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量子物理學高度重疊的心經,讀懂它,你將受益一生

2020-11-22 沐然影視

乍一看標題,會有人覺得佛學和物理學是兩個不同的派別。一個是宗教,有迷信色彩;一個是科學,是求實派。硬生生扯在一起感覺很不舒適。但下面要說的就是正因為兩個看似不相干的領域,但其各自理論相加在一起卻高度重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咱們且往下仔細品讀。

心經前半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佛學中的五蘊是指「色(眼睛所看到的)、受(感受到的現象)、享(身體接觸物體的應激反應)、行(行動、行為)、識(內心的意識以及潛意識)」。

意思就是說:「觀自在菩薩(觀音菩薩)在深入禪定(打坐入定)時,發現了一個現象:我們獨立的個體的行為意識和身體上的感受以及眼睛看到的其實都是不存在的,只是宇宙的一種感知現象」,因為每個人和宇宙是一體的。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沒有意識存在的地方,就沒有宇宙。」有了意識才能感受宇宙的存在,這是一個相對論的話題。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

(舍利子是高僧在圓寂後所剩下的身體遺留物,是一種結晶體,科學尚無法對其物質結構進行元素分類匹配。)

在心經中的淺表意思是「舍利子其實是不存在的,因為世界上的所有物質你說他有也是正確的,你說他沒有他就沒有也是正確的。世界上骯髒和純潔都是我們分別心對比出來的。

量子物理學中有這樣一個推理「世界上所有的物質,如果把它從個體到分子、原子(原子核+電子)、原子核(質子+電子)、夸克逐步拆解到無窮小就什麼都不存在了。」更別說我們這個身體,如果拆解以後,就變成了什麼物質?誰都無法解釋。唯有意識是獨立存在的。意識支配了行為才會有分別心。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無眼界無意識界,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竟。

意思是「當你關閉了一切行為、感知、和思想就會發現一切都不復存在,也就沒有生和死的界限,即使死去也只是身體回歸了大地,而意識會回歸宇宙,同為一體」。

量子物理學中對意識的研究也稱為「量子意識」現目前無無法用物理力學去驗證和解釋。但心經中已經用禪定的方法去捕捉這樣的現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淺釋:「我們生活的世界上,如果人人都一樣斷除煩惱,就不要用主觀的思維去判斷事物的好壞,好與壞都是外界事物投射到內心的陰影,何必庸人自擾,該來的總會來,該走的留不住,坦然一切發生的事情,只有明白了這個道理才會了無牽掛,自然灑脫,得不到的始終始終是得不到的,何必耿耿於懷,痛苦不堪,只有當放下包袱才,把我當下才能快樂。」

這裡面其實就是相對論的結果,用物理學的相對論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因為有了參照,有了對立面才能解釋的這麼細緻入微。

量子物理學的微觀理論可以把物質拆解成能量,反過來能強量聚合在一起形成了物質。所以我們只是一堆被聚合的能量,能量附加了意識,可以獨立思考的個體而已。

因此,無論是科學還是經典,我們都應當去以求知的心態讀懂它,用辯證的思維去分析它,用理性的思維去驗證它,用參照的方式去運用它,才能更好地面對生活,發現人間的美。

(編輯:沐然)

