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的另一側,會不會有一個地球人永遠觀察不到的行星?

2021-01-12 騰訊網

從伽利略把望遠鏡指向天空開始,人類就開啟類星空探索模式,幾百年來已經將太陽系翻了個「底朝天」,和地球大小最相似的金星比地獄條件還惡劣,而和地球條件最相似的火星卻沒啥大氣,其他的不是熱死就得凍死,眼瞅著太陽系裡就只剩下了地球一顆獨苗!

但還有一個未知區域,人類的望遠鏡永遠都觀測不到,甚至在太空的哈勃望遠鏡也無能為力,就在和地球對稱的太陽另一側,有太陽遮擋,啥都看不見,也許在那裡就藏著另一個地球!

《另一個地球》說的到底有可能嗎?

其實《另一個地球》是部劇情片,大意是在地球上破碎的生活,希望能在另一個和地球一模一樣的星球上找回來,和科幻根本就沒啥關係,但這個思想實在非常不錯,在太陽的另一側,存在一個和地球一樣的星球!

假如真的存在,那麼和地球一樣必定同時會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中,簡單的說它上面可能存在液態水,而太陽光照條件和地球一致,那麼非常有可能誕生生命!也許那裡也是一個鳥語花香的世界,有沒有誕生人類其實我們並不關心!

畢竟兩個文明同處在同一個太陽系中還是過於危險,如果可以假設,那麼我們希望那上面不存在文明,只有非洲大草原一般的各種野生動物,還有廣袤的海洋和絕美的風景,加上取之不盡的海洋生物與各種礦產資源,幾乎就差開始瓜分地盤了!

從理論上來看,確實可能存在這樣一顆星球

1767年數學家歐拉根據旋轉的二天體引力場推算出了其中三個平衡點(特解),分別為L1、L2、L3,1772年數學家拉格朗日則推算出另外兩個平衡點(特解),分別為L4、L5!這就是著名的拉格朗日點,似乎對歐拉大神有點不公哈,這幾個點在地月系和日地系都是現實存在的,而且用處還不少:

比如2024年要發射的深空通道,也就是NASA登陸月球和火星的中轉站,將位於地月系的L1點!

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的艾肯特盆地馮卡門撞擊坑,中國在地月系L2點定位了一顆鵲橋衛星,為月球背面和地球之間做中繼通信!

日地的L1點是觀測太陽最好的位置,因此SOHO衛星就杵在那裡,它從1996年5月開始就在那裡正常工作,原計劃工作兩年,結果一直工作到了現在,已經有25年歷史!

日地的L2點也堪大用,2021年即將發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就會在那裡定居,這個口徑達6.5米的望遠鏡,是人類在太空中最大的望遠鏡,未來將揭示宇宙誕生的秘密。

那麼和地球同軌的日地系L3點有啥呢?很抱歉,在這個位置,暫時還沒有人類太空飛行器在那裡,並且從理論上來看,那裡有一個天體人類在地球上確實看不見!那麼那裡真有可能存在一顆大型天體嗎?

從現實角度考慮,它是不可能存在的

儘管看上去很美,但除了L4和L5點可以穩定存在天體以外,其他幾個點都是不可能長期存在的!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因為在L1、2、3位置,不是單向受力平衡,就是雙向受力平衡,而且在同一條直線上,如果此時再來一個橫向擾動,那麼這個天體就會逐漸離去,再也回不到原點!

而太陽系中這種幹擾是很多的,比如其他天體的引力攝動,就最易讓它離開那個位置,但L4和L5是穩定的,受到擾動會回到原位,因此未來的長期空間站,設置在L4、5點,幾乎就不需要位置軌道的能量!

並且在L3點的天體受到擾動離開平衡點後的結局是非常慘烈的,因為同時繞著太陽公轉,兩者不可能完全速度同步,那麼最終將會有一個時刻讓兩者相遇,而這絕不是《另一個地球》中那麼浪漫,而是天體相撞,這一次比蘇梅克列韋九撞擊木星的能量大上億億倍,甚至可能製造出另一個月球!

還有一個可能是,假如在這些點上,想要長期穩定存在,那麼它們的質量要遠小於提供引力的兩個天體,其實這也很簡單,畢竟天體大了,誰都摟不住不是嗎?而現實中的案例是軌道上公轉的木星前後,就有特洛伊群和希臘群兩個小行星群,就在木星和太陽的L4和L5點上!

