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產用於可穿戴紡織品的首款可伸縮石墨烯紗線

2020-09-24 智識諮詢

來自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諾獎得主KostyaNovelov教授和NazmulKarim博士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生產可擴展的石墨烯紗線的方法。

多功能可穿戴電子紡織品因其對保健、運動服、健身和航空航天應用的巨大潛力而備受關注。由於石墨烯的高導電性和柔性,石墨烯被認為是用於這些類型的應用的潛在良好材料。石墨烯中的每一個原子都暴露在其環境中,使其能夠檢測其周圍的變化,使其成為傳感器的理想材料。最近幾年,通過創新和小型化和無線革命,智能可穿戴紡織品經歷了復興。

研究人員已經努力將基於紡織品的傳感器集成到服裝中,然而,目前的製造工藝是複雜且耗時的、昂貴的,並且所使用的材料是不可生物降解的,同時使用不穩定的金屬導電材料。


《ACS Nano》報導,英國國家石墨烯研究所的團隊開發的工藝可以使用現有的紡織機械生產數噸導電石墨烯基紗,而不會增加生產成本。除了可以大量生產紗線外,它們還具有可清洗,柔韌,廉價和可生物降解的特性。

這種傳感器可以集成到自供電RFID或低功率藍牙中,以無線方式向行動裝置發送數據。

推動可穿戴電子紡織品的一個障礙是為它們提供動力所需的笨重組件。以前,在不損害材料的性質或舒適性的情況下加入這些部件也很困難。

主要作者Shaila Afroj博士在博士期間開展了該項目,他說:「為了向一個非常傳統和成熟的紡織工業引入一種新的令人興奮的材料,如石墨烯,最大的挑戰是製造工藝的可擴展性。我們通過使用快速和超快的生產工藝生產石墨烯材料和石墨烯基紡織品來克服這一挑戰。據報導,我們在一小時內生產千公斤石墨烯基紗的技術是紡織行業的重大突破。「

Nazmul Karim博士,國家石墨烯研究所的另一位主要作者和知識交流研究員(Graphene)說:「由於最近紡織品的創新,高性能服裝正在經歷一場轉型。紡織界越來越關注利用石墨烯的優異和多功能特性,用於智能和功能性服裝應用。「

