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2在壓力測試中倖存,相同的測試不久前讓SN1爆炸了
SpaceX最新的星際飛船(Starship)原型機通過了一項至關重要的壓力測試,為在不久的將來為更雄心勃勃的試驗鋪平道路。
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說,星際飛船SN2在星期日晚些時候(3月8日)在SpaceX南德克薩斯工廠的低溫壓力測試中倖存下來。
馬斯克周一(3月9日)在推特上說:「 SN2(帶有推力盤)於昨晚通過了低溫壓力和發動機推力負載測試。」
類似的試驗使SN2的兩個前身SN1和一個稱為Mark 1的較早設計均以爆炸收場。SpaceX決心迅速探究問題的根源,著眼於「推力圓盤」,即星艦Raptor發動機的安裝結構。
馬斯克在3月2日發布推文說:「我們正在將SN2剝離至最低限度,以測試在壓力下的頂推焊縫,以便先用水加壓,然後在低溫下進行。」希望幾天後就可以進行試驗了。
有了星期天晚上的成功,不久的將來就會有星艦原型機飛行測試。
馬斯克周一在推特上回應說:「使用SN3進行靜態起火和短途飛行,使用SN4進行較長的飛行,但是增加整個飛船/猛禽生產線的速度確實很重要。」
而且迭代不會隨著SN4而停止。 馬斯克曾說過,SpaceX的啟動和運行星際飛船的策略包括經常修改太空飛行器的設計並迅速測試這些修改,以查看有效的方法和需要改進的地方。
正如上面的推文所指出的,目標是使飛船及其巨大的一級超級重型火箭,進入高效,高產的生產。 的確,馬斯克最近媒體,SpaceX的目標是到2020年底每周建造一艘星際飛船。
該公司對星際飛船制定了宏偉的計劃:殖民火星。馬斯克希望在未來50到100年內,在紅色星球上建立一個擁有100萬人的城市,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可能需要每26個月向紅色星球發射大量的星際飛船。 (地球和火星相對距離每26個月達到一個極小值。)
《星際飛船》和《超級重型》均設計為可完全,快速地重複使用,這對於實現殖民化至關重要。超級重型將把飛船送入地球軌道,然後再垂直降落在地面上,就像SpaceX的Falcon 9和Falcon Heavy火箭的第一階段一樣。同時,星際飛船將強大到足以將自己從月球和火星表面發射出去,而月球和火星的重力要比地球弱得多。
可重用性大大降低了成本。馬斯克最近表示,每艘「星艦」每次任務的最終成本可能僅為200萬美元。
如果一切按照SpaceX的計劃進行,那麼這個未來也不會太遙遠。例如,公司代表曾說,星艦可能會在明年開始向地球軌道發射衛星。而且《星際飛船》已經安排了一項載人飛行任務: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Yusaku Maezawa)預定了這艘飛船做環月旅行,該飛行任務計劃於2023年升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