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第一狠人牛頓究竟一年發明了多少理論?

2020-09-21 GET資訊

毫無疑問,現代力學的基石是17世紀英國全能天才艾薩克·牛頓爵士建立的,所以他的名字被用作力學的基本單位。

理論上,怎麼推崇牛頓都不為過,但是當牛頓和雞湯一起出現的時候,我還是想忍不住說一句:胡扯!

牛頓:你可別瞎吹了

牛頓「最忙」的一年

2020年最大的事件莫過於新冠肆虐,世界各國不得不強迫居民居家隔離。好巧不巧,牛頓人生中最傳奇的一年,1665年,也是因為當時英國大瘟疫(其實是鼠疫)肆虐,高校關閉學生放假,牛頓變成了家裡蹲,那麼他在1665年到底幹了什麼?

這就取決於你看的是哪篇文章,或者說聽誰說的。

最近推特上牛頓與隔離的雞湯頻出,我們先來看看大家都是怎麼說的:

首先是尼爾·德格拉斯·泰森,別誤會,這不是打拳的那個泰森,此泰森是美國的權威天文學家,也許你沒聽說過這個人,但是他2004年獲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傑出公共服務獎章、2015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傑出公益獎章,這麼多獎就足以證明他是個權威人士。那麼他的原話是:

1665年,牛頓在家躲鼠疫期間發現了引力定理,光學定律,並發明了微積分。據說是因為牛頓家不讓他看電視。

從第二句話中可以看出泰森大哥其實在開玩笑,但是牛頓真的一年就做了這麼多事嗎?

無獨有偶,生物學大佬理察·道金斯也發了一條差不多的推文:

1665年,劍橋大學因鼠疫而關閉。艾薩克·牛頓回到林肯郡農村。在隔離的2年中,他研究出了微積分,色彩定理,引力定理,行星軌道定理和3大運動定律。那麼,2020年會成為某人的奇蹟之年嗎?


理察·道金斯比泰森還敢吹,又加了幾條內容,差點就把牛頓一輩子的工作讓他兩年就幹完了,然而道金斯並不是什麼神棍,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相比很多人都有所耳聞。

大家都喜歡這種天才的故事,即便是頂尖科學家對這樣的故事也沒有免疫力。但是在誇耀牛頓這一年突飛猛進的研究進展的時候,也要注意尺度啊。

牛頓到底做了什麼

事實上,牛頓本人也認為這是頗有成效的一年。1888年的一本出版物中引用了他的原話,並列出了他在1665年和1666年的成就,牛頓自己說的是:「在那段日子裡,我正處於發明的鼎盛時期」。

根據對牛頓手稿的研究,我們仍然可以確定,他的那段時間完全被數學研究所佔據,但微積分並非問世於當時。他寫下了自己在1666所有研究的摘要,其中就包括微積分的雛形。

牛頓當時還遠沒有發明微積分,而是花了一些時間來總結有關微積分的幾個世紀以來的研究成果,並在後來進行了整理和擴展,擴展部分的價值要勝過總結的部分。

但這並不是說他那一年沒什麼進展,也不是貶低牛頓在該領域的發展中展示的數學才能。他專心於整理笛卡爾,克卜勒,伽利略和伊本·海瑟姆等巨人的作品,他對以前的數學家和哲學家留下的思想進行了整理和修正。

這些修正中有許多會演變成理論革命。牛頓對萬有引力普遍性的洞察力(忘了那個砸到他頭上的蘋果吧)所產生的影響遠遠超出了物理學領域。他對光的本質進行的實驗將象將色彩的概念引入了世界。在家裡度過的黃金歲月,為以後數十年的工作打下了基礎。


那麼雞湯的危害在哪裡呢?

許多人引用牛頓的經歷勸你隔離期間在家專心研究,雖然對你來說就像一劑激素,但未免太貶低了牛頓,科學研究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牛頓在家期間的成就也不是突發奇想,是繼承了他在校期間的研究激情。當然也包括了一切其它的東西,比如他是個貴族,家務活全部由僕人打理,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恐怕不行。

而且雞湯不會告訴你,牛頓對科學的興趣始於玄學,他對微積分的興趣對佔星術書籍解密工作的挫敗感。

最後引用一段麻省理工學院託馬斯·萊文森的一段話:

「牛頓之所以能夠做其他人做不到的事,不是因為他在瘟疫中碰巧找到了自己,而是因為他是有史以來為數不多的幾位最偉大的數學家和自然哲學家之一,他在瘟疫前的幾年中就能夠做到除了思考,推理和計算之外,幾乎沒有時間做其他事情。」