相關焦點

  • 心經與量子力學
    般若波羅蜜多:即是這篇心經本身。也就是說這篇心經裡所記錄的東西(法門),都是經過觀音菩薩本佛親身驗證過的,證明真實不虛,才寫下來流傳後世。五蘊:組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通俗的講就是這個物質世界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組成的,包括人的意識感知。即,色受想行識。世界是真的也不是真的。
  • 牛頓極力推薦的一本書,稱之為至高無上的哲學,讀懂了就受益一生
    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牛頓的一段語錄,這段語錄中牛頓極力推薦了一本書,稱之為至高無上的哲學,讀懂了就受益一生!文字如下:我有好多藏書,可是我沒有時間坐下來細讀。它們的內容都很不錯,但價值卻如銅幣一樣。銅幣是有價值的,但價值太小了,許多銅幣才值一塊銀幣,有些書就好比銀幣。只有少數的書能像金幣,而最有價值、最寶貴的書就只有聖經。世界上沒有哪一門科學比聖經更確實可信。
  • 讀懂量子力學的知識,方能夠與時俱進
    對於量子力學,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或者是讀懂這方面的知識,方能夠與時俱進。目前大眾對於量子力學、光學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但是量子力學又跟化學相關性比較強,相當於我們是一種假設性的東西。但是如果我們真的學懂量子力學,能夠推演出來電子也有三六九等的話,我們會驚嘆量子力學是如此的牛逼,一個人的一生該往哪一方面發展?這就如同是科學家,當別人說到論文是給誰看的?大部分人都會想到ta那位論文發表在哪一期上的第一篇文章,是哪一個地方發表的,這樣的意識,我覺得是沒有必要的。
  • 量子物理學已證明意識永生
    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反駁近乎死亡的經歷,稱它們為大腦缺氧的產物。但是,當患者詳細描述其身體處於臨床死亡或昏迷狀態時、病房、病房外甚至醫院外面發生了什麼,這一事實又如何呢?現代科學否定了意識在體外存在的可能性,因為從它的角度來看,意識是大腦中化學反應的產物。量子物理學對此提出了反駁。總的來說,無論聽起來多麼褻瀆神靈,科學都是相對的。
  • 極簡量子物理學|秒懂核心概念
    」《紐約時報》:傳統通信衛星使用無線電波信號,而量子通信衛星用的則是一種結晶體,會產生一對相互糾纏的光子。即便將其中一個傳輸到很遠之外,它們的屬性依然會糾纏在一起,因此可以通過控制這一屬性來發送信息。中國在2018年6月,率先全世界,發射了一顆量子通訊實驗衛星——但是多數非專業人讀者認為量子學非常深奧抽象。本文通過對幾個最基本概念的梳理,可以讓你瞬間秒懂!——至少在宏觀邏輯、或管理思維、哲學思維層面,可以開始用量子物理學來理解這個「新世界」、「新宇宙」了!
  • 小詩大道理——十首哲理詩,讀懂了將受益終生!
    而哲理詩深沉渾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於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篇幅雖短小,內容卻深沉渾厚。 千百年來,古人留傳了許許多多的哲理,這些哲理被詩人寫入詩中流傳下來,至今讀來,依然發人深省、讓人受教。 下面一起欣賞十首哲理詩,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哲理,讀懂了將一生受益!
  • 量子物理學:到底什麼是真的?
    圖片來源:Dan Harris/MIT Owen Maroney擔心,物理學家將大半個世紀都花在了欺騙行當上。身為英國牛津大學物理學家的Maroney解釋說,自從他們在20世紀初發明量子理論後,就一直在討論它有多麼奇怪,比如它如何使得粒子和原子同時在很多個方向移動,或者同時順時針和逆時針旋轉。不過,Maroney認為,討論終究不是證據。
  • 量子糾纏,一圖讀懂它!
    這種靈異的現象也存在於我們的亞原子世界中,被稱為量子糾纏 。這張圖將帶領我們去讀懂什麼是量子糾纏。他們所測量的光子-即使相距很遠-仍然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就是量子糾纏。糾纏的兩個粒子,一個粒子發生的任何變化都會立即影響另一個粒子,而無論它們之間有多遠。愛因斯坦稱之為「遠距離的幽靈行動」。
  • 科學網—量子物理學:到底什麼是真的?
  • 量子物理學的裡程碑:把光存進「手提箱」
    如果我們要從量子通信和計算的速度和安全性中獲益,那麼我們就需要弄清楚如何將量子數據轉移。現有的方法是:使用光來存儲數據作為粒子狀態圖,利用光學量子存儲器存儲和傳輸光。然而,對於量子通信,光不是很容易被「捕獲」的,用光來傳輸數據是不受控制的,通常光會丟失。
