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日》20周年溯源 那一場空前的「天煞-地球反擊戰」

2021-01-14 Mtime時光網

當福斯影業宣布《獨立日2》的片名為「捲土重來」時,大部分當年看過前作的影迷都會心有戚戚焉。很多人早已認定,外星人遲早會捲土重來,不過這一等就是20年。

回過頭來重新審視《獨立日》,會發現它絕非只是所謂的科幻片血統那麼簡單,科幻、災難、愛國主義、特效多位一體。本來,這樣一個大雜燴作品很容易就會滑向爛片深淵,但羅蘭·艾默裡奇和他的團隊卻將這些元素完美糅合在一起。

透過靈光乍現的創作源起,臺前幕後的製作花絮,宣發營銷的趣聞軼事,讓我們一起回望20年前《獨立日》橫掃全球影壇的霸氣,重溫那一場場視聽盛宴帶給我們的酣暢淋漓。


1994年,艾默裡奇和製片人迪安·德夫林在為影片《星際之門》宣傳時,一位記者問艾默裡奇是否相信外星人,艾默裡奇說他並不相信,「但我相信幻想,我相信『如果』。如果有一天你走出家門,發現一些龐大的宇宙飛船盤旋在天空時,你會怎麼做?聽起來那會是人類歷史上最酷的一天,不是嗎?」隨後,他轉頭走到了迪安身旁:「我想我們有下一部電影了。」

① 劇本構思-故事格局最大化,劇本一天內過審

《星際之門》的全球大賣使業內認為科幻類型片的復興時代再次來到了。艾默裡奇和迪安特意跑到墨西哥構思《獨立日》劇本。創作過程很順利,只用了30天便宣告完成。一個周四中午,劇本被送交福斯影業,第二天上午10點,福斯變回復同意拍攝。次周一,影片便緊接著開始前期籌備,當時福斯給出的預算為7000萬美元,足見對劇本的認可。


《海神號》老太太潛水救人卻突發心臟病暴斃,令人唏噓。


《獨立日》反映了多人物命運,和經典災難片《海神號遇險記》類似,影片中並沒有唯一的英雄,每個角色的出現和離開都會對故事產生影響。艾默裡奇曾回憶,正是《海神號》的導演——災難片大師伊爾溫·艾倫讓自己看到,故事中不同人物的個性、階級、種族、性別對影片的重要,「災難片能夠最大範圍滿足觀眾對電影的娛樂性需求,這絕非是一種類似『好人最後會打敗壞人』的固定結局類型。我們試圖打造一個均衡的卡司陣容,讓觀眾感覺到每一個角色對於故事都是同等重要的。在災難中,每個角色都可能死去,失去任何一個角色都會對故事的走向造成影響。」

人們在向別人講故事時,總會無意識的去修飾故事本身,就好像你上班途中出了一個小車禍,但到了辦公室肯定會向同事說車禍有多麼嚴重而導致上班遲到。艾默裡奇正是通過這一點,利用電影把故事講大,在科幻的外衣下把故事的格局和世界觀最大化。


影片對51區的大篇幅聯想讓美軍心有不爽,不過並沒有幹涉影片的拍攝(圖-「51區」外隨處可見的禁行標)

毫無爭議,《獨立日》是一部弘揚美國主旋律的愛國影片,是美政府與美軍都樂見的出色宣傳片。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最初,美國軍方曾表示願意為影片拍攝提供人員、車輛和服裝上的協助,但條件是劇本中必須刪除涉及「51區」的內容,製片人迪安權衡利弊後拒絕了。對於這樣一部包含諸多軍事元素的影片,如果說完全丟開軍隊的支持,顯然就成了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好在,美軍不給力,還有友軍來幫忙。迪安聯繫上以色列空軍,希望能有一些展現空軍以寡敵眾的現實素材做參考。以軍倒是很爽快,給了一些經過刪減的秘密資料,由此艾默裡奇和迪安完成了本片高潮戰的情節創作。 


② 臺詞考古-主演偏好即興發揮,臺詞致敬《侏羅紀》

其實,《獨立日》並非最初的片名,原因在於華納影業持有「獨立日」標題的使用權。所以福斯起初公布的片名為《ID4》,取「Independence Day 4th of July」的隱晦之意。也因此,在最初的劇本裡,那句後來家喻戶曉的臺詞「今天,我們共同慶祝我們的獨立日!」並不存在。但在猶他州拍攝總統演講的戲份時,製片人迪安要求臨時加入這句詞,他希望能有助於福斯贏得「獨立日」的命名權。未曾想,兩周之後福斯居然如願以償!


