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自治 強化法治 實化德治

2020-12-05 金臺資訊

「我們村修好了路,發展了觀光產業,做起了鄉村旅遊。」問及近年來村子的變化,福泉市牛場鎮朵郎坪村河灣組村民武頂會有感而發。改廁改灶、美化院壩、亮化村寨,引導文明生活習慣,開展法治教育,一項項政策逐漸落實,福泉市鄉村面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變化。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2019年,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等部門聯合公布首批115個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我省餘慶縣、盤州市、福泉市為首批試點。一年來,3個試點以基層黨建為引領,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積極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的鄉村治理機制,有效激發了鄉村活力。

餘慶縣:「紅榜」表彰 「黑榜」曝光

「有了積分制管理,我們村鄰裡矛盾、衛生髒亂的情況少了。」對於村裡的變化,餘慶縣花山鄉洞水村黨員陳佼既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在環境整治中,陳佼與當地黨員幹部主動走在前面、作表率,宣傳良好文明習慣,洞水村的村民院壩、田間地頭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目前,陳佼家已有80多分的積分。

「我們以黨員帶頭、村民自願參與積分的原則,圍繞遵規守紀、睦鄰友好、帶頭致富、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等方面,堅持策由民選、規由民定、事由民決,極大提高了村民參與的積極性。」洞水村黨總支書記石雲明介紹,參與積分制管理的主體村民以戶為單位進行積分,個人積分納入家庭積分,「紅榜」表彰,「黑榜」曝光。

文明始於行動,治理在於舉措。餘慶縣圍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建設社會治理創新區為目標,以解決社會治理突出問題為突破口,以優質高效服務為舉措,通過探索創新,按照「大黨建 大治理」的思路,充分發揮村「兩委」和群眾自身兩個主體作用,實施黨員積分制管理和評星定級;在全縣推行積分制管理辦法,廣泛開展評先評優活動,樹立模範典型,發揮示範帶動作用,讓「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在推行「三治融合」中「融」出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治」出文明和諧、社會平安。

如今的餘慶,正逐步營造起「村莊美起來、鄰裡親起來、腰包鼓起來、新風樹起來、群眾笑起來」的社會氛圍。

福泉市:村規民約成為道德準繩

9月23日,記者走進福泉市牛場鎮水源村,乾淨的村道,綠化的庭院,整齊劃一的產業園,古香古色的村莊,一股濃濃的鄉愁感撲面而來。

在水源村楊家屯組龍潤全的農家樂裡,幾個村民正幫忙準備菜品。

「以前村裡環境不好,來玩的人不多。現在常有遊客來,我的農家樂生意也好起來了。」龍潤全說。

水源村黨支部書記文定才介紹,按照福泉市「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整體布局,水源村通過群眾會民主評議制定出《組規民約》《村民自治小組職責》《村民監督小組職責》等制度,激發村民自治的主動性。

「開展『五改、五化、五引導、五教育推進『十在鄉村』建設機制,在提高村民經濟收入的同時,轉變村民的思想,從『要我做』到『我要做』,讓環境整治由『身邊事』變成『自己事』。」文定才說。

村規民約引導群眾知法、守法、用法,村民們通過村規民約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

在距離水源村4公裡的朵郎坪村,當地黨員幹部與村民圍繞脫貧攻堅、濫辦酒席整治、矛盾糾紛化解、村容村貌修繕等基層治理難題,將「破除等靠要」「嚴遏濫辦酒席」等內容寫入組規民約。

作為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福泉市讓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組織延伸到農村「末梢」,鼓勵各地制定簡潔明了、群眾認可、務實管用的村(組)規民約,讓其成為村民監督與被監督的道德準繩,讓「大姓」與「散姓」相結合的「家風家訓」成為文明傳承的精神歸屬。目前,全市913個村民組實現治理組織全覆蓋、規範約束全覆蓋、協商民主全覆蓋。

