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扶貧產品更暢銷、向農業品牌要效益——從農交會熱詞看「三農...

2020-12-04 中國經濟網

  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 題:讓扶貧產品更暢銷、向農業品牌要效益——從農交會熱詞看「三農」發展新態勢

  新華社記者李松、於文靜

  11月27日至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在重慶舉行。在農交會期間,來自大江南北的各種優質農產品受到經銷商和消費者的青睞。在展會現場,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如何讓扶貧好產品賣出好價錢;如何加快農產品品牌、農業智能化建設,助推鄉村振興等話題,成為本屆農交會的熱詞,折射出「三農」發展的新態勢。

  扶貧好產品 賣出好價錢

  陝西延安的蘋果、蜂蜜,重慶的橙子、柚子,內蒙古的牛羊肉……在農交會現場,來自脫貧地區的各類農產品,既迎來了參展客商的訂貨大單,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現場採購,消費扶貧效益顯著。

  「蘋果既是延安的『扶貧果』,也是鄉村振興的『幸福果』,歡迎品鑑、採購。」延安市果業中心主任路樹國舉著紅紅的大蘋果,積極向客商進行宣傳。「參加農交會,就是幫著果農進市場、找銷路,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路樹國說,通過暢通市場渠道,今年延安蘋果供銷兩旺,截至11月下旬,全市約有七成的蘋果已銷售完畢。

  「全國已脫貧摘帽的832個貧困縣累計建成了30多萬個產業扶貧基地,每個縣都形成了2至3個特色鮮明、帶貧面廣的主導產業。」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藉助農交會這一平臺,可總結產業扶貧顯著成就,謀劃接續推進鄉村產業振興。

  不少脫貧地區的農業企業、合作社在農交會找到了展示平臺,大力推介優質扶貧產品。在重慶開州區的展臺前,義和鎮香石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綠殼雞蛋吸引了不少採購商的目光。「我們保證蛋雞的生態養殖、雞蛋的營養美味!」這家合作社的理事長王矩海介紹,鎮裡已有700多戶農民養殖黑羽綠殼蛋雞,年產值超過5000萬元,鄉親們脫貧致富的步子走得很穩。

  電商直播帶貨等新的營銷手段也走進農交會現場,進一步拓展了消費扶貧覆蓋面。在農交會快手直播間,山西吉縣大田窩村第一書記姚曉奎就客串了一把帶貨主播,在線上推介吉縣蘋果等特色農產品,效果很好。

  精耕細作農業品牌 闖出市場見到效益

  西湖龍井、五常大米、榮昌豬……展品是品牌;糧油品牌展館、果蔬品牌展館、地理標誌展區……展館分品牌。在農交會上,農產品如何建品牌、強品牌,如何依託品牌闖市場、要效益,是各方探討的熱詞。

  「為了適應消費升級新需求,五常圍繞全市200多萬畝水稻田做文章,不斷加強品牌建設。」黑龍江五常市委常委孫松宇介紹,參照國際好稻米標準和品牌建設要求,五常市對稻米從良種繁育、收割倉儲、加工銷售等27個流程逐一細化生產、加工等標準,讓五常大米質優價更好。

  「十三五」以來,我國大力實施品牌強農戰略,品牌化帶來了生產標準化,推動了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各地在農業品牌上持續精耕細作,正讓一家家農業經營主體嘗到實實在在的「甜頭」。重慶涪陵區一家食品公司的負責人李承洪帶著青菜頭、榨菜,來到農交會參展營銷。「客商為何願買我們的產品,就因為信任我們的品牌。涪陵榨菜是地理標誌農產品,本身就代表了綠色的生產工藝和較高的市場知名度。」李承洪告訴記者,這幾年涪陵青菜頭、榨菜價格比較穩定,訂單不愁。

  創新引領發展、品牌創造價值。今年農交會有1.2萬多家企業攜8萬多種產品參展,品牌強農、惠農的力度不斷增強。

  「科技範兒」應用落地 加速農業高質量發展

  除了農產品展示營銷,大量綠色、智能的農業新技術、新手段、新產品得到展示推介,也是本屆農交會的一大亮點。

  一餐份量的腊味煲仔飯食材、雲冠橙、百年津沽小站稻……展臺前的各類農產品琳琅滿目,不少觀眾駐足觀看。據介紹,為滿足消費者「吃得健康」的需求,這些產品都可實現全程品控溯源。

  記者用手機掃描了龍米家小站稻的罐底二維碼,產地地址、種植和收割時間以及稻米品質等信息一應俱全……展臺工作人員姜靜介紹說,建設產品智能溯源系統,就是要確保質量安全、品質可靠。

