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學已證明意識永生

2020-12-15 三磅的宇宙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所有的恐懼都源於對死亡的恐懼-這是我們天生固有的最基本的恐懼。但是我們不僅僅是一個身體。首先,我們是意識的。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反駁近乎死亡的經歷,稱它們為大腦缺氧的產物。但是,當患者詳細描述其身體處於臨床死亡或昏迷狀態時、病房、病房外甚至醫院外面發生了什麼,這一事實又如何呢?

只能有一個答案:此時,意識存在於身體之外。現代科學否定了意識在體外存在的可能性,因為從它的角度來看,意識是大腦中化學反應的產物。量子物理學對此提出了反駁。

總的來說,無論聽起來多麼褻瀆神靈,科學都是相對的。她大約每100-200年一次,將自己的觀點反過來,因此,將任何陳述視為終極真理是很荒謬的。直到最近,科學界還認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粒子。實際上,「 atom」一詞的翻譯意為「不可分割的」。

關於原子結構的現代觀念認為,原子主要由空虛組成。根據愛因斯坦的觀點,物質根本不存在,它只是能量的靜態形式。但是物理學從本質上講並沒有帶來什麼新的東西:即使在2500年前,佛陀也說一切都由空虛組成。您可以在《心經》中閱讀有關此內容的內容,其中詳細介紹了物理學家現在可能想到的一切。因此,沒有必要談論科學與神秘主義之間的不和諧:也許它的第一個發展僅落後於第二個。而且,現代發現越來越使科學與古代文獻相協調。

什麼是意識

自遠古時代以來,就意識是什麼展開了辯論。科學家認為這是大腦活動和神秘主義者的產物-它是一種獨立的物質。科學界的許多成員認為,關於意識在體內的存在的猜測是騙局和偽科學思想。


但是,如上所述,在臨床死亡的狀態下,身體無法感知到來自感官的信號,因為在心臟驟停後,大腦會停止工作。在臨床死亡狀態下的所有經驗,尤其是對屍體無法感知的事件的描述,都證明意識能夠存在於體外。至少在短時間內,它可以不通過身體而是直接感知周圍的現實。

量子物理學最準確地解釋了這種現象。因此,從量子物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意識能夠影響物質。這證明了諸如波粒二元論的概念。我們正在談論任何粒子的性質,以顯示粒子和波的性質。實驗已經觀察到亞原子粒子的行為類似於電磁波或粒子。但是最有趣的是,它取決於觀察者本人。即,亞原子粒子的性質和行為取決於是否被觀察到。

這證明了神秘主義者已經討論了很長時間:思想可以影響現實。事實證明,粒子的屬性不是恆定的,而是取決於感知該粒子的意識。這為電影《秘密》瓦迪姆·澤蘭德的書籍以及蒼蠅和蜜蜂的意識理論中表達的思想提供了科學依據。

但這還不是全部。實驗的結果證實了過去以及現在的許多哲學家和神秘主義者的想法,即我們的世界本質上是一種幻覺,或者如他們在東方所說,「就像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畢竟,如果一個粒子的行為取決於感知它的意識,並繼續這一思想,那麼我們可以說每個人都從他自己的主觀角度來看世界。


海森堡不確定性原理

量子物理學的另一種現象使人們有可能闡明有關宇宙結構的許多問題。卡爾·海森堡繼續思考電子的波粒二象性,得出的結論是,由於電子的不穩定和不可預測性,因此無法準確確定電子及其能量的坐標。簡而言之,我們生活在澤蘭所寫的「選擇空間」中。在我們面前揭示了所謂的世界迷-現實的許多版本,每個版本都可以視為客觀的,真實的等等。

由於亞原子粒子的行為與感知有關,因此只有觀察者才能確定哪些事件場景將變得相關。在沒有感知者的情況下,亞原子粒子僅以不確定性和概率的狀態存在。

意識創造現實

根據量子力學的基本定律,科學家羅伯特·蘭薩推論了生物中心論,並將量子物理學和生物學原理聯繫起來。多虧了這一點,他得以證明死亡只是大腦形成的一種幻覺,這是由於意識錯誤地將自己標識為身體。根據蘭茲的理論,意識在自身周圍創造了現實,空間,時間等。

意識是首要的,物質是次要的。他完全駁斥了意識是大腦活動的產物的觀點,並堅持相反的觀點:意識創造了周圍的世界。沒有觀察者,就不可能形成現實。事實證明,意識是凡人的理論反駁了自己,因為如果觀察者消失了,那麼現實也必須消失。