所以到這裡,我們可以有一個結論了,在太陽的另一側,不會存在另一個地球!因為很多環繞太陽系飛向太陽系外的探測器必定會發現這個天體!當然假如有一個外星人的空間站躲在那裡,我們還真可能不知道!

相關焦點

  • 太陽背面是否存在著另一個「地球」?
    目前,在偌大的太陽系中,被人類能夠嚴格定義的行星只有八顆,雖然科學家同天文學家們在不斷努力尋找來自太陽系中的第九大、十大行星,但結果卻什麼也沒得到。一些腦洞大的天文愛好者就突發奇想:它們是不是存在於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比如與地球同軌道的太陽背面還有一個與我們地球相仿的「地球」。我們有把握確定它們是否存在嗎?
  • 太陽後面真的有另一個地球嗎
    說只有太陽在太陽後面是違背常識的。太陽背後有什麼?寫這個問題的人能解釋一下嗎?太陽一直在旋轉,旋轉了25.05天,也就是說,它將在大約25天的每一個地球日旋轉一次。如果它的背的一側是背側,它會在十多天後掉頭。地球也圍繞太陽旋轉,轉了一年,略超過365天。
  • 八顆行星都會排列在太陽的同一側嗎?
    是否會有那麼一刻八大行星在太陽的同一側排成一條直線? 我們太陽系的12大行星 是否所有行星會排列在太陽的同一側
  • 宇宙中最大的行星有多大?會不會有比太陽還大的行星
    根據現代天文學家們觀察到的宇宙星球數量來看,宇宙中存在著數以萬億計數的恆星,而恆星的周圍又會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行星。就拿我們常見的太陽來說,太陽的周圍就有八大行星圍繞,而其他恆星的周圍更不知道有多少顆行星圍繞,總而言之,只會比想像中的多。
  • 如果木星與土星相撞,然後合併在一起,會不會變成另一個太陽?
    木星(Jupiter)是太陽系中除了太陽以外最大的天體,而土星(Saturn)則是太陽系中,質量與體積僅次於木星的第二大天體。由於這兩大行星的成分主要都是氫元素,這也是恆星的主要組成元素,那麼一個有趣的問題就來了,如果木星與土星相撞,然後合併在一起,會不會變成另一個太陽?
  • 太陽系會有第九行星嗎?在太陽的背面,會不會有一顆「反地球」
    會不會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就存在著一顆行星,只是由於它所處的位置特殊,所以我們未能發現它?比如在太陽的背面,是否存在著一顆我們永遠無法看到的「反地球」?其實早在古希臘時期,就有哲學家提出過類似的猜想,也獲得過很多人的支持。
  • 太陽背面真的存在另一顆地球嗎?
    我們從未停止過尋找外星生命,我們猜測過生命存在的許多形式,也會嚮往適合人類居住的其它星球。在科幻小說中,有一個非常流行的概念,太陽的背面存在著一顆與地球一樣的行星,它沿著地球軌道,無論地球運行到什麼位置,這顆行星永遠躲在太陽的後面,它被形象的稱為反地球。
  • NASA的行星搜尋衛星發現了另一個與地球大小相似、可宜居的行星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系外行星調查衛星的太空望遠鏡(TESS)發現了另一顆地球大小的、可能適合居住的行星。該行星圍繞著一顆恆星運行,其距離範圍在條件允許液態水存在於行星表面。根據位於帕薩迪納的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一份聲明,科學家利用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確認了這一發現,稱為TOI 700 d。
  • 我們可能永遠找不到外星人
    看過這麼多影視劇,你有沒有想像過,宇宙中是不是真的有外星人,它們會長什麼樣呢?如果地球人與外星人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對此,科學家們並不那麼樂觀,他們認為,地球人永遠不可能見到外星人。出現外星人的概率有多大?想要見到外星人,首先要確定它們存在的可能性有多大?
  • 如果木星與土星相撞,會有可能變成另一個太陽嗎?
    木星變成另一個太陽一直都是個熱門話題,這可能有多種因素導致,首先它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其次它還是一個恆星胚,簡單的說在條件足夠的情況下它是能成長為恆星的;最後有部著名的科幻片《2010威震太陽神》中描述了一個木星成為太陽的故事,情節有些曲折與離奇,但結局震撼,天空中出現兩個太陽!
  • 水星 -- 在那些太陽永遠照不到的地方,存在水冰.
    在Telektonon預言棋盤中,太陽印記白狗位於太陽預言流首位,對應的行星是水星。,在那些太陽永遠照不到的地方,存在水冰。在那些太陽永遠照不到的地方,存在水冰。在那些太陽永遠照不到的地方,存在水冰。在那些太陽永遠照不到的地方,存在水冰。
