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特林根,巨星的踏板
德國埃特林根國際青少年鋼琴家比賽從來都是國際鋼琴界新人輩出的舞臺,吸引著世界各地最優秀的青少年鋼琴選手參賽。眾多首屈一指的鋼琴家們都在此比賽中嶄露頭角:
郎朗——1994年郎朗在德國埃特林根比賽中獲得第一名;
王羽佳——1998年,王羽佳在該賽事中獲獎;
Eric Lu——2010年埃特林根比賽A組第一名,
於2018年摘取了利茲國際鋼琴大賽的桂冠!
……
在2018年,自2008年之後,
首位染指該項冠軍的中國選手誕生了,
他,就是雷羽。
本次比賽中,雷羽以精湛的技術,動人的音色和對音樂成熟的理解力,被所有評委毫無爭議地一致評定為最高分!
自2018年8月於德國獲得了被譽為「進軍國際音樂舞臺的踏板」的德國埃特林根國際青少年鋼琴家比賽頭獎以來,博蘭斯勒未來鋼琴家雷羽獲得了世界古典音樂界的矚目。在此之前,年僅13歲的他還在當年7月獲得美國IIYM 2018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第一名,並成為比賽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憑其超人的天賦,雷羽被大師們盛讚為未來的霍洛維茨!
2019年2月,雷羽正式成為德國博蘭斯勒未來鋼琴家!
這也是德國博蘭斯勒基金會正式籤約的首位未來鋼琴家。
時間倒退到一年前8月的埃特林根小鎮:位於德國巴登州卡爾斯魯爾的埃特林根小鎮屬於海洋性氣候,氣候宜人,往年7至8月的平均溫度不過20多攝氏度。然而今年8月,小鎮的最高溫破天荒的升至36℃,直逼40℃大關。這對於特別怕熱的雷羽來說,頗具挑戰。除此之外,一切都還好。小鎮空氣清新、風景秀麗,藍天白雲、樹木蔥綠,各種規則而富有德國特色的小樓在街道兩側排列,靜靜的小鎮美的像一幅畫卷;在小鎮的任何一個地方,都能輕易的找到很好的拍照角度。
因為比賽沒有安排選手們試琴的環節,所以雷羽特地在比賽前一天去現場觀摩了大一組選手的比賽。觀摩比賽過程中,他閉著眼睛,一邊想像著自己演奏需要的聲音,一邊記住這個音樂廳的感覺。這座音樂廳的挑高特別高,聲音比較容易渾濁;雷羽想,在這裡,只有特別有穿透力的音色,才能使音樂充滿光彩。比賽前,雷羽的專業老師周挺老師也發來信息,囑咐雷羽要仔細聆聽自己的聲音,及時調整到好狀態……
比賽後,雷爸雷媽向老師匯報了情況,就帶著雷羽開始了輕鬆的「溜娃」之旅。兩天後成績公布,雷羽以精湛的技術,動人的音色和對音樂成熟的理解力,被所有評委毫無爭議地一致評定為最高分,獲得了頭名!
時隔10年,終於有來自中國的選手摘取該項桂冠,一時間雷羽成為了所有國人的驕傲。
意料之內
得知了雷羽在埃特林根奪冠的消息,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國際青年音樂夏令營及比賽總監Dr.Scott Mcbride Smith表示一點兒也不意外。
埃特林根比賽前一個月,雷羽剛剛在美國IIYM比賽中以最小年齡奪得了賽事頭名。IIYM國際鋼琴比賽由國際青年音樂家協會主辦,如今已舉辦15屆,眾多備受矚目的青年鋼琴家都曾參加該項賽事,譬如2015年的波蘭華沙蕭邦比賽獲獎者、備受矚目的著名青年鋼琴家Kate Liu就曾在此項比賽中獲得第二名。
賽後,見證了無數從國際青年音樂夏令營及比賽中走出的如今已經成為世界琴壇佼佼者的成長的Dr.Scott Mcbride Smith毫不吝嗇的對雷羽發出最高的評價:雷羽是當今世界傑出的年輕鋼琴家之一。 他的技術控制令人印象深刻,更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他對所有作品的詮釋都充滿了對音樂的摯愛,他友好而謙遜的個性更使他成為其他年輕鋼琴家的榜樣。我相信他是未來的明星,我們將會在未來的許多年裡享受他的美好表演。(原文:Yu Lei is one the outstanding young pianists in the world today. His technical control is impressive; even more noteworthy is his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He has a sincere love of music that shines out from all his performances, and his friendly and humble personality serves as a role model for other young pianists. I believe that he is a star of the future, one whose performances we all will be enjoying for many years to come.)