「我們相信,我們對石墨烯基紡織品的超快生產工藝將是實現下一代高性能服裝的重要一步。」

參考來源:英國曼徹斯特大學 智識諮詢編譯

相關焦點

  • 壓阻碳納米管嵌入式納米纖維傳感紗,用於可穿戴紡織品傳感器
    ,可方便地織成不同功能的可穿戴織物,應用於可穿戴電子產品和智能紡織品。該傳感器具有較大的接觸面積、多個接觸部位和較大的變形空間,可用於多種機械刺激的多模傳感,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較寬的傳感範圍。基於織物的傳感器可以適應地附著在複雜的表面上,也可以集成到織物中,顯示出對動態人體運動的連續瞬態檢測和區分能力。此外,成功地集成了一個紡織品傳感平臺,用於壓力和應變分布的空間映射,使其成為電子紡織品和可穿戴設備的一個很有前途的候選平臺。
  • 雷射列印技術可以在幾分鐘內生產防水可拉伸電子紡織品
    電子紡織品/智能服裝是可穿戴技術的一個分支,由於其巨大的潛力,例如將電子設備、能量存儲和天線與紡織品結合在一起,因此備受關注。該技術能夠使無線通信、健康感應及監控和可以在智能城市、偏遠地區、電信和生物醫學行業中找到應用的發光器件適用於自足式下一代可穿戴設備。
  • 中原工學院:碳納米管嵌入式納米纖維傳感紗,可穿戴紡織品傳感器
    在材料和結構設計方面,通過將彈性壓阻型碳納米管(CNT)嵌入PU納米纖維包裹在可伸縮的纖維型芯電極上,成功地在纖維和紡織品基體上構建了精細的傳感微/納米結構和高效的導電網絡,實現了多模傳感能力。在傳感機理上,利用這種製備方法和先進的結構,製備的織物傳感器具有精細的層次結構,從一維宏觀紗線到亞微米彈性納米纖維,再到內部納米尺度的碳納米管滲流網絡。
  • 中原工學院:碳納米管嵌入式納米纖維傳感紗,可穿戴紡織品傳感器
    本文要點:在製備方法上,首次採用簡易靜電紡絲技術,設計並製備了一種具有良好拉伸性能和機械穩定性的可拉伸壓阻碳納米管納米纖維傳感紗,可方便地織成不同功能的可穿戴織物,應用於可穿戴電子產品和智能紡織品。該傳感器具有較大的接觸面積、多個接觸部位和較大的變形空間,可用於多種機械刺激的多模傳感,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較寬的傳感範圍。基於織物的傳感器可以適應地附著在複雜的表面上,也可以集成到織物中,顯示出對動態人體運動的連續瞬態檢測和區分能力。此外,成功地集成了一個紡織品傳感平臺,用於壓力和應變分布的空間映射,使其成為電子紡織品和可穿戴設備的一個很有前途的候選平臺。
  • 可穿戴技術新突破:形狀可定製的織物超級電容!
    然而,在可穿戴技術和智能織物領域,超級電容也扮演著重要角色。筆者曾介紹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開發出的一種固態柔性超級電容器件。科學家通過絲網印刷技術,採用導電石墨烯氧化物油墨,直接將它列印在紡織品例如棉織物上。
  • 石墨烯纖維-石墨烯紡織品之路
  • 石墨烯在智能紡織品中如何應用?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為您答疑解惑
    、英國國家石墨烯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榮譽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Konstantin Novoselov發表了題為《石墨烯在智能紡織品中的應用》的視頻演講(圖 1),基於其多年來對石墨烯的研究成果與經驗,介紹了石墨烯的性能特點、製備方法及其在柔性電子和智能紡織品中的應用實例。
  • 寧波大學研究出用於印刷和染色石墨烯基電子紡織品
    穿戴式壓力傳感器對1.5 Pa的櫻桃花瓣和2.3 Pa的小雛菊花瓣立即做出響應,檢測限低。如圖3b所示,響應時間約為23 ms。石墨烯基電子紡織品具有31 ms的快速弛緩時間(圖3c),促進了對人體快速複雜運動的檢測。我們認為,織物較高的結構完整性支持了傳導通路的快速恢復。
  • 石墨烯:神奇的「新材料之王」,為科技紡織再添一把火
    、英國國家石墨烯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榮譽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Konstantin Novoselov發表了題為《石墨烯在智能紡織品中的應用》的演講,基於其多年來對石墨烯的研究成果與經驗,介紹了石墨烯的性能特點、製備方法及智能紡織品中的應用實例。
  • 可穿戴福音:三星石墨烯顯示技術獲突破(全文)_液晶顯示器應用技術...
    日前,三星先進技術研究院與韓國成均館大學聯合宣布,它們已經合成一種能在更大尺度內保持導電性的石墨烯晶體。三星表示,這是一種可以用在柔性顯示屏和可穿戴設備上的屏幕顯示技術。如果沒有猜錯的話,三星和成均館大學採用的是化學氣相沉積法(CVD),這種方法可製備出高質量、大面積的石墨烯,但成本較高,工藝複雜。    石墨烯最早是在2004年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安德烈·海姆教授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教授通過一種很簡單的方法從石墨薄片中剝離出來的,二人也由此榮獲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而科技巨頭三星、諾基亞和IBM也在加強這一領域的研究。
  • 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基於3D雷射誘導的石墨烯可伸縮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可自供電可穿戴設備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煥宇教授科學與力學系的多蘿西·奎格(Dorothy Quiggle)職業發展教授,教授Huanyu" Larry" 程煥宇教授帶領的一組國際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自供電,可拉伸的系統,該系統將用於可穿戴式健康監測和診斷設備
  • 紗線電池可以為智能衣服和可穿戴設備供電
    紗線電池可以為智能衣服和可穿戴設備供電香港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紗狀可充電鋅離子電池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新電池可以編織到裝有傳感器的智能衣服中,併集成到商業生產的紡織品中,為電子設備,可穿戴顯示器和醫療植入物供電。
  • 曼徹斯特大學石墨烯專利特點、專利運營分析及與中國合作的思考
    2014年,英國再投資6000萬英鎊在曼徹斯特大學成立石墨烯工程創新中心(GEIC),打造新的尖端石墨烯研究設施,以開發和維持英國在石墨烯及有關2-D材料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GEIC目前已與多家企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有效地推動了石墨烯創新成果轉化。曼大的石墨烯研究在智慧財產權管理保護與運營上都非常成功。
  • 噴墨列印石墨烯實現太陽能可穿戴電子設備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來自諾丁漢大學的研究人員解決了如何使用墨水3D列印具有有用特性(例如將光轉換為電能的特性)的新型電子設備的難題。這項研究表明,可以噴射包含二維片狀細小材料(例如石墨烯)的油墨,可以將這些複雜的定製結構的不同層堆積並嚙合在一起。
  • 諾獎得主最新成果:一種高效率低成本生產石墨烯導電油墨的新技術!
    近日消息,位於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生產石墨烯印刷電子產品的低成本方法,可大大提高導電石墨烯油墨的生產效率並降低成本。  印刷電子產品為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滲透提供了突破。印刷電子電路的可能性將進一步促進物聯網應用的普及。用於電子應用的印刷導電油墨的開發迅速發展,擴大了在電晶體,傳感器,天線RFID標籤和可穿戴電子設備中的應用。
  • 【行業動態】石墨烯打造的新型智能紡織品,可隨環境調節熱輻射
    【行業動態】石墨烯打造的新型智能紡織品,可隨環境調節熱輻射 2020-06-26 05: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墨烯泡沫未滅?如何開拓可穿戴新藍海
    石墨烯既是最薄的材料,也是目前最強韌的材料。    石墨烯的斷裂強度高出鋼材百倍,同時拉伸幅度能達到自身原有尺寸的20%,在物理特性上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另一方面它非常緻密,即使是最小的氣體原子(氦原子)也無法穿透。正因有自身的眾多優異特性,石墨烯的應用前景被普遍看好。
  • 基於可拉伸光纖的智能穿戴紡織品
    作為一種比較流行的遠程健康監測技術,不同種類的可穿戴傳感器已經被用於監測用戶的多個參數。可穿戴傳感器在人體監測中的參數包括運動評估和分析、體溫、相互作用力/壓力(人與物體之間)、溼度和生理參數,包括心跳和呼吸速率。在某些情況下,還應加上動脈血氧飽和度和項脈搏參數等。
  • [公告]東旭光電:關於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G2M及VERSARIEN PLC...
    [公告]東旭光電:關於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G2M及VERSARIEN PLC分別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的自願性信息披露公..」)分別籤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以下簡稱「《備忘錄》」),公司與曼大、UG2M籤署的《備忘錄》闡述了通過公司針對英國曼大開發的石墨烯及及其相關科學技術進一步研發、生產和成功商業化的機會。
  •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
    基於還原氧化石墨烯MoS2複合材料的新型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與東北大學和中國的五所大學合作,設計並測試了一種可伸縮的可穿戴式氣體傳感器,用於環境傳感。該傳感器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東北大學和中國五所大學組成的團隊開發,據說結合了新開發的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材料,獨特形式的二硫化鉬和氧化石墨烯納米複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