這句臺詞是史皇「有感而發」

這種臨時加詞的情況在《獨立日》中並不少見。如這一幕——威爾·史密斯拖著昏迷的外星人穿過沙漠的場景是在猶他州大鹽湖附近的鹽灘上拍攝的,大鹽湖生活著一種細小的滷蟲,這些滷蟲死後,屍體會沉入淺淺的湖底並腐爛,當風力足夠時,湖底的淤泥被擾動,你就能聞到數百萬隻滷蟲腐屍的惡臭。拍戲時,威爾·史密斯有感而發說了一句劇本中沒有的臺詞:「這TM到底是什麼味道?」,並最終被保留下來。

「must go faster」向《侏羅紀公園》致敬


再比如這一幕——傑夫·高布倫在影片最後飛離母艦時說「必須再快一點,必須再快一點」。是不是有點耳熟?這其實是在向他三年前主演的《侏羅紀公園》致敬,在被霸王龍瘋狂追逐的吉普車上,躺在後座的他喊出了同樣的臺詞。原本這句話也不在劇本中,據說是劇組人員太喜歡這句詞了,在後期製作時加上的。

按製片人迪安的說法,傑夫·高布倫和賈德·赫希、威爾·史密斯的對手戲中,超過大半的臺詞都是即興發揮的。好吧,看來這真是一部「攢cuan」出來的電影。

③ 演員邀約-高層看低史派西,史皇妻子錯失良機

每一部大片的背後,總會有很多演員幸運入選,又會有許多人遺憾錯過。在本片中飾演總統夫人的瑪麗·麥克唐納在聽到經紀人介紹說:這是一部關於「直徑約15英裡的宇宙飛船」的電影後,便一口答應參演。最終也證實了她的眼光,《獨立日》是一部值得參演的佳作。


兩位總統,你更喜歡哪一個?


不過,她的「丈夫」人選可就沒那麼順利了。按最初的設定,總統惠特莫這個角色原本是要塑造成一個尼克森式的形象,製片人迪安原本屬意自己的高中好友凱文·史派西,但福斯的一位高層則表示反對,因為他覺得史派西沒有成為大明星的潛力(r u serious?),所以迪安對總統一角的定位進行了修改,並選擇了比爾·普爾曼飾演這個角色。現在看起來,這位顏值高又瀟灑的總統角色還真是很成功。

最富戲劇性的,當屬賈達·萍克·史密斯的缺席。當時她正在拍攝《肥佬教授》,由於檔期衝突推掉了《獨立日》中史皇妻子一角。不過,後來的結果還算皆大歡喜,她成了史皇生活中的新娘。 


 
《獨立日》是好萊塢史上使用微縮模型數量最多的電影,比任何兩部同時代的電影加起來還要多。鑑於影片上映後電影特效製作逐漸進入數字CG時代,如無意外,《獨立日》的這個記錄可能會「空前絕後」的永遠保持下去。

① 月影-60000瓦燈光來照明


工作人員在「月球表面」整理國旗

影片的開場畫面,月球上出現一艘巨大的外星飛船影子,月球表面的特效是製作團隊最先著手準備的畫面之一,也是製作前期最大的難題。首先就在於巨大模型的挑戰,這是有6米寬、8米深的月球部分模型,為了表現太陽的強大光源,劇組還動用了三個20000瓦級的主光來照亮月球表面。

② 飛船-1:1外星攻擊機嘆為觀止


決戰時的外星驅逐艦被「吊」在半空中

影片中,外星母艦釋放出多艘「焚城驅逐艦(City Destroyer)」,這些直徑約25km的巨大飛船是毀滅地球的超級武器,美術團隊製作了一個直徑12英尺的模型和一個直徑30英尺的中等模型,還有一個直徑4英尺的模型用於拍攝特定的一個鏡頭。前兩個大模型中,一個用於拍攝有煙火的特效鏡頭,而另一個則用於一般畫面。這種方法可以讓視效人員同時用兩個畫面進行參考,並能根據導演對於煙火比例的要求來相互疊加兩個畫面。影片的特效總監沃克·恩格爾表示:「使用兩個模型的最初想法是想創造寫實的畫面感,當我們正視飛船的時候,飛船的輪廓會非常的銳利清晰,而遠望七英裡之外的飛船時則會相對模糊。」

