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研究新冠爆驚人發現!病毒會不會真是「人造」?

2020-09-14 鳳凰WEEKLY官方號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

對5000株流行毒株的分析為人們提供了重要線索。西班牙研究人員攜手合作,利用超級計算分析傳染病,以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的行為特點。他們得到的一個驚人發現是,所研究的基因組彼此之間非常相似。這意味著什麼?

該項研究負責人、西班牙國立聖地牙哥大學附屬醫院兒科醫生和臨床研究員費德裡科·馬丁農解釋說:「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超級感染者是存在的。至少我們分析的數千株流行病毒株能夠證明這一點,由於這些病毒株的身份已經在線登記,我們可以將它們歸入我們的資料庫中。」這意味著全世界三分之一至一半感染者的病毒有一個共同的祖先。

這對於解釋為何新冠病毒在許多國家呈爆炸式增長非常有幫助。該項研究認為,這5000株毒株在遺傳密碼方面非常相似,這個發現不僅有助於確定疫情出現的可能日期,還有助於找到病毒的源頭。「我們還發現新冠病毒的基因與蝙蝠冠狀病毒的相似度高達96%,顯然該病毒來自動物界。」馬丁農同時強調說,「因此所謂病毒系人工製造的理論缺乏科學依據。」

根據這些發現,可以解出一半的方程式:該病毒在某些宿主中確實具有極高的傳播能力。但是馬丁農強調,仍然需要了解哪些人群會使傳染指數從平均值2或者3人激增至數十人。「這些超級傳染者的特徵以及影響他們成為超級傳染者的因素都還有待更多的研究。」顯然,這將有助於解釋疫情為何會在有些國家大暴發,並將為今後疫情的控制帶來啟示,例如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此外馬丁農認為,西班牙的疫情與歐洲其他國家不同,因為西班牙不僅有出現在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最早的病毒株,而且還有一株幾乎沒有進入其他任何歐洲國家的亞洲毒株。

對基因組的分析表明,影響了幾乎整個歐洲的病毒變異體已經來到西班牙,但是最流行的是一種亞洲毒株,它幾乎沒有進入任何其他歐洲國家,準確來說這個「超級傳染毒株」屬於B3a血統,而西班牙可能已將此毒株出口到南美,因為在該地區也發現了它傳播的痕跡。