  不僅如此,使用農產品「區塊鏈存證」技術,重慶榮昌區養殖的有「身份證」的豬,也能實現生產、流通全流程追溯;依託「智能控制+物聯網」技術,江蘇不少果園能夠實現少人化,甚至無人化生產操作……業內人士介紹,隨著各種「科技範兒」十足的農業智能裝備、智慧應用走向田間地頭,農業現代化進程正在加速。

(責任編輯:苗蘇)

相關焦點

  • 第十八屆農交會把握農業經濟發展脈搏
    品牌強農,產業扶貧。日前,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暨第二十屆中國西部(重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以下簡稱農交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舉辦。本屆農交會由農業農村部、重慶市政府共同舉辦,共有1.2萬餘家企業攜8萬餘種展品參展,吸引各地專業採購商超4萬人。 據介紹,本屆農交會展覽展示面積首次突破20萬平方米,分為公益性展區和市場化展區。
  • 共創農產品「好滋味」——寫在第十八屆中國農交會暨第二十屆西部...
    在展會現場,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如何讓扶貧好產品賣出好價錢;如何加快農產品品牌、農業智能化建設,助推鄉村振興等話題,成為本屆農交會的熱詞,折射出「三農」發展的新態勢,農交會已成為深化農業貿易合作、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平臺。產業興旺 品牌強農重慶國際博覽中心S1展館以展示重慶特色品牌農產品為主,展示展銷了7000餘種重慶特色農產品。
  • 共創好滋味——透視農交會上的品牌味道
    農交會期間,新希望集團展臺前試吃小酥肉的人絡繹不絕。在展會的全國農業企業品牌推介專場活動上,新希望集團首席品牌官安峰山展示了「美好」品牌農家小酥肉等全產業鏈產品。去年上市的「美好」小酥肉,在今年「雙十一」當天取得銷售突破20萬袋的成績。  「優秀品牌是品質的保障、信譽的凝結。」
  • 淮安市農業農村局榮膺中國農交會最佳支持單位
    通 訊 員 孫正清融媒體記者 張小燕日前,第十八屆中國農交會組委會發出通報,淮安市農業農村局因組織工作出色、參展動員有力、展覽展示效果良好、活動有序精彩,獲最佳支持單位稱號,江蘇省唯一。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簡稱「中國農交會」)是國家農業農村系統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參展企業最多、參展品類最全的全國性唯一綜合性展會。第十八屆中國農交會於11月27日—30日在重慶市舉行,由農業農村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展會現場,我市「淮味千年」展區吸引了大量客商和市民駐足觀看、體驗品嘗。
  • 第十八屆中國農交會閉幕「一江津彩」「硒」引全城 富硒好貨走向...
    江津作為重慶極具特色的農業大區,此次中國農交會布展180平方米,展示展銷以花椒、柑橘、畜禽、茶葉、糧油等八大產業為主的名特優新農產品,突出富硒之地、長壽之鄉的生態優勢,主推「一江津彩」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和江津花椒地理標誌品牌。展區展品吸睛十足,不少觀眾駐足品嘗、拍照參觀,領略江津農業發展成果。除了吸睛,江津展廳「乾貨」也不少。
  • 鹹陽品牌農產品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展效果明顯
    市農業農村局組織21家企業走進山城重慶,以創造交易機會、促成貿易合作為核心,加強扶貧成果宣傳、強化產銷貿易對接、突出品牌宣傳營銷,不斷提升鹹陽特色農產品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參展產品豐富,涵蓋我市優勢特色產業。
  • 農交會上「黑科技」顛覆傳統印象
    記者 鄭宇 攝/視覺重慶  如果你印象中的農業還是「肩挑背扛」或者靠拖拉機耕地之類,那逛逛今年的農交會,你一定會發現自己錯了。  本屆農交會上不僅有好吃的、好看的,還有許多農業酷炫「黑科技」閃亮登場,比如衛星種菜、AI捉蟲、無人駕駛農用車、機器人管理養豬場、搭載5G網絡的智慧農業應用等,讓不少市民拍手稱奇。
  • 2019中央投資農業重點支持公布;「羊銀行」扶貧模可複製
    看三農日報,尋找新商機!一起來和農業君尋找屬於你的未來財富吧...2、農業農村部:畜牧業運行總體向優向好農業農村部近日發布消息稱,今年以來畜牧業運行總體呈現向優向好態勢,畜產品產需關係逐步改善,牧業發展的質量效益競爭力持續提升,養殖糞汙資源化利用紮實推進。
  • 第十八屆農交會開幕,北京展團展現四大特色
    >  公益性展區展覽面積達36平方米,其中京西稻、北京鴨、茅山後佛見喜梨、上方山香椿四個地理標誌產品特裝參展。  品牌展區共計561平方米,分為精品展區、大企業展區、品牌企業展示區、農業信息化展區、直播洽談區、農業智能化展區等六個區域,農業文化遺產、老字號、皇家貢品等具有北京特色的農產品搭建展臺集中展示,首農、順鑫等25家品牌企業也現場參展,集中展示了一批京味十足、優質優價的農業產品,也展現了北京農業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的發展新成就。
  • 卞建明:我生於農家,學的是農學,幹的是農業,應該為「三農「服務