最後再勸君一言,少看雞湯。

相關焦點

  • 牛頓的硬核隔離經歷給我們這些啟示
    在新冠疫情之下,不少人開始了居家隔離的生活。而在醫療條件遠沒有現在發達的幾百年前,自我隔離也是應對疫情的簡單又有效的方法。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鼠疫曾先後多次襲擊歐洲,那個時代的人都是如何渡過漫長的隔離期的?
  • 牛頓的萬有引力其實是發明的!而不是發現的!
    今天看見知識問答,說愛因斯坦發明的理論什麼......,評論區就有一部分人說「發明」一詞用錯了。我感覺是時候解釋常被我們誤解的一些常識概念。 人們之所以認為牛頓引力是發現的,旨在強調,這是自然界自身就存在的規律,只是之前人們沒有發現而已,直到牛頓發現了這一規律!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倫敦鼠疫隔離期間牛頓在微積分光學引力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成就
    為了社交疏離(social distancing),二十出頭的劍橋學生伊薩克·牛頓一直待在林肯郡伍爾索普的家中。在此期間,它在微積分、光學、引力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成就。在1665年倫敦發生的重大鼠疫事件,超過8萬人死亡,足足相當於當時倫敦人口的五分之一。劍橋大學被迫停課,全體師生都遣散回家,牛頓在家自我隔離。
  • 牛頓、莎士比亞……盤點那些在隔離期間創作力井噴的名人
    近一個月來全球各地的人們紛紛進入了居家隔離模式,商店關門,學校停學,表面上看起來大家的工作和生活似乎陷入了停滯狀態。然而在家工作不代表效率就會降低,有些人反而在隔離狀態下才能更好地工作。比如最近在家閉關寫作的喬治·馬丁就表示將在疫情結束前寫完《權力的遊戲》終結篇,要知道,這部書他已經寫了二十多年。
  • 被隔離的牛頓被蘋果砸,被隔離的物理學家幹了啥?
    2020是新冠疫情的一年,物理學上有一個著名人物也與疫情有關,那就是艾薩克·牛頓,他曾經在隔離期間不斷思考,探索大自然的奧秘。疫情之後不久,牛頓發明的流數術(微積分)、萬有引力和光的分析,徹底改變了數學和物理學。新冠肆虐的2020,人們在忐忑中抱有一絲希望,也許另一個天才想法正在隔離中被孕育。
  • 當居家隔離的牛頓開始思考萬有引力
    就在人們為防治愛滋病隆重定下的紀念日,「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在武漢發病。但直到一個多月後,人們才在《柳葉刀》的論文裡,知道了這第一例病例的存在。一併知道的還有,這第一例病例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暴露史,和之後的病例之間也沒有發現流行病學聯繫。比考試押錯題還悲慘的,是那麼多關於蝙蝠的知識,可能都白學了。這第一例病患是誰?為何發病?
  • 瘟疫之年的牛頓:「蘋果神話」是真的嗎
    劍橋學生牛頓因此回到老家伍爾索普莊園,「居家隔離」了一年半左右。傳說正是在此期間,牛頓被自家院子裡的一顆蘋果砸中了腦袋,引發了他的思考,由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就是著名的「蘋果神話」。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近日,在「人文清華雲講壇」直播中,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吳國盛講述了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 「居家隔離」竟然是SpaceX太空人的訓練科目之一
    宇宙飛行究竟離我們的生活有多遠?我如果也想做一名太空人,參與商業太空飛行,需要做哪些訓練呢?一、思想上進行隔離訓練2020年,由於疫情,大家居家隔離已經數月。小車我在居家隔離期間看到兩位太空人的隔離訓練,安慰自己其實我也算是在做太空人訓練了。
  • 瘟疫之年的牛頓:「蘋果神話」是真的嗎—新聞—科學網
    劍橋學生牛頓因此回到老家伍爾索普莊園,「居家隔離」了一年半左右。傳說正是在此期間,牛頓被自家院子裡的一顆蘋果砸中了腦袋,引發了他的思考,由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就是著名的「蘋果神話」。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4月16日,在「人文清華雲講壇」直播中,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吳國盛講述了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 螢石居家隔離人員防疫解決方案 開創「人機聯防」新模式
    疫情防控需要信息化系統"內防擴散、外防輸入"面對國內外疫情管控,做好疑似人員的居家隔離工作是社區防疫的重中之重。以上海為例,7 月 27 日零時起,上海開始對境外抵滬人員實施有條件的"7+7"政策,即 7 天集中隔離、7 天居家隔離,社區落實居家隔離措施更是從嚴從緊。
  • 微積分到底是牛頓發明還是萊布尼茨發明
