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新型功能性紡織品的介紹

2020-12-05 全球紡織網

幾種新型功能性紡織品的介紹

2010-11-18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近年來,隨著科學進步和經濟發展,功能性紡織品的種類日益增多,功能性紡織品行業迅速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

    紡織品的功能化,適應了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和追求健康、舒適、增值的預期,為人們完美的生活提供更多的選擇,是紡織產品技術進步的方向,是提高紡織產品檔次和附加值的有效途徑之一。

 

 

    本文介紹幾種新型功能性紡織品及其應用,作為大家在選購和使用時參考。

 

負離子紡織品

 

    負離子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的重大影響已被國內外醫學界通過臨床實踐驗證。負離子如人體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如能使人體內活性酸素消失,消除疲勞,活化細胞,增強免疫力,改善睡眠等。

 

    負離子紡織品的生產原理是在纖維的生產過程中或織物的後整理階段中添加負離子整理劑,生產出來的含有負離子整理劑的紡織品在與空氣、水氣等介質接觸時不間斷地釋放出負離子。

 

    用這種面料製成的負離子服裝直接與人體皮膚接觸,在皮膚和衣服之間能形成負離子空氣層,發揮負離子的健康功效。負離子紡織品除在服裝領域的應用外,在裝飾用紡織品和醫療衛生用紡織品兩大領域也都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吸溼排汗紡織品

 

   又稱吸溼速幹紡織品,通過紡織品(織物)對水的吸附能力、織物上水分蒸發速率、透溼量等指標來表徵織物的吸溼速幹、排汗性能。

 

    吸溼排汗紡織品的生產,一是採用吸溼排汗纖維,對聚酯纖維進行物理和化學改性;二是對紡織品進行吸溼速幹整理。

 

    吸溼排汗紡織品主要用於運動服、休閒服、內衣等服飾。由於它可解決悶熱和出汗粘身問題,可調節服裝的內氣候,使得服裝有了會「呼吸」的特性,故也有「會呼吸的紡織品」之稱。

 

遠紅外紡織品

 

    遠紅外紡織品是對具有高效遠紅外發射性能的一類紡織品的簡稱。遠紅外線易被人體吸收,它不僅使皮膚表層產生熱效應,而且還通過分子產生共振作用,從而引起皮膚深層組織發熱,這種作用的產生可刺激細胞活性,改善血液的微循環,提高機體的免疫力,起到一系列的醫療保健作用。

 

    遠紅外紡織品是在後整理過程或纖維的成型過程中,將能夠吸收外界能量(包括光能和人體熱能)並能高效發射遠紅外的材料附著或結合在紡織品上,使其在

4~20 μm

波長範圍內有較高的遠紅外發射率(≥

65%

)。

 

    遠紅外紡織品可用來開發保健蓄熱產品和醫療用品,如保暖服、內衣、床上用品(床單、毛毯等),坐墊、護膝、腰帶、保健鞋襪等。

 

防電磁輻射紡織品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具有電磁輻射的設施和設備的應用不可避免。電磁輻射無色無味無形,是一種無法用感官感知的汙染現象,被喻為人類的「隱形殺手」、「高科技汙染」。世界衛生組織認為,在各種汙染中,電磁輻射的威脅最大,嚴重影響了公眾健康和生態環境。

 

    防電磁輻射紡織品是採用專門技術和特殊工藝將防電磁輻射材料(通常為金屬材料)與紡織纖維材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反射和屏蔽電磁波。一般屏蔽效能要求達到

95%

以上,同時這種紡織品還兼有抗靜電性能。

 

    目前市場上已出現的防電磁輻射紡織品主要有金屬絲防電磁輻射織物、化學鍍防電磁輻射織物、塗層防電磁輻射織物三類,可應用於野外護理用品(帳篷、服裝)、室內裝飾布、孕婦服、工業防護服和工業防護包紮材料及軍事等方面。

 

防紫外線紡織品

 

    近幾十年來,由於人類的活動,特別是氟利昂使用量的增加,使圍繞地球的大氣臭氧層產生了空洞,導致地球表面的紫外線輻射迅速增加,致使人類皮膚癌的發病率不斷增加,嚴重影響了人體健康。

 

    國家標準

GB/T 18830

?