羅伯特·蘭扎甚至走得更遠,他認為,空間和時間根本不是意識存在的某種常數。事實恰恰相反:意識能夠影響時間和空間。因此,只有一種感覺流,時間和空間是我們用作解釋這些感覺的坐標系的工具。但是我們的意識能夠影響兩者。您是否注意到在排隊等候時,時間無休止地拖著路,「歡樂時光不看」?在我們看來,這只是一種幻覺,但一切恰恰相反:幻覺是我們關於時間流逝的不變性的觀念。

空間是一樣的:同一條路對我們來說似乎長得很長或很短。您是否注意到來回的方式對您來說是不同的,好像來回還是相反,您到達那裡的速度更快?現實是多變和無常的,但是我們自己是通過意識狀態來創造的。


現在最重要的是。在沒有時空限制的世界中,也沒有死亡。因為像其他事件一樣,死亡必須以特定的時空標記。就像在「維基百科」中一樣,他們寫道:死於某某城市的某某日期。如果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和無常的概念,那麼事實證明也沒有死亡:它根本無處存在!

節約能源的原則也支持不存在死亡這一事實。能量不會被創造或摧毀,它只會從一種狀態轉變為另一種狀態。我們可以舉一個水的例子:在高溫的影響下,水消失了,有些原始人可能認為水已經「死亡」,消失了,不再存在了。但是我們知道水只是改變了狀態:變成了蒸汽。我們發生了同樣的事情:沒有死亡,總的貝殼死了,但是「蒸氣」仍然存在。而且我們沒有看到這種蒸氣的事實並不意味著它根本不存在。

羅伯特·蘭茲的生物中心論得到了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或醫學博士愛德華·唐納·託馬斯,太空飛行中心天文學家戴維·湯普森,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理察·康·亨利大學的天文學與物理學教授等偉大科學家的支持。


意識在哪裡

來自牛津大學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羅傑·彭羅斯致力於意識量子理論領域的研究,他認為他已經在人體中發現了意識的載體,這些載體在生活中積累了經驗和信息。我們正在談論位於神經元內部的蛋白質微管。根據彭羅斯的觀點,這些微管是意識的載體,在人體死亡後,意識管將其離開,並隨著所有積累的經驗轉移到另一個載體。也就是說,這些微管就像是存儲信息的快閃記憶體驅動器。

因此,意識在其周圍形成現實。這不是某種深奧的推測,而是科學證明的事實。如果意識是主要的,那麼它將如何消亡?如果鏡中反射的物體消失了,那麼鏡的含義是什麼?

即使在五千年前,奎師那也談到了《博伽梵歌》中靈魂的永生。他指示他的朋友阿朱那如下:「知道滲透到物質體內的物質是堅不可摧的。沒有人可以摧毀不朽的靈魂。」 幾千年後,量子物理學證實了很久以前的說法。

對我們來說,沒有什麼可怕的,在整個世界都不可能存在。因為我們的本性是永恆不變的。在陽光的影響下,水消失了,但蒸汽仍然存在。它會飛起來,在溫暖的雨中再次濺到地面上。《古蘭經》說,為了理解全能者的計劃,應該觀察自然。自然界中的水循環是我們了解靈魂在物質世界中循環的線索。

正如列夫·託爾斯泰所寫,「一個人一生的唯一意義就是改善他不朽的基礎。由於死亡的必然性,所有其他形式的活動本來就毫無意義。」 簡短但很清楚地說。也許是時候重新評估價值觀了嗎?