雖然巨大的驅逐艦令人恐懼,但最讓人害怕的或許還是其毀滅性的雷射武器「Schism」,開啟時能釋放極具破壞力的光束,將城市夷為平地。Schism的模型也很大,高度超過3米,能夠張開外殼露出內部的炮口,在影片中即代表著毀滅性的攻擊即將到來。拍攝Schism的畫面相當費時,主創團隊有時需要用一整天來拍攝一個畫面,因為要有不同光線和不同效果的畫面作為素材,用在後期製作中進行合成。


1:1的外星攻擊機模型


當然,上述模型與片中51區內擒獲的外星攻擊機(Attacker)相比,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了。這個模型是按1:1的真實比例製作的,寬度近20米,各種細節也是堪稱完美,令人嘆為觀止!

③ 毀滅-地標建築全是模型


「迷你」白宮

《獨立日》有一個很明確的敘事原則——對地球上的重要城市及地標性建築物儘可能做到「應毀盡毀」。影片大部分城市毀滅後的場景都是在洛杉磯東部的工業城市豐塔納拍攝的。1995年,恰逢當地一家大型鋼鐵工廠整修,破敗的鋼筋混凝土場地為影片拍攝提供了極大便利,美術部門只用在現場的基礎上增加一些城市的基本設施和煙火效果就達到拍攝要求。

此外,地球「自產」的各種交通工具,除了給農田灑藥的雙翼機外,基本都是用的模型或特效完成,並沒有勞民傷財的使用實物。爆炸場景中飛向空中的那輛消防車也只是劇組在玩具店買的一個消防車模型罷了。

所以,不要總說好萊塢「有錢就是任性」,在精打細算方面,我們需要向人家學習的東西很多。


「躺倒」的帝國大廈


迷你自由女神像和城市。之所以把城市模型斜置,是為了讓火光從下往上呈現出向城市周圍蔓延的感覺


氣槍一噴,車輛就飛啦


人工操控的外星人


「兩腳」朝天的外星母艦


可愛的迷你停機坪 


 

《獨立日》是一部節奏明快、信息量超大的電影。兩個多小時的片長,光是用於片中的偽新聞報導就拍攝了七十條之多!儘管時間緊任務重,影片卻僅用72天就完成了實景拍攝部分,對於這樣一部大製作來說,這樣的效率絕對算神速。


① 總統戲:演講拍攝日正值廣島原子彈事件紀念日


視頻片段:總統的戰前動員


如今,《獨立日》幾乎成了美國總統光輝形象的一個符號,尤其是那場最煽情的演講令人印象深刻。這場戲拍攝於1995年8月6日,地點在一座老機庫前,這座機庫中曾停放過著名的「艾諾拉·蓋(Enola Gay)」號轟炸機。而在1945年的同一天(8月6日),正是這架轟炸機在日本廣島投下了小男孩原子彈。這次,地球人又要首次用核彈來對抗外星人了,很有寓意。

有總統的地方離不開白宮,1995年,拿白宮說戲的片子不少,《白宮奇緣》《尼克森傳》都是代表。於是,在這兩部「白宮元素電影」之後才拍攝的《獨立日》,就用不著再多費心了,直接在這兩部片子使用過的統一內景中拍攝完成,整個過程順風順水,這也從一個側面印證本片能「多快好省」的原因。《獨立日》之後,這一場景又被用於另一外星人電影《火星人玩轉地球》的拍攝。

② 迎接外星人:直升機試飛以假亂真

《獨立日》既不同於《星球大戰》《星際迷航》等片中不吝筆墨的描繪外星人形象,也不像《鐵血戰士》《深淵》等片讓地外生命時隱時現難見真容。本片在外星人方面處理得非常得體,既有特寫鏡頭也有蜻蜓點水,滿足了觀眾對外星人的「偷窺情結」,又不讓本片淪為一部低俗的「打怪神片」。

拍攝之初,影片藝術指導派屈克·塔特普洛斯為艾默裡奇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外星人設計,艾默裡奇都很滿意難以取捨。最後,艾默裡奇索性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把其中一款設計用作外星人的本體形象,另一款設計則作為外星人的生物機械外衣。


