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量子永生」:平行宇宙和多世界詮釋

2020-12-02 騰訊網

01

平行宇宙和多世界詮釋

在很多科幻電影中都會用到「平行世界」這個概念,但是電影中的平行宇宙和物理學中的平行宇宙有很大的差別,一開始「平行宇宙」指的是「平行作用力宇宙」,而「多元宇宙」指的是「包含多種不同作用力」的宇宙。

電影中所描述的「平行宇宙」其實是基於「量子力學」中「多世界詮釋」的概念進行的藝術創作。並不是傳統物理學中描述的不同作用力的其他宇宙,但是在量子力學開始發展後,平行宇宙逐漸變成了波函數坍塌後延伸出的不同世界線。

傳統的觀點普遍認為,宇宙是不會發生變化且唯一存在的,但是隨著物理學的發展,多維度的概念誕生,以及量子力學指出了宇宙的本質其實是不確定性和穩定共存,開始讓人類認為,在我們的四維時空之外,可能存在著更多不同的宇宙。

高緯度總是由無數的低緯度組成的,無數的「點」組合在一起就會成為「線」,無數的線組合會成為「面」,也就是無數的一維組成二維,無數的二維才能組成三維,而我們的宇宙,或許也和其他的四維時空一起,組成一個五維的時空。

量子力學給了這種觀點理論上的支撐,為了解釋量子力學中的種種現象,「多世界詮釋」誕生,比起哥本哈根學派的詮釋,多世界詮釋不用考慮波函數的坍塌。

在量子力學中,一個量子的狀態可以是「波」也可以是「粒子」,著名的雙縫實驗以及這個實驗延伸出的「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延遲選擇雙縫實驗」都證明,人類的觀察會對量子的狀態產生影響。

在沒有人類主動觀察時,一個量子的狀態是無法被確認的,我們視為這個量子處於「共存狀態」,也就是它即是粒子也是波,但是一個人在觀察後,就會導致這種共存狀態被打破,這個時候的量子就會只處於粒子的狀態被人類觀察。

多世界詮釋認為,其實這種共存狀態並沒有被打破,而是創造出了一個平行宇宙,每一個宇宙中,這個量子都有一個確定的狀態,人類只是處於其中一個特定的宇宙中觀察到了這個量子的狀態。

提出這個觀點的艾弗雷特曾經去尋找玻爾和愛因斯坦等人,和他們一起討論這個觀點,而玻爾本人對多世界詮釋並沒有發表任何觀點,愛因斯坦則表示,他無法接受這種觀點,難道隨便看一眼路邊的老鼠,就會影響整個宇宙嗎?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物理學界對多世界詮釋都抱著不置可否的態度,直到1970年左右,物理學界的大佬愛因斯坦等人幾乎都去世後,艾弗雷特再次提出了多世界詮釋,引起了大範圍的關注,並且成為了科幻電影鍾愛的題材。

多世界詮釋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和常識並不相符,如果多世界詮釋成立,那麼每一秒都會有無數的新宇宙誕生,物質和能量難道是憑空出現?我們的宇宙是其他的宇宙的分裂嗎?這些問題多世界詮釋都無法給出答案。

02

「量子自殺」

如果多世界詮釋成立,還會延伸出一個更加奇怪的思想實驗「量子自殺」。

相信大家都知道「薛丁格的貓」這個思想實驗,如果把這個思想實驗中的貓換成人,再結合多世界詮釋,會發生什麼事情?

