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怎麼為新工科服務?17個在線課程讓你讀懂新版大學《物理學》

2020-11-23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馬文蔚《物理學》作為一套影響了幾代人的大學物理教材,1977年的第1版伴隨著改革開放應運而生,在40多年來的使用實踐中,不斷成長,一版再版,11月7號上午,東南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馬文蔚《物理學》第7版,新版教材包括哪些與新高考改革後相關的內容?呈現方式上有了哪些變化呢?

  1978年,《物理學》第1版剛剛面世,馬文蔚教授就根據當時高校恢復招生的形勢,開始籌劃適應新的教學要求的改編本。儘管當時條件艱苦,但作者初心不改,攻難克堅。

  80年代中期,《物理學》第2版以全新的面貌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成功出版,聲名鶴起,奠定了它在全國高校廣泛應用的基礎。

  《物理學》第3版加強了現代物理知識在教材中的體現,並保證其呈現方式的可讀性。事實證明,對於這一關鍵改編節點的成功把握,達到了與時俱進,穩定發展的預期效果,為第5版、第6版的改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物理學》從第1版到第7版,從第1版的13位作者,到現在以馬文蔚教授為首的編寫團隊;從擔任歷次改版審稿人的老一輩教育家佘守憲、徐緒篤、湯毓駿等,到大學物理課程指導委員會的歷屆領導陳澤民、李師群、顧牡、王青等;從高教社的第一代編輯湯發宇、李平、楊再石等,到現在物理分社的繆可可、張海雁等;幾代人都對該教材的改編出版傾注了無數的心血,做出了無私的奉獻。

  《物理學》從第1版面世至今,總印刷量已近千萬冊,讀者如雲,好評如潮。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剛剛問世的《物理學》第7版結合呈現內容和當前形勢,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在書中有機地增加了課程思政的內容,作者團隊不忘物理教育的歷史使命,不忘馬文蔚教授等編寫《物理學》第1版時的初心。

  讀者在第7版中,既可以看到物理學給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帶來的巨大成果,也能學到物理學家為了科學事業孜孜以求、勇於奉獻的科學精神。

  在教材內容的呈現方式上,《物理學》第7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帶來的方便,不僅利用二維碼將主教材與教學輔助教材相關內容連結起來,也將許多電子文檔、動畫、視頻配合應用到了主教材中。

  東南大學解希順教授介紹說:「提倡從理解物理概念著手,強調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結合了各地新高考政策的不同,比如像熱學,氣體的方程有些地區可能不講,書中就引用生動有趣的例子,通過掃描二維碼,為學生們補上氣體定律這一課。」

  此外,修訂採用了2018年第26屆國際標準計量標準大會對基本物理量的定義和標準,保持了在規範性上與國際最新標準接軌。

  此次修訂後的教材更加注重素質教育,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人才培養目標,符合教學和認知的基本規律。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於啟發學生利用物理原理、物理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在大學物理課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據悉,此次修訂教材結構未做大的調整,有利於教材使用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能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學時的使用需求。解希順教授說:「這個教材它雖然涉及方方面面,但是也不能很深,讓學生真實的感受到我們現在學的物理是21世紀的物理,而且這個物理和你的將來,無論你工作還是生活都是密切相關的。」

  在第7版教材中,東南大學物理學院周雨青、解希順兩位教授也是編寫組成員。 可以預期,《物理學》第7版的出版發行必將有利於在當前特殊的國內外形勢下,搞好我國高等院校大學物理基礎課程的教學和研究。

  東南大學周雨青教授告訴記者:「所謂新工科,就是說在原有的工科基礎之上,結合現在的一些發展趨勢,比如說我們以人工智慧為主線的這種工科發展,可以把各種傳統的工科科目把它串接起來。舉個例子,過去的駕駛是以機械、磁電錶以及人的控制來完成的,現在流行的自動駕駛,所牽涉到的技術,在人工智慧的這條線上把很多東西全部濃縮在一起,比如說導航傳感和人工識別成為了自動駕駛的一個主線,在主線上把傳統的機械全部匯集在一塊,它就不是一個離散的一種單獨的科目。」

  那麼,在新工科背景之下,又給大學物理教學提出了怎樣的要求呢?

