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設備賣9億人民幣 揭秘全球最牛光刻機公司

2020-12-06 網易財經

(原標題:一臺設備賣9億人民幣,揭秘全球最牛光刻機公司)

作者:郭儒逸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在荷蘭南部有一個叫維爾德霍芬的小城,城中人口不足30萬,ASML(阿斯麥)的公司總部就坐落於此。

對很多人來說,阿斯麥都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名字。雖然被稱為荷蘭「最了不起」的高科技公司,但在業界之外,普通公眾對它似乎沒什麼深刻印象。

阿斯麥是目前全球最厲害的光刻機製造商,尤其在高端光刻機領域,可以說獨步江湖。光刻機是晶片製造過程中的核心關鍵設備,負責把集成電路版圖精確地投影在矽片上,從而完成器件和電路的構造。作為晶片產業「皇冠上的明珠」,光刻技術的地位不言而喻。

2020年1月22日,荷蘭,阿斯麥公司公布第四季度財報。

圖源:視覺中國

雖然極度重要,但相比「晶片」這個成品,光刻機是個不折不扣的小眾領域。這是個混合了精密光學、精密機械以及自動化控制等的技術世界,只有地球上最聰明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才能窺見其中人類智慧的神奇結晶。

過去幾十年,全球光刻機市場經歷過「腥風血雨」般的殘酷競爭。成立於1984年的阿斯麥,剛開始並不是被看好的那個,甚至還被譏為行業內的笑柄。不僅拉不到一個客戶,連公司自己的員工都垂頭喪氣、鬥志全無,一度瀕臨隨時破產的絕境。但幸運的是奇蹟最終上演,這個原本無足輕重的荷蘭小公司,在二十年間一路瘋狂逆襲,最終坐上了全球光刻機市場的鐵王座。

科技記者出身的荷蘭人瑞尼·雷吉梅克,在他的新書《光刻巨人》中為我們重現了這驚心動魄的一幕。這本書以阿斯麥為主角,講述了它從無到有並且如何逆風翻盤的精彩故事。作為全球首部系統介紹阿斯麥的著作,作者通過紀實手法,全景描寫了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期間的光刻江湖,披露了「光刻之王」眾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瑞尼·雷吉梅克

瑞尼·雷吉梅克的家距離阿斯麥總部只有幾公裡,這使得他能夠長期近距離地觀察這家神奇公司。在90年代初,當還是一名新手記者的作者赴美國加州參加一次行業會議,並第一次接觸到阿斯麥時,他開始對這個來自家鄉的高科技小公司產生了興趣。當時阿斯麥仍在艱難求生,而它的對手們(例如日本佳能、尼康)正如日中天,沒多少人認為阿斯麥能夠掀翻巨人。不過,作者與阿斯麥之間還是產生了某種聯繫,並在日後促成這本《光刻巨人》的問世。

其實阿斯麥是一家合資企業,它的股東方是兩家荷蘭公司:一個是飛利浦,一個是ASM。

這是一段充滿戲劇性的聯姻。作為荷蘭的代表性高科技企業,飛利浦可謂大名鼎鼎。包括電視、收音機、錄音機、日光燈等現代社會習以為常的產品,就全部出自名震一時的飛利浦物理實驗室。相比之下,ASM的名頭在當時要遜色不少,不過其在晶片領域野心勃勃。時運疊加偶然,最終兩家公司決定合作——實際上更像是飛利浦拋棄了「雞肋」般的光刻機業務,這才催生了後來的阿斯麥。

為了寫出阿斯麥跌宕起伏的往事,瑞尼·雷吉梅克花七年時間採訪了眾多相關人士,其中包括公司創始人和後來的多位CEO、幾十位核心員工以及供應商等。此外通過查閱公司檔案,他拿到了諸多一手、新鮮的內部資料——在這本50多萬字的的新書中,形形色色人物眼中的阿斯麥,均得到完整詳實的呈現。