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薛丁格的貓中的貓,死亡和活著的機率各是50%,只有打開密閉的容器去觀察貓咪,才能得到確定的答案,但是在多世界詮釋中,會製造出兩個不同的宇宙,一個宇宙中貓咪死亡,一個宇宙中貓咪存活。

進行若干次試驗後就會導致有一個宇宙的貓咪永遠不會死亡,也就說如果多世界詮釋是正確的,通過這樣的實驗,在某一個宇宙中實驗者永遠不會死亡實驗了量子層面的「量子永生」,但是只有這個宇宙對於實驗者有意義,因為其他的宇宙中的實驗者都死了。

顯然,「量子自殺」這個實驗無法實現,因為在無限的時間下,實驗者必然會因為鐳的衰變而死亡,對於薛丁格的貓這個實驗,不論是多世界詮釋還是哥本哈根詮釋都無法讓人滿意。

量子的疊加態究竟應該如何解釋?為什麼人類的觀察會對微觀的量子產生影響?這些問題仍然困擾著物理學家,但是並不會永遠的困擾下去,隨著未來科技的發展,人類的物理理論也會隨之發展,或許在幾百年後,就會有新的理論去描述微觀世界中的種種現象。

相關焦點

  • 平行宇宙與多世界理論,從量子自殺到量子永生
    你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嗎?因為對於整個世界的了解,你當然可以確定是的。但是宇宙是獨一無二的嗎?對此我們無法確定,一種平行宇宙概念與多世界理論的提出更是讓我們難以理解,然而又沒有證據表明它站不住腳。平行宇宙與量子力學平行宇宙的猜想與量子力學思想的引入密切相關。對於物理學家來說,他們很難以用數學模型來解釋量子物質的行為,因為有些物質同時表現出粒子狀和波狀運動的跡象。例如,光子,一束微小的光,可以在水平向前或向後移動的同時垂直上下移動。
  • 神奇的「量子永生」,在無數平行宇宙中,可能存在一個永生的你
    「平行世界」這個概念,但是電影中的平行宇宙和物理學中的平行宇宙有很大的差別,一開始「平行宇宙」指的是「平行作用力宇宙」,而「多元宇宙」指的是「包含多種不同作用力」的宇宙。,為了解釋量子力學中的種種現象,「多世界詮釋」誕生,比起哥本哈根學派的詮釋,多世界詮釋不用考慮波函數的坍塌。
  • 平行宇宙的概念並非科幻,而是源自量子力學中的多世界詮釋
    你是否在看奇異博士觀測1400萬個平行宇宙而感到好奇呢?平行宇宙的概念並非科幻,而是源自量子力學中的「多世界詮釋」20世紀50年代,有的物理學家在觀察量子的時候,發現每次觀察的量子狀態都不相同。而由於空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的,所以這些科學家猜測,既然每個量子都有不同的狀態,那麼宇宙也很可能並不只是一個,而是由多個或者無限多個類似的宇宙組成。宇宙無限而光速有限,在我們的可觀測宇宙範圍之外存在著無數這樣的宇宙,就像一塊塊可視宇宙布片縫接在一起。
  • 多世界理論挑戰哥本哈根詮釋,命運多舛的平行宇宙學說
    多世界理論:每一次,每一種觀測,都分裂出一個平行宇宙。休.埃弗雷特大學畢業後,決定投身理論物理,在成功進入普林斯頓大學後,先是師從魏格納,研究博弈論。那麼,既然波函數只能看做是對真實狀態的描述,那麼,它的每個疊加態必須是一個真實的宇宙狀態。進而,由波函數演化描述的宇宙狀態的演化,就是所有這些疊加態的平行演化。多世界理論,顯然認同的是本體論波函數觀點。這就是埃弗雷特對這個問題的簡單到不可思議的方案,它把測量的特殊性簡單粗暴地去除了。
  • 平行世界能實現永生?量子力學帶你進入永生實驗室,實現生命延續
    自上個世紀50 年代以來,量子力學被發現以後就不斷的發展,物理學家在觀察和研究量子的時候發現量子一直都在不停地變化。量子力學認為我們的宇宙或許並不是唯一的,除了我們生存的宇宙還有無數個與之相似的宇宙,它們可能會通過某種特殊方式來感應對方的存在,又或者處於永遠不存在交集的平行狀態。
