的老油條,有時候做起分析來也會手忙腳亂,根本原因就在於沒有抓住數據分析的本質,我們是為了用大量數據去分析、解釋和預測基於數據的事實,你首先要明白自己做數據分析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描述事件分析?還是為了預測?又或者是做規範性分析?
  • 萬物分析的大數據
    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該專業為例,專業知識結構包括數學、統計、計算機和大數據分析四大模塊,具體課程設置如下: 數學:數學分析一、數學分析二、高等代數、離散數學。統計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多元統計分析、隨機過程。計算機: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作業系統、資料庫系統原理、C++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Python與大數據分析、科學計算與Matlab應用、R語言等。
  • GB-GIAS基因組數據分析一體化服務平臺
    第三屆「精準醫療與基因測序大會」期間,23GENEBANK正式發布GB-GIAS基因組數據分析一體化服務平臺,受到廣泛關注。本屆大會於2017年7月15日,在北京·協和學術會堂盛大召開,並圓滿結束。羅氏、賽莫飛、諾河致源、瑞寧、23GENEBANK等企業代表參展,與會的數百位醫療行業從業者共同進行了最直觀的交流。
  • 大數據賦能金融:文思海輝金融流式大數據處理平臺解決方案
    近年來,大數據在各行業的應用呈現爆發式增長,引領了眾多行業的技術進步與效益增長。在金融領域,大數據技術在交易欺詐識別、風險管理、精準營銷、支付清算等業務中早已得到廣泛應用,對於大數據的應用分析能力,已成為金融機構未來發展的核心競爭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