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水利部公布「十四五「治淮方案:把洪水風險防控作為底線

2020-11-30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侯建斌

  國新辦10月2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介紹說,目前,水利部正在全面總結治淮經驗,結合「十四五」規劃的編制,針對今年大洪水暴露出的防汛薄弱環節,還有新時代中央提出的新時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認真謀劃「十四五」的淮河治理方案。

  魏山忠指出,經初步考慮,下一步治淮將堅持「蓄洩兼籌」的治淮方針,堅持「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把握一個底線、一個紅線,把洪水風險防控作為底線,把水資源作為剛性的約束紅線,按照這樣一些思路來謀劃實施一批基礎性、樞紐性、流域性的重大工程,以及「有溫度的」民生項目,加快流域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的建設,強化涉水事務的監管,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魏山忠介紹,治淮重大工程建設方面,主要是統籌突出「蓄、洩、調」。我國屬於季風氣候,江河治理、工程建設,基本都需要考慮這三個字。「蓄」、「洩」就是要處理好洪水和河道洩流的關係,除了通過河道排洪入海之外,把多餘的洪水蓄起來,蓄主要利用水庫,如果再發生較大的洪水,要用行蓄洪區。洩就是儘可能洩洪入海,所以淮河講的蓄洩兼籌。同時,水資源開發利用還要解決空間不均衡的問題,就需要「調」。

  增加「蓄」的能力,繼續在上遊加強水土保持,修建水庫,提高攔蓄能力,利用現有水庫擴容挖潛,還要實施臨淮崗水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提升水資源綜合利用的水平,還要進一步調整中遊的行蓄洪區,充分發揮蓄的能力。下一步,還要研究完善相關的政策體系,解決好行蓄洪水和當地群眾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問題,更多從政策上解決。

  擴大「洩」的能力,加快河道綜合整治,重點實施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提高洩洪能力,擴大淮河入江入海的出路。還要進一步提高淮北大堤等重要堤防工程建設標準,提高高水位運行時的安全保障能力。

  提升「調」的能力,要加快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引江濟淮等重大工程建設,東線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前期工作,引江濟淮正在加快建設,完善國家和流域的水資源配置骨幹網絡。還要實施一批水系聯通、供水網絡化工程,提高城鄉供水的保障水平。此外,還要落實淮河生態經濟帶戰略,啟動實施一批水生態保護和治理的重大項目。