盤州市:小康菜園銜接鄉村振興

9月,盤州市雙鳳鎮大海村的三角梅開了,農戶小院籬笆內的蔥、辣椒、白菜等蔬菜青翠欲滴,五彩菊花與月季相繼開放。這是大海村村民精心裝飾的「小康菜園」。

「大海任家」農家樂的老闆任德成與妻子在廚房準備食材。「我們村打造的『小康菜園』特別好,不僅美化了環境,還帶來了經濟效益。」任德成說出了心裡話。

曾經為一類貧困村的大海村,農戶「亂搭亂建、亂堆亂放」的現象普遍存在。為了改造村民生活習慣,提升大海村的人居環境顏值、鄉風文明氣質、庭院經濟價值。2019年,大海村因地制宜,利用村民房前屋後空閒地建設小康菜園,目前已建好小康菜園134個。

讓小康菜園成為推進鄉村治理打造美麗鄉村的新標配,大海村是受益六盤水「千家萬戶小康菜園」工程建設的鮮活案例。

2019年,在獲批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的基礎上,盤州市將「千家萬戶小康菜園」工程作為鞏固脫貧成效、改善膳食結構、助力生態建設、美化人居環境、提升鄉風文明、推進村民自治的重要抓手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將廣大農村房前屋後的小菜園打造成「有價值、有顏值、有品質、有氣質」的「幸福園」。並按照有重點、有特點、有看點、串連成線「三點一線」的工作要求,在全市27個鄉(鎮、街道)、309個行政村打造352個示範點,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劉駿嬌)

