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自信的小邦,是個人獨立的夢想。
——赫特河公國國歌《它是一塊堅實的土地》
文 / 巴九靈
在電影《幸福終點站》裡,男主角坐一趟飛機的工夫,他所在的小國家克羅西亞就發生政變了。上飛機前他還是克羅西亞的國民,下飛機就變黑戶。
這種「短時間內政局大變,國民還在,身份沒了」的事,聽起來很荒誕。
但是,現實生活中還真的有這樣一個小國家,大起大落的程度尤勝於電影裡虛構的克羅西亞:
◎ 它國土面積很小,相當於兩個澳門,但政府、學校、郵局全都有;
◎ 它沒有常備軍,卻單挑過澳大利亞;
◎ 它只有26個常住居民和一些僑民,卻發生過權力的博弈。
這個小國家頑強地挺過了50年,卻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今年8月滅國了。這個凡事都搶不上第一的小國,成了疫情期間第一個因為新冠病毒滅國的國家。
不過別難過,這不是一個全國居民被新冠病毒團滅的悲傷故事。
赫特河公國不僅「國破山河在」,而且公民都還好好地活著,而滅國,卻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加上另一根意想不到的導火索。
小巴今天就給大家講講,赫特河公國從建立到滅國,都經歷了什麼。
赫特河公國在國際上的公允身份是私人國家,私人國家和微型國家的意義完全不同。
微型國家是像梵蒂岡、安道爾一樣,領土非常小,但主權被其他國家承認的國家。
而像赫特河公國這樣,沒有國家承認的國家,只能被稱作私人國家。
倫納德親王把一個國家面上的東西都學了個七七八八:只有頭銜的軍隊、沒人來念的軍事大學、全都是親戚的政府。這種有樣學樣,聽起來荒誕,卻給了不少人啟發。
儘管赫特河公國只有50年的歷史,卻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私人國家。從老親王倫納德自立門戶之後,澳大利亞還誕生了很多私人國家。比如奉行君主專制的馬爾堡公國、同性戀者創立的珊瑚海群島同性戀王國。
還有的私人國家,小到無法想像。崇尚自由的亞特蘭蒂姆帝國從國家選址就不太自由,這個國家國土面積只有61平方米,只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雪梨金克勞斯區的一座樓房而已。
這些小國家彼此之間承認存在,澳大利亞政府對於這種瘋癲行為也挺包容的,只要不鬧大,澳大利亞也不計較。赫特河公國沒有因為挑釁澳大利亞滅亡,卻因為催債和被疫情斷了財路,而被迫回歸了澳大利亞。這麼看來,再大的事,也沒有錢的事大。
作者 | 吳潤潛 | 當值編輯 | 麻醬
責任編輯 | 何夢飛 | 主編 | 鄭媛眉 | 繪製 | 南柯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