  周雨青教授告訴記者:「物理教學如何重新構建一個知識體系,為新工科的形式服務,是當前我們課程教學和教材建設的主要解決方向。知識體系的重新構建,教師對整體知識體系要有一個完整的認識,知識體系和各個新工科的科目,能夠無縫地銜接好,這也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也擺在我們編寫團隊面前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新版教材在呈現方式當中引進了課程元素,書中涉及到的17個課程,也是用物理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案例。

  「比如磁電式儀錶盤,北鬥導航也好,GPS導航也好,導航的技術所使用的物理定理,物理基礎是怎麼結合在一塊的,我們會有一個選題,我們在書本裡面呈現的知識,就可以跟課程和實際運用密切結合。」周雨青教授介紹說。「我們用一個個工程運用的專題形式,把各個零散的孤立的知識點串在一個工程問題中進行解決。這樣學生學了以後,就會感覺物理的知識是有用的,是可用的。我們整個資源建設過程當中,以東大為核心,至少牽涉到50所學校,上百人的一個團隊的力量。」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黃迪 史斌燕 王堯 趙凌翔 通訊員/東物宣 編輯/韓瑜)

相關焦點

  • 新版大學物理教材來啦!百位教授匯聚東大為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獻智
    11月7日,「新工科」背景下大學物理教學改革與教材建設研討會暨東南大學馬文蔚教授《物理學》(第7版)新書發布會在南京舉行。百位物理學相關專業的教授匯聚東大,為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獻計獻策,暢所欲言。    △新版《物理學》發布  「生活中處處用到物理知識,機場安檢、無線充電、高鐵測速、5G運行……都說學好物理,才能更好地認知世界。
  • 強基計劃:天津大學應用物理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春霆教授是物理系生物物理方向的創始人,張春霆教授創立的DNA序列的ZCURVE理論為計算機輔助基因診斷提供了理論基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物理系生物物理方向建立的ZCURVE-CoV資料庫為全國抗「疫」提供了支持。
  • 高考專業解讀23:物理學、應用物理學、核物理、聲學(T)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欄目將以連載的方式,對大學專業大類逐一解讀,幫您做好升學規劃,歡迎關注!物理學類——物理學、應用物理學、核物理、聲學(T)物理學類下有四個專業,分別是物理學、應用物理學、核物理、聲學(T)。
  • 鞏金龍副校長應邀為國防科技大學作新工科課程思政專題報告
    本站訊(通訊員 賈盼 劉坤)11月20日,國防科技大學舉行課程建設研討集訓。天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鞏金龍應邀作「以新工科建設為載體,提升課程思政育人成效」專題報告。鞏金龍從新工科課程思政的背景意義、新工科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以及新工科課程思政的探索實踐三個方面,系統介紹了天津大學新工科課程思政的理念認識、實施舉措和取得成效
  • 哥本哈根大學 天體物理學
    如果你的夢想是星辰大海,天文學也許再適合不過。天體物理學是研究空間/宇宙/宇宙現象的物理學分支,例如恆星、星系和它們之間的物質,既通過理論水平,也通過天文觀測。作為天文學的夢想之地之一的丹麥,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和國家長久以來的政策支持,如果有意求學,請將哥本哈根大學列入你的申請名單。哥本哈根大學,坐落於丹麥王國首都哥本哈根,是丹麥最高學府。
  • 上海交通大學「物理學與天文學」專業:全國第3,世界前50!
    QS世界大學排名橫跨5大學科群和48個學科,評估了全球83個國家地區的1368所高校。上海交通大學共12個學科進入世界前50。上海交通大學物理學與天文學學科進入QS世界大學學科排行榜前50名,排名世界第48位,位列全國第三。
  • 我國工科類大學排名,第三個容易被忽視,都是工科強校,你知道嗎
    我國工科類大學排名,第三個容易被忽視,都是工科強校,你知道嗎工科是我國比較熱門的學科專業,工科專業的話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基礎學科的原理,結合我們的生產的實踐過程中積累的經驗而發展起來的學科,我們中國的高校有哪些工科比較優秀的大學呢
  • 物理學類專業信息及就業情況介紹
    基礎物理主要課程為「五小力學」,是基於中學物理的延伸和系統化,分力學、光學、熱學、電磁學和原子物理學等基礎理論課以及基礎物理實驗。 近代物理主要為「四大力學」,即理論力學、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和統計力學(又稱熱力學與統計物理)。他們是整個大學物理最為重要也是最難學的部分。
  • 神童尹希17歲是哈佛大學的博士生,他原本是中國的一名物理學新
    即使是在科大這樣的頂尖大學,他依然鶴立雞群,在完成中大五年制本科課程後,表現優秀的尹希還獲得了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等的通知書錄取。最後,他選擇了他夢想中的哈佛大學,那一年尹希才只有十七歲。他是哈佛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進入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後,他選擇理論物理學作為研究課題。
  • 物理學:析萬物之理