需要提到的一點是,這並不是一本吹捧之作。不同於一些企業成名後自我吹噓、憶苦思甜的所謂傳記,作者並沒有把阿斯麥視為不容批判的對象。相反,明確表示將以新聞作品來寫的瑞尼·雷吉梅克,在書中坦陳了阿斯麥及其母公司的諸多問題,包括官僚主義、公司政治、業務短視等,甚至高管人物性格上的弱點,都在書中纖毫畢現。

從技術上而言,光刻領域具備很高的專業門檻。不過,這本《光刻巨人》讀起來並不枯燥。除了必要的解釋之外,書中沒有聚焦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重點則是講述技術背後有血有肉的人物:一家創業公司的CEO們、一幫瘋狂的工程師和一群特立獨行的員工。正是這些鮮活人物錯綜複雜的聯繫,推動阿斯麥經歷了從誕生到輝煌的種種時刻。

在瑞尼·雷吉梅克的筆下,阿斯麥(包括成立之前)在不同時期的幾個片段,讀起來尤其過癮。

首先,阿斯麥與飛利浦之間的恩怨。這裡面涉及到幾個主體:飛利浦物理實驗室、飛利浦半導體和材料部、飛利浦高層以及ASM公司。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在整個飛利浦內部,它的物理實驗室都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它不負責具體生產任務,而是任由科學家們發揮想像,憑興趣鼓搗各種高科技的新鮮玩意兒。如果初步成型,再交由其他部門進行商品化生產。

據書中的描述,這是一幫最瘋狂的工程師和科學家。而他們的「玩具」之一,就是光刻機。後來飛利浦半導體和材料部參與其中,他們希望與物理實驗室合作生產光刻機,以擺脫當時市場對美國光刻機的依賴。

2020年8月,阿斯麥公司在臺南的極紫外光刻機培訓中心開張。

圖源:視覺中國

但這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冒險。對當時的飛利浦而言,最能給公司賺取的並不是光刻機,而是新型洗衣機和燈泡這類產品。由於七十年代荷蘭經濟的衰退,以及飛利浦自身經營的困難,最終光刻機計劃被高層視為「沒有任何意義」,甚至是需要儘快剝離的失敗項目。

ASM公司則在此時出現。在瑞尼·雷吉梅克眼中,ASM的老闆是一個行事大膽的精明商人。他看中了飛利浦的尖端技術,而對方也想早點出手這個燙手山芋,於是合資公司阿斯麥便成立了。總而言之,書中通過講述這幾個利益相關方的激烈博弈,向讀者揭示了巨頭阿斯麥的來路。

其次,阿斯麥剛成立時的混亂情形。

阿斯麥在1984年成立時可以說「一無所有」。員工不願意來、極度缺乏資金、內部鬥志潰散——從飛利浦被調到合資公司的工程師認為,他們是被母公司拋棄的邊緣人物,更是光刻市場的笑話。

在這本書中,阿斯麥的受訪員工們向瑞尼·雷吉梅克回憶,這簡直就是一家「來自地獄的公司。」

緩和混亂局面的是阿斯麥首任CEO賈特·斯密特。有意思的是,他被視作一個對半導體行業「一無所知」的CEO,而其真正擅長的僅僅是營銷管理。但靠著賈特·斯密特的激情,阿斯麥還是勉強開張。作者認為,賈特·斯密特在不長的任職期內「定義」了這家公司,並且埋下了「不計成本和閃電般速度」的種子。

而這些,也逐漸化作阿斯麥之所以成功的基因。

第三,被逼到極限的阿斯麥工程師們。

除了自身一大堆難題外,對手們也給阿斯麥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

從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全球光刻機市場先後經歷了美國和日本公司的主導。羽翼未豐的阿斯麥,長期就處於競爭對手環伺的夾縫之中。多年來,其一直命懸一線。要麼關門,要麼就抓住行業變革的唯一機會而放手一搏。

