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個人種植需要,自譯部分資料,常春藤葉仙客來(Cyclamen hederifolium)為仙客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英語:Ivy-leaved Cyclamen(常春藤葉仙客來)、Neapolitan Cyclamen(那不勒斯仙客來),同種異名: Cyclamen neapolitanum。種加詞「hederifolium」由兩個拉丁語所構成:「hedera」意為「ivy|常春藤」,「folium」意為「leaf|葉片」,指葉片形狀與葉面斑紋都像常春藤。原產於地中海地區以及周邊的島嶼,遠至歐洲北部、美國西北部,生境為海拔1300m的落葉林地、矮灌叢以及多碎石的山坡。常春藤葉仙客來是種植面積最廣的仙客來之一(尤其是園林內的地栽),其銷售量僅次於花市上以Cyclamen persicum為親本培育的大花園藝種,本種獲得過英國皇家園藝學會功勳獎(AGM)。(感謝llthlhwwdz22的素材)
植物界 Plantae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核心真雙子葉植物 Core eudicots
超菊類植物 Superasterids
菊類植物 Asterids
杜鵑花目 Ericales
報春花科 Primulaceae
紫金牛亞科 Myrsinoideae(舊:Myrsinaceae)
仙客來屬 Cyclamen
亞屬 Cyclamen
組 Cyclamen
Binomial name 雙名法
Cyclamen hederifolium
常春藤葉仙客來生物學中的傳統分類粗略為:Kingdom(界)、Phylum(門)、Class(綱)、Order(目)、Family(科)、Genus(屬)、Species(種),科是幾個相近的屬所構成,屬是幾個相近的種所構成,以此類推;有時屬下物種繁多(例如:Lilium百合屬),出現明顯的習性、形態等差異,故此設立了Section(組),當發現類似的新物種時,可用同組物種進行推演分析其習性、養護方法等,非常便利。
常春藤葉仙客來報春花科(Primulaceae)亦稱Primrose Family,約53屬2790餘個物種,以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主,稀一年生,偶有半灌木,廣泛分布於世界溫帶地區,北半球數量最多,不少物種能夠適應北極與3000m以上的高山環境。科名基於舉世聞名的Primula(報春花屬)而創建,屬名「primula」源自拉丁語「primus」,意為「first(prime)|第一、最好」,原意說的是拉丁女性身材嬌小,在植物上是指春天最早開花的物種。報春花目(Primulales)由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Cronquist System)所建立,名下有3科:紫金牛科(Myrsinaceae)、報春花科(Primulaceae)、假輪葉科(Theophrastaceae),1998年的被子植物種系發生學組(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縮寫APG)取消了報春花目,將3科合併至杜鵑花目(Ericales),在2003年修訂版APG II中依然維持現有分類。本科有諸多耳熟能詳的園林植物以及常用草藥,例如:Primula(報春花屬)、Cyclamen(仙客來屬)、Androsace(點地梅屬)、珍珠菜屬(Lysimachia)等等。
