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強農,產業扶貧。日前,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二十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農交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屆農交會由農業農村部、重慶市政府共同舉辦,共有1.2萬餘家企業攜8萬餘種展品參展,吸引各地專業採購商超4萬人。
據介紹,本屆農交會展覽展示面積首次突破20萬平方米,分為公益性展區和市場化展區。作為農交會歷史上規模最大、參展商和採購商數量最多、展品品類最全的一屆展會,此次展會以「品牌強農,鞏固脫貧成果;開放合作,共迎全面小康」為主題,以創造交易機會、促成貿易合作為核心,加強產業扶貧成果展示展銷,強化品牌營銷和產銷對接,集中展示農業各行業新業態新產品。
品牌成農業提升關鍵一環
奉節臍橙、「榮昌豬」香腸、中糧玫瑰紅糖、廣東陽江魚丸……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和農產品品牌集中亮相,麻辣鮮香、酸甜清爽等諸多味道,挑動著觀眾的味蕾,也從一個側面展示出現代農業的發展活力。
農交會期間,新希望集團展臺前試吃小酥肉的人絡繹不絕。在展會的全國農業企業品牌推介專場活動上,新希望集團首席品牌官安峰山展示了「美好」品牌農家小酥肉等全產業鏈產品。去年上市的「美好」小酥肉,在今年「雙11」當天取得銷售突破20萬袋的成績。
如今,品牌不僅是餐桌上農產品的身份「標籤」,而且正延伸至從田間到餐桌的各環節,農業社會化服務品牌發展便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
金龍魚百年津沽小站稻、盒馬小站稻、福臨門自然香大米……在先正達集團中國展臺前,諸多品種的農產品有個共同特點:全程品控溯源。「MAP beside全程品控溯源是我們最新推出的品牌。溯源平臺採集農產品種植、倉儲、加工、品評、物流、銷售信息,通過區塊鏈技術將信息上鏈,以三戳方式(地理戳、時間戳、品質戳)提供給消費者。」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覃衡德說。
「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中國農業品牌發展還有不小差距。」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今後要把農業品牌作為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關鍵一環,以品牌建設引領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繼續辦好農交會,打造中國農業創品牌、打品牌、展品牌的重要平臺。
集中展示產業扶貧成就
本屆農交會特設產業扶貧展區,集中展示脫貧攻堅以來我國產業扶貧成就,重點關注「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和農業農村部定點扶貧縣等區域,開展扶貧產品展銷推介,為帶貧能力強、貧困戶參與度高的龍頭企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搭建展銷平臺,促進產銷對接。
西藏自治區以「大美西藏」為理念,組織了53家企業及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參展,產品達300餘種。他們推介優質產品,展示發展成效,拓展銷售市場,提升高原特優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
「蘋果既是延安的『扶貧果』,也是鄉村振興的『幸福果』,歡迎品鑑、採購。」延安市果業中心主任路樹國舉著紅紅的大蘋果,積極向客商進行宣傳。「參加農交會,就是幫著果農進市場、找銷路,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路樹國說,通過暢通市場渠道,今年延安蘋果供銷兩旺,截至11月下旬,全市約有七成的蘋果已銷售完畢。
「為了適應消費升級新需求,五常圍繞全市200多萬畝水稻田做文章,不斷加強品牌建設。」黑龍江省五常市委常委孫松宇介紹,參照國際好稻米標準和品牌建設要求,五常市對稻米從良種繁育、收割倉儲、加工銷售等27個流程逐一細化生產、加工等標準,讓五常大米質優價更好。
重慶市市長唐良智表示,農交會是窗口和舞臺,從這裡可以看到我國農業農村的時代變化,感受農業經濟的發展脈搏,在這裡可以分享鄉村振興經驗,發現合作共贏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