這是個贏者通吃的行業。一旦對手站穩腳跟,沒多少殘羹冷炙可以留給其他玩家。因此,瑞尼·雷吉梅克將此比作一場不能輸的「光刻戰爭」。對阿斯麥而言,要擺脫當時行業排名墊底的不利狀況,必須殺出一條血路。而為了突出重圍,它的工程師們不得不瘋狂工作。

書中寫到的一個細節可以管窺這場競賽的殘酷:由於承諾向客戶交付光刻機的時間過於緊迫,高壓之下的阿斯麥工程師甚至都哭了。

以上僅出自《光刻巨人》這本書的部分篇章。在阿斯麥上演絕地翻盤的過程中,還包括緊張刺激的商戰、與大牌客戶的博弈、與供應商的纏鬥等。在它向行業巔峰艱苦跋涉的途中,作者瑞尼·雷吉梅克用沉穩客觀的筆調,在書中還原了更多的幕後故事,留待讀者親自去挖掘。

光刻領域是一個以「微米」來測量的世界,而在阿斯麥看來,不顧一切成為贏者直到壟斷市場,就是自己在這個世界存活的唯一途徑。這個曾是「棄兒」一般的小公司,終於在成立十餘年之後,逐漸成為全球晶片光刻工藝的主要供應商。

如今,阿斯麥製造的一臺EUV(極紫外線)光刻機可以賣到1.2億歐元(約9.4億人民幣),並且全球僅有它自己可以生產。這種光刻機的技術難度,被認為堪比美國登月的阿波羅計劃。由阿斯麥設備所製造的晶片,幾乎已存在於市面上所有的電腦、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裡。這家「從地獄來的公司」,成了真正的光刻巨人。

