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行業起步較晚,很多技術都是源自海外,尤其是10nm製程以下工藝,就非常依賴海外AMSL光刻機技術。作為國產晶片巨頭,中芯國際本有望在去年就引入ASML Euv光刻機,但因為特殊原因被叫停了,如今ASML官方只為中國用戶供貨EDV光刻機,這顯然是無法滿足國產手機的發展需求的!就拿麒麟9000和蘋果A14晶片來說,其工藝達到了5nm,目前只有臺積電可以為其代工晶片業務,高通、聯發科等只是負責晶片設計!
種種跡象表明,要想強大中國的晶片製造領域,光刻機可以說是重中之重。晶片作為科技產業的技術制高點,全球掌握晶片製造技術國家不到10個,中芯國際已經攻下14nm工藝製程,其代工的晶片已經可以滿足國內70%以上的市場需求了,但國產光刻機技術還是頗為落後的,和ASML之間還有很大差距。光刻機技術很難被攻破,更不可能被「山寨」,光是調光刻機中的一個小零件就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去調試。
儘管如此,中國半導體公司還是沒有放棄前進的腳步,也是逐漸打破海外技術壟斷。作為光刻機的三大核心子系統,投影物鏡、工件臺以及光源顯得格外重要。早在2001年荷蘭ASML就推出了雙工件臺系統,極大程度提升了晶片製造的效率,該技術一度被海外企業壟斷,但根據華卓精科官網顯示,其生產的光刻機雙工件臺已經打破了ASML公司的技術壟斷,成為全球第二家掌握雙工件臺核心技術的公司,對國產光刻機具有極大的推進作用。
影響光刻機性能的兩大核心部件,一個是EUV曝光系統,其它一個就是雙工臺,雖說中國在Euv光刻機製造領域較為落後,但在工件臺領域卻走在世界前面。在2000年前,光刻設備只有一個工件臺,到了2001年荷蘭推出了Twinscan雙工件臺系統,光刻機能在一個功工件臺上就完成曝光晶圓片,大大簡化了流程,生產效率提升了35%!較單工臺設備每小時80片的效率來說,雙工件臺的生產速度高達每小時270片~300片。
在意識到了ASML雙工臺技術的領先優勢之後,國產科技公司也開始研發這項精密儀器,並且在該領域取得成績!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朱煜牽頭作用下,華卓精科公司的光刻機雙工臺件宣布研發成功,中國打破ASML技術壟斷。報導消息顯示,圍該項目組「完成專利申請231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41項),已獲得授權122項,成為世界上第二家掌握雙工件臺核心技術的公司。到了2021年,華卓精科將會會推出可用於浸沒式28nm光刻機的DWSi系統雙工件臺。
據了解,華卓精科雙工件臺廣泛被上海微電子採用,後者恰恰是國產光刻機巨頭。作為晶片製造業的精密儀器,華卓精科雙工件臺的一臺設備售價高達6000萬,對中國半導體產業來說,其背後的價值遠遠高於價格本身。目前,上海微電子已經成功研究了22nm光刻機,和ASML的Euv光刻機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但可以滿足部分晶片的製造需求,另外,中芯國際已經開始量產14nm了,成為了全球第五的晶圓廠!
在中芯國際、上海微電子和華卓精科的努力之下, 中國已經逐漸打破外國巨頭的壟斷局面,在光刻機雙工臺技術領域無懼ASML斷供,對此你們作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