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題材手遊大對決 星球大戰VS星際迷航

2020-11-25 17173遊戲網

【17173玩家投稿,作者:Tribble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live long and prosper!」

不知道大家對這兩句臺詞是否熟悉呢,第一句是來自《星球大戰》裡的臺詞,天行者盧克的導師可沒少說這句話,而另一句則是《星際迷航》裡瓦肯人的常用語,相當於人類的「你好」「再見」之類的詞。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科幻迷,那麼除了那些超級英雄電影,你一定看過《星球大戰》和《星際迷航》,作為兩個成功的影視系列,周邊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去年星球大戰在臺灣舉行了展覽,相應的,星際迷航也首次來到了中國,在北京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展覽,小編也是第一時間趕去參加,下一站是上海,星際迷航粉絲們可別錯過了。

著眼世界範圍,《星球大戰》的火熱程度的確超過的《星際迷航》,也許是因為《星球大戰》更多的打鬥場面,或者是因為那不可思議的原力,而《星際迷航》則更多地遵從科學的發展,相對來說在炫酷方面自然就比不上《星球大戰》了。(小編不是推銷星戰啊,小編可是激進派的Trekkie啊)

註:點擊圖片即可查看下一頁新聞

今天小編主要將給大家推薦來自官方的星球大戰和星際迷航的手遊,這些遊戲皆在googleplay上有免費下載,不過星球大戰的手遊真的太多太多,所以小編挑選了最近才發布的4款手遊用來比較。

