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掠過地球距離多遠就會被引力拉下造成災難?

2020-12-06 時空通訊

近年來,有不少小行星掠過地球,有的距離地球才幾萬公裡,雖然有驚無險,但人們很擔憂,小行星撞擊地球到底要多近就會被地球引力捕獲,撞向地球,從而引發巨大災難呢?

其實這只是一種誤區。

小行星撞地球一般是沒有距離要求的。

因為即便它擦著地球過去,由於其速度很快,也不會被地球所吸引。

這個速度需要多快呢?根據萬有引力定律,科學家們得到了在地球上的三個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叫環繞速度,為7.9km/s,就是達到這個速度,人造天體或小天體就能夠與地球引力抗衡,既不被地球引力拉拽下來,也無法脫離引力而飛向深空,只能繞著地球轉;第二宇宙速度叫脫離速度,為11.2km/s,達到這個速度就可以脫離地球引力飛向別的行星;第三宇宙速度為逃逸速度,實際上是在地球這個位置逃出太陽引力的速度,為16.7km/s。

這三個宇宙速度都是從地表計算的,在距離地球表面不同高度,所對應的三個宇宙速度是不一樣的,越高所需的速度越小。而這幾個速度裡面最重要的是第二宇宙速度,這個速度實際上是地球的逃逸速度,也是每個天體的逃逸速度,只不過與速度應該與天體質量成正比,質量越大所需的逃逸速度越大。

其計算公式為:v=√(2GM/R)

這裡,v為逃逸速度,G為引力常量,M為天體質量,R為天體半徑或者距離天體質心距離。

根據這個公式計算,太陽表面的逃逸速度為617.7km/s。

只要速度達到了,太陽也無法抓住小行星。

2017年10月19日,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不速之客,研究認為這是一顆太陽系外流竄過來的小行星,長約400米,寬約40米,呈現出一根雪茄狀。這顆小行星被編號為C/2017 U1,暱稱奧陌陌(1I/Oumuamua)(見上圖)。

這顆小行星以每秒26km的速度從天琴座方向衝進太陽系,2017年9月9日達到了近日點,最後以每秒約40千米的速度向太陽系外飛去。可能有人要問,太陽的逃逸速度為617.7千米,這顆小行星怎麼沒有被太陽捕獲呢?

其實這裡有一個角速度守恆定律在起作用,也就是說隨著圍繞引力中心半徑的縮小,其角速度就會相應增加。這顆小行星在進入太陽系時每秒26km的速度,在那個距離是遠遠大於太陽逃逸速度的,隨著接近太陽被太陽引力拉拽,速度越來越快,當靠近太陽時,角速度守恆會使線速度大大提升,當到達近日點時速度依然會大於逃逸速度。

奧陌陌進入太陽系軌跡

奧陌陌距離太陽最近時為0.255個天文單位,已經在水星軌道內了,這時速度達到了87.71km/s,而在這個位置對應的太陽逃逸速度約為83.5km/s;到達地球軌道位置時,速度衰減到49.7km/s,依然是大於逃逸速度的。隨著距離太陽越來越遠,在太陽引力拉拽下,還會越來越慢,但其初速度一直是大於太陽逃逸速度的,因此它最終能夠飛出太陽系,飄向遠方。

太陽是太陽系的老大,質量佔有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地球質量只是太陽的33萬分之一。既然引力大小是由質量決定的,與質量成正比,太陽的引力都捕獲不了小行星,何況地球?

因此,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只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對準了地球,正好與地球相撞;二是小行星的速度不夠,進入地球引力圈被地球吸引掉下。

對準了地球包括擦進了地球大氣層。一般來說,小行星撞擊到地球大氣層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像打水漂一樣的被彈了出去,這是角度很小的情況下會發生的;還有一種就是角度較大,鑽入了大氣層,在濃密大氣的阻力下很快減速並燃燒,最終撞擊在地球上。幾乎每天都有的流星、小隕星就是這樣來的。

小行星一旦被地球引力捕獲或者撞入地球大氣圈,很可能發生爆炸碎裂。這種碎裂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大氣層劇烈摩擦高溫下炸裂,還有一種就是被地球引力潮汐撕碎。到達引力潮汐撕碎的距離叫洛希極限,其公式見下圖:

公式中d表示洛希極限,R為大天體半徑,pM為大天體密度,pm為小天體密度。

這是因為當兩個天體靠近時,引力會在星體不同部位產生不同的拉拽力,導致星體的變形,小天體受不了這種變形力的拉扯,就會被撕碎。土星環就是因為有一顆小行星或者衛星,進入了土星的洛希極限而被撕碎形成的。