    因此,物理學及相關學科是探究物質結構和運動的基本規律的前沿學科,是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的基礎和源泉。本科階段主要課程說到物理基礎學科的地位,從大學的課程設置可見一斑。在高校裡除物理類專業外,理、工、農、醫、林等各類非物理專業的基礎課中普遍設有《大學物理》。與大學其他非物理類專業相比,物理專業所學的知識更加體系化。
  • 物理學:析萬物之理
    因此,物理學及相關學科是探究物質結構和運動的基本規律的前沿學科,是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的基礎和源泉。 本科階段主要課程 說到物理基礎學科的地位,從大學的課程設置可見一斑。在高校裡除物理類專業外,理、工、農、醫、林等各類非物理專業的基礎課中普遍設有《大學物理》。與大學其他非物理類專業相比,物理專業所學的知識更加體系化。
  • 中國大學物理學專業實力排行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是國家科技人才培養基地和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培養基地。目前物理系有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凝聚態物理方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方向)、光信息科學與技術3個本科生專業和凝聚態物理、光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和物理電子學4個博士點,其中凝聚態物理、光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工科大佬清華大學,排名第三。
  • 20年代末,美國大學認識到理論物理學對實驗物理學發展的重要性
    1927年秋,從歐洲留學回來的鮑林,對如何發展化學學科已經形成非常確定的信念:量子力學的革命性發展必然引發化學的新革命。他給美國各個大學化學系的學生作報告的過程中,不斷宣傳學科的新信念,即強調量子力學在理解化學的重要性。
  • 應用物理學專業:夾生飯、難下咽(高考家長每日必讀),No.67
    三個緯度講專業:1、學什麼;2、幹什麼;3、報考建議應用物理學,聽上去好像是物理學的應用,感覺不錯。事實上呢?1、這個專業學什麼:核心是:基礎物理(力學電磁學光學熱學原子物理)、四大力學(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物理實驗,然後,各高校各高校還會跟據情況設置其他專業科目,應用物理學,大部分學校是偏電子、信息技術等方向,所以需要去學一些相關的課程。
  • 在大學裡,工科和理科有什麼區別?
    大學裡的工科和理科有什麼區別?1、理學類專業理學類專業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天文學、地質學、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地球物理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理論應用力學、心理學、統計學等。
  • 上海交通大學「致遠榮譽計劃」榮譽課程建設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
    3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致遠榮譽計劃」榮譽課程建設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順利召開,此次會議通過Zoom平臺在線進行。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常務副校長丁奎嶺,副校長兼致遠學院院長徐學敏,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吳靜怡,榮譽課程建設委員會全體成員以及致遠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參會。會議由致遠學院常務副院長章俊良主持。
  • 美國東南密蘇裡州立大學將開設一門新的工科專業
    2017年秋季起,東南密蘇裡州立大學(Southeast Missouri State University,簡稱SEMO)將正式開設一門新的工科專業--工業與系統工程(B.S.)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給更多的學生們提供了在STEM方向的教育機會。
  • 與量子物理學高度重疊的心經,讀懂它,你將受益一生
    乍一看標題,會有人覺得佛學和物理學是兩個不同的派別。一個是宗教,有迷信色彩;一個是科學,是求實派。硬生生扯在一起感覺很不舒適。但下面要說的就是正因為兩個看似不相干的領域,但其各自理論相加在一起卻高度重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咱們且往下仔細品讀。
  • 【組圖】浦項科技大學——韓國最強工科大學
    作為韓國歷史上第一所以研究為中心的大學,浦項科技大學成立於1986年12月3日。  浦項科技大學是以理工科為主的私立大學,憑藉「提供最好的教育,進行最尖端的科學研究,服務國家乃至全世界」的辦學理念,如今已發展成為世界頂尖的科技大學,在2010年美國時代周刊的全球排名榜上名列第28位。
  •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出版社密切協作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在線...
    為貫徹教育部《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落實我校「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專項工作會議部署,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出版社積極行動,主動服務師生、承擔使命,於近日首批上線了電子版系列教材,供廣大教師和學生在疫情期間免費學習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