「和平使者」直升機


影片中還有一幕——人類派出和平信使,駕駛直升機升空,嘗試與外星人溝通。那架直升機是Sikorsky S-64 Skycrane,外部裝有一系列閃光燈。直升機首次亮燈試飛時,拍攝所在地奧蘭治縣共收到超過150個民眾打來的電話,聲稱自己看到了UFO。這點足以讓主創團隊欣慰,真是以假亂真了。 


 ③ 雙結尾「彩蛋」:醉鬼英雄偷飛彈


《獨立日》原始結局(帶國外網友解說)


在千鈞一髮之際,蘭迪·奎德飾演的Russell發動自殺式襲擊,破了焚城驅逐艦的命門,吹響了人類軍隊全面反擊的號角。然而,這讓人難忘的一幕最初並非如此設計的。在原剪輯版本中,Russell因為喝了酒而被拒絕成為志願者飛行員,他自己偷了一枚飛彈綁到了農藥噴灑機上,與外星驅逐艦同歸於盡。在試映時,大部分觀眾對這一諷刺搞笑的設定表示認可。

但是,製片人迪安考慮再三後,還是決定重拍這場戲。最大的改動是將Russell由被拒絕變成了被接受為志願者,他的農藥噴灑機也改成了先進的F-18「大黃蜂」戰鬥機。迪安表示,這樣的處理是為了讓觀眾更加深切感受到,Russell是真正做出了自我犧牲的決定。而更為關鍵的原因是,倘若一架民用農藥噴灑機就能輕易躲過外星軍團的防禦,還給驅逐艦以致命一擊,怎麼想都有點過於離譜了。

如艾默裡奇所說,《獨立日》的最大特點就是「大」:大手筆,大陣勢,大規模,大場面。這樣的結果自然會帶來一個副作用,就是將外星人描繪的過於強大,幾乎到了戰無不勝、堅不可摧的程度。在這麼強大的敵人面前,美軍顯得過於孱弱與渺小,如何收場成了問題。


面對中了病毒的系統,外星人一臉懵逼

影片的最後,史皇和高布倫駕駛外星攻擊機侵入母艦,並植入電腦病毒,最終轉敗為勝。這一情節設定未免俗套,也還算是能自圓其說,顯然,這是對1953年科幻電影《地球爭霸戰》的致敬。在那部影片中,外星人最後被生物病原體所擊敗。《獨立日》在表現這一情節時敘事的節奏感和畫面表現力都不錯,很大程度上化解了情節設計上的新意不足。 



福斯從一開始就對本片信心滿滿,在製作階段就已經投入大量的宣傳精力,在當年超級碗比賽期間更是砸下130萬美元投放電視廣告。此外,福斯當年還與蘋果公司達成了聯合推廣協議,影片以「拯救世界的力量」為廣告語出現在大量蘋果公司的平面和電視廣告中;玩具廠商Trend master也與福斯達成合作協議,推出了一系列周邊玩具商品;另兩家公司也看好本片,Molson Coors和可口可樂公司在影片中進行了產品植入,影片上映前,這兩款大量使用了影片畫面的產品廣告四處紛飛,熱鬧之極。看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① 白宮試映:艾默裡奇不安,柯林頓滿意


艾默裡奇擔心白宮被炸會讓總統不滿,不過擔心多餘啦


對於這樣一部極盡所能宣揚美國總統光輝形象的主旋律大片,不讓真正的美國總統捧個場怎麼能行?在影片公映的前一周,6月25日,導演艾默裡奇和製片人迪安在白宮為時任總統柯林頓及其家人舉行了一場私人放映。

艾默裡奇透露,影片在白宮放映時,原本安排他坐在柯林頓身邊,但他刻意把位置讓給了在片中飾演總統的比爾·普爾曼。因為艾默裡奇當時隱隱不安,擔心柯林頓看到白宮被炸會有所不滿,但結果是柯林頓非常滿意。

② 史匹柏因素:老斯暫停《世界大戰》以避鋒芒

作為科幻片和災難片的大師級導演,史蒂文·史匹柏對本片給予關注是情理之中的事。在影片上映前,他曾樂觀預測《獨立日》會是年度票房冠軍。一如所料,影片在北美上映後,首周票房破億,20天破兩億,並榮登當年的北美票房冠軍寶座。有趣的是,它打破的兩項紀錄——最快破億以及最快破兩億,之前的紀錄保持者正是史匹柏的《侏羅紀公園》。更有趣的是,三年後,這兩紀錄又被老斯的《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刷新。