  • 平行宇宙:多世界理論?弦理論?
    加來道雄(Michio Kaku),弦理論的奠基人(TED THAI/TIME LIFE PICTURES/GETTY IMAGES)用於解釋宇宙基礎的理論不僅僅只有「多世界詮釋」與「哥本哈根詮釋」。事實上,在物理學界裡,量子力學甚至都不是解釋宇宙基礎的唯一領域。由亞原子物理產生出的理論分支仍然只是理論。這讓物理學的衍生方式大致與心理學相似。每一個理論既受追隨又受批評,類似於卡爾榮格、阿爾伯特艾利斯和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結構理論。自科學發展以來,物理學家開始逆向分析宇宙:研究各種觀測現象,將思路向更微觀的物理世界拓展。
  • 宇宙三部曲終篇:聊聊真·量子力學的多世界詮釋!
    我們在前一篇《宇宙三部曲:聊聊量子力學的多世界詮釋!| 三季科普》了解了在量子世界裡量子具有波的特性,而且還同時存在於許多位置上,這些都在雙縫實驗中被證實了,但雙縫實驗還有一個更神奇的現象,在上一篇文章中還沒有和大家分享。
  • 量子力學能否揭示平行宇宙的奧秘?平行宇宙真的存在麼?
    很多科幻小說都描述了一個人穿越到了和本來世界相似但是很多人的命運軌跡都完全不同的平行宇宙。更有科幻電影裡描述科學家探索到了空無一人的平行時空,科學家通過裝置汲取另一個宇宙的能量解決能源危機。我們大多是通過這些書籍影視作品才了解到了平行宇宙,不禁讓人好奇,平行宇宙真的存在麼?事實上,平行宇宙是有科學理論的,而平行宇宙的提出恰恰就是源自於量子力學,埃弗裡特提出的多世界詮釋即為我們所熟知的平行宇宙。實際上,要了解平行宇宙的科學來源,了解量子力學與平行宇宙的關係,我們就必須了解薛丁格的貓這一量子力學中的著名理論假設。
  • 量子糾纏與平行宇宙有關聯嗎?
    在科學界有一個平行宇宙的說法,不是什麼平衡宇宙。但這個平行宇宙也不是根據量子糾纏推斷出來的。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裡描述量子性質的一種狀態,說的是當幾個粒子彼此相互作用後,各個粒子就擁有了整體特性,處於一種纏結或者糾纏狀態。當把兩個處於糾纏態的粒子分開後,它們還還會有某種聯繫,觀察了這邊的粒子表現,就知道了那邊粒子的表現,不管他們距離有多遠。
  • 量子力學「多世界詮釋」的艱難誕生之路
    ,這一詮釋得名於玻爾著名的研究院的所在地,這一研究院聲稱極小尺度的量子世界和我們日常的生活經歷完全不同。這些想法似乎在他業餘時間讀的廉價科幻小說中更為合適:他說量子物理實際上依賴於幾乎無限數量的,基本相同的平行宇宙,只要有一個量子實驗進行,這些平行宇宙就彼此分離,這一過程持續發生。
  • 探秘宇宙;銀河繫結構及神奇的平行宇宙
    (平行宇宙)一,神奇的平行宇宙。20世紀50年代,一些物理學家在觀察量子的時候,發現每次觀察的量子狀態都不相同;而萬物皆由量子組成,既然每個量子(同一個時間點)都有不同的狀態,那麼宇宙有可能並不只是一個,而是由多個相似的宇宙組成。
  • 為什麼說平行宇宙真實存在?
    第二類宇宙與第一類宇宙有著較大的不同,時空維度、基本粒子以及很多物理常數都是不同的;第三類宇宙為美國量子物理學家休•艾弗雷特提出的多世界宇宙,屬於量子多重世界範疇,在量子力學框架下,每一個宇宙都對應著不同的狀態,量子宇宙會隨機「分裂」成更多狀態的宇宙;第四類宇宙的物理定律不同於我們的宇宙,而且物理性質和量子態都不同,幾乎不可能用真實可見的圖像來解釋這個宇宙,Max Tegmark認為一種數學結構可對應一個平行宇宙
  • 找到了,平行宇宙真實存在的證據!
