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為貫徹落實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精神,重點推進疫情期間「三農」工作的保障落實,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在繼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農資供應和農業技術服務,全力保障春耕生產。
為切實保障全縣農業生產復工復產,為困難企業提升信心和動力,惠安縣出臺《關於支持農業生產復工復產十條措施》,支持涉農企業優先復工復產,積極協調解決農業生產企業復工復產方面存在的問題。農業農村系統黨員幹部主動帶領全縣農場主和農戶自力更生戰疫情穩生產,駐村幹部、熱心人士等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助力農產品銷售,向防疫一線傳遞愛心。
抓防控不放鬆 及時備戰春耕
育秧是春耕時分許多農戶的頭等大事,在惠安縣輞川鎮莊上村的坤德農場工廠化育秧示範點,水稻育秧前期工作已經準備就緒。
調研農業種植業有序做好生菜、小白菜、空心菜等市場需求的速生葉菜類生產。
「雖然處在疫情防控時期,但春耕生產也不敢耽誤,必須早謀劃,備足『糧草』。」坤德農場負責人何志陽告訴記者,春節前,他就準備好充足的育秧盤及早稻種子,並提前購入2000包育秧基質,最近又組織工人師傅把育秧流水線及各種耕種機械修整好。
「育苗期間,縣農業農村局的專家多次到田間地頭指導,疫情防控期間改為電話、微信、圖片、視頻等方式的線上技術培訓,向我們提供『不見面』遠程諮詢服務。」何志陽說。對於疫情期間用工短缺問題,農場則一直在積極培養本地技術人員。
穩產保供 馳援「戰疫」
在抗擊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特殊時期,穩產保供是打贏疫情阻擊戰的重要基礎。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在確保疫情可控、復工復產安全的情況下,確保老百姓「農產品」穩定,生產資料、農用物資供應正常。
中田公司向城南工業園區捐贈3噸泡椒助力園區企業復產復工。
連日來,一輛輛裝滿「愛心蔬菜」的貨車從惠安縣省級蔬菜產業園區蔬菜基地緩緩駛出,奔向泉惠石化園區、城南工業園區、惠東工業園區、福建達利食品公司三期項目、中鐵上海工程局福廈客專5標項目部等重點項目企業駐地。
據悉,為積極配合縣重點項目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惠安縣農業農村局主動對接全縣重點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立足惠安縣省級蔬菜產業園區蔬菜產業發展優勢,發揮惠安縣糧果蔬產業協會橋梁紐帶作用,積極發動多家農業龍頭企業以實際行動獻愛心,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疫情期間,惠安縣全力保障群眾「菜籃子」產品安全穩定供給,全面落實抓好「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守護「菜籃子」產品質量安全、確保「菜籃子」產品運輸暢通三個工作重點。
戰「疫」之下 心繫貧困群眾
疫情來襲,惠安縣農業農村局積極發動系統廣大黨員幹部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一線築牢戰鬥堡壘、堅守「三農」初心,彰顯使命擔當。
鄭少龍局長到掛鈎的相對貧困戶進行慰問並送去生活物質。
疫情之下,考慮到貧困群眾自身抗風險能力較弱,鄭少龍局長帶領局系統黨員幹部深入掛鈎的相對貧困戶生產生活情況進行走訪慰問,走村入戶走訪幫扶相對貧困戶,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細心詢問貧困戶現狀,了解生活生產實際困難,並送去防護口罩、大米、糧油、蔬菜等生活物資。
受疫情影響,因部分相對貧困戶出行不便,購買蔬菜、糧油等生活必需品等物資受到影響,惠安農業農村局通過糧果蔬產業協會平臺發動種植企業為相對貧困戶捐贈大米、糧油、蔬菜等生活必要物資。同時,結合農業企業復產復工之際,主動靠前聯繫,就地就近為相對貧困戶提供廣闊的適崗就業平臺。
惠安縣農業農村局還創新幫扶舉措,通過產業扶貧、公益性崗位以及強化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及飲水安全保障等方面精準施策,增強相對貧困戶獲得感,讓黨旗在農村戰「疫」和脫貧攻堅一線高高飄揚。(康偉強林凱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