本文來源:商業人物 責任編輯:陳合群_NB12679

相關焦點

  • 一臺設備賣9億人民幣,揭秘全球最牛光刻機公司
    雖然被稱為荷蘭「最了不起」的高科技公司,但在業界之外,普通公眾對它似乎沒什麼深刻印象。阿斯麥是目前全球最厲害的光刻機製造商,尤其在高端光刻機領域,可以說獨步江湖。光刻機是晶片製造過程中的核心關鍵設備,負責把集成電路版圖精確地投影在矽片上,從而完成器件和電路的構造。作為晶片產業「皇冠上的明珠」,光刻技術的地位不言而喻。
  • 什麼是光刻機?一臺上億的ASML光刻機工作原理分享
    更關鍵的是,最先進的EUV光刻機全球僅僅ASML能夠生產,ASML在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出售的兩臺EUV光刻機售價都超過1億美元,落後EUV一代的ArF光刻機平均售價也在4000萬至5000萬歐元左右,從高企的報價和EUV光刻機全球僅此一家出售可以看出,光刻機的技術門檻極高,是人類智慧集大成的產物。
  • 最牛的國產光刻機巨頭誕生!全球排名第四:幾乎壟斷國內光刻機市場
    【6月2日訊】眾所周知,隨著越來越多中國高新科技企業被列入到美國「實體清單」之後,相對較為落後的國產晶片製造,也是再次引起了大家關注,其中在整個晶片製造過程中最重要的設備—光刻機,自然也就成為了大家最為關注的晶片製造設備之一,畢竟光刻機精密度直接影響著晶片性能、功耗、發熱等表現;
  • 中國光刻機巨頭,一臺設備賣6000萬,無懼ASML斷供
    光刻機技術很難被攻破,更不可能被「山寨」,光是調光刻機中的一個小零件就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去調試。儘管如此,中國半導體公司還是沒有放棄前進的腳步,也是逐漸打破海外技術壟斷。作為光刻機的三大核心子系統,投影物鏡、工件臺以及光源顯得格外重要。
  • 光刻機價格多少_還有比光刻機更貴的設備嗎
    什麼是光刻機   光刻機是晶片製造中光刻環節的核心設備, 技術含量、價值含量極高。 光刻機涉及系統集成、精密光學、精密運動、精密物料傳輸、高精度微環境控制等多項先進技術,是所有半導體製造設備中技術含量最高的設備,因此也具備極高的單臺價值量。
  • 國內唯一一臺7nm光刻機,就這樣亮相登場了?讓人痛心!
    光刻機是晶片生產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機器設備,而且只有高端的光刻機才能生產出高精度的晶片。 目前,國產光刻機的最高精度水平為28nm,來自於上海微電子,將於明年正式交付使用。雖然28nm的光刻機已經能夠滿足大部分晶片的生產要求了,但是這個水平還遠遠不夠,要知道臺積電從ASML進購的高端光刻機都能生產5nm晶片了!
  • 荷蘭巨頭1nm光刻機迎新突破!中國訂購的EUV光刻機呢?
    據TechWeb網站11月30日最新報導,近日荷蘭光刻機巨頭阿斯麥(ASML)又送來一則好消息,該司已經與比利時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共同完成了1nm光刻機的設計工作。據了解,先進位程的光刻機對於曝光設備的解析度要求更高。與此同時,ASML已經完成了0.55NA曝光設備的基本設計工作。按照阿斯麥的計劃,預計相應的曝光設備全線準備好之後,會在2022年實現商業化。
  • 單臺價格上億,海關機邊監管,荷蘭進口的光刻機到底金貴在哪兒?
    不久前,一臺價值1.06億元的設備經空運從荷蘭飛抵廈門,由於該設備價值高,而且對保存和運輸有著很高的要求——必須保持在23℃恆溫狀態下。為了避免影響設備的精度,在運輸中也對穩定性有極高的要求。因此,機場海關以機坪查驗的方式對該貨物實行全程機邊監管,待貨物裝入特製溫控氣墊車,移至海關的機坪視頻監控探頭之下,完成緊急查驗後當晚就得到放行。
  • 90%零件需全球採購?!製造一臺光刻機究竟有多困難?
    一臺能生產先進工藝晶片的光刻機後面究竟需要多少供應鏈去支持?製造一臺光刻機需要多少個國家的公司參與其中?看看製造一臺光刻機究竟有多困難。全球最頂尖的光刻機生產商ASML(阿斯麥爾)生產一臺5nm光刻機或許需要十餘萬零部件,重量達到了180噸,單單組裝就需要一年。光刻機,集人類智慧於一身的產物。
  • ChipInsights:2019年全球光刻機市場分析
    根據芯思想研究院(ChipInsights)的數據表明,2019年全球半導體、面板、LED用光刻機出貨約550臺,較2018年減少50臺。其中半導體前道製造用光刻機出貨約360臺;半導體封裝、面板、LED用光刻機出貨約190臺。
  • 【資訊】我們唯一的一臺7nm光刻機?下場有點慘
    光刻機對於我們半導體行業的重要性,機哥已經說了很多次了。在近日公布的ASML二季度營收報表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ASML總共賣出啦61臺光刻機,其中的24臺,都是賣給了中國大陸。