相關焦點

  • 美國教授稱用量子物理學證明死亡是意識創造出的幻覺
    原標題:科學家用量子物理學證明來世:死亡是意識創造出的幻覺據《參考消息》17日報導,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刊登消息稱,大多數科學家很可能會說,來世這一概念要麼是胡說八道,要麼至少是不可證明的。
  • 科學家用量子物理學證明來世:死亡是意識創造出的幻覺
    據《參考消息》17日報導,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刊登消息稱,大多數科學家很可能會說,來世這一概念要麼是胡說八道,要麼至少是不可證明的然而,一位專家聲稱,他有證據證實,在量子物理學中有一種超越墳墓的存在。來自北卡羅來納州韋克福雷斯特大學醫學院的羅伯特·蘭扎教授聲稱,生物中心主義這種理論認為,我們所了解的死亡是一種我們的意識創造出來的幻覺。他在其網站上說:「我們認為,生命只是碳和混合在一起的各種分子的活動———我們生存一段時間,然後在地下腐爛。」
  • 【量子物理】量子物理學實驗驚人證明 !
    我以前一位男同事,某日早上身體極度難受,內心翻騰不已,幾次噁心欲吐,無法集中精力工作,很快,其母親從老家來電話告訴他父親剛剛跌倒去世。 (2)在長期研究大腦工作中,神經科學對大腦的功能等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多的認識,但是許多人懷疑唯物論能夠解決「意識難題」。
  • 諾獎得主彭羅斯採訪記錄:談論他的量子意識物理學
    也許有的不太了解,彭羅斯在很大程度上還開創了意識的量子物理學(Quantum Physics of Consciousness),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彭羅斯的量子意識理論。這一理論主要體現在他與神經學家斯圖爾特·哈梅羅夫所提出的著名的微管理論,以及他所出的幾本名著上,包括《皇帝新腦》、《意識的陰影》、《龐大、渺小、及人類意識》、《接近真實:宇宙法則導引》等。
  • 生命科學與量子科學的有機結合,未來人類可通過存儲意識實現永生
    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美好夢想,隨著生命科學和量子科學的高度發達,人類有望實現這一美好夢想。而實現的方式就是將人的意識分離並存儲起來。具體說來,人類先研發出意識量子解碼儀,將臨死之人的大腦取出放在儀器中,然後進行解碼,並將人的記憶密碼存儲於晶片中。
  • 生命科學與量子科學有機結合,未來人類可通過存儲意識實現永生
    長生不老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美好夢想,隨著生命科學和量子科學的高度發達,人類有望實現這一美好夢想。而實現的方式就是將人的意識分離並存儲起來。具體說來,人類先研發出意識量子解碼儀,將臨死之人的大腦取出放在儀器中,然後進行解碼,並將人的記憶密碼存儲於晶片中。
  • 生物中心論:意識可以永生,所以死亡將不再是終點!
    因為裡面描述:人死後生命並不會結束,而是會永久的活下去,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永生!經他的研究證明:意識創造宇宙,生命的意識才是真實世界的核心,接著才有了宇宙,宇宙本身不會創造生命,是意識填充了世界,讓世界變得有意義!
  • 意識是量子物理學的體現?科學家猜想:未來或可實現心靈感應
    馮·諾依曼這位大名鼎鼎的科學家,認為人類的意識可能就是量子物理學的一種體現! 量子物理學其實很早就誕生了,早在20世紀初期,量子物理學就已經被完整的提出,這也是人類第一次從宏觀角度轉變到了微觀角度
  • 朱清時:不可思議的量子意識
    量子力學的詭異現象量子力學也是自然科學史上被實驗證明最精確的一個理論,但是量子的觀念,沒有人能夠理解。那麼量子力學最不好懂的是些什麼問題呢?我先把量子力學中人們最不好懂的東西介紹給大家,而最不好懂的東西最後恰好是證明了:意識不能被排除在客觀世界之外。一定要把意識加進去你才能夠認識搞懂它。
  • 人類的意識能夠永生嗎?
    人類意識能否永生?我們也許聽過一個雄心勃勃的藍圖:在未來的某一天,人類可以拋棄肉體,將自己的思想移植到機器人身上,從而實現意識的永生。像Nectome這樣的矽谷公司相信,有一天能開發出完全複製人類大腦物理結構的必要技術,並且能重現人的意識,但實話實說,從科學已知的證據來看,要想實現意識的永生,簡直是一個「神話故事」。事實上,人類對意識還知之甚少,意識的本質和起源仍然是一個開放性話題,我們甚至不知道是什麼構成了記憶—意識的基本組成部分。
  • 量子物理學:肉絲死亡意識不滅,穿牆術不是天方夜譚
    量子力學興起於1925年,發展到1927年基本成型,並一直沿用至今,而對量子力學的理解和詮釋,在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愛因斯坦和玻爾所引發的激烈爭論,卻至今仍在發酵,已經演變成一場世紀之爭。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19世紀末,人們發現舊有的經典理論無法解釋微觀系統,於是經由物理學家的努力,在20世紀初創立量子力學,解釋了這些現象。
