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城區:「三級架構」「五大系列」實踐點打造城市文化名片
金羊網 作者:嚴藝文 2019-06-10
金羊網訊 記者嚴藝文報導:「來,快傳給我!」雨後的惠民廣場上,幾個活潑的男孩正在踢足球。惠民廣場對面,正是汕尾市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在地。金羊網記者近日實地走訪了解到,自開展試點工作以來,汕尾市城區結合實際,整合盤活現有資源,建設五大系列實踐點,構建三級體系,全力打通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的「最後一公裡」。
唱響漁歌,文化長廊盡顯城市魅力
汕尾市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位於汕尾的母親湖——品清湖畔,鳳山媽祖廟風景區旁。「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在景區旁,就是希望能整合現有資源,讓市民、遊客既能休閒旅遊,也能感受汕尾的城市文化。」汕尾市城區宣傳部副部長韓如沛告訴金羊網記者。
2018年11月初,汕尾市城區被定為全省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21個試點縣(市、區)之一,是全市唯一試點單位。城區高度重視,成立了以區委書記為主任,區委專職副書記為執行主任,常務副區長、組織部長、宣傳部長及分管科技文體工作的副區長為副主任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領導機構,並由宣傳部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為城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在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時,通過盤活現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積極創新實踐,建設「善美講壇、惠民廣場、百姓舞臺、文化長廊、文明驛站」五大系列實踐點。目前,全區已設立善美講壇82處、惠民廣場52處、文化長廊25處、百姓舞臺27處、文明驛站39處。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汕尾印象館文化長廊中,展出著十多幅汕尾城市文化名片,包括彭湃、鍾敬文等汕尾名人以及汕尾四大稀有劇種、汕尾漁歌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如沛表示,「我們希望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中展示汕尾城市文化特色,並傳承汕尾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你知道什麼緊相隨?」「我知道船舵相依偎……」一陣優美的男女對唱歌聲從汕尾漁歌表演基地傳來。今年55歲的李香桂是汕尾漁歌的市級傳承人,唱漁歌已有40年。每周有三天晚上,她都會前往汕尾漁歌表演基地參加漁歌表演隊排練。「我從漁家走出來,對漁歌有很深的感情。漁歌旋律動聽,也體現了漁民的勞動生活,是汕尾寶貴的文化。」
李香桂告訴記者,她所在的漁歌表演隊每逢重要活動,都會到汕尾的各個百姓舞臺演出助興。百姓舞臺作為五大系列實踐點之一,是市民利用「田間地頭」小舞臺、小戲臺、小公園等,組織開展接地氣的文化活動。2018年以來,已開展各種形式文藝活動216場次,各藝術團體下基層表演532場次。「百姓舞臺是我們老百姓的舞臺,大家愛聽愛看,我們就演。」李香桂說。
構建三級體系,推動全域建設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汕尾城區在試點工作中全面構建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文明實踐體系,推動形成自上而下、層層聯動的工作局面。目前,城區建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7個,已覆蓋全區各鎮(街道),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80個。
同時,在陣地建設中統一6個標準,即一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牌匾、一套上牆的制度、一套宣講的設備設施、一個學習資料書架(書櫃)、一個活動安排公布欄(表)、一套實踐活動資料臺帳。規範打造活動場所,並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建設路徑,推動全域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馬宮街道金町村位於汕尾市區西側,距深汕特別合作區10公裡。實踐站中設有金町村黨群議事廳,「平時村委會重大工作會議都在這裡召開,大家共同討論與協商。」實踐站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道。記者注意到,最近在黨群議事廳召開的是「禁毒宣傳工作部署會議」。
在實踐站中的活動室裡,桌上擺放著筆墨紙硯,一幅幅書法作品映入眼帘。書架上陳列著各種學習資料和書籍,供村民閱讀和學習。「活動室主要為村民提供學習、讀書、娛樂的場所,豐富精神生活。」負責人表示,金町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村黨群服務中心、黨群議事廳、黨員活動室、公埔文化廣場、村頭公園等場地開展一系列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活動。今年來,已開展迎新春·送春聯、學雷鋒志願者活動、清明防火、禁毒宣傳等活動。
(中共汕尾市城區委宣傳部供圖)
編輯:Giab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