老斯的《世界大戰》直到2005年才推出


此外,鑑於《獨立日》上映後的火爆形勢,史匹柏暫時取消了拍攝《世界大戰》的計劃,以避鋒芒。幾乎同時,華納也將蒂姆·波頓的《火星人玩轉地球》從暑期推遲致聖誕檔期上映。影片公映後的幾個月,多家珠寶店表示海豚主題的珠寶銷售呈現迅猛增長,原因在於女主角薇薇卡·福克斯在片中佩戴了一副海豚耳環和一枚帶有海豚形象的戒指。

③ 中國光碟映像:「天煞-地球反擊戰」成最火片名


《獨立日》錄像帶封套


1996年,《獨立日》以8.17億美元的傲人成績成為當年全球票房榜冠軍,但少數國家並不在公映名單之列。迫於真主黨壓力,影片在部分阿拉伯國家被禁,因為片中出現了以色列和伊拉克士兵聯合作戰的鏡頭。另一個未引進的國家便是中國了,對於剛剛開啟引進大門兩年的中國來說,這樣一部將「外星人」和「美國總統」的戲份都放大了N倍的美帝讚歌,顯然還不太適應。雖然無論從哪個維度來判斷,本片都是最對中國觀眾口味的類型,但極為遺憾,《獨立日》並沒能登上內地銀幕。

好在,1996年前後的內地娛樂文化市場,已是百花齊放的盛景。衛星電視、有線電視、音像市場都是一派繁榮之象。源自香港片源的《獨立日》影碟成了1996-1997年的大熱門,遍布大街小巷的錄像廳、音像店、有線電視及境外衛星頻道,《天煞-地球反擊戰》都是老闆和影迷口中最火的片名。直到今天,這個形象生動又朗朗上口的經典譯名仍為很多過來人津津樂道。

可以說,《獨立日》也為中國引進好萊塢大片做了最後一輪預熱。1998年春,《鐵達尼號》全國盛大公映,從此以後,這類最對國人胃口的商業巨製再也沒有缺席過內地銀幕。 





 ① 影片開場,外星母艦飛過月球上空,母艦的陰影緩緩的遮蓋了登月艙和美國國旗,逼近地球。

② 外星焚城驅逐艦到達地球上空,從雲層中現出真身遮天蔽日,人們無不駐足側目。



③ 驅逐艦打開Schism炮口,藍綠色的光神秘和美麗,路人發出由衷的感嘆,絲毫沒覺察到死神的臨近。

④ 外星人開啟毀地標模式,紐約帝國大廈、華盛頓白宮紛紛炸成渣。



⑤ 在51區的地下實驗室,解剖外星人時,沒有死的外星人控制了研究員,總統試圖與外星人溝通能否和平談判,外星人直接拒絕了總統的要求。


⑥ 總統做了決戰出發前最後的動員,典型的美國英雄主義式演講,突出了美國的救世主形象。這一串華麗段子,當年也是《瘋狂英語》中要求讀者模仿學習的金句。

⑦ 史皇與高布倫駕駛外形攻擊機進入母艦,長度800km、寬度550km的超巨型母艦首露內部真容,龐大壯觀到令人嗔目結舌,地球上空那些驅逐艦和攻擊機都是小菜一碟。



⑧ 醉鬼Russell駕駛著戰鬥機撞向了外星驅逐艦,犧牲自己挽狂瀾於既倒,全片達到最高潮,配合蘭迪·奎德的表演,一個典型的美國英雄就此誕生了!


