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醫療衛生用紡織品生產大國,產品由簡單的個體衛生用品材料,逐漸發展到醫療用敷料、手術洞單、手術服、手術包、手術縫合線等高技術含量製品。
而隨著時間的發展及人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斷提升,醫療衛生用紡織品的性能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防病毒、防滲透、高阻隔、抗靜電、輕量化、超薄舒適、透氣性好、無刺激、可降解等成為產品特質。
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一塊小小的紗布中,蘊藏著高達上百億元的商業機會。
市場想像空間巨大
醫用紡織品顧名思義就是指用於醫學目的的紡織品。不過更權威的解釋是指以醫學應用為特色,以纖維和織物為基礎的紡織品的總稱。毋庸置疑的是醫用紡織品是紡織技術與醫學科學結合而形成的領域,是紡織品中創新性最強、科技含量最高的品種之一。
實際上,人類使用醫用紡織品的歷史是相當久遠的。早在4000多年前的古埃及人就懂得利用天然粘合的亞麻麻紗來縫合傷口。以及用天然藥物植物處理過的織物來包裹木乃伊,以防止其腐爛。目前,隨著新型纖維的開發以及紗線和織物新型製造工藝的研發,醫用紡織品也在朝著更加廣泛的應用領域邁進。
據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統計,2002年至2010年中國的醫療與衛生用紡織品行業發展速度超過了20%,出口增速超過29%。
同時,隨著醫用紡織材料發展迅速,也已廣泛應用在組織再生、骨骼填補再生、創傷治療、生物粘合劑、放射治療、透析和過濾、美容外科等具有發展潛力的領域。
但目前,中國醫療用紡織品的綜合技術性能尚不能充分滿足需求,尤其在外科用植入性紡織品和體外過濾用紡織品方面,目前主要依靠進口。同時,國內醫院、衛生機構的應用尚未真正打開,其應用前景有待大力拓展。
由於起步較晚,中國的醫用材料的市場份額約佔世界市場2%。據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所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統計資料分析,國內醫用紡織品在外科用植入性和體外過濾用紡織品方面的大部分產品,特別是人造器官類醫療器械(含紡織結構製品)方面的國產化率非常低。有專家預測,今後的15~20年間,該產業將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長。
可以說,在醫用紡織品領域,產業發展有著巨大的想像空間和市場機遇。
傳統材料制約行業發展
儘管行業前景廣闊,但問題與瓶頸也同樣明顯。
據了解,目前我們根據不同的用途大致將醫用紡織品劃分為非植入材料、植入材料、體外裝置、醫用和衛生用紡織品四個大類。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醫用和衛生用紡織品這個類別的醫用紡織品。如:醫生穿著的白大褂,包紮止血用的紗布等都屬於這個大類。
2010年,全國醫用紡織品的產量已經超過了70萬噸。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只有醫用和衛生用紡織品以及非植入性紡織品如繃帶、紗布等這類科技含量低的產品才基本上實現了自產自銷。而諸如植入和體外裝置這些高科技類別的醫用紡織品則大部分仍然需要依賴進口。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僅進口這兩類醫用紡織品的金額就高達50億美金以上。
此外,由於傳統材料及工藝上的缺陷,在相關紡織品生產過程中也會造成大量的汙染,在目前環保高壓態勢之下,許多地方紛紛停產,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缺口。
隨著「健康中國2030」等一系列國家重量級規劃的提出,我國的醫療紡織品行業亟待破局。
而幸運的是,如今醫用紡織品的原料除傳統的棉花等大宗原料外,已擴展至海藻纖維、殼聚糖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聚乳酸纖維等多種原料。
其中,Lyocell纖維,以NMMO的水溶液為溶劑溶解纖維素後進行紡絲紡制的再生纖維素纖維,被稱為21世紀的「綠色纖維」。
該纖維具有吸溼性強、透氣性好、親和舒適等特點,擁有天然的抑菌、吸溼透氣、抗靜電、防黴,其織物牢度高,不易變形。可被廣泛地用於醫用紗布繃帶,既強韌又適用於敏感性肌膚。
此外,隨著生物技術與紡織科技各自不斷的發展,醫用紡織已經可以製成人工肝、人工腎、人工胰、人工肺、人工喉管、人工肌肉、人造皮膚、人造胃、人造關節、人造血管等。另外還可以用纖維製成各種醫療器械,如雷射光纖治療器,雷射光縴手術刀、光纖傳感器和各種規格的內窺鏡等。目前大熱的可穿戴設備,也和紡織應用密切相關。
上市公司悄然布局綠色纖維
據媒體報導,隨著「綠色纖維」生產技術日臻成熟,市場蛋糕繼續做大,綠色纖維將可能全面替代當下市場廣泛應用的常規化纖產品,目前我國常規化纖產量近5000萬噸,綠色纖維目前年產量僅僅十幾萬噸,市場每年需求量百萬噸,缺口巨大。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需求量還會持續加大,而綠色纖維市場一旦得到滿足,將會帶動整個中國高端製造業的發展提速。
也正因為如此,早已有上市公司看到了背後巨大的市場機遇,搶灘布局。
京漢股份投資的金賽爾綠色纖維,就是這種性能優異的綠色纖維材料。
其產品兼具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性能優勢,表現出乾濕強度大、初始模量高、在水中收縮率小、尺寸穩定性好等特性,尤其透氣性和舒適性令其他纖維材料無出其右。目前,綠色纖維在全球高檔時裝產業鏈中應用廣泛,未來,其還將在航空航天、飛機製造、軌道交通、醫療衛生、美容護膚、汽車內飾等諸多領域,開拓出廣泛的應用市場。
據了解,京漢股份旗下的金賽爾綠色纖維項目,是我國目前單線產能最高、最具技術優勢的項目,未來年產量預計將達到20萬噸,相較同業者1.5萬噸的年產量具備明顯的規模經濟優勢。此外,項目採購的是ONE-A公司最新開發的新一代Lyocell纖維製造技術,生產質量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布局金賽爾綠色纖維發展,一方面體現出京漢股份參與推動中國綠色經濟動能轉換的戰略部署,另一方面金賽爾綠色纖維可觀的市場發展前景,也將為京漢股份收入的增長以及利潤的提高,增加一個重要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