  • 《荀子》10句經典名言,說透10個哲理,讀懂受益一生
    今天,隱娘要分享荀子書中的10個驚世哲理,如果你能讀懂並致於行的話,將受益一生。1蓬生麻中,不扶則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譯文】蓬草長在麻地裡,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進了黑土裡,就會變得和土一樣黑。【感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微觀宇宙:量子物理學將顛覆時空的定義
    這個理論的內容非常特別,它顛覆了人類傳統物理學的定義,一個量子可以同時存在於A與B的兩個點,也就是說他可以同時影響過去與未來,這個驚人的發現也讓人類科學界陷入了矛盾之中。在量子理論中最關鍵的一種現象為「量子糾纏」,量子物理學認為一個物體發生變化的同時另一個物體可以立即發生變化
  • 潘宗光教授教你《心經與生活智慧》
    本書以心經為切入口講習佛法,是一本面向普羅大眾的通俗入門性小冊子,看完後能產生對佛法的基本認知。要想讀懂心經,就要理解三個概念。一、「不執著」「不執著」是指不被過往的認識或觀念的主觀作用所局限,能做到如實地完全覺知當下的環境與事物。
  • 量子疊加真實存在,科學家「拍攝」到了量子疊加態消失的過程
    通過三維坐標顯示量子狀態。條的高度指示可能的量子態的疊加程度。影片展示了在測量過程中某些重疊是如何丟失的,以及這種丟失是如何逐漸消失的,而其他的重疊則保留在理想的量子測量中。圖片:F.., "Tracking the dynamics of an ideal quantum measurement,"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20測量量子系統會導致它發生變化,這是量子力學的奇怪但基本的方面之一。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能夠證明這種變化是如何發生的。研究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物理評論快報》上。
  • 當量子物理學遇到精神病學時
    小號ynchronicity:史詩任務,以了解原因的量子性質及其效力 保羅·哈爾彭基礎(2020)現代物理學的講故事者一直在尋找新的方法來傳達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的相對現實之間的張力。相對論主張一個宇宙,在宇宙中導致結果的產生,沒有比光更快的傳播。
  • 頂級量子科學家們:世界是覺性的頻率
    因此,你可以說佛陀說法49年,講述的是全宇宙(十法界)的「科學」,也可以說愛因斯坦的老師、量子理論之父——普朗克博士,講述的是現代人易懂易信的物質的「佛法」。看他如何從科學視角,解讀佛法世界量子力學一直是物理學研究的前沿領域,是世界尖端的科學研究範疇。
  • 對於量子物理學,你是否也有這些誤解
    撰文:Julien Bobroff(巴黎薩克雷大學物理學教授)多年來,我一直在推廣自己的研究領域——量子物理學。一般公眾都覺得這是個很吸引人的話題,書籍和雜誌封面也常常表現它的神秘。然而,在物理學的這個領域中出現了許多誤解,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通過事實來說明這其中的6個錯誤觀念。
  • 青少年必看的十本書,受益一生,讓你改變「命運」!
    太多的人都在忙於改善自己在物質社會中的地位,拼命地去佔有一切,孰不知,生命是有規律的,只有遵循了一定的原則去生活才能獲得成功,才能實現你的目標,從而改變自己的一生。這十本書是集合認識自我、提高格局、開闊眼界、處世智慧、培養情商、讀懂他人、認識自我、命運改變、處事謀略於一體的書。
  • 莎士比亞關於愛情的名言,每一句都值得收藏,讀懂了受益終生
    莎士比亞是英國的大文豪,一生之中,寫下了許多的戲劇,然而這些戲劇,也大多以愛情為主,尤其是《羅密歐與朱麗葉》更是成為了愛情經典。然而在莎士比亞在這些經典的愛情戲劇裡,還有許多愛情名言,只要讀懂了這些愛情名言,那麼也就懂得了怎麼去愛。
  • 物理科普 | 一張圖帶你讀懂物理學分支及之間的關係
    >而這位名叫Dominic Walliman的牛人繪製出了上面的這幅物理學家族圖表,而且還將物理學的發展歷程展示了出來,從牛頓的經典物理學到現代的量子物理學。在視頻中你能看到牛頓的經典物理學中,物體的運動法則和宇宙重力之間的聯繫;地球的公轉與地球上的物體所受到的離心力的聯繫,他還請指出物理中的數學非常重要,數學是物理學的語言接著還有電磁學、流體力學和經典機械原理的分支,甚至還將混亂理論與熵、熱力學之間的聯繫也畫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