  • 太陽的引力這麼大,為什麼行星不會被太陽吸走?
    太陽的引力為什麼不能把行星拉走?我們知道,太陽佔據著太陽系質量的99%,是太陽系的核心,既然太陽的引力這麼大,為什麼行星不會被太陽吸走?因此,它們的前進動力與它們向太陽的下落正好是平衡的,它們以一個圈的形式朝著太陽墜落。如果你扔一個與地球表面平行的球,它有向前的動力,但是由於地球的重力,所以它的軌跡形成了一個弧線,而地球上的空氣阻力使它更快地失去前進動力。如果你把同一個球扔得很快,而且沒有空氣阻力來減緩它的速度,球最終還是會落到地球上,但是如果速度足夠快,向下的曲線會與地球的曲線相匹配,這是一個球體。
  • 太陽的引力這麼大,為什麼行星不會被太陽吸走?
    太陽的引力為什麼不能把行星拉走? 我們知道,太陽佔據著太陽系質量的99%,是太陽系的核心,既然太陽的引力這麼大,為什麼行星不會被太陽吸走?
  • 即使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熾熱的水星也會產生冰
    水星的名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所在的位置——比太陽系中任何其他行星都更靠近太陽。這種距離意味著水星會變熱,真的很熱。然後,水星上有一些地方是太陽永遠不會照耀的。 在水星的兩極,就像月球一樣,有著所謂的「永久陰影區」(PSRs):儘管離太陽相對較近,但仍存在於永久黑暗狀態下的坑坑窪窪的凹槽。
  • 30年前,人類親眼見證了另一個「太陽」的毀滅,但不廣為人知!
    30年前,人類親眼見證了另一個「太陽」的毀滅,但不廣為人知!太陽系中有各種各樣的天體,但是因為離我們較遠的緣故,我們很少能夠看到他們的具體情況,所以我們一般藉助天文望遠鏡,來觀察他們,然後為了留住他們的樣子,會與他們合影留念,而地球在照片中所呈現出來的樣子就是,一顆藍色的水球,而隔壁的火星是紅色的,被人們稱為是紅色的星球。
  • 冰火兩重天,假如地球被太陽潮汐鎖定了,會發生什麼?
    現在為你闡述如果地球被太陽潮汐鎖定將發生什麼?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只能看見月球的一側?那是因為月球離地球太近以致月球面對我們的一側受到了地球更強的引力,且月球自轉一周的時間與饒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一樣長,這就使月球被地球潮汐鎖定。
  • 太陽背後藏著一顆「反地球」嗎?
    最早的宇宙模型古希臘時代,哲學家菲洛勞斯提出了這樣一個宇宙模型,他認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一個在空間中進行運動的球體,圍繞著「中心火團」運動,太陽就是這個中心火團的反射,並且他還提出在太陽系內存在十個天體,在太陽的背面可能存在一個「反地球」,這個星球永遠藏在太陽的背面,因此人類觀察不到,科學家一直懷疑地球存在
  • 假如八大行星都有人類居住,那麼太陽系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這是一個開腦洞的題目,我們知道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只有地球適宜人類居住,地球表面平均溫度約為15℃,擁有合適的大氣層,也擁有大量液態水的存在。而其他七顆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氣態行星」,而水星和金星的表面平均溫度都在400℃以上,火星表面的平均溫度約為-55℃,而且火星大氣層十分稀薄,這七大行星目前都不具備人類生存的條件。
  • 木星的太陽之路:土木相撞,有可能形成另一個太陽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木星變成另一個太陽一直都是個熱門話題,這可能有多種因素導致,首先它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其次它還是一個恆星胚,簡單的說在條件足夠的情況下它是能成長為恆星的;最後有部著名的科幻片《2010威震太陽神》中描述了一個木星成為太陽的故事,情節有些曲折與離奇,但結局震撼,天空中出現兩個太陽!
  • 太陽系存在第九行星?和地球同一軌道,位於太陽背後?
    (譯註:行星的存在對恆星的運動和周圍的行星都有很小的影響),如果在太陽後面有另一顆行星的話,它肯定會對太陽本身的擺動產生輕微的影響。在太陽系中不可能有這樣一顆行星,在同一軌道上有兩顆行星,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與太陽形成線性關係,太陽也不可能永遠阻擋人類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