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一蹶者得一便,經一事者長一智。西安奔馳女車主維權事件發酵後,奔馳該如何重拾消費者信賴,成其最大的課題。
5月23日上午,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金融有限公司和梅賽德斯奔馳品牌乘用車及smart 品牌乘用車授權經銷商聯合推出《服務公約》。60天內可免費更換「問題車」全新升級的「三包政策」、完全自主地選擇或拒絕相關服務項目的「服務清單」,直接觸動經銷商利益《服務公約》的推行,奔馳的決心可見一斑。
奔馳金融禁止收取服務費
奔馳推出的《服務公約》,主要針對「金融服務費」與「三包政策」兩項業務,進一步優化並改進了客戶服務流程和標準。
在《服務公約》出臺前一天,奔馳就出臺了新車質量保障政策、三包保障以及保修政策,之後的每輛車都會有一張售前檢測流程PDI 證書,這張證書將由獲得梅賽德斯-奔馳相關資質的工作人員完成,會隨著新車一同交付給消費者。
從奔馳新推行的「三包政策」上,可謂是在現有三包政策上全面升級,「如因產品質量問題導致需要更換主要零部件,消費者可直接要求免費更換同款、同型號新車。」這一條最為給力,這意味著經銷商和車企再也沒有以需要維修檢測為由拒絕換車了。
同時,奔馳還明確通過奔馳金融貸款方式購車禁止收取金融服務費。「守法合規是奔馳金融公司在華開展業務的前提和根本,也是我們對所有為客戶提供奔馳金融服務業務的經銷商的基本要求。」 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總經理兼執行長歐拓嘉表示。
不過據記者了解,奔馳經銷商的貸款業務存在奔馳金融、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公司三個主要渠道進行。針對大客戶,每家銀行和金融公司都有不同的政策。「如果選擇非奔馳金融進行貸款購車,奔馳方面沒有權利對是否收取相關服務費進行約束,但需要明確收費內容,由車主自行選擇。」奔馳方面表示。
為了更深層次的踐行「誠信經營、合法得體」的服務準則,北京奔馳銷售服務公司及奔馳金融公司還設立《服務公約》專項工作組,並公布了客服電話專線,積極聽取客戶的反饋意見,力圖將「客戶為尊,以禮相待」的基本服務理念進行實踐性落地。
清單透明標準,客戶權益官擁有處置權
記者走訪奔馳4S店發現,在購車過程中所產生的服務內容和價格清單,經銷商都擺在了很醒目的位置,消費者進店便能一目了然,都對服務項目進行了「明碼標價」。
按照《服務公約》規定,除了這份清晰的購車清單外,消費者購車還可完全自主地選擇或拒絕相關服務項目,且這些將不會影響客戶的服務體驗。為保證新服務標準的實施,奔馳汽車還多管齊下,在《服務公約》還提到在經銷商管理崗中設置「客戶權益官」一職,從客戶的視角出發,專職負責客戶反饋和相關服務標準的落實工作。
據了解, 「客戶權益官」這個職位,其實就是將之前位居於銷售經理或者售後經理下面的「客戶經理」一職能提到與其平級,除了直接向總經理匯報外,還擁有一定權限一定金額的處置權。「如果一旦發生糾紛,客戶權益官可以快速做出判斷和處理。」經銷商表示。
「對客戶以誠相待且將心比心,是我們在商業經營中的根本原則。此次,我們聯合全體經銷商合作夥伴通過《服務公約》來重申我們的初心。」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倪愷表示。
寶馬、奧迪在哪?《服務公約》的蝴蝶效應
記者走訪車市發現,消費者對奔馳《服務公約》的內容都表示了認可,許多在奔馳4S店看車的消費者,也紛紛表示,這樣也就多了一份保障,對奔馳也是約束。一來會促使他們更加注重產品質量;二來真是碰到類似問題,也有了協商解決的途徑;三是,收費標準清晰一目了然,也不怕成「冤大頭」。
不過,在寶馬、奧迪店看車的消費者則表示,如果奔馳的《服務公約》能夠在全行業推行,就更好了。「奔馳暴露的問題又不是它們一家的問題,是全行業的問題,其他品牌也應該效仿與改進。」準備購買寶馬X7的劉先生表示,如果寶馬也推行這樣的三包標準和可選擇的收費服務項目表,那就太好了。
汽車行業相關人士表示,立足市場層面,與奔馳經銷商存在同樣問題的廠家也不在少數,奔馳此番正面發聲,算是前車之鑑,但從某種意義上講,也為帶動市場健康發展做出很好的表率。
《服務公約》執行之難,要給奔馳時間
從奔馳公布的《服務公約》來看,「客戶」一詞是這封「保證書」中的主基調,有白紙黑字的規則公示於眾,奔馳態度值得點讚。記者也從經銷商處了解到,這份《服務公約》的確是經銷商與車企共同協商後所制定的,經銷商可謂是自情自願的。
「不過,後續執行過程中也會有一定的難度,細節還需摸索,需要公眾給予一些時間。」經銷商坦言。那麼,在經銷商口中實操的難度到底是什麼呢?