相關焦點

  • 自治+德治+法治
    自治+德治+法治河北省黃驊市以三治結合激發基層社會治理活力作者/郭東風 陳兆揚這是一組令人驚嘆的數字:在過去的5年內,河北省黃驊市相繼湧現出各類模範典型1100
  • 蘇竣: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若干觀察與思考
    在本次峰會前,我收到鬱建興教授寄來的豐富的案例材料,讓我得以多角度認識和理解嘉興桐鄉三治融合的精髓。下面結合對桐鄉三治融合的觀察,談一點個人理解,與大家交流。「三治融合」的城鄉基層治理是我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
  • 新時代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模式
    (二)「三治結合」鄉村治理模式具有顯著的內在優勢  自治、法治、德治作為鄉村治理的基本方式,發揮著「自治為本、法安天下、德潤民心」的功能作用,但同時也存在「法治太『硬』,德治太『軟』,自治太『任性』的局限性」[2]。由於單一治理方式存在短板,兩兩結合的治理方式能夠取長補短,但應對複雜多變的治理難題時往往捉襟見肘。
  • 桐鄉持續放大「三治融合」的撬動裂變效應
    第三屆推進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設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峰會專家論壇上,與會嘉賓正在討論。中心記者孫一聰/攝在日前舉辦的第三屆推進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設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峰會上,來自全國的多名致力於社會治理領域的研究、並具有深厚學術造詣和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圍繞數位技術、制度體系、三治積分等話題,從不同視角分析和解讀三治融合。
  • 中國新聞社 | 廣西玉林:激活基層治理內生動力 法治鄉村建設顯成效
    該村堅持以政治為指引,自治為基礎,法治為保障,德治為先導,智治為支撐,認真貫徹「村委帶起來、群眾幹起來、法治立起來、日子好起來、環境美起來、美德樹起來」工作理念,向著「5A幸福村」目標邁進,實現共建共享共治新格局。
  • 法治法治法治,法治究竟能做什麼?
    新華社記者 翁忻暘/攝  良法帶來善治  「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一國,則一國治」。繼續深化執行體制改革,從源頭上解決執行難問題;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不斷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進一步健全完善審判權、檢察權運行機制;加強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完善公益訴訟檢察制度;完善司法管理指標體系,提高司法辦案質效;加快構建上下貫通、內外結合、系統完備、規範高效的執法司法制約監督體系。
  • 創新社會治理:治什麼 誰來治 怎麼治
    建設平安中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強」「完善」「創新」社會治理越來越強化,理論研究越來越深入,治理思路越來越清晰,社會治理的內涵、外延、重點越來越明確,為實現社會治理的科學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
    建立健全立法、執法、司法部門幹部和人才常態化交流機制,加大法治專門隊伍與其他部門具備條件的幹部和人才交流力度。加強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和基層法治專門隊伍建設。健全法官、檢察官員額管理制度,規範遴選標準、程序。加強執法司法輔助人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符合職業特點的法治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完善職業保障體系。健全執法司法人員依法履職免責、履行職務受侵害保障救濟、不實舉報澄清等制度。加強法治專門隊伍教育培訓。
  • 讓統計之路灑滿法治陽光 青島城陽打造統計數據質量放心區
    近年來,青島市城陽區以「打造數據質量放心區」為目標,以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為著力點,加大統計執法力度,加強統計領域信用建設,優化尊法、守法、學法、用法統計生態,深入推進依法統計依法治統,為「陽光城陽」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統計藍天。
  • 村規民約下的善治、共治:江蘇如何讓法治精神在鄉村生根
    【法治鄉村建設基層行】系列報導置身江蘇常熟市蔣巷村,難以想像這裡曾是「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窮土惡水、血吸蟲流行而且偏僻閉塞的苦地方。如今的蔣巷村是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國家級生態村、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國家4A級旅遊景區。
  • 趙克志:堅持政治建警 深化教育整頓 堅決打贏鐵腕治警正風肅紀攻堅戰
    趙克志在主持召開公安部黨委(擴大)會議聽取教育整頓試點工作情況匯報時強調堅持政治建警深化教育整頓堅決打贏鐵腕治警正風肅紀攻堅戰中國警察網北京12月3日電記者田海軍報導:國務委員、公安部黨委書記、部長趙克志2日在主持召開公安部黨委(擴大)會議聽取公安機關
  • 自治、法治、德治建設同頻共振!
    今年五月份,合肥市蜀山區啟動「群眾出卷我們答卷」實踐活動,五裡墩街道按照要求,發揚「趕考」精神,保持「奔跑」姿態,以「書記聯訪,三治共振」為主題紮實推進,即街道黨工委書記、副書記,社區黨委書記,小區黨支部書記三級書記,確定聯訪日集中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並接受群眾評議,邀請群眾打分,推動自治、法治、德治建設同頻共振。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紮實推進統計領域法治建設—綜合要聞...
    反映在統計領域,就是要增強政治自覺,強化責任擔當,紮實推進依法統計依法治統,不斷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確保統計數據真實、及時、全面反映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信陽市統計局將繼續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紮實推進依法統計依法治統,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統計服務。 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統計法治理念。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統計工作。
  • 韓春暉:人治與法治的歷史碰撞與時代抉擇
    它表明,我國已經在長期爭論不休的人治與法治兩種治理模式之間做出了明確取捨。因為,堅定不移地走符合本國實際的法治道路,既是世界的發展大勢,也是歷史的經驗總結,還是時代的現實呼喚,更是人民的殷切期盼。 一、理論之爭:人治與法治的碰撞交鋒 儘管中西方法律文化和傳統存在重大差異,但追根溯源仔細查究,仍可發現都存在著人治與法治的爭論。
  • 強化法治保障 護航脫貧攻堅——寶興縣築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法治保障
    四川新聞網消息近年來,寶興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的戰略部署,充分發揮法治在脫貧攻堅工作的護航作用,深入開展法治扶貧專項行動,通過「創新機制、普法鋪路、靠前服務」,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強有力法治保障。
  • 強化居民自治 實現自我管理
    強化居民自治 實現自我管理 2013-04-10 15:47:03   來源:銅陵日報
  • 教育整頓·每日一學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
    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尊重和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堅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結合;堅持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三)總體目標。
  • 「頭條」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堅定不移推進政法領域...
    此次會議對政法機關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持續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增強推進改革的責任感使命感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以良法之治打造城市 治理現代化骨幹工程
    「法者,治之端也」。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治不僅是制度文明的發展,更體現著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治理智慧。市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提出開創具有杭州特點的大城市治理現代化新路的「善治六策」,其中「良法之治」可謂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骨幹工程,必須抓實抓好,讓杭州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實現「良法之治」首先要立良法。
  • 【學思踐悟·十九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根據當前社會治理面臨的形勢,黨的十九大報告首先從推進位度建設的角度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思路和要求。報告強調指出,要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