  • 低調的國產光刻機巨頭,打破ASML壟斷,一臺設備賣6000萬
    投影物鏡、工件臺以及光源是光刻機的三大核心子系統,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2001年,ASML推出的雙工件臺系統,大大提升了光刻機的產能。據悉,單工件臺生產率為80片/時,而雙工件臺則達到了270片/時。當時,中國光刻機產業遠落後於海外,光刻機解析度停留在0.8-1微米,而海外則已經推進至0.1微米。同時,雙工件臺技術作為一個世界級的難題,被ASML牢牢握在手中,擺在朱煜團隊面前的,是強大的技術壁壘。而且在研發過程中,朱煜團隊也一度因為研發經費不足,進度幾乎停滯。
  • 全球最強晶片巨頭誕生!所有光刻機廠商的希望:ASML也不例外
    【12月16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全球晶片產業鏈中,佔據著最主要話語權無非就是全球最強的光刻機廠商—ASML,因為就連臺積電、三星等全球晶片代工企業,在缺少了EUV(極紫光外線)光刻機之後,都無法生產7nm\5nm等先進工藝的晶片的產品,雖然ASML公司掌握了全球最頂尖的光刻機製造技術,但實際上並非所有的技術
  • 世界上最貴精密儀器出廠地ASML光刻機工廠
    上海微電子裝備公司總經理賀榮明去德國考察時,有工程師告訴他:「給你們全套圖紙,也做不出來。」賀榮明幾年後理解了這句話。 光刻機,被稱為現代光學工業之花,其製造難度之大,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夠製造。其售價高達7000萬美金。用於生產晶片的光刻機是中國在半導體設備製造上最大的短板,國內晶圓廠所需的高端光刻機完全依賴進口。
  • 光刻機之戰
    曾經輝煌的 SVG 當時在光刻機的市場份額只有不到 8%,年營業額只有 2.7 億美元,而且 193nm 產品水平還遠不如 ASML。所以華爾街認為 ASML 買貴了,ASML 股價當天暴跌 7.5%。然而從後來的結果看,ASML 等於花錢買了光刻機行業最值錢的門票:英特爾的 vendor code,同時搖晃了尼康 (Nikon) 的支柱。
  • 一臺售價7億的光刻機,製造的晶片才值幾千塊錢,我們真的需要嗎
    圖片來自網絡我國是世界上的晶片進口大國,每年都要花費數千億美元在晶片的進口上,因為我們無法製造出高端晶片,而製造不出高端晶片的關鍵原因,就是用於生產高端晶片的設備——光刻機,一直以來,最先進的光刻機都是由荷蘭ASML公司研發的,由美國、德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掌控,形成龐大的利益共同體,而其生產的EUV高端光刻機內部達8萬多個零部件,其中關鍵零部件多產自美國,而這些對技術工藝要求極高的零部件
  • 世界上最先進的EUV光刻機,為什麼只有荷蘭阿斯麥公司做出來了?
    在製造晶片的過程中,光刻工藝無疑最關鍵、最複雜和佔用時間比最大的步驟。光刻定義了電晶體的尺寸,是晶片生產中最核心的工藝,佔晶圓製造耗時的40%到50%。光刻機在晶圓製造設備投資額中約佔23%,再考慮到光刻工藝步驟中的光刻膠、光刻氣體、光罩(光掩膜板)、塗膠顯影設備等諸多配套設施和材料投資,實則整個光刻工藝佔到了晶片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
  • 光刻機是什麼?為什麼荷蘭的最流弊
    光刻機,被稱為現代光學工業之花,製造難度非常大,全世界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夠製造。其售價高達7000萬美金。用於生產晶片的光刻機是中國在半導體設備製造上最大的短板,國內晶圓廠所需的高端光刻機完全依賴進口。
  • 為什麼光刻機比原子彈還難造?
    阿斯麥公司生產的 EUV 光刻機 | www.asml.com光刻機,這臺可以賣到上億歐元的精密設備,是通過紫外光作為 " 畫筆 ",把預先設計好的晶片電子線路書寫到矽晶圓旋塗的光刻膠上,精度可以達到頭髮絲的千分之一。舉個例子,華為海思成功設計開發了麒麟系列晶片,想要真正做成手機晶片,就需要臺積電利用光刻工藝來進行代工製造。
  • EUV光刻機是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唯一癥結嗎?
    在一顆晶片誕生的過程中,光刻是最關鍵又最複雜的一步。說最關鍵,是因為光刻的實質將掩膜版上的晶片電路圖轉移至矽片,化虛為實。說最複雜,是因為光刻工藝需要經歷矽片表面清洗烘乾、塗底、旋塗光刻膠、軟烘、對準曝光、後烘、顯影、硬烘、刻蝕、檢測等數十道工序才得以最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