相關焦點

  • 法治日報:以超常規措施力度推進長江岸線清理整治 水利部將建立...
    以超常規措施力度推進長江岸線清理整治水利部將建立長效機制防止死灰復燃( 2020-11-27 ) 稿件來源: 法治日報法治政府核心閱讀經過清理整治,長江幹流河道更加暢通,岸線面貌明顯改善,生態環境有效修復
  • 這場法治頭腦風暴不一般 ——靜安區召開法治政府建設「十四五...
    這場法治頭腦風暴不一般 ——靜安區召開法治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和依法治區評估指標體系專題座談會 2020-08-27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治+德治+法治
    自治+德治+法治河北省黃驊市以三治結合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活力作者/郭東風 陳兆揚這是一組令人驚嘆的數字:在過去的5年內,河北省黃驊市相繼湧現出各類模範典型1100
  • 中國發布丨松花江流域即將入汛 水利部:立足防禦特大洪水做好防禦...
    松花江防總總指揮、黑龍江省省長王文濤出席會議並講話,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會議並講話。松花江流域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糧食生產基地,近年來多次發生較大洪水,目前仍處於豐水期,今年又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水毀修復、備汛工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防汛抗旱形勢不容樂觀。
  • 三峽水庫將迎來建庫以來最大洪水 水利部提升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
    受近日長江上遊嘉岷流域接連兩次強降雨過程影響,長江上遊已發生1981年以來最大洪水。19日16時,幹流寸灘流量漲至73600立方米每秒,上遊幹流瀘州至寸灘、中遊幹流石首至蓮花塘江段及洞庭湖水位超警0.04~9.15米,其中瀘州至寸灘江段超保0.60~6.15米。
  • 20年神預測:王永炎院士預測冬至瘟疫,水利部多發大洪水均已兌現
    無巧不成書,根據第一財經公布疫情時間線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12月01日 《柳葉刀》論文中武漢首例新冠病例當日發病(吳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2019年12月08日 武漢衛健委通報中首例新冠病例;2019年12月20日 穩健醫療取消在湖北召開高管年終會議;2019年12月30日 湖北新華醫院1名護士出現輕微感染;··
  • 第三屆中國食品安全法治論壇(2020)在京順利召開
    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所所長尹寶虎致辭表示,食品安全法治是重大的民生問題,也是重要的政治問題,食品安全歸根到底要靠法治。中國法學會長期以來高度重視食品安全法治研究,與實務部門和相關產業保持合作,致力於為法治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在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形勢下,食品安全法治治理和食品行業健康發展需要理論界、實務界、產業界在秉持社會共治理念下形成共識、精誠合作、增強合力。
  • 王凱:強化風險意識,守住政治底線,確保意識形態領域絕對安全
    王凱:強化風險意識,守住政治底線,確保意識形態領域絕對安全 2020-12-02 22: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防控 法治同行——龍川縣開展企業「法治體檢」活動
    來源: 河源司法行政 舉報    為做好民營企業守法誠信經營,幫助企業發現風險隱患
  • 深化自治 強化法治 實化德治
    改廁改灶、美化院壩、亮化村寨,引導文明生活習慣,開展法治教育,一項項政策逐漸落實,福泉市鄉村面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2019年,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等部門聯合公布首批115個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我省餘慶縣、盤州市、福泉市為首批試點。
  • 【快訊】不一般的法治頭腦風暴,這個區法治政府建設「十四五」規劃...
    開展全面法治評估工作是法治建設的有力抓手,是高效、精準推進法治建設的重要手段。作為開展法治評估工作的可量化指標體系,《靜安區依法治區評估指標體系》於2013年正式啟用,2016年結合兩區「撤二建一」進行了修訂。
  • 【媒體看檢察】《天津日報》:企業有哪些風險點 檢察官來「把脈...
    【媒體看檢察】《天津日報》:企業有哪些風險點 檢察官來「把脈開方」 2020-04-2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巡禮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潘從武 文/圖  城市的發展進步,離不開法治的支撐;社會的和諧穩定,離不開法治的保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是一座依託石油立體發展的工業城市。近年來,該市將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從加快地方立法、推動簡政放權到創建個人法律服務費用保險,從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到完善決策制度體系,在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道路上留下了堅實有力的足跡,良好的法治環境已成為該市的核心競爭力。
  • 生態環境部:關於印發地下水汙染防治實施方案的通知
    三、清單公布方式各省(區、市)要在相關網站或公共信息平臺上逐年公布本行政區域內環境風險大、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地下水汙染場地清單。四、公布內容應依法向社會公開汙染場地名稱、所屬區縣、調查邊界及面積、其產生的主要汙染物名稱、超標情況、修復(防控)目標、整治措施及進度,主動接受監督。
  • 2號颱風「鸚鵡」預計14日登陸 水利部部署暴雨洪水防禦工作
    人民網北京6月13日電(記者 餘璐)記者從水利部獲悉,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熱帶風暴級,最大風力8級),預計將於14日中午前後在廣東珠海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9~10級),水利部緊急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禦工作。
  • 經濟日報發表馬建堂署名文章:加快建設法治統計
    統計部門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最根本的就是堅決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用法治精神凝聚統計力量、推進統計改革、夯實統計根基,依法提高統計能力、數據質量和政府統計公信力,把統計工作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納入法治軌道。   加快建設法治統計是統計工作不斷發展進步的重要保障。
  • 洪水預報,怎樣做到提前吹哨卻「八九不離十」?
    7月17日,太湖發生超標洪水,我們提前5天做出了太湖可能發生超標洪水的預判,提前2天做出了水位精準預報。」水利部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副主任劉志雨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今年以來,截至7月22日,全國水文部門共發布1034條河流1579個斷面作業預報20.7萬多站次,為主動防禦洪水提供有力支撐。那麼,洪水預報是怎麼實現的?如何通過相關模型對降雨到洪水形成的過程進行模擬和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