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都是臨床較為常用的抗高血藥,這兩個藥有什麼區別?如何選擇?讓我們揭開它的廬山真面目。
手性藥物的活性差異
臨床上很多藥物的名字僅有一字之差,極易使人混淆,其中多為對映異構體的區別,對映異構體就像人的雙手,左手能與右手鏡子裡的影像重合,卻無法與右手本身重合的現象被稱為手性。
含有單一對映體的藥物稱為手性藥物,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手性藥物對映異構體的作用有很大差別,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是氧氟沙星的2倍,所以臨床上現在都用左氧氟沙星了。又如妊娠母親為阻止懷孕一二個月之間的嘔吐,服用沙利度胺(反應停),便生出這種形狀如海豹一樣可憐的嬰兒,後研究發現主要是左沙利度胺搞的鬼。
左沙利度胺導致的海豹兒
反應停事件(沙利度胺事件),使人們認識到手性藥物拆分的重要性。1992年美國FDA要求外消旋體藥物必須以光學純的單一對映體上市應用;中國CFDA也於2006年作出了類似規定。
氨氯地平也是一款手性降壓藥物,含有左旋氨氯地平和右旋氨氯地平,起降壓作用的主要為左旋氨氯地平。5mg氨氯地平(消旋氨氯地平)是由2.5mg的左旋氨氯地平和2.5mg的右旋氨氯地平組成。
降壓效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更優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壓作用是右旋體的1000倍,右旋體幾乎沒有降壓作用【1】。左旋體的半衰期為50.6h,明顯高於右旋體的35.5h,氨氯地平「降壓療效好、降壓作用持久」,實際主要歸功於左旋氨氯地平。2.5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較5mg苯磺酸氨氯地平的降壓效果甚至更優【2】。
不良反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更少
苯磺酸氨氯地平最常見的不良反應與右旋體有很大的關係。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較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不良反應發生率降低60%【2】。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產生水腫的患者,改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多數患者水腫減輕甚至消失,從而提高了服藥的依從性。
血管內皮功能保護作用:同等保護作用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幾乎都有血管內皮功能的損傷和減退。保護血管內皮功能,不但能產生良好的降血壓作用,還能抑制由高血壓導致的血管、心臟病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都有一定的血管內皮功能保護作用【3】。
藥物經濟性: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更經濟
高血壓患者大多需要長期終生服藥,選擇具有良好經濟學效益的治療藥物有利於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達)日治療費用和價格僅是同類外資產品的 40%—50%左右。相同療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達)比同類產品更便宜【4】。如因服用氨氯地平不耐受情況下,可改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品質保障的同時可降低患者長期用藥的經濟負擔。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達)由我國自主研製,已經作為國產原研創新藥物納入最新《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保留了降壓活性,降低了不良反應率,在亞洲人群中擁有更多的證據,是值得普通老百姓長期應用的安全,經濟、高效的降壓藥【5】。
引用文獻:
【1】Pfizer Central Research. J. Med. Chem. (1986)
【2】胡大一, 趙秀麗, 孫寧玲,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與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原發性輕中度高血壓的隨機、雙盲平行研究[J]. 中國醫刊, 2002, 37(5):46-47.
【3】龔豔春, 李燕, 陶波,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對輕中度高血壓患者血管功能的影響[C]// 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亞太心臟大會2014暨國際心血管預防與康復會議. 2014.
【4】胡善聯, 張崖, 何江江,等. 左旋氨氯地平的回顧性成本效果分析[J]. 中國醫療保險, 2014(5):56-59.
【5】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 中華內科雜誌, 2010, 49(11):987-989.
原標題:【熱議】氨氯地平的「左」「右」,相差的不僅僅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