樂在其中,為之陶醉,成為一個用音樂描述情感的人
第一次遇見雷羽,是在廣州舉行的一場頒獎音樂會的後臺。其它的孩子或者三倆成群的打趣聊天,來緩解上空飄蕩著的略顯低的氣壓;或者一個人緊握手心來回踱步;或者帶著耳機,試圖努力去營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個人空間;這時,只見在舞臺的幕簾後,一個男孩安靜而自然的微閉著雙眼,陶醉在他的世界裡,獨享安然;一束光淘氣的透過幕簾,映照在他清秀乾淨的臉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道,不比喜好;喜好,卻又存在程度的不同,不代表完全的樂在其中。樂在其中,為之陶醉,以此為賞心之樂事,這,應該就是最幸福的事吧?然而在這個浮華的社會洪流中,更常見的是對事物「食之無味,棄之不舍」的游離不定;如何保持內心的清明?如何成為一名真正的「樂之者」?如何透過音樂,獲得幸福的人生?這一切,我們或許在雷羽身上,找到了答案。
雷羽自幼隨父學琴,後師從於林爾耀教授,4歲舉辦第一場鋼琴獨奏音樂會,5歲獲得上海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第一名。8歲起師從於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副校長兼鋼琴科主任、著名青年鋼琴家周挺教授。
在雷爸的博客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篇雷羽3歲時,雷爸爸寫的隨筆日記。
「2005年1月17日,我和兒子第一次見面。雖是寒冷的冬季,但我的內心卻溢滿如春的溫暖——因為我一直在期盼著這個即將影響我一生的人的到來。看著這個可愛的小生命,希望與責任在我心中升騰:一定要把兒子培養成一個以音樂為樂,擅於用音樂描述情感的人! #xad;
「在陪兒子瘋玩了3年之後,我設計著把他從一個「文盲」塑造成一個「學」者。最初的學習,在遊戲和玩鬧中生根發芽。先是五線譜上的「找朋友」,再是鍵盤上的「抓小偷」,以及各種節奏組合的「對對碰」……一段時間下來,兒子倒也樂此不疲,我也基本完成了兒子看譜、熟悉鍵盤位置和簡單節奏的訓練,步入了真正意義上的「彈奏」階段。 #xad;
因為前段基礎的奠定,兒子彈起曲子來很是得心應手。多數樂曲自己「摸」個一兩遍就拿下了,視奏方面不讓我費心。如何啟發表現音樂,用手指把「故事」講的動聽是「玩」的重點。
在我和兒子的世界裡,鋼琴是人性的,她知寒懂暖,情深意長。我告訴兒子鋼琴也會說話,並教會兒子如何揣摩她的心事。於是,兒子每天都會用小小的手指和她交流。彈奏輕輕的聲音時,兒子會說爸爸爸爸她傷心了;彈奏響亮的聲音時,兒子會叫爸爸爸爸她高興了……我們也會各自胡亂編彈一些曲調讓對方猜猜鋼琴朋友的心情。因為抒發情感是演奏的本質。 ……」
在眾多各式各樣父母望子成龍的複雜心態之中,「把兒子培養成一個以音樂為樂,擅於用音樂描述情感的人」的初衷,顯得尤為特別;在陪伴兒子成長的過程中,雷爸始終懷著如此初心執著著……
不同的初衷,決定不同的心態,帶來不同的過程。因此,當他帶領兒子啟蒙時,絞盡腦汁通過各種有趣的遊戲,引導孩子入門,培養孩子的興趣。在奠定了前期基礎之後,比起一味的追求「快,再快!更快!強,再強,更強」的要求,他更在乎如何啟發孩子表現音樂。彈琴不是只有看著琴譜彈出聲音,而是透過和鋼琴交流,講故事。
(雷羽與父親)
未來可期
在雷羽獲得埃特林根頭獎後的一個月,2010年埃特林根比賽頭獎Eric Lu,在當今最具影響力的鋼琴比賽之一——利茲國際鋼琴比賽中摘得了桂冠。
從郎朗,王羽佳,到Eric Liu,很多人也因此,對雷羽有了更多的期待。
談起別人的期待,這個平日私下裡也喜歡和好基友們打遊戲、蹦床、玩密室逃生的大男孩說,有壓力並不是壞事,反而可以督促提醒自己對音樂要有更高的要求,幫助自己的音樂更加成熟。而且這些成績對他來說都已經過去了,他期待著有更大的進步。對他來說,音樂是有生命的,怎麼把印刷在譜子上「死」的音符讓他們「活」過來,是他始終在揣摩、並且永遠樂在其中的事情!
那就讓我們一同祝願這個用音樂描述情感的雷小孩,進步更多!始終在有生命的音樂的陪伴之中,幸福快樂!
作為一個創立至今已有166年的頂級鋼琴品牌,傳承與超越,是每一代博蘭斯勒家族企業掌管者的初心與堅守。對於他們來說,鋼琴就如同一位至親,相伴永遠樂在其中。金錢與名利都不是最重要的,讓備受世界古典作曲大師們喜愛的會唱歌的黃金音色經久流傳,才是最使他們感到快樂的。166年來,在萊比錫的工廠裡,匠人們日復一日在古老的操作臺上磨礪技藝。經過數百道工藝的錘鍊,一架架擁有精湛工藝、黃金音色與觸感的藝術品孕育而生……
當我們聽過雷羽的音樂,我們被他優雅動人柔和卻又堅定的音樂氣質所吸引;精雕細琢的技術,渾然天成的音樂感覺,富有智慧與思辨的創造力,和恰到好處的控制。當我們接近他的生活,我們更為他和父母與音樂幸福親密的關系所打動;音樂對他們來說不是一門學科,一項任務;而是他們充滿愛的賦予其以生命,並與之為伴,以之為樂的至親。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真正的樂之者,才能始終飽含幸福的執著堅持於最原始的初心。因為樂之,造就了博蘭斯勒家族跨越兩個世紀的傳奇,因為樂之,造就了雷羽與父母對音樂的幸福追求。
德國博蘭斯勒未來鋼琴家雷羽獨奏音樂會
即將於5月登陸廣州星海音樂廳
敬請期待!
本文來源:北國網 責任編輯: 付曉萌_NB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