一般來說,砸到地球的小行星很少有一個完整的。由於巨大衝擊力導致的高溫高壓,即便撞擊到地表的小行星碎片大部分也會被氣化掉。

因此,小行星撞擊地球主要不是被地球引力吸過來的,而是運行軌跡正好與地球交叉,專業術語叫做小行星測地線軌跡末端直接指向了地球,地球無法避開只有挨撞了。

現在人類應對小行星撞擊的能力還很薄弱,如真有小行星測地線軌跡指向了地球,必須能夠提前10年發現,才有可能通過核爆、引力拖曳、撞擊、太陽帆、火箭推動等方式改變其軌跡。但從近年掠過地球的小行星來看,都是不速之客,提前幾天甚至幾個小時才發現。如果是這種情況,或者即便很早發現但由於小行星體積質量太大,各種防範措施都無效,人類將完全無能為力,只能自祁多福坦然面對,等待末日到來。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

相關焦點

  • 2011ES4小行星於今日1時掠過地球
    據美國宇航局「NASA"消息稱,一顆具有潛在危險性的2011ES4號小行星將於9月2日掠過地球。其小行星直徑為22米至49米,約一座高樓的大小。行星屬於阿波羅型。外形像「土豆」。小行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不到地球與月球距離的三分之一。是近10年來離地球最近的一次行星掠過。
  • 8月10日,直徑100米的小行星將掠過地球,會對地球造成影響嗎?
    眾所周知,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為10km的小行星徑直撞向了地球,造成的災難是統治了將近1億7000萬年的恐龍滅絕。恐龍雖體型巨大,但是智慧明顯不足,作為文明程度更高的人類,為了自身的安全,自然對地球附近的不明物體保持警惕。
  • 小行星今日安全掠過地球:最近點580萬公裡
    北京時間6月1日上午消息,一顆編號為1998 QE2的小行星周五從地球附近掠過。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於美國東部時間周五17:00(北京時間周六5:00)發布消息稱,這顆小行星已掠過近地點,沒有造成任何威脅。
  • 汽車大的小行星掠過地球,距離僅2950公裡,科學家6小時後才發現
    小行星撞地球,可以說是地球生命面臨的最大潛在威脅,因此一直備受天文學家的關注。不過也會存在一些「漏網之魚」。據《每日郵報》報導,一顆體積相當於一輛SUV汽車的小行星,於16日在距離地球約2950公裡外掠過,也是有史以來最接近地球而沒有撞上地球的小行星。
  • 最近小行星近距離飛掠過地球,否定能量會造成天災,用愛療愈一切
    意料之外的小行星近距離飛掠過地球2020年8月16日,一顆汽車大小的小行星飛掠過南半球距離地球不到三千公裡,比大多商業軌道衛星還近。如果我們不改變這種導致災難、違逆本性的行為,災難就會沒完沒了。我們越以這種方式思考,有愈多眾生發出這種善良的品質,則在我們的環境、我們的世界裡就會有愈多肯定的力量。而每當我們或任何眾生產生憎恨、壞的思想和任何種類的否定的傾向、行動、言語時,環境中的否定力量就會越積越多,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邪惡的力量。而這個力量會在我們世界或任何這些人居住的世界繁衍出更多的憎恨、戰爭與不和諧。
  • 9月14日,又有一顆小行星將掠過地球,直徑120米
    小行星2020 QL2將於9月14日(周一)掠過地球的某一角落,美國宇航局稱之為「近地」著陸,它也是9月掠過地球的第三顆小行星。據估計,這顆小行星有400英尺(120米)寬,幾乎和標誌性的倫敦眼一樣大。據美國宇航局估計,這塊巖石的尺寸可能在53米到120米之間,這可能是NASA近地近距離觀測名單上最大的巖石之一。
  • 小行星在地球380公裡外掠過 與國際太空站軌道高道相若
    小行星在地球380公裡外掠過與國際太空站軌道高道相若最近有天文學家在夏威夷進行觀測,發現一顆新的小行星,估計他的體型約在 5 至 11 米之間,曾掠過地球,與地球表面距離 383 公裡,據報導指出,其小行星距離地球最近時,與國際太空站(ISS)軌道高度相若,但沒有任何碰撞發生。
  • 這顆小行星掠過了地球的大氣層
    2020 VT4這顆小行星大小估計有16至36英尺(5—11米)。它在2020年11月13日掠過了我們地球的大氣層。天文學家們隨後觀測到了它。小行星2020 VT4的運行軌道。NASA/JPL提供的圖片。隨著天文學家的探測技術日益先進,他們能發現掠過地球的小行星的體積也越來越小。
  • 小行星2020QG掠過地球,是目前最接近的無撞擊小行星
    2020年8月,NASA檢測到小行星2020QG,這顆小行星在距離地球2950公裡的位置掠過,沒有對地球造成明顯影響,這也是目前監測到最接近地球的無撞擊小行星。這顆小行星不但非常接近地球,本身也非常隱蔽,由於這顆小行星從太陽方向飛向地球,太陽的光芒讓這顆小行星非常難以被發現,直到小行星非常接近地球,天文臺才檢測到這顆小行星。所幸的是,這顆小行星直徑只有3-6米,大約是一輛汽車的大小,就算撞擊到地球,也不會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 直徑3.2千米小行星正衝向地球,火星男孩2020大災難預言要實現?
