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重磅政策公布!諾貝爾獎得主提到的這件事,為何對上海如此重要?

2021-01-09 上觀

複雜變局下的世界,我國正進入新發展階段,更加需要科技支撐與創新動力,因而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集四海之氣、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昨天,由市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指導、市海聚英才發展促進會主辦的2020海聚英才創新創業峰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對上海人才引領發展戰略進行了推介,並向全球發布了高層次人才需求崗位目錄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向全球高層次人才發出「求賢帖」。

科技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持

1983年,庫爾特·維特裡希博士第一次訪問上海。30多年過去,在上海,年輕的科研人才競相湧現,這令身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上海科技大學特聘教授的他印象深刻。「回顧過往,我們應當牢記,建立優秀的學術傳統很重要,這必將有助於提高上海科技成就的國際影響力。」

疫情影響下,海內外一批年輕科學家在研究生涯上面臨著新的選擇,維特裡希博士認為,許多優秀人才或許會將科研生涯的重要時期轉移到國內,「如果他們在上海擁有理想的職業發展機會,一定可以大大提高上海科技發展水平,這需要科研機構和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上海是全球創業者的家園,創新創業大會是促進上海人才計劃持續發展的平臺。」武嶽峰資本創始合伙人、上海海聚英才發展促進會執行會長武平在主旨演講中表示。同時他也希望,在海內外人才的支持下,浦江兩岸未來能遍布「硬科技」企業,更好服務國家戰略。

開放政策提升人才獲得感

要建設世界級的人才高地,實施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人才政策是必由之路。

峰會現場,兩位外籍專家獲頒外國人永久居留身份證。「現在,我感覺自己更像一個生活在上海的本地人。」專家表示,自己拿到「綠卡」後生活一定會更加便利。

在國家公安部、國家移民局的支持下,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已率先在浦東試點「人才舉薦」「人才自薦」「重點單位推薦」等新機制,為外籍人才辦理永久居留證。

以往,因在創業期內沒有聘用單位而無法辦理工作許可的問題,困擾著不少來華的外國人才。在國家科技部、國家外專局的大力支持下,市科委、市外專局在全國先行先試,率先允許浦東試點為外國創業人才及團隊申辦工作許可。上海創徒叢林創業孵化器引進的兩位日本人成為首批領證的外國創業人才。據悉,這項政策已在浦東試點,下一步將根據試點實施情況總結經驗並在全市推廣。

此外,上海市外籍人才薪酬購付匯便利化試點也在峰會上正式啟動,為外籍人才提供可分次、可跨行、零審單的「一件通」薪酬購付匯服務,讓他們能夠享受無證薪酬購匯。

營造「人人出彩」良好環境

匯聚全球人才不僅需要發揮好政策的導向作用,更要築巢引鳳,營造「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的良好環境。如何用崗位引人、用事業留人便顯得至關重要。

此次峰會發布了高層次人才需求崗位目錄,向全球高層次人才發出「求賢帖」,目前已徵集了1707家單位、10040個高層次人才崗位。除了峰會現場,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等國中國使領館的留學服務網也同時向全球發布上海高層次人才崗位需求。

除了匯聚全球人才,更要匯聚全球智慧。上海大力實施「企業出題、政府立題、人才破題」的協同機制,聚焦重點產業領域,徵集了800餘家企業、2400餘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需求,總金額逾40億元。當天的峰會發布了這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邀請海內外優秀人才踴躍「揭榜」,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0「科創投」杯海聚英才創業大賽也在峰會現場宣布了獲獎名單。上海50家投資機構發起成立的「海聚英才」創業投資基金聯盟則通過大賽從海外引進50個項目落地上海,達成投資意向超過30個。