相關焦點

  • 驚人發現!西班牙2019年3月就有了新冠病毒 遠早於武漢
    中國武漢不是新冠病毒的發源地,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證據的證實,那麼它到底最早出現在什麼時間?出現在哪裡?至今仍是未解之謎,不過近來,多個國家對早期新冠疫情又有了一些新的發現。義大利方面,米蘭大學牽頭的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從義大利一名年輕女性皮膚病患者2019年11月10日的活檢樣本中發現了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義大利「零號病人」出現的時間因此再次提前到2019年11月。但這幾乎肯定不是最早的時間,因為早期一些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只表現出了皮膚病症狀。
  • 研究發現:在全歐擴散的「變異版新冠病毒」源於西班牙
    據歐華報報導 今年7月,西班牙加泰地區疫情爆發,特別是Segrià形勢嚴峻,當局下令將其封鎖。而此次爆發源於當地果園的臨時工,導致病毒感染情況失控。根據最近一項新的調查初步結論,這場疫情是由「變異版新冠病毒
  • 西班牙科學家研究新發現:增強口腔鼻腔黏膜,可防新冠病毒
    >華輿訊 據西班牙聯合時報援引《先鋒報》報導,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和巴塞隆納大學開展了一項研究項目,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加強口腔和鼻腔黏膜,增加其屏障作用,從而阻止新冠病毒的滲透。據這項研究項目方稱,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主要是通過鼻黏膜或者口腔黏膜來對人體進行滲透,而這項研究的目的就是需要開發能夠在化學成分上模擬皮膚脂質的「氣溶膠」來起到過濾病毒的作用。這樣,在皮膚黏膜中會形成更多的增強脂質結構,雖然這種創新不能夠提供完全的保護,但是可以使病毒的滲透性降低。
  • 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西班牙研究小組在去年3月的廢水中檢測出新冠病毒
    據外媒報導,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26日發布了一則公告,該校領導的一個腸道病毒小組在2019年3月採集的巴塞隆納廢水樣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研究人員對當地廢水樣本做了檢測,結果發現在去年3月12日採集的廢水中已有新冠病毒的蹤跡,此前該小組的研究人員已在今年
  • 研究發現:維生素D或無法預防新冠病毒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11月2日發表了題為《維生素D能預防新冠病毒嗎?》的確,通過服用維生素來預防新冠肺炎的想法頗為誘人。9月3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絡開放》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缺乏維生素D的人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幾乎是維生素D水平充足者的兩倍。另一項10月27日發表在《臨床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雜誌》月刊上的研究發現,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缺乏維生素D的現象高於對照組,後者沒有感染新冠肺炎,但其維生素D水平是在疫情暴發前測量的。
  • 新冠病毒溯源又有新發現→
    12月9日,義大利《共和國報》報導稱,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12月初提取的一位四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早在今年6月,義大利國家高等衛生研究院曾在官網發布報告稱,在義大利北部城市米蘭和都靈,去年12月的廢水樣本中便檢測出了新冠病毒。
  • 研究:歐洲第二波新冠疫情毒株或源自西班牙
    中新網11月1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近日,西班牙巴塞爾大學、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西班牙高等科學研究理事會科研人員研究發現,引發歐洲大陸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毒株可追溯自西班牙。科研人員已將該毒株命名為「20A.EU1」。
  • 西媒:研究發現新冠病毒進入人體新路徑
    西媒稱,兩項獨立研究發現了一條迄今為止不為人知的新路徑,有望為新冠肺炎藥物研發開闢一扇新大門。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病毒的刺突蛋白能識別並與人體細胞表面的神經纖毛蛋白-1(NRP-1)結合。
  • 新冠病毒溯源又有新發現
    2019年12月初提取的一位四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發現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2019年11月中旬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近日,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對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的39份類似咽拭子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發現這名兒童當時已感染新冠病毒,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
  • 西班牙病毒學家在去年三月的廢水樣本裡竟發現了新冠病毒
    這整整在中國宣布發現病毒的九個月前。據路透社報導:巴塞隆納大學周五表示,西班牙病毒學家在2019年3月收集的巴塞隆納廢水樣本中發現了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痕跡。如果得到證實,那麼在西班牙這麼早發現病毒基因組,將意味著該病的出現可能早於科學界的想像。
  • 新冠病毒溯源,有新發現!
    義大利媒體近日又報導稱,米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份2019年提取的4歲兒童咽部分泌物中檢測出了新冠病毒,並由此推論,去年11月,新冠病毒已在義大利傳播。目前,相關研究結果已經發表於國際醫學期刊和美國疾控中心網站。
  • 澳大利亞新研究稱廢水檢測有助更早發現新冠病毒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0日發布公報說,他們與昆士蘭大學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新冠病毒,有助於構建有針對性的早期檢測系統。研究人員回顧分析了今年2月和3月初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收集的廢水樣本。研究發現,最早在當地公開報告首批新冠病例之前三周,就已能從廢水樣本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的基因指紋。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在美國《整體環境科學》雜誌上。
  • 西媒:美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的新弱點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2月14日報導,大多數針對新冠病毒研製的疫苗和治療方法都把重點放在刺突蛋白上。因此,如果刺突蛋白被阻斷,例如被抗體阻斷,就可以防止病毒進入細胞。除此之外,新冠病毒還依賴於一系列複雜的蛋白質來形成其包膜,或者複製和組織其遺傳物質。因此要達到避免受到冠狀病毒侵襲的目的,研究人員還可以從更多切入口尋找合適的治療手段。
  • 西媒:美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的新弱點
    來源:參考消息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2月14日報導,大多數針對新冠病毒研製的疫苗和治療方法都把重點放在刺突蛋白上。刺突蛋白如同一種可勾住宿主細胞的鉤子,能夠識別即將攻擊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受體,進而穿透並感染細胞。
  • 澳研究稱廢水檢測有助更早發現新冠病毒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坎培拉12月11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0日發布公報說,他們與昆士蘭大學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新冠病毒,有助於構建有針對性的早期檢測系統。
  • 澳研究稱廢水檢測有助於更早發現新冠病毒
    (新華社/路透)新華社坎培拉12月11日電(記者嶽東興 白旭)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10日發布公報說,他們與昆士蘭大學科研人員開展的新研究表明,廢水檢測可在新冠病毒感染者出現症狀幾周前就發現社區中存在的
  • 研究發現:小便器衝水會散播新冠病毒顆粒
    美媒稱,研究人員說,在疫情期間應當強制在公共衛生間戴口罩,因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衝馬桶——現在還有小便池——會向空氣中散播可吸入的冠狀病毒顆粒。據《今日美國報》網站8月18日報導,周一出版的美國《流體物理學》月刊發表的一項研究結果稱,能在人的尿液和糞便中發現冠狀病毒,而衝水小便器能產生一股驚人的上升顆粒流,它們比馬桶衝水產生的顆粒「飛得更快和更遠」。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模型模擬小便器衝水的情形,他們估計,僅衝水5秒鐘,病毒顆粒就能到達離地面2英尺多的高度。
  • 新冠病毒是人造病毒的洩漏?新謠言錯在哪裡?
    撰文 | 李晶編輯 | 陳曉雪在經歷了「新冠病毒是插入了HIV基因的人造病毒」謠言風波之後,「新冠病毒是國內科學家製造並洩漏出來的嵌合病毒的實驗均由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Ralph Baric教授團隊研究人員完成。令人遺憾的是,很多人以此作為證據攻擊石正麗製造了「人造超級病毒」。
  • 新冠病毒溯源,有重大發現!
    米蘭大學研究團隊的論文指出,新冠肺炎的症狀會出現類似「川崎病」的多系統炎症,並伴隨水痘、麻疹等病毒感染,而年紀較小的患者通常發病較晚。上個月,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的一項研究意外發現,去年9月採集的義大利居民血液樣本中就有新冠病毒抗體,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傳播時間遠早於今年2月,可能要追溯至去年夏天。而義大利高等衛生研究院6月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米蘭和都靈兩座城市去年12月的廢水樣本中都檢測出新冠病毒的核糖核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