    1998 OR22020年4月29日,也就是一個多月後,1998 OR2將在距離地球0.04204AU(628.9萬公裡)的距離上,以31319千米/小時(8.7千米/秒)掠過地球,從這個角度上看,地球這次連有驚無險的算不上,畢竟距離是地月平均距離是的十幾倍,但各位只要看看它的軌道就會知道NEAT計劃的科學家將其列為危險的近地天體了!
  • 行星會撞地球嗎?「地理小行星」距離地球多遠?大可不必擔心!
    ,給人類帶來毀滅性災難一事懷有深深的憂慮,直到現在,這種憂慮仍沒有完全消除。  1968年初,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巴特拉教授預言,1968年6月15日伊卡魯斯小行星稍許偏離軌道就會進入地球,它將會以每秒9千米的速度把大城市撞得粉碎。美國加州大學的理傑遜博士支持這一觀點,認為其可能性是很大的。
  • 曾最接近地球的三顆小行星,如果被引力捕獲,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只可惜雖然技術領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是可惜的就是,對於整個宇宙來說,仍然是冰山一角,甚至連一角也算不上,時至今日,人類立足於太空的機會並不是很多,但是地球上卻時常冒出來一些「天外來客」,就比如一些細碎的隕石,往往一小塊碎片他在撕裂整個大氣層到達地面的時候,給人造成的影響將是非常的巨大,但是如果將這一些細小的碎片換成一個相當規模的小行星,那就會引發全球性的災難
  • 小行星將掠過地球是13年來此類小行星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次
    網絡配圖近日一則小行星將掠過地球的新聞引發關注。綜合報導,科學家表示,一顆較大的小行星將在本月19日掠過地球,距地球只有180萬公裡,是該行星400年來最接近地球的一次,也是13年來此類小行星距離地球最近的一次。
  • 即將掠過地球的小行星「法厄同」有多危險?
    ▼根據俄羅斯天文學家們的計算,第3200號小行星「法厄同」(3200 Phaethon),這顆以地球毀滅者命名的小行星將在相當近的距離上掠過地球
  • 地球的引力多遠就會消失?相對論結果46億光年外
    而在太空中,人造衛星也都是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而環繞地球運動,即便是遠在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也不例外。那麼,需要在距離地球多遠的地方,才不會有地球引力呢? 關於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引力的產生機制,以及引力的作用範圍。
  • 周日,一顆卡車大小的小行星飛速掠過地球
    小行星 ZTF0DxQ——現在官方標籤為2020 QG——目前保持了飛掠地球最近的記錄。它以到地球表面僅2000英裡(3000千米)的距離飛掠過去,或者說它飛掠時到地球的距離約為地球自身直徑的四分之一。
  • 飛得好好的,卻被地球引力帶偏了!小行星2020QG創距地球最近記錄
    如果一個如SUV大小的小行星撞上地球會發生什麼?據美國宇航局透露,就在8月中旬,一塊SUV大小的小行星近距離掠過我們的星球,而就在它即將離開之時,它被美國宇航局資助的小行星調查項目中的探測器探測到。這顆小行星被命名為2020QG,它是一顆標準的近地小行星,從距地球2950公裡的距離掠過,距離真的足夠近,想起來還是挺嚇人的。當然,或許稱它為巖石塊更為合適,因為它的個頭確實不大,直徑約在3~6米之間,以小行星的標準來看,它非常非常小。地球附近經常會出現閒逛的小行星,但2020QG是有記錄以來最接近地球的,沒有之一。
  • 剛剛,一顆小行星偷偷摸摸掠過地球,被天文學家逮個正著
    小行星2020 OY4的發現實際上令天文學家出了一身冷汗,因為當它首次被發現時,小行星2020 OY4與地球的距離非常之近,軌道測算表明,大約幾個小時以後,這個冒失鬼將與地球的距離達到最近,其最近時,兩者之間僅有42000公裡,對於兩個天體來說,這個距離幾乎可以說是擦身而過。
  • 周日,一顆卡車大小的小行星飛速掠過地球
    小行星 ZTF0DxQ——現在官方標籤為2020 QG——目前保持了飛掠地球最近的記錄。它以到地球表面僅2000英裡(3000千米)的距離飛掠過去,或者說它飛掠時到地球的距離約為地球自身直徑的四分之一。
  • 一顆SUV大小的小行星「低飛」掠過地球,NASA:無害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蔡志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8日表示,一顆SUV(運動型多用途車)大小的小行星近日從地球上空2950千米處掠過,法媒指出,這是有史以來被觀測到的以最近距離掠過地球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