    幾個月來,國內外電影紛紛撤檔,多家電影院瀕臨倒閉……而就在一年前,《復仇者聯盟4》正在世界各國破紀錄,全球票房歷史不斷刷新,量子領域時空穿越成為最熱門的社交話題,關於平行宇宙的各種猜想與證據被網友們條條羅列,個個分析。
  • 量子力學裡的平行世界理論能破解外祖父悖論嗎?
    先說一下這個平行宇宙是怎麼回事?量子力學剛發展起來的時候,為了解釋量子糾纏這種「鬼魅般的超距離作用」(愛因斯坦語),科學家分成了兩派:一派以愛因斯坦、薛丁格等為首的科學家認為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量子糾纏中存在一個隱變量。另外一排就是以玻爾和海森堡為首的哥本哈根詮釋派,認為量子可以用波函數來描述,量子的行為是概率性的。測量會造成波函數坍縮,使量子處於一個確定的狀態。
  • 量子世界是非常神奇的世界,是平行的世界
    :計算機已經分成兩類了,有經典計算機和量子計算機。但是量子世界是非常神奇的世界,是平行的世界。但是量子世界有一種本真的平行在裡面,一個基本粒子在某一個瞬間同時穿過了兩個孔,只有這種行為才能解釋在後面形成的幹擾條紋。假定要麼是左,要麼是右的話,看起來的圖像就不是這個顯示的圖像。
  • 平行宇宙理論起源
    平行宇宙有時候也叫做平行世界、多重宇宙、多世界等等,這些都是一個意思,考慮到「平行宇宙」這個詞最流行,我以後的節目中,就統一用這個詞。平行宇宙這一概念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54年,美國物理學家埃弗裡特是公認的概念創造者,他用於解釋量子力學的多世界理論,以及由此發展出來的退相干理論在物理學界無人不知,然而這位英年早逝的物理學家的生平故事卻鮮為人知。
  • 量子力學中的平行宇宙
    這個平行宇宙的理論依託自然就是量子力學了,準確的說是量子坍縮的多世界詮釋。在量子力學當中認為,微觀粒子的狀態就是這個波函數,它是隨著時間精確的演化的,這個演化過程要滿足薛丁格方程,這是一件很確定的事兒,不要說量子力學就是不確定的,不是!
  • 量子力學、薛丁格的貓與平行宇宙
    作者/張慶東     【摘要】平行宇宙已成為當今物理學的熱點,被炒得沸沸揚揚。按照平行宇宙理論,在平行宇宙裡還生活著跟你一模一樣的另一個你。這讓人充滿神奇和幻想。人們夢想有一天能與平行宇宙裡的自己相識、相伴。那將是一種什麼感受。既然平行宇宙裡還有另一個自己,人們也就不會感到孤獨。
  • 在眾多平行宇宙理論中,量子平行宇宙無疑是最為可信和真實的
    我們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平行宇宙理論,大意就是說除了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宇宙空間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和我們的宇宙空間一樣的宇宙空間存在,其數量非常多,它們與我們一樣卻並不相交,這就是平行宇宙。關於平行宇宙,不同的科學家曾經給出過不同的猜想,在科幻作品之中也以不同的方式對平行宇宙加以描述。
  • 為什麼量子糾纏可以推斷出平行宇宙,說明人無真正意義的死亡?
    首先題主能這麼問,想必對量子力學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提問的描述依舊存在問題。題主說的平行宇宙並不是量子力學中的多宇宙詮釋。多宇宙理論很多,平行宇宙和量子力學的多宇宙詮釋不是一回事。並且不是僅從量子糾纏可以導出多重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