仙客來屬(Cyclamen)為報春花科紫金牛亞科多年生塊莖植物,包含20餘個物種,英語:Sowbread。屬名「Cyclamen」為中世紀拉丁語(Medieval Latin),在古典拉丁語(Classical Latin)中為「Cyclamīnos」,意為「circle|圓」,指仙客來圓形的塊莖,中文「仙客來」為巧妙的音譯,寓意「仙客翩翩而至」。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類法(Cronquist system)將本屬歸入報春花科(Primulaceae),1998年的被子植物種系發生學組(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縮寫APG)與2003年的修訂版APG II均將其列入紫金牛科(Myrsinaceae),而在2009年的修訂版APG III中紫金牛科被撤銷,並劃入報春花科名下,更名為紫金牛亞科(Myrsinoideae)。
仙客來屬(Cyclamen)原產於地中海地區、非洲、歐洲以及索馬利亞單種:Cyclamen somalense,生境多為灌木叢、闊葉林、針闊混交林下無直射光的半陰處,爾耳會生長在樹根與巖石之間,冬季的落葉與植株的枯葉是最好的禦寒物,亦是主要的營養來源。多數原種耐霜凍,例如:歐洲仙客來(Cyclamen purpurascens)、常春藤葉仙客來(Cyclamen hederifolium)、小花仙客來(Cyclamen coum),其餘只能容忍短暫的寒冷,但耐熱性很好,如非洲仙客來(Cyclamen africanum)、仙客來(Cyclamen persicum:市場上最普及、最暢銷的大花園藝種的始祖)、天竺葵葉仙客來(Cyclamen rohlfsianum)。(下方配圖:Cyclamen coum)
仙客來屬(Cyclamen)基生葉圓形、腎形或長心形,全緣或具齒,葉面全綠、全銀或具不規則斑紋(自中央向外輻射不規則銀色斑紋,構成葉心戟形、劍形或聖誕樹形的原色區域,部分個體在此基礎上還具綠色鑲邊),花冠多為粉色、紅色、紫色、白色,花心逐漸轉至暗色調、形似眼眸,筒部近半球形,花量隨著年份逐年遞增,晚冬與早春為盛花期。結實成功後,花莖螺旋狀扭曲降至地面,圓形蒴果成熟時釋放出帶有黏性的種子,種子上富含澱粉、糖分的包裹層會吸引螞蟻等昆蟲前來搬運,食用後便會丟棄,如此便能保證新的個體不會與母株搶奪地盤。
葉仙客來(Cyclamen hederifolium Aiton 1798)為仙客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英語:Ivy-leaved Cyclamen(常春藤葉仙客來)、Neapolitan Cyclamen(那不勒斯仙客來),同種異名: Cyclamen neapolitanum Ten. 1813【種加詞取自「Naples」(那不勒斯:義大利西南部港市,本種在那有分布),這個名字出現得很晚,現在只有少數苗圃還在使用】,種加詞「hederifolium」由兩個拉丁語所構成:「hedera」意為「ivy|常春藤」,「folium」意為「leaf|葉片」,指葉片形狀與葉面斑紋都像常春藤。原產於地中海地區以及周邊的島嶼【例如:法國東南部(France)、義大利(Italy)、科西嘉島(Corsica:法國最大島嶼、地中海第四大島)、撒丁島(Sardinia:義大利島嶼、地中海第二大島)、西西里島(Sicily:義大利島嶼、地中海最大島嶼)、克羅埃西亞(Croatia)、波士尼亞(Bosnia)、塞爾維亞(Serbia)、阿爾巴尼亞(Albania)、保加利亞(Bulgaria)、希臘【Greece:包括克利特島(Crete)以及愛琴群島(Aegean Islands)】以及土耳其西部(Turkey)等處】,遠至歐洲北部(Europe)、美國西北部(Pacific Northwest),生境為海拔1300m的落葉林地、矮灌叢以及多碎石的山坡。常春藤葉仙客來是種植面積最廣的仙客來之一(尤其是園林內的地栽),其銷售量僅次於花市上以Cyclamen persicum為親本培育的大花園藝種。本種獲得過英國皇家園藝學會功勳獎(AGM)【The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s Award of Garden Merit】。(下方配圖:常春藤葉仙客來箭形葉)
