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地理,愛生活
微地理,薄積厚發!今天周五。地理李和你分享「微地理」之【區域地理】——
烏拉爾山
——2020年高考地理試題解析系列全國卷II
(2020年全國卷II)如圖4所示,烏拉爾山脈綿延於西西伯利亞平原與東歐平原之間。西西伯利亞平原的大部分比東歐平原降水少。烏拉爾山脈兩側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帶,但在同一自然帶內烏拉爾山脈兩側的景觀、物種組成等存在差異。據此完成9~11題。
9.西西伯利亞平原的大部分比東歐平原降水少,是由於其
①距水汽源地遠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響小
③地勢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烏拉爾山脈的阻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推斷烏拉爾山脈東西兩側的景觀、物種組成差異最小的自然帶是
A.苔原帶
B.森林帶
C.森林草原帶
D.草原帶
11.西西伯利亞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異較小,但南部較幹,主要原因是南部
A.沼澤分布少
B.太陽輻射強
C.河流向北流
D.遠離北冰洋
答案:9.D 10.A 11.B
解析:
第9題,由圖可知,西西伯利亞平原位於東歐平原東部,距大西洋更遠,即距水汽源地大西洋更遠,①正確;盛行西風挾帶水汽受烏拉爾山山脈的阻擋,到達西西伯利亞平原的水汽更少,④正確;兩平原北部均臨北冰洋,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響相差不大,②錯誤;地勢南高北低影響了河流的流向,與降水關係不大,③錯誤。故D正確。
第10題,看圖哦!由圖可知,烏拉爾山脈對東西兩側的生物聯繫有明顯的阻隔作用,而北部的苔原帶,地處北冰洋沿岸,沿岸洋流利於苔原帶物種的相互影響,景觀、物種組成差異最小。故A正確。第11題,氣候較幹的直接原因主要是降水少和蒸發強。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與北部相比,年降水量差異較小,但緯度較低,正午太陽高度較大,太陽輻射強,致使南部蒸發更強,氣候更幹,故B正確。(據地理研學吧等資料整合,侵權聯刪)
歡迎點擊閱讀往期——
寫在高考邊上 小城印象
「街拍」解放街 母親
風雨寺 喜歡你,可是……
答題公式之點狀地理事物分布特徵的描述
做「計劃」,「做」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