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星際迷航3》今上映 不是粉絲也能輕鬆看懂
由林詣彬執導,J·J·艾布拉姆斯監製,西蒙·佩吉與吉恩·羅登貝瑞聯合編劇的好萊塢科幻大片《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今起上映。《星際迷航》系列作為經典的科幻IP,已誕生50年。很多觀眾擔心,非粉絲看這部電影能看懂嗎?普通觀眾能否get到其獨特科幻體系中的精髓?記者了解到,完全不必擔心這些,只是如了解了背景,會得到更多樂趣。
果真是「太空版速度與激情」
《星際迷航3》講述「進取號」船員們開始了長達五年的探索之旅,卻在途中滯留異星,遭遇當地種族追殺的故事。這部科幻續作由成功打造「速度與激情」系列的導演林詣彬執導、前兩部的導演J·J·艾布拉姆斯擔任監製,不僅保留了《星際》系列的科幻元素,更融入了林導尤為擅長的動作場面和情節,果然也帶給了觀眾更強烈而震撼的感官刺激。
影片中大篇幅的動作戲,甚至一段飛車場景,你沒看錯,這場飛車戲發生在宇宙一個星球上,柯克船長騎著一輛摩託車,將他和他的船員們從危機中挽救出來,觀眾立刻就找到了《速度與激情》的親切感。當然隨後的一段充滿娛樂性的太空飆飛船的大決戰,在IMAX大屏上呈現的極致視聽效果讓觀眾身臨其境般體驗「太空版速度與激情」。高速穿行的飛船,時而衝出水面濺起大量水花,或撞上兩邊的建築物轟然炸裂,快節奏鏡頭配上刺激的音樂,渲染出生死追擊的緊張氣氛,讓人腎上腺素飆升。在這裡「太空版速度與激情」不是貶義評價,對於並非粉絲的普通觀眾來說,這可能是最富有觀賞性和刺激程度最高的好萊塢科幻大片。
360度的約克鎮充滿想像力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出現一個人造星球約克鎮,結構設置非常神奇。不少觀眾表示,剛好最近小說《北京摺疊》被熱議,約克鎮的城市布局有「摺疊」的觀感——空間站整體成球形,內部則是由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以三百六十度共同打造出一個結構複雜的城市形態,倒懸在空中的大樓的視覺奇觀通過IMAX銀幕被無限放大,充滿了想像力。據悉,約克鎮的場景是在杜拜實拍之後再用特效製作而成。比對《盜夢空間》中上下顛倒的巴黎,或者是《極樂空間》中的軌道城市的場景,約克鎮是它們的幾千倍的規模。
另外,這部電影中會讓科學愛好者們感興趣的是,在約克鎮的重力場分布上,越接近中心的地方重力越趨近於0——就像《星際穿越》或者《太空漫遊2001》中不斷旋轉產生重力的太空船那樣。在最後的高潮段落中,這樣的設計也是化解危機的關鍵,更讓人讚嘆編劇的良苦用心。
科幻名詞「曲速」等不難懂
在熱門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對《星際迷航》系列中各種晦澀的科幻和太空名詞很感興趣,常常冒出一兩個來,這次《星際迷航3》中也常出現這些科幻名詞,比如曲速、慣性阻尼器、象限等。這些網上已有高人做出了一些通俗易懂的科普。
其中,曲速是《星際迷航》世界觀的基礎,是一種在被壓縮的時空中航行的技術,其原理就是依靠星艦的反物質能量引擎製造一個人工立場,讓時空扭曲,在扭曲的空間中可以達到幾十倍於光速的速度。曲速共分為0—10級,除了0級、10級只是理論之外,隨著級別的升高,速度也會越快。曲速是《星際迷航》的專利,簡單來說,曲速是「超光速航行」的一種,與其他科幻作品中「蟲洞」、「超時空」概念類似。曲速是一種虛擬科技,但在現實的基礎上,理論上可以實現。
星際和星球系列各有擁躉
據了解,長久以來,科幻迷們也因《星球大戰》和《星際迷航》兩大系列而有不同的「表態站隊」。有一種近乎於哲學上「唯心與唯物」的派系分別。不過,對於中國觀眾來說,比起《星球大戰》強調正義與邪惡的命題,更富有浪漫色彩性和古典意味的「太空歌劇」,《星際迷航》裡一個充滿多樣性的世界和一群富有好奇心的角色,都是更具有科學精神的「科幻歌劇」。需要提醒的是,「揚子觀影圈」送《星際迷航3》IMAX觀影的機會還在持續,敬請微信關注「揚子觀影圈」。
(責編:鄒菁、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