相關焦點

  • [多圖]星球大戰vs星際迷航!從5方面比較兩者的科技誰比較強?
    若談到星球大戰(STAR WARS)在科幻史中的地位,大概也只有星際迷航(STAR TREK)能夠比擬,雖然這兩大作分據科幻世界的兩個頂點,且都是以浩瀚的太空為背景,連名字都有點兒像,但兩者故事的題材與架構,其實就有點像超級系與真實系那樣的差別
  • 《星球大戰》PK《星際迷航》
    對於很多生於70、80年代的朋友來說,《星球大戰》和《星際迷航》可以說是科幻題材的啟蒙。《星球大戰》主要以電影為主,自1977年以來推出了三部曲及前傳三部曲,最新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則將於今年末上映;《星際迷航》則要更早一些,在1966年在NBC上以劇集形式播放,期間還擁有電視版動畫片,想必很多朋友小時候都有看過。
  • 永無止境的遠航 星際迷航:多重宇宙將至
    >【手機中國 軟體】很多老牌的科幻影視作品至今仍保持著相當高的活力和人氣,近期剛上映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正是如此,老菜又一次炒出了新鮮感。於1966年就開始首播的《星際迷航》系列作品無疑才是長篇科幻影視界裡真正的帶頭大哥,而今年也正是《星際迷航》誕辰50周年之際,真是承載了一個又一個讓人難忘的感動回憶。
  • 比《星際迷航》更精彩的10部星際迷航電影
    9.禁忌星球推薦理由:早於《星際迷航》的星際迷航電影編劇吉恩·羅登貝瑞坦承自己在創作《星際迷航》之初,把這部1956 年的經典電影作為靈感。在《白頭神探》和《空前絕後滿天飛》系列電影中以冷面笑匠形象為人所熟知的萊斯利·尼爾森,頗為罕見地出演了這部相對嚴肅的戲劇性作品。
  • 手遊《星際迷航:時間線》戰艦對戰系統曝光
    著名科幻影視系列《星際迷航 》自第一部作品推出至今已經將近 50 年了,不少科幻迷都是這個系列的粉絲。曾開發過《權力的遊戲》手遊的開發商 Disruptor Beam 正在製作《星際迷航》的手遊,名字叫 Star Trek Timelines《星際迷航:時間線》。
  • 星際迷航遊戲好玩嗎 星際迷航玩家詳細測評
    星際迷航改編自其同名影視作品,其良好的故事基礎以及嘆為觀止的震撼場面都為該作的發布奠定了很好的「群眾」基礎。是一款很有意思的單機遊戲,這裡小編給大家帶來星際迷航玩家詳細測評。     3.遊戲風格融合了RPG、ACT、TPS,可惜最終融合結果是個四不像     總分:7.7分   推薦人群:《星際迷航
  • 推薦幾部星際迷航類型科幻片
    之前推薦過兩部《太空堡壘卡拉狄加》,《迷失太空》的科幻題材的美劇,與之類似的以飛船為核心,發生的一系列故事的科幻片有不少,今天我推薦給大家,喜歡的小夥伴可以收藏。《星際迷航》系列劇這是一部大大有名的美劇,幾乎喜歡科幻的朋友們都看過,至少是聽說過,企業號的故事,他不僅僅有電影,美劇,還有動畫片,我第一次看到就是看的動畫片。由6部電視劇、1部動畫片、13部電影組成。這絕對是一個很大的系列劇了。
  • 生生不息 繁榮昌盛 《星際迷航》50周年系列科普
    《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終於上映了。作為可以和《星球大戰》系列比肩的星際類大作,它超長的篇幅,繁雜的設定讓很多想要去了解的觀眾望而卻步。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粗略回顧一下,《星際迷航》的系列故事。
  • 《星球大戰》完結篇:最後一戰決定銀河命運!
    ▲點擊上方圖片,獲取報名連結《星球大戰》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電影系列之一,無論是橫跨宇宙的善惡對決,還是超越時代的浪漫想像,都成為幾代影迷心中的經典回憶
  • 《星際迷航3》主創探討科幻與現實
    時光網洛杉磯訊 《星際迷航》一直是美國最經久不衰的系列作品之一,而且不僅僅局限於科幻領域。《星際迷航》系列由吉恩·羅登貝瑞創作,早在1966年便推出了首部電視劇(遠早於《星球大戰》系列),經過50年的不斷發展,它已衍生出六部電視系列作品(最新的一部《星際迷航:探索號》預計將於明年播出),以及兩倍於此的電影作品,當然更不用提難以計數的官方小說以及在其宇宙世界之下的種種周邊作品。這一系列的主題是對未知星際的探索和冒險,人類和不同的外星物種之間實現和平共處。
  • 《星際迷航:艦橋船員》評測: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_遊俠VR
    提到「星際科幻」題材的電影,可能最具有重量級的IP莫過於《星球大戰》和《星際迷航》了,曾幾何時有多少玩家曾經幻想登上「進取號」,駕駛這這艘戰艦行駛在浩瀚的宇宙中,然而這一切終歸只是幻想而已,2017年5月30日,育碧旗下科幻類VR遊戲《星際迷航:艦橋船員(Star Trek: Bridge Crew
  • 星際不僅迷航,還很迷人 碟調網看看屋
    一部沒有來頭的科幻電影自然不可能獲得這樣的頂配支持,實際上說《星際迷航》系列是美國人氣最悠久的科幻題材作品毫不為過,完全可以與地球人都愛看的《星球大戰》系列合稱「雙子星」。今天主推的2009年上映的《星際迷航》電影版,雖然只是「開爾文時間線」的第一部,但實際上已經是該電影大系列中的第十一部作品,經過了「原初系列」的六部,以及「下一代系列」的四部,在新時間線重啟的《星際迷航》電影版,完成了一記極其漂亮的重磅回歸
  • 「劇宅」的假期 《星際迷航》重啟為什麼值得追?
    經典的美國科幻劇集代表作之一《星際迷航》可以說永遠都不會缺少粉絲。眾多發燒友們近期一定不會錯過正以「翹曲速度」起飛的《星際迷航:發現號》(Star Trek: Discovery)。  時隔12年之久,《星際迷航:發現號》終於開播,我們又能再次領略星際迷航的風採。
  • "星際迷航"系列科普&趣事大起底
    作為今年暑期檔最令人期待的大片之一,《星際迷航3》在爛番茄上收穫了83%的好評,這一成績要優於同一檔期的絕大多數超級大片。  作為一代人的科幻啟蒙,誕生於1966年的《星際迷航》系列已經50歲了。宇宙飛船企業號在茫茫無垠的太空中體驗了一次又一次的冒險與發現,催生了無數科學家、科幻作家和科幻片導演。
  • 《星際迷航3》今上映 不是粉絲也能輕鬆看懂
    原標題:《星際迷航3》今上映 不是粉絲也能輕鬆看懂 由林詣彬執導,J·J·艾布拉姆斯監製,西蒙·佩吉與吉恩·羅登貝瑞聯合編劇的好萊塢科幻大片《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今起上映。《星際迷航》系列作為經典的科幻IP,已誕生50年。很多觀眾擔心,非粉絲看這部電影能看懂嗎?
  • 《星際迷航3》:科幻片變保守 魔幻元素很「穿越」
    ,《星際迷航3》變得套路百出。《星際迷航3》的做法,無疑是以安全、保守為第一要義。對於被全球票房綁得越來越緊的好萊塢大片,這也意味著它們會給出觀眾想看的橋段,卻不再輕易去嘗試挑戰或刺激到觀眾。  劇情套路百出不合邏輯  粉絲看門道,吃瓜群眾看熱鬧。對第一次看《星際迷航》系列的我,無疑是看熱鬧的成分大一些。極客鐵粉看重人類探索宇宙的無畏勇氣,而玩飛車的導演林詣彬擅長彈跳爆破玩腎上腺激素的動作戲。
  • NASA在火星拍到一張照片,和星際迷航中星際艦隊的標誌超相似
    各位科幻迷們,肯定記得科幻電影史上兩大經典的科幻系列電影,其中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星球大戰》經過數十年的創作,《星球大戰》已經和很多經典文學作品或者神話傳說一樣,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譜系,自成一個江湖。裡面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隨便一個人物拎出來都可以單獨創作一部跌宕起伏的番外。
  • 《星際迷航》宇宙迷情五十年 硬科幻包裹超前"三觀" 無畏踏破螢屏...
    時光網特稿 《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正在內地熱映中,然而《星際迷航》所代表的並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大片,它背後積澱著長達半世紀的科幻經典,不僅是美國社會中至關重要的文化符號,更影響了世界科技的發展軌跡。
  • 最具收藏價值的《星際迷航》系列解析
    《生活大爆炸》中還有許多這樣的《星際迷航》梗,出現了總共超過80次!不僅謝耳朵,雷納德、霍華德和拉傑都是《星際迷航》的鐵粉兒。作為與《星球大戰》齊名的科幻片系列,《星際迷航》所涉及的世界觀、概念等均令人震撼。
  • 《星際迷航》裡的政治觀
    可以說,《星際迷航》和《星球大戰》系列已經不只是好萊塢影視劇,它們甚至構成了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很多學者從這兩個系列中解讀各個時代的政治和意識形態。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法學教授Liya Somin幾乎是當代政治解讀《星際迷航》的代言人,他屢次撰文分析《星際迷航》中的政治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