    從村民們口中的「土專家」,到「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大能人」,20年來,科技特派員們始終服務「三農」,初心不改。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2005年,湖南省開啟科技特派員制度,先後有2.5萬名科技特派員深入鄉村,為數千萬名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技術支撐。
  • 惠安縣農業農村局:多措並舉情暖「三農」凝心聚力彰顯擔當
    為貫徹落實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精神,重點推進疫情期間「三農」工作的保障落實,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在繼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農資供應和農業技術服務,全力保障春耕生產。  為切實保障全縣農業生產復工復產,為困難企業提升信心和動力,惠安縣出臺《關於支持農業生產復工復產十條措施》,支持涉農企業優先復工復產,積極協調解決農業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方面存在的問題。
  • 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交會閉幕 遼寧展團榮獲最佳組織單位稱號
    新華網瀋陽12月1日電(唐曉瑭)11月30日,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交會閉幕,遼寧展團榮獲最佳組織單位稱號,丹東東港草莓榮獲全國100個最具影響力品牌之一。  據悉,遼寧省98家農業企業攜395種遼寧優質特色農產品參展,現場銷售額達227.09 萬元,貿易成交意向額2.02億元。  本屆農交會,遼寧省創新參展模式,運用市場化手段和智慧農業大數據平臺,重點推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 「花蜜香」飄重慶醉霧都 「湖南紅茶」品牌企業抱團挺進西南市場
    按照湖南省農業農村廳要求,「湖南紅茶」作為全省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的優秀代表赴會進行重點展銷、推介。、湖南瀟湘茶業有限公司、湖南老一隊茶業有限公司等12家「湖南紅茶」授牌代表性赴渝,攜50餘款產品進行展示展銷、拓展市場。
  • 農業「黑科技」讓你大開眼界
    11月29日,在農交會中央展區,廣州極飛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農業無人車和農業無人機等先進設備,讓觀展市民驚嘆黑科技為現代農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工作人員操作下,農業無人車拉著兩大筐橙子,在展臺內靈活跑動。Δ11月27日,農交會現場,市民正在通過VR體驗智能科技農機操作。
  • 農交會上,他們帶來了很多「硬貨」!
    這次來到農交會參展的有來自臺灣島內的10家企業,和大陸27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以及1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島內企業帶來了山蕉果乾、樹葡萄酒、地瓜香松、紅棗茶、太陽果等50餘種產品參展,大陸各園區80多家企業帶來了高山茶、蝴蝶蘭、臺灣甜柿、富硒米等200多種特色農產品。充分展示了兩岸農業交流合作30餘年來的豐碩成果。▲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臺灣事務工作處處長張國慶 做客直播間本屆農交會上,海峽兩岸合作展區的展商們還首次參與了農影智造的5G直播,通過網絡,聯通直播間內外,推介各家農產品。
  • 中央電視臺「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福建推介產品發布...
    中央電視臺「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福建推介產品發布會舉行 2018-03-30 23:28:05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吳暉
  • 萬惡的生鮮電商,請問你給三農留下了什麼?
    本文作者從資本、產品、供應鏈和三農四個視角出發,圍繞生鮮電商展開了討論,與大家分享。生鮮電商作為比社區團購更大範疇的業態,一直在為人民服務,不過對於三農的社會價值,還沒有發揮。現在還在大魚吃小魚的階段,而區域中還存在著那麼多的小電商、小團購、小食配企業。一旦形成寡頭,我想他們誰也不會來管農業、管扶貧,具體可參考美團、滴滴、支付寶,他們的下遊服務個人,只不過是資本賺取利息的工具。
  • 開闢「三農」工作「新視野」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近日從2020年西鄉塘區聚焦做優現代特色農業、大力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西鄉塘區堅持「三農」工作重中之重戰略地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緊緊圍繞中央、自治區和南寧市關於「三農」工作決策部署,紮實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強農業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