2009

《紡織品

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規定:紡織品紫外線防護係數

UPF

>40,且紫外線透射比T(UVA)<5%時,可稱為防紫外線產品。防紫外線紡織品可以有效防止或減弱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防紫外線紡織品目前有兩種生產途徑:

 

    (

1

)直接採用防紫外線纖維按常規方式紡制紡織品。這種方法的關鍵在於防紫外線纖維的抗紫外線性能。目前防紫外線纖維的生產是利用無機物陶瓷微粉與聚合物切片混合,製成母粒再進行紡絲或成纖聚合物在聚合過程、熔融狀態下加入無機物陶瓷微粉或具有紫外屏蔽性能的物質,這些物質能夠強烈地吸收波長在

280nm~400nm

間的紫外線。

 

    (

2

)採用功能性整理技術,即將防紫外線整理劑用塗層的方法和紡織品牢固結合。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防紫外線紡織品有戶外運動服、抗紫外襯衫、陽傘(遮陽傘)、窗簾和帳篷等。

 

納米紡織品

 

    全稱為「納米技術處理紡織品」,即在產品或其特定部位的生產加工過程中應用納米(1納米="10

-9

米)技術處理織物,使紡織品具有抗菌、防水、防油、易去汙、抗紫外線等一種或幾種功能。

 

    納米科技在紡織領域的應用已步入成長階段,目前加工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將納米微粒填充到纖維中對纖維改性改質,增進纖維的機能性,另一種方式是應用塗層整理技術在織物表面形成納米級顆粒。

 

    納米紡織品具有多功能性,廣泛應用在服裝、醫療、食品餐飲、軍事等行業上。在服裝領域,目前市場上已經有納米襯衫、T恤衫、帽子、男女休閒服裝等銷售。2009年12月,國家標準GB/T22925?2009《納米技術處理服裝》的實施,從標準上規範了納米紡織品在服裝領域的應用。

 

 

(王宜滿 中國纖檢)

 