    微積分的發明,絕對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明之一。著名數學家、計算機學家馮諾依曼就曾評價:「…微積分是現代數學的第一個成就,而且怎樣評價它的重要性都不為過…微積分比其他任何事物都更清楚地表明了現代數學的發端」。
  • 如何用英語正確表達「居家隔離」?
    為了防控疫情,居家隔離、避免人群聚集是必要的措施之一,那麼「居家隔離」的英語應該怎麼說呢?這還是一個曾經出現在微博熱搜榜上的話題,起源是一段兩位民警對話外國友人的視頻,這個視頻裡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何引發網友熱議呢?
  • 男孩居家隔離眼饞外面的雪 暖心大白給他送來了
    不過對於處於居家隔離期間的辰晨小朋友來說,看著窗外的大雪,只有趴窗戶眼饞的份。不過呢,讓辰晨一家沒想到的是,在寒冷的冬季,他們卻收穫了意外的溫暖。因為懷疑孩子是急性腮腺炎,奶奶帶著辰晨去了醫大二院,所以按照防疫要求,付女士一家從2020年12月28日開始了居家隔離的日子。在家待的時間久了,辰晨難免有些悶。趕上了上周的大雪,辰晨也只能望著窗外的風景解解饞。
  • 瀋陽:200餘名快遞從業人員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
    瀋陽:200餘名快遞從業人員居家隔離或集中隔離 2021-01-09 2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英國南威爾斯一戶人家發現著名科學家牛頓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英文版初版
    英國南威爾斯一戶人家發現著名科學家牛頓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英文版初版(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疫情下居家隔離,正是收拾家中雜物的良機。英國南威爾斯一戶人家早前整理家中書架期間,發現一本英國著名科學家牛頓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罕見英文版初版書籍,該書最後在美國紐約的拍賣會以2.2萬英鎊成交。英媒上周四(8日)報導,負責拍賣的多米尼克冬季拍賣行(Dominic Winter Auctioneers)表示,這本書一共兩卷,如缺減任何一頁都會變得一文不值。該書因為書頁完整,估價是1.5萬至2萬英鎊。
  • 大連通報14+7居家隔離管控的起算標準和截止時間計算方法
    會上大連市民政局局長湯易對14+7居家隔離管控的起算標準和截止時間進行說明和通報。大連市民政局局長 湯易:居家隔離起始時間應從進入居家隔離狀態,即從落實人不出戶管控之日算起,實施14+7的管控措施。其間要做四次核酸檢測,即第一、第七、第十三、第二十天,核酸陰性才能解除居家隔離,在這裡要特意指出的是,本次疫情傳播力強、速度快,居家隔離人員一定要嚴格執行居家隔離工作細則等有關規定,科學規範落實居家隔離各項要求,做到科學居家人不出戶,如在居隔離期內人員擅自外出的,一經發現,該戶所有居家隔離人員將被送至隔離酒店實施集中隔離,並重新計算14+7的隔離時間,集中隔離產生的費用自理,同時該戶所在單元的全體住戶都將因為可能感染病毒而全部居家隔離
  • 這麼厲害的無線電技術究竟是誰發明的?
    無線電到底由誰最先發明?謬誤浸透了許許多多參考材料、科學史籍、科學家傳記以及各種公開刊物雜誌。這種混亂現象一直到1943年才正式得到美國最高法院澄清。 多少年來,前後有過多少人竟稱他們首先發明了無線電,結果把事情弄得面目全非。
  • 微積分是誰發明的?牛頓與萊布尼茲的巨人之爭
    原標題:微積分是誰發明的?牛頓與萊布尼茲的巨人之爭 2001年,備受期待的電影《美麗心靈》上映,影片以諾貝爾經濟學獎數學家約翰·納什的生平經歷為基礎,講述了他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卻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領域取得驕人成績的勵志故事。
  • 同樣隔離在家,牛頓發現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你在幹啥?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想必你我都聽過——艾薩克·牛頓,那一年他23歲。在公元14世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世紀,黑死病(鼠疫)的陰影一直籠罩著歐洲。從1348年第一次襲擊英國,鼠疫斷斷續續肆虐了三百多年,英國有近1/3的人死於鼠疫,整個歐洲的死亡人數達到了近5000萬。
  • COVID居家隔離期間如何收集定性研究數據
    COVID居家隔離期間如何收集定性研究數據新型冠狀肺炎在全球的大流行不只造成生命的消逝,居家隔離對科學研究也形成非常巨大的挑戰,尤其是需要接觸溝通搜集結果的定性研究,在這個要求社交安全距離的時刻格外難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