⑨ 隨著保護罩因電腦病毒失效,外星驅逐艦被地球武器摧毀,埃及、澳大利亞上空的敵軍均被擊落,人類勝利了,自豪感油然而生。



⑩ 回到地球的兩人閒庭信步的抽著雪茄,英雄總能瀟灑的全身而退。


巨型戰艦壓境、UFO滿天飛、城市盡毀、外星人侵入、人類殊死抵抗,當這些曾被科幻迷和電影迷在腦海中過了無數遍的元素集體總動員時,有關影片中的種種Bug就顯得微不足道了,《獨立日》無疑是很多70後80後難以忘懷的一段美好經歷。


作者:臧劍,關中阿福,陳功,Eric


時光網出品



↑↑↑長按二維碼,或掃描指紋即可關注時光網



求評論!求吐槽!求嘚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推薦文章

《骷髏島》金剛身高將超30米

是2005年《金剛》4倍 增加與哥斯拉對戰能力

相關焦點

  • 《獨立日》20周年溯源
    透過靈光乍現的創作源起,臺前幕後的製作花絮,宣發營銷的趣聞軼事,讓我們一起回望20年前《獨立日》橫掃全球影壇的霸氣,重溫那一場場視聽盛宴帶給我們的酣暢淋漓。這個模型是按1:1的真實比例製作的,寬度近20米,各種細節也是堪稱完美,令人嘆為觀止!③ 毀滅-地標建築全是模型  《獨立日》有一個很明確的敘事原則——對地球上的重要城市及地標性建築物儘可能做到「應毀盡毀」。
  • 《獨立日》20周年溯源 天煞地球反擊戰
    當福斯影業宣布《獨立日2》的片名為「捲土重來」時,大部分當年看過前作的影迷都會心有戚戚焉。
  • 《獨立日:捲土重來》末日再臨 地球絕不任人宰割
    詹姆斯·A·伍茲 / 尼古拉斯·懷特 / 卡特·布蘭查德主演: 利亞姆·海姆斯沃斯 / 麥卡·夢露 / 傑夫·高布倫 / 傑西·厄舍 / 比爾·普爾曼 / 夏洛特·甘斯布 / 薇薇卡·福克斯 / 特拉維斯·託普/ 布倫特·斯派爾 / 喬伊·金 / 賈德·赫希 / 雪拉·渥德 / 楊穎 / 威廉·菲德內爾 / 麥肯娜·格瑞絲 / 道比·歐帕瑞 / 羅恩·袁 / 史蒂芬·布萊克史密斯類型:
  • 【影院上映預告】獨立日:捲土重來
    導演: 羅蘭·艾默裡奇編劇: 羅蘭·艾默裡奇 / 迪安·德夫林 / 詹姆斯·A·伍茲 / 尼古拉斯·懷特 / 卡特·布蘭查德主演: 利亞姆·海姆斯沃斯 / 麥卡·夢露 / 傑夫·高布倫 / 傑西·厄舍 / 比爾·普爾曼類型:
  • 災難片《獨立日2》將映 李響獻聲20周年紀念特輯
    災難片《獨立日2》將映 李響獻聲20周年紀念特輯 《獨立日》20周年紀念特輯 主持人李響獻聲 時長:03:53 來源:電影網
  • 獨立日1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 / 災難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1996-07-02(加拿大) / 1996-07-03(美國)片長: 145分鐘 / 153分鐘(特別版)又名: ID4星際終結者(臺) / 天煞-地球反擊戰(港) / 地球捍衛戰影片介紹:  未來某年的7月2日,美國各地的監視站發現一艘直徑達數百英裡的巨大飛船接近了地球
  • 藍港互動攜手福斯數字娛樂 開發《獨立日2》手遊
    原標題:藍港互動攜手福斯數字娛樂 開發《獨立日2》手遊   中國知名互動娛樂內容平臺藍港互動集團日前宣布,正式與福斯數字娛樂(Fox Digital Entertainment,簡稱FDE)宣布攜手發布一款基於好萊塢科幻災難大片《獨立日:捲土重來》的手遊 。
  • 獨立日 打響地球保衛戰
    你家裡才新買了第一個影碟機,首次領略好萊塢災難大片的震撼,威爾史密斯的嘴唇比現在性感,美國總統念出令你熱血澎湃的開戰宣言,你記得它叫[天煞地球反擊戰],20年後它終捲土重來,才曉得原來它也是[獨立日]。
  • 《獨立日2:捲土重來》:艾默裡奇的「災難」魔咒
    20年後的今天,當艾菲爾鐵塔、大本鐘和新加坡金沙酒店都在天空中打起了滾,地球上的防禦和反擊不再有國家之別,當電影不再是一枚席捲全球的重磅炸彈,我卻有點懷念那個影碟機裡,威爾·史密斯扮演的,罵罵咧咧暴打外星人的大兵。電影《獨立日2:捲土重來》劇照「第一部《獨立日》,你如果仔細審視,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災難片。」