相關焦點

  • 加拿大盛產諾貝爾獎得主?原來這些名校校友都是諾獎得主
    ,總人口不到4000萬(還沒有上海和北京2個城市總人數多),可從諾獎頒布以來,已經有20多位諾獎得主來自加拿大,而且6個領域獎項(物理、化學、文學、生物或醫學、和平、經濟學)全部覆蓋。在這趟旅途中,所有的事都不會像我們希望的那樣發生。但到最後,這些都不要緊。我們終將原諒這個世界,原諒我們自己。因為,我們一直以如此善意對待的生活,終將以善意回饋你我。
  • 關於諾貝爾獎,你不知道的5件事
    1901年起,具有國際性的諾貝爾獎正式創立! 為什麼沒有諾貝爾數學獎?可以確定的是,諾貝爾獎100%沒有數學獎,所有下回要發顯得很有知識涵養的動態前,切記檢查一遍,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被噴成篩子。諾貝爾遺囑裡只提到: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以及和平,五個獎項,就連1968年新增的經濟學獎,嚴格也上不算諾貝爾獎,只能說是紀念諾貝爾的獎項。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位得主揭曉!今年的諾獎為何如此特殊
    剛剛,首個揭曉的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今年為何如此特殊?據埃菲社報導指出,就宣布順序而言,本屆諾貝爾獎沒有任何變化,但從形式甚至意義上看與往屆截然不同。與今年所有重大活動一樣,疫情導致到場人數和慶祝活動必須受到限制。獎項公布將以線上形式進行,獲準在場的記者將維持在最低數量;以往於12月10日舉行的頒獎儀式也被取消。報導稱,沒有盛大儀式並不會降低人們的期待。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位得主揭曉!今年的諾獎為何如此...
    剛剛,首個揭曉的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HarveyJ.今年為何如此特殊?
  • 湯姆森公布科技桂冠獎名單 預測諾貝爾獎得主
    【eNet矽谷動力消息】湯姆森公司旗下面向全球研究和商業團體提供信息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湯姆森科技信息集團今天公布了2007年度「湯姆森科技桂冠獎」得主名單,這些研究人員有望角逐諾貝爾獎。此次公布也是對將於10月公布的本年度諾貝爾獎得主的預測。
  • 這場全球科學盛會,讓諾貝爾獎得主感嘆「意義重大」
    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37位全球頂尖科學家、30餘位中國兩院院士、100餘位各國優秀青年科學家,通過線上視頻和線下出席方式,在上海這座正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城市發表演講、交流思想。 61位諾貝爾獎得主參加本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孟雨涵 攝 加強國際科技合作,是很多頂尖科學家在演講中談及的話題。
  • 探秘諾貝爾獎:這5個英語名詞,助你了解少有人知的二三事!
    導讀:2019年度諾貝爾獎公布季(生理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等已經公布,其他獎項如經濟獎也將於近期陸續揭曉),觸動了無數人的心,今天,AAE(美國英文學院)特分享以下5個英語名詞,助你認識這項世界大獎不為人知的二三事:1、Jew/Jewish(猶太人)Jew
  • 61位諾貝爾獎得主「雲端」相聚!這一論壇將於本月30日在滬開幕
    摘 要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本屆論壇主會場位於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設置分會場。受新冠疫情影響,海外科學家主要以在線形式雲端參會。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主席、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傑·科恩伯格,副主席、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麥可·萊維特將現場參加論壇。
  • 重磅!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諾獎為何如此特殊→
    今年為何如此特殊?今年的諾貝爾獎後續頒布日程如下:10月6日,瑞典當地時間11:45,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10月7日,瑞典當地時間11:45,諾貝爾化學獎頒布;10月8日,瑞典當地時間13:00,諾貝爾文學獎頒布;10月12日,瑞典當地時間11:45,諾貝爾經濟學獎頒布。
  • 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如何在「香味」這件事上放飛自我?
    獲得「搞笑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如何在「香味」這件事上放飛自我?乍一聽有點像諾貝爾獎的山寨版,但其實它大有來歷。當這張紙被貼在含書頁、雜誌或CD封皮等物體上時,並不會聞到香味,而一旦撕開這張紙,馬上就會散發出撲鼻的香氣。 因為這一天才的構思,坎貝爾先生們獲得了當年搞笑諾貝爾化學獎。
