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長沙9月1日電 三一集團智慧鋼鐵產業城、中關村信息穀項目等省重點項目相繼破土動工,產業發展鏈條拉得更長更寬﹔株洲信息港、湖南數據湖產業園、株洲意法服飾產業園等項目加速推進,未來可期﹔洞株城際公路改擴建工程(株洲段)、長郡株洲雲龍實驗學校相繼竣工,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新亮點……
今年,株洲產業項目建設持續「加碼」,成為全市經濟有效對沖疫情影響的強力支撐。據市項目辦統計,1至7月,該市開竣工重點項目292個,完成投資705.7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67.7%,同比上升19.9個百分點。
聚焦全產業鏈
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當前全球產業鏈面臨重構,產業布局也面臨新的挑戰。深入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堅持產業鏈思維,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成為株洲冷靜應對當前危機的重要抓手。
株洲全力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繼續圍繞打造中國動力谷,加快構建「3+5+2」現代產業體系,發揮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車三大動力產業「頂梁柱」作用,進一步拓展新能源裝備、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五大新興產業,以及陶瓷、服飾兩大傳統產業的優勢。
優先在「3+5+2」現代產業體系鋪排項目164個,總投資996億元,年度投資計劃為288億元。其中,在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航空三大動力產業重點鋪排項目59個,總投資額達436億元,目前都在快速推進中。
重點項目聚集成「鏈」。5月9日,株洲成立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企業聯合黨委,通過產業鏈鏈長制、產業協會、產業鏈企業聯合黨委「三方聯動、同頻共振」,共同推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參照這一模式,株洲在17條產業鏈上全面推行該工作機制,「鏈」動項目合力。
主要領導親自抓,高位推動促落實。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毛騰飛擔任株洲市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鏈長,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擔任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鏈長,其他市級領導也紛紛掛帥產業鏈鏈長。目前,全市新組建企業聯合黨委17個,新成立協會9個,實現了鏈上協會和聯合黨委的全覆蓋。
「鏈」出新動能。上半年,鏈上20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84億元,佔年度計劃的61.7%。1至7月,產業鏈辦共完成191個項目策劃開發,簽約引進項目87個。
從「有形的項目」,到「無形的產業鏈」,再到「背後的生態圈」,株洲把產業鏈思維推向縱深。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著力抓產業布局,搶抓央企混改、「兩業」融合、數字經濟發展等政策機遇,大力推動17條新興優勢產業鏈建設,以打造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國家級產業創新中心等為著力點,不斷提升產業鏈發展能級和質量。
聚焦「兩新一重」
著力補短板、鍛長板
8月26日,剛增補入選省重點項目庫的中關村信息穀項目,正在加速推進,預計9月份啟動項目一期招投標,11月份啟動項目建設。
該項目總投資約30億元,將布局戰術自組網產品、國產晶片、自主可控可信服務器、分布式存儲項目、智慧工廠/智能生產線解決方案項目等,將建成包含智能裝備產業群、信息技術產業群、產業園公共服務核心區、總部經濟區等在內的四大功能區域。根據規劃,預計5年內落戶10家以上核心企業,實現產值150億元,稅收5億元。
建設一個龍頭項目,帶動一個產業集群,株洲又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極將在這裡崛起。
近年來,株洲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始終突出重大項目的強力拉動作用,以項目的大突破促進發展的大提升,圍繞省「五個100」、省重點項目、總投資5億元以上大項目集中發力,突出抓好一批投資體量大的項目建設。
今年,株洲更是圍繞重大項目攻堅克難,既做好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的必答題,也解好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加試題,產業項目建設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1至7月,涉及株洲的30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27.38億元,為年度計劃的77.95%,居全省第一﹔省重大產業項目、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重大產品創新項目、引進科技創新人才任務分別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77.2%、79.6%、82.1%、105%,完成進度均居全省前列。(廖喜張 曠達)
(責編:李淑靜、唐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