  • 【嘉•影訊】《獨立日》天煞地球反擊戰開始啦!
    文/杜綿羊《獨立日2》劇情在電影《獨立日》的基礎上展開,故事背景設立在打敗外星入侵者之後的20年。外星人重返地球,人類再次面對與20年前同樣的局面。· 外星人設定 ·1996年的科幻片《獨立日》講述了未來一個未知年代,外星生命進入地球軌道後大肆侵略地球,而人類則聯合起來一起抵抗外敵的故事。而片中最大的看點之一,就是外星人的設定。
  • 影史經典災難科幻片《獨立日》,第二部中的楊穎成了最大敗筆
    即便放到現在,1996年的那部《獨立日》依然是災難科幻片的經典,豆瓣7.9分的評價不白給。但為了蹭熱度而蹭熱度的《獨立日2:捲土重來》,純屬災難;至於預計2019年上映的《獨立日3》,不予置評。一部經典的商業大片要有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有一批性格鮮明的人物,能刺激腎上腺素的緊張情節,以及過目不忘的經典橋段,再加上,在那個年代已算相當出彩的視覺特效,讓《獨立日》這部經典科幻片變得無懈可擊。
  • 《獨立日2:捲土重來》 艾默裡奇的「災難」魔咒
    20年後的今天,當艾菲爾鐵塔、大本鐘和新加坡金沙酒店都在天空中打起了滾,地球上的防禦和反擊不再有國家之別,當電影不再是一枚席捲全球的重磅炸彈,我卻有點懷念那個影碟機裡,威爾·史密斯扮演的,罵罵咧咧暴打外星人的大兵。
  • 【獨立日2】地球人反擊外星人的故事
    迎戰外星人、保衛地球!1996年,《獨立日》以7500萬美元成本,拿下8億票房。續集發生在1996年,即《獨立日》地球反擊戰的20年後。外星生物打算向地球展開新一輪攻擊。一樣的套路:喜歡摧毀地標性建築。
  • ...獨利」 國美在線會員免費抽取IMAX3D《獨立日:捲土重來》電影票
    一言不合就「獨利」 國美在線會員免費抽取IMAX3D《獨立日:捲土重來》電影票時間:2016-06-23 15:22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時隔20年,獨立日捲土重來! 6月24日,IMAX 3D版《獨立日:捲土重來》即將在全國各大IMAX影院上映。
  • 經典科幻電影續作《獨立日2》劇情簡介及正反評價
    該片故事發生在《獨立日》20年後。講述了外星人帶著先進的武器再次入侵地球,幾位勇敢的年輕人,他們挺身而出,再一次為人類生存而戰鬥。劇情概要經歷過外星人大舉入侵地球後,人類知道,這些入侵者有一天一定會再回來。
  • 為啥外星人一言不合就打地球?《獨立日2》:因為人人都愛世界末日
    20年前,《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在美國獨立日前夕公映。
  • 《獨立日》20年後「捲土重來」 新作引入「蟲洞」概念
    20年前,《獨立日》創下票房奇蹟,白宮被摧毀的鏡頭仍為影迷津津樂道。  20年後,新技術之下如何重續神話?本文將為您梳理續作的看點和幕後。  【前作篇】  《獨立日》:重新定義「大片」  1996年,《獨立日》驚豔放映。
  • 重磅福利 IMAX3D《獨立日:捲土重來》免費看
  • 時隔20年《獨立日》捲土重來 特效奇觀將升級
    《獨立日:捲土重來》(以下簡稱《獨立日2》),將於6月24日同步北美在中國內地上映,這部電影集合了科幻、災難、動作、星際、怪獸等眾多賣點元素,也因為有20年的IP影迷積累而備受期待。   還是原導演執導續集   《獨立日2》這部電影,由執導過《獨立日》、《後天》、《2012》的好萊塢「災難片大師」羅蘭·艾默裡奇執導。這部電影的第一集《獨立日》在1996年,也就是20年前,曾創造全球8億美元的票房紀錄,並拿下奧斯卡特效大獎。
  • 楊穎進擊成「國際穎」(圖)|李冰冰|天煞地球反擊戰_網易新聞
    楊穎(Angelababy)獲邀參演好萊塢科幻巨製《獨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