相關焦點

  • 哥倫比亞大學公布了一種新型無氟拒油紡織品
    信息來源:紡織導報防油紡織品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服裝面料,這種織物不易沾染油漬,易於清潔,為消費者減少了保養費用,因此在消費市場很受歡迎。於是尋找和開發其新型替代品成為世界各國紡織化學品製造行業和紡織染整行業的一項重要內容。近日,哥倫比亞大學公布了一種新型的拒油紡織品,該產品在製備過程中不使用PFC。研究者在每根纖維表面添加紋理,通過控制紋理的大小、間距等來控制纖維材料的表面化學性質,從而實現其拒油功能。
  • 石墨烯複合纖維及紡織品的製備方法與研究進展
    石墨烯是目前發現的最薄、強度最大、導電導熱性能最強的一種新型納米材料,被稱為「新材料之王」。  作為具優異性能和獨特結構的新型碳材料—石墨烯在眾多科學領域的被廣泛關注和應用。近幾年,石墨烯在紡織領域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逐漸成為紡織纖維領域的研究熱點,特別是功能性紡織品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諸多應用。本文主要介紹了新型石墨烯複合纖維與石墨烯紡織品的製備方法,石墨烯紡織品的性能及其發展趨勢。
  • 蘇州大學研發出新型長效抑菌抗病毒紡織品
    新華社南京12月27日電(記者陳席元)記者27日從蘇州大學獲悉,該校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陳宇嶽教授團隊成功研發出新型長效抑菌抗病毒紡織品,並實現工業化生產,面料的抗病毒活性率和抑菌率達到99%以上據陳宇嶽介紹,該團隊長期研究納米銀紡織品,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團隊著手研發民用抑菌抗病毒紡織面料,3月進入實驗室試驗,5月完成小樣生產,現已順利實現工業化生產。陳宇嶽表示,目前國內外紡織品普遍採用的抑菌抗病毒技術,存在不耐受多次洗滌的短板。
  • 紡織用功能性納米塗料有哪些?
    紡織用功能性納米塗料有哪些?
  • 什麼是功能性纖維 功能性纖維有哪些
    什麼是功能性纖維 功能性纖維有哪些 2018-01-25 10:45:50 來源:全球紡織網 什麼是功能性纖維 ?能性纖維有哪些?
  • 保健功能紡織品可否掀起第四次革命
    「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中醫藥,其精微奧妙符合宇宙造化之理,因而具有極其強大的生命力,如果我們能從中國獨有的中草藥中提取出植物纖維,製作出用以身體調理、保健的功能性紡織品,將拓開一條通往國際市場的康莊大道。我們甚至還可以轉換一下思維,製作出替代膏藥的功能性服裝,讓患者穿上服裝的同時就實現了治療的功能,免除了貼膏藥帶來的種種不便,這個市場也將是十分廣闊的。」
  • 納米材料在紡織品功能整理中的應用
    紡織品功能整理是一種可以滿足紡織品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特殊功能,提高其附加值的方法。將納米材料應用於紡織品的功能整理中,製備出具有抗菌、抗紫外、抗靜電、自清潔、導電、抗皺等單一或多種性能且具有高附加價值的功能性紡織品已成為紡織行業的發展趨勢之一。
  • 【行業動態】石墨烯打造的新型智能紡織品,可隨環境調節熱輻射
    【行業動態】石墨烯打造的新型智能紡織品,可隨環境調節熱輻射 2020-06-26 0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負離子地毯的功能性及負離子素的配比優化
    有資料介紹:郊外田野的空氣負離子濃度為5000-50000個/cm3;當空氣負離子濃度達到50000-100000個/cm3時,可以殺菌、減少疾病傳播;當空氣負離子濃度為100000-500000個/cm3時,人體具有自然痊癒能力。所以,開發負離子室內紡織品已成為各國關注的重要研究方向。
  • 衝鋒衣比較試驗:半數樣品功能性宣傳存在問題
    中國網財經11月9日訊 據北京市消協網站消息,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消費者協會對電商平臺和實體店銷售的衝鋒衣或類似產品開展了商品比較試驗,結果顯示:過半樣品存在問題,半數樣品功能性宣傳存在問題。  北京市消協介紹,本次比較試驗樣品從電商平臺及實體店隨機購買,其中電商平臺購買30件,實體店購買20件,共50件。
  • 吳海波: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市場分析與產品發展趨勢
    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非織造材料與工程系副主任吳海波在會上做了題為《中國產業用紡織品市場分析與產品發展趨勢》的主題報告,以下為吳海波的演講全文:   吳海波:大家上午好!今天感謝有這個機會跟大家一起探討國家紡織品的現狀和趨勢。作為一個紡織品,應用的領域是非常廣的。我們國家的話我看了一下,回顧了一下在十二五,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總量,十二五1290萬噸,年均增長15%。
  • 紡織品領域禁用和限制的十三類化學物質介紹
    紡織品領域禁用和限制的十三類化學物質介紹 2010-10-19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紡織品中有害物質主要來源
  • 石墨烯纖維-石墨烯紡織品之路
    自從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等以石墨為原料,利用微機械剝離法成功製得單片層石墨烯以來
  • 關注| 突破單層石墨烯技術難關並量產,高烯科技「亮劍」功能性大市場
    文| 本報記者 同黎娜  編輯| 王亦一  新冠肺炎疫情今年在全球蔓延,使消費者對健康、功能性紡織品的關注度空前高漲,也使功能性紡織品市場需求快速增長。  汪洋介紹,公司「10年磨一劍」,突破了層層技術障礙,特別是解決了多項關鍵技術難題,已經建成了單層氧化石墨烯自動化生產線,研製出了單層石墨烯多功能複合纖維,並實現了量產。
  • 關於紡織品中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危害
    關於紡織品中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危害 2010-06-22 00:00:00 來源:來源:全球紡織網 作者:中國纖檢     全球紡織網6月22日訊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紡織品中含有的有害染料
  • 現行國家標準對紡織品吸溼速乾性能的評價
    現行國家標準對紡織品吸溼速乾性能的評價 發表時間:2017/11/9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全球功能性服飾的市場價值約為1490億美元,到2020年,市場估值將達到1850億美元,增長24.2%。
  • 蘇州優富紡織品有限公司推出Sorbtek短纖維高附加值新產品
    中國蘇州2014年10月14日電 /美通社/ -- 蘇州優富紡織品有限公司(UTSC)推出又一高附加值新產品,SORBTEK® 短纖維,通過獨特的吸收-傳送-釋放的技術提供永久性吸溼排汗功能。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產用於可穿戴紡織品的首款可伸縮石墨烯紗線
    多功能可穿戴電子紡織品因其對保健、運動服、健身和航空航天應用的巨大潛力而備受關注。由於石墨烯的高導電性和柔性,石墨烯被認為是用於這些類型的應用的潛在良好材料。石墨烯中的每一個原子都暴露在其環境中,使其能夠檢測其周圍的變化,使其成為傳感器的理想材料。最近幾年,通過創新和小型化和無線革命,智能可穿戴紡織品經歷了復興。
  • 我國紡織品禁用偶氮染料檢測的分析
    我國紡織品禁用偶氮染料檢測的分析 2010-10-25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1背景
  • 醫用紡織品市場空間巨大 上市公司悄然布局
    市場想像空間巨大醫用紡織品顧名思義就是指用於醫學目的的紡織品。不過更權威的解釋是指以醫學應用為特色,以纖維和織物為基礎的紡織品的總稱。毋庸置疑的是醫用紡織品是紡織技術與醫學科學結合而形成的領域,是紡織品中創新性最強、科技含量最高的品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