常春藤葉仙客來(Cyclamen hederifolium)植株高10~15cm,塊莖扁圓形,隨著年齡的增加不斷擴大,成年體通常可達直徑25cm(個別或以上),壽命高達100餘年,根會從生長點附近與塊莖側面長出(通常仙客來的根是從塊莖底部長出)。葉片近心形或箭形,葉柄通常向前或向下生長後再反折向上,形成一個「肘部」,盆栽時葉子通常會在離塊莖很遠的盆壁前突然出現,構成一圈環狀結構。花冠以白色、粉色、紫色為主,花瓣反折處兩側各有一個角狀突起物,正面帶有「V」形斑紋(白花個體通常沒有「V」形斑紋),花期9~11月。本種是仙客來裡最強健的物種,野生或地栽種子自播後常能將長勢偏弱的幼苗直接排擠掉(比如通常混生的Cyclamen coum)。(下方配圖:常春藤葉仙客來塊莖野生狀態)
常春藤葉仙客來(Cyclamen hederifolium)為冬種型植物,喜歡涼爽、半陰的環境,以及疏鬆透氣、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6.1~7.8),對土質不挑剔(酸性、中性、鹼性都能生長良好,多數仙客來無法接受酸性土壤),在USDA 5~9區內皆能栽培(﹣3.8°C~﹣28.8°C)。盆栽首選透氣性良好的黏土花盆(紅陶盆、瓦盆),植材選用中小型顆粒(砂石、赤玉土、石灰石等)、腐殖質(腐葉土、草木灰、泥炭等植物性肥料,仙客來為寡肥植物,過多肥料只會燒根,除了基肥外,生長旺期僅需追加一次骨粉)以2:1進行調配混合。栽種時需淺埋、深埋易爛,塊莖要高於土壤(入土三分之一,相對扁平的塊莖可以直接用鋪面來覆蓋),冬季盆土保持溼潤,偏幹為主,潮溼將引發嚴重病害(植材板結不透氣、長期高溼都將導致莖葉、塊莖腐爛),託盤供水比見幹再澆的方式更具優勢(容器內加入大顆粒多孔植材,注入清水,盆子置於上方)。生長期需遮陰50~60%,或置於樹蔭、灌木叢下陰涼處(遮陰不到位會導致葉片萎蔫、焦枯,葉從稀疏,植株滯漲),晚春、初夏葉片出現枯黃後減少澆水量,休眠期溼度控制在塊莖不乾癟即可。
常春藤葉仙客來仙客來屬(Cyclamen)植物以種子繁殖為主,種莢發軟時取出種子,裝入紙袋置於5°C左右乾燥冷藏(非冷凍),可極大程度保持發芽率,直至秋天常溫播種(Cyclamen purpurascens的種子是需要按高山播種一樣春化的,常溫不發芽)。部分物種會因乾燥而迅速、徹底失去活性(例如:Cyclamen purpurascens、Cyclamen parviflorum),像這些應該保溼冷藏(將高溫殺菌後的植材噴少許水裹上種子封入自封袋)。播種前用赤黴素、芸苔素等活力藥劑浸泡24小時,通常冷水即可,大多數原生種是高寒區的產物,不需要用傳統的溫水泡種子。浸泡期間換水1次,輕輕揉搓種子,去除抑制萌芽的澱粉、糖分等物質後播下,保存的時間越久,發芽時間越長,通常等待1年,最久需4~5年。耐寒品種可在花園適合處直播(樹蔭、灌木叢、建築物下陰涼處);稀有種或不耐寒的品種,自然選擇易於控制的盆栽小環境。
播種後覆土1cm,或鋪上小顆粒的砂石(鋪面可以控制青苔、昆蟲的生長),將花盆置於涼爽、避光處,並蓋上蓋保潤(自然光線會影響發芽率;經實驗,人造光源不存在這個問題),發芽適溫10~16°C,高於20°C基本停止發芽(耐熱品種最高25°C),多數品種3~5周萌發(需觀察1~2年才能清理花盆)。種子伸出第一條根後,第一片幼葉便會出土,這條根上會快速形成一個幾毫米的小塊莖,注意12~18個月內不得換盆,因為根部一旦折斷將引起滯漲,實生苗3~4片真葉、塊莖之間出現接觸時便可移植。第一個夏季保持陰涼、溼潤的環境,小苗會繼續生長而不休眠,多出的6個月生長期可讓實生苗提早開花,晝夜生長適溫10~21°C,從播種到開花需要18個月至3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