  • 價值與爭議:獨家解讀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減貧研究為何重要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思 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201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與麥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實驗性做法「。
  • 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告訴我們:科研是一份興趣+許多歡樂
    北京時間10月5日傍晚起,2020年諾貝爾獎將陸續公布。儘管因為新冠疫情,諾貝爾獎委員會決定將今年的獎項頒布換成線上的形式,並取消年底的線下頒獎及晚宴,但科學的力量卻不會因此消減。在專訪中,維特裡希教授聊了自己的過去,也講述了對於諾貝爾獎的觀點。
  • 新科諾獎得主將飛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腦洞大開
    原標題:大江東|新科諾獎得主將飛上海!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腦洞大開   10月7日下午5點30分左右,2019年首個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哈佛醫學院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威廉·凱林( William G. Kaelin, Jr.)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諾獎為何如此特殊……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諾獎為何如此特殊…… 2020-10-05 19: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61位諾貝爾獎得主「雲端」相聚!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來了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近140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沃爾夫獎、拉斯克獎等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論壇期間將有130餘場科學家獨立演講、70餘場主題峰會,大部分活動將通過網絡向公眾直播。
  • 多少諾貝爾獎得主晚節不保|大象公會
    很少有人意識到,有多少諾獎得主在獲獎後轉投邪路,搞偽科學、偽理論,為保健品微商站臺,乃至加盟傳銷公司,收割全球韭菜智商稅。文|徐子銘中國大眾往往對科研工作者高看一眼,更是把諾貝爾獎及其得主奉為權威。出於這樣崇敬的心理,去年北京通州出臺政策,諾獎得主可以獲得最高 100 平米的人才公寓租金補貼,每月約 2000 多元,引來一片笑聲。
  • 帶出兩位諾獎得主,葉企孫為何如此厲害?看他這一做法就知道了
    在世界上,諾貝爾獎無疑是十分有影響力的獎項,許多科學家也都以能夠獲得此獎項為榮。1957年的時候,對於中國來說意義重大,那一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同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葉企孫出生於19世紀末的上海,15歲考進清華學堂,20歲公費留學美國。先後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求學深造。他一生雖然未曾贏得諾貝爾獎,卻是一位出色的物理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和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在清華大學歷史上,葉企孫不僅是清華的首任物理系主任,還是清華大學理學院的首任院長。
  • 記者採訪30位諾貝爾獎得主 中國科學家如是說
    ■每一個諾貝爾獎背後,都將是科學家探索和發現的精彩故事。  ■「諾貝爾獎」為何如此魅力四射  從宇宙的歷史來看,人類的進程只是一瞬間,20世紀文明的歷史更是電光石火。  在這短暫又不平凡的百年中,人類進出海洋和宇宙,漸漸深入理解宇宙、地球和生命。「諾貝爾獎」設立的百年,有幸目睹了20世紀量子力學、信息科學、生命科學等學科驚天動地的發展。
  • 上海15歲高一女學霸,攻破數學界難題,與諾貝爾獎得主同桌論道
    但就在很多孩子忙著上各種輔導班的時候,上海一位15歲的高一女生,就已經攻克了世界性難題,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成為一名少年科學家了。這位15歲的女生就是談方琳,她在去年十月份的時候,受邀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頂級科學家論壇。要知道這種級別的論壇,要麼是世界各領域傑出的代表,要麼是諾貝爾獎得主,總是全是世界頂級精英匯聚的地方。15歲的談方琳她憑什麼能參加如此高規格的論壇呢?
  • 2020年諾貝爾獎收官!關於它,這些事你知道嗎?
    「開獎周」已經結束,6大重磅獎項也已經輪番揭曉。那小編今天就來說說關於諾貝爾獎那些你不知道的事諾獎得主的照片為何是卡通畫諾貝爾的遺囑裡面從來沒有提到過經濟學獎,經濟學獎的獎金也不是由諾貝爾基金會出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