  • 朱清時院士:不可思議的量子意識
    玻爾就說了,如果誰說他懂了量子力學,他就沒有真懂,因為量子力學連我們都沒有搞懂,這就是他們的觀點。 那麼量子力學最不好懂的是些什麼問題呢? 假如, 當我們不觀察時,電子真的存在於某個地方,它便只能通過一道狹縫,這就不能解釋實驗中觀測到的幹涉條紋。 其實,嚴格的實驗已經完全排除了這種可能。電子在沒有觀測的時候,沒有確定的狀態。所以這件事是量子力學最詭異的事情。
  • 物理學、哲學與現實,為什麼物理學無法解釋生命和意識?
    畢竟,物理學家在經歷了許多錯誤的步驟後,才得出了薛丁格方程和其他標準量子公式。此外,薛丁格方程並非無所不能。雖然薛丁格方程在模擬氫原子方面做得很好,但它不能精確地描述氦原子!氦是由一個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兩個電子組成的,它是一個三體問題的例子,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通過額外的數學技巧。而三體問題只是更大的n體問題的子集,n體問題困擾著經典物理學和量子物理學。
  • 量子物理可以用來解釋意識的存在嗎?
    它如何體現人類意識?一般意義上的「我」是一個「我」,其經歷與其他事物截然不同?試圖解釋這些主觀經驗來自何處通常被稱為意識的「難題」,乍一看,它似乎與物理學沒什麼關係,但是一些科學家推測,也許最深層次的理論物理學包含正是通過暗示量子物理可以用來解釋意識的存在來闡明這個問題所需的洞察力。
  • 神奇的「量子永生」,在無數平行宇宙中,可能存在一個永生的你
    01 平行宇宙和多世界詮釋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會用到「平行世界」這個概念,但是電影中的平行宇宙和物理學中的平行宇宙有很大的差別電影中所描述的「平行宇宙」其實是基於「量子力學」中「多世界詮釋」的概念進行的藝術創作。並不是傳統物理學中描述的不同作用力的其他宇宙,但是在量子力學開始發展後,平行宇宙逐漸變成了波函數坍塌後延伸出的不同世界線。
  • 意識上傳,真能實現永生嗎?
    在這個意義上,你完全可以通過意識上傳實現永生。 …… 相信如果這種意識上傳技術真的成熟了,肯定會有大把的人會去購買這種服務,我甚至都想像不到有任何不去購買這種服務的理由。 這時候你才發現,你花了這麼一大筆錢做的意識上傳手術,本來是想要實現永生,沒想到買來的竟是一次死亡體驗,而且這種死法一點都不安樂。現在,你就要死去,而另外一個陌生人卻會取代你原來的社會地位,他會佔有你的財產、你的妻子、你的榮譽以及各種社會身份。這種意識上傳的方法,其實並不是把你的意識轉移到新的載體裡,而僅僅是把原來的你殺死,然後再造出另外一個人取代你而已。
  • 量子研究者反思:若意識可以決定物質,證明宇宙只是一道程序
    就像一個人在夢境中駕著宇宙飛船正興高採烈地繞著月亮、金星遨遊,突然間被人叫醒了,然後才恍然大悟地意識到原來只是一場夢境而已。同樣的,當科學家對宇宙的探索越深入,研究得越透徹時,尤其隨著量子宇宙學的興起,科學家對量子物理學理論研究得越深入,越發現量子物理學中神秘莫測的諸多量子理論,很可能正是對現實世界的真實闡述。
  • 量子物理中,「意識」導致波函數坍縮,這裡「意識」到底指什麼?
    《量子物理中,「意識」導致波函數坍縮,這裡「意識」到底指什麼?》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今天有小夥伴私信我,提問:「量子物理中,「意識」導致波函數坍縮,這裡「意識」到底指什麼?」。第三、物理學上是「觀測」使得波函數塌縮「觀測」這個詞其實是物理學上的一個專有的名詞,這個觀測不是說我們用眼睛去看,你看電子也沒用,看不見。物理學上的觀測其實指的是用另外一個物質去與被測粒子發生相互作用,然後測量這個相互作用。另外一個物質是什麼呢?
  • 神奇的「量子永生」:平行宇宙和多世界詮釋
    01 平行宇宙和多世界詮釋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會用到「平行世界」這個概念,但是電影中的平行宇宙和物理學中的平行宇宙有很大的差別,一開始「平行宇宙」指的是「平行作用力宇宙」,而「多元宇宙」指的是
  • 意識就是量子?量子力學正在接近佛學空性
    其實,對這些奇怪的事情,理論物理學已經從理論和實踐上獲得了確切的證明和解釋,只是,眾多生命科學學者不了解這樣的巨大進展,普通百姓更無從知曉,而佛教當然更是不屑於科學來證明的。(2)在長期研究大腦工作中,神經科學對大腦的功能等等方面已經有了很多的認識,但是許多人懷疑唯物論能夠解決「意識難題」。(3)現在有科學研究者從量子測量的角度分析,認為意識不能夠被進一步簡化,也不是在物質運動中突然出現的,因為如果意識只是物質的副產品,那麼這無法解決量子力學中的「測量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