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詩字字皆情,情真意切;
敘事詩記敘往事,真實可感!
而哲理詩深沉渾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於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篇幅雖短小,內容卻深沉渾厚。
千百年來,古人留傳了許許多多的哲理,這些哲理被詩人寫入詩中流傳下來,至今讀來,依然發人深省、讓人受教。
下面一起欣賞十首哲理詩,每一首詩都是一個哲理,讀懂了將一生受益!
《曉窗》
魏源
少聞雞聲眠,老聽雞聲起。
千古萬代人,消磨數聲裡。
少年貪玩,半夜雞叫才睡,老年惜時,凌晨聞雞即起,這說的不就是當下的我們嗎?像極了半夜打遊戲的你,世世代代賢士、庸人,都在雞鳴聲中磨去一生,細思恐極矣!。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這句詩是不是很熟悉了?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對我們說過無數遍了,只是當時只道是尋常,現在回想頗有後悔年輕時候不努力。
《題長安壁主人》
張謂
世人結交須黃金,
黃金不多交不深。
縱令然諾暫相許,
終是悠悠行路心。
世人結交需以黃金為紐帶,黃金不多,交情自然不深,縱然口頭上暫時承諾了什麼,實際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樣冷漠,不僅古人如此,現實亦是如此,人情淡薄,冷暖自知,知己難尋!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之所以辨不清真正的面目,是因為身處事物之中,正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適當的聽一聽別人的意見,有助於理解事物的真正面目。
《冬夜讀書示子聿》
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古人在學習上不遺餘力,年輕時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論詩》
趙翼
隻眼須憑自主張,
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
都是隨人說短長。
如果自己見識低下,就像矮人看戲似的,自己什麼也沒看見,對戲的好壞心中沒有定數,只是隨聲附和罷了,可見獨立思考很重要,人云亦云不可取。
《感遇》
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草木散發香氣源於天性,怎麼會求人觀賞攀折呢?還不是自身的魅力與香味吸引了人們來觀賞,人生不也一樣,只要你夠優秀,必定有人會發現你,欣賞你。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想要看到千裡之外的風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人生不就是這樣不斷的攀登高峰嗎?如果不去追求無限好風光,那麼人生將失去意義!
《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
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只有身在最高層才不怕浮雲會遮住視線,是呀!最高處風景無限好,可試問世間幾人身在最高層了?勸君勤努力,早日登頂吧!
《別子才司令》
方嶽
不如意事常八九,
可與語人無二三。
自識荊門子才甫,
夢馳鐵馬戰城南。
沒有人能一帆風順,人生中大多都不如人意,但很多事情只能埋在肚子裡慢慢消化,人到中年更是如此,孩兒尚小、父母老矣、事業不順……,但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
《登樂遊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越是美好的風景,往往最短暫,但是只有經歷漫長的努力,才能得到這短暫的美好,此詩語言明白如話,毫無雕飾,節奏明快,感喟深沉。
結語:
人生苦短,
有時候,
真的好想大喊一聲,因為無人懂你。
有時候,
真的好想大哭一場,因為心裡難受。
朋友,
加油!
你還知道那些哲理詩,來貧評論區裡討論討論吧!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