第一難:按揭車更換,按揭款、違約金誰付
升級三包政策,直接更換問題車
《服務公約》:因產品質量問題導致需要更換主要零部件,消費者可直接要求免費更換同款、同型號新車。
汽車三包政策自2013年10月1日執行開始,距今已有五年半的時間,此次維權事件,將現行的「三包」法規中「退換車」條件過於嚴格,造成消費者難維權難的問題暴露出來。奔馳痛定思痛,全面升級三包標準,其中「因質量問題導致更換主要零部件可直接要求免費更換」這一條可謂最為誠懇。
然而,問題來了。如果新車已經上牌,尤其是新車還屬於按揭車,那在換車的時候,車主是否應該全額還清後再辦理換車,提前還貸勢必牽涉到違約金這塊,那誰來支付?如果更換的新車不能馬上提車,是不是還要準備同樣的代步車?
經銷商表示,上了牌的新車因質量問題需要換車,肯定應該是二手車回收,這部分差價儘管目標還沒有明確由誰來支付,但還算好辦。但是目前大多購車者,都採取金融貸款購車方式,也不完全選擇奔馳金融,那如果換車,就勢必要先贖契,這部分資金誰來支付呢,而且貸款銀行也可能不會同意提前還貸,還會牽涉到違約金等事宜。
第二難:要銷量or要利潤
服務項目可選擇,新車優惠或受影響
《服務公約》:在客戶購車過程中為其提供一份詳述相關服務內容及價格的清單。客戶可完全自主地選擇或拒絕相關服務項目,且這些將不會影響客戶的服務體驗。
新車加大優惠力度,然後失去的利潤從服務項目或者售後方面來補,已經成為了行業的「通病」,已然見怪不怪。此次維權事件將這部分「灰色地帶」全然暴露,如果能引起全行業的倒逼自律,倒也不是壞事,但問題是目前只有奔馳要這樣做。
對此有經銷商憂慮地表示,清單透明標準,這個理應如此也不是壞事,但是消費者如果可以自主選擇服務項目,也意味著在新車利潤方面,就不會過於優惠,否則經銷商的利潤也無從體現。但在如今的環境和競爭態勢下,新車優惠力度體現不夠,在市場競爭中就失去了一定的優勢。
故而,奔馳方面可能對於經銷商的商務政策尤其是銷量目標考核這塊,還需要做一些調整。
第三難:過度維權 or服務人員棄崗
壓力陡增,人才流失現象初顯
《服務公約》:設立專項工作組,並公布了客服電話專線,積極聽取客戶的反饋意見,力圖將「客戶為尊,以禮相待」的基本服務理念進行實踐性落地。
在記者與奔馳4S店服務人員的聊天中發現,這些人員如今每天面臨的壓力很大,有部分消費者在詢問一些事情中,都是一邊攝像一邊問問題,態度很不友好,服務人員每天都面臨很大的壓力。
「現在汽車越來越不好賣了,壓力又很大,有點想轉行了。」在奔馳4S店做了三年銷售顧問的李小姐表示,因為維權事件,有些消費者很不理性,不管緣由地維權,都有點過度了,但又擔心處理不當,引發新的麻煩。
該店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汽車行業整體銷量的下滑,銷售人才流失現象日趨突出,但更關鍵的是,作為服務行業,如果各項收費都覺得可有可無,經銷商利潤受損,一定程度上也會讓服務人員的收入大幅減少。
聲明:本文由易車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易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