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發現飛虎隊遺址群落:飛虎隊與呈貢的那些事

2020-11-23 騰訊網

修建機場的石碾子

提到飛虎隊,很多昆明人首先想起的,是巫家壩機場。

但就在昆明東南,離市區30多公裡的呈貢烏龍浦七星山,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與雲南省飛虎隊博物館的專家在考察時發現了迄今國內數量最多、最為集中的飛虎隊遺址群落。此次考察,發現了包括呈貢機場、飛虎隊司令部、飛虎隊員駐地、壁爐、飛虎井等在內的十餘處飛虎隊遺址,具有重要的歷史人文價值,是二戰中美人民友誼與合作的重要見證。

經過考證,專家組判定,烏龍浦和呈貢機場是中國空軍美國援華志願隊總部基地首選位置。

紅桉樹。

這意味著,呈貢是被民眾讚譽為飛虎隊的中國空軍美國援華志願隊抵昆第一站。

那麼,當時這個中國空軍美國援華志願隊總部基地為何選址呈貢?飛虎隊與呈貢有哪些故事被湮沒在歷史長河中?飛虎隊後來又為什麼要搬離呈貢轉駐巫家壩?

飛虎隊營房

解密

為何選中烏龍浦?7座小山拱衛隱蔽性好

根據云南省飛虎隊研究會與雲南省飛虎隊博物館專家的研究,1941年5月,中國空軍美國援華志願隊離開美國先到緬甸東籲訓練。在中緬邊界的雷允裝配p-40戰鬥機,5個月的訓練結束後,分為3個中隊,其中1個中隊留守仰光,另外2個中隊及志願隊司令部全部於12月移駐昆明新的總部基地——烏龍浦和呈貢機場。當時,位於烏龍浦的總部基地共接待了110名飛行員、150名機械師和其他一些後勤人員。

此前,中國方面就已經組織大量軍民修築呈貢機場和烏龍浦的總部基地。

為什麼飛虎隊首選呈貢機場和烏龍浦,而非我們所熟知的巫家壩?

營房內的壁爐

營房上的瓦片。

對此,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會長孫官生解釋,1941年初,昆明城區遭遇日軍多次空襲。烏龍浦位於呈貢湖積平原邊沿,氣候溫和,交通便捷,有7座小山拱衛作為天然的保護屏障,不容易被敵機發現和轟炸。在抗戰期間,巫家壩機場曾屢次遭遇日機轟炸,但呈貢機場卻鮮有被轟炸。

而在陳納德的回憶錄裡,對於呈貢機場和烏龍浦,也有十分美好的記憶:「在志願隊員眼裡,烏龍浦和呈貢機場實在是個好地方。氣候乾燥涼爽, 把他們從緬甸東籲那炎熱的氣候、成群的昆蟲和原始簡陋生活的重壓下解放了出來。」

在陳納德的回憶錄中,也出現了烏龍浦老營房的影子:「住所修建在一個可以俯瞰機場的緩坡上,是一排青褐色的磚砌的美觀平房,四周是一片蔥鬱的森林,高大的彬樹和金雞納霜樹簇擁著。」

在烏龍浦、呈貢機場,兩個中隊的飛虎隊員們度過了一段緊張卻多彩的時光。

直到1942年7月,志願隊被撤銷。1943年,志願航空隊改為第14航空隊,除了協助組建中國空軍,對日作戰外,還協助飛越喜馬拉雅山,從印度接運戰略物資到中國,以突破日本的封鎖,人稱「駝峰航線」。「日軍佔領緬甸後,駐守仰光的第三支中隊也飛抵昆明,隨著隊伍擴大及之後的改編,呈貢機場和烏龍浦不再能滿足需求,總部基地於是遷往巫家壩機場。」孫官生介紹。

飛虎井。

飛虎隊因何得名?一次擊落9架日本戰機

1941年12月20日,陳納德率兩支中隊從緬甸飛抵昆明後不久,迎來了首場戰役。

這一天,位於昆明市區五華山的空軍前敵總司令部電訊監察臺偵測到,日本82中隊10架輕轟炸機在毫無護衛下由越南起飛轟炸昆明。監察臺總臺長陳一白將軍急告陳納德。飛虎隊所有戰機從呈貢機場升空迎擊,擊落9架敵機,初戰告捷。

之後一年中,西南地區都沒有見到從越南發起攻擊的轟炸機隊。

「當時的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得知這一喜訊之後,立即在次日帶著省政府官員、市民、工商代表、記者來到呈貢機場祝賀慰問志願隊。作為一名有虎崇拜的彝族人,龍雲讚賞這群外國小夥子猶如空中老虎一樣,教日機頓時敗亡,稱讚他們是飛虎隊。」孫官生介紹。而經昆明各報相繼報導戰鬥經過,稱美國志願隊的飛機是「飛虎」後,志願隊此戰成名,飛虎隊的名聲漸漸傳揚開來。

「可以說是一戰成名,在此之前,飛虎隊在呈貢的一切活動都是暗中進行,別說日本人了,就連昆明人自己都不知道郊區的呈貢來了這樣一支戰鬥力超強的隊伍。所以,當日機大搖大擺從宜良方向飛過來的時候,飛虎隊出其不意,一下就擊落9架日機。」孫官生介紹。

不僅是這一戰,「這支隊伍在50多次空戰中無一次失利,打擊了日本的空中力量。」陳納德在自己的回憶錄中總結。而在滇緬公路另一頭,在與英國皇家空軍配合下,飛虎隊使仰光港口和滇緬公路贏得了兩個月的暢通時間,讓軍需物資源源不斷運往中國,支持抗戰。

探秘

總部基地今安在?營房放到今天也算「豪宅」

環湖東路,七星山隧道。

車流聲「咻咻」。七星山上茂密的植被擋住了這聲音。

熊桂萍推開木門,撲面一股潮溼木頭混合灰塵的味道。

她聽到自己的心跳。

她聞見了時間的味道。

光從西面的長條狀窗戶透進來,落在已經開始腐朽的紅色木地板上,飛虎隊隊員們曾經的床鋪就置放在這裡。即便木地板上現在置放著生產棋盤的材料,但熊桂萍還是覺得,這排粉刷著淡黃色外漆、由青磚所建成的營房的木門有種神奇的魔力,只要一推開它們,立馬就會被帶回當年飛虎隊駐紮在此的歲月。

飛虎隊遺址群落博物館

2001年,熊桂萍所在的雲南秋實木製品責任有限公司購下位於烏龍浦的這塊土地後,開始生產棋盤等木製品。一開始,她並不知道這些營房曾經屬於飛虎隊。「我們在這裡搞生產,總要和村民打交道,一來二去熟了之後,村裡的老人就告訴我,原來,這裡駐紮過飛虎隊,這三排平房原本是飛虎隊的營房,在1公裡開外的地方,是呈貢機場,當年村裡很多人都去修過機場,機場上還落著幾個大石碾子,是為了壓平機場跑道而特意從附近山上取石打造的。」

熊桂萍站在被村民們說是飛虎隊營房的一排平房前面,青磚砌成,中國式瓦頂、沙灰條吊頂,平房外都有走廊,用磚柱支撐,臺階用青磚橫立砌成。這排平房共有10間房,房間面積大的有200平方米左右,小的套間面積也在50多平方米。這樣的營房,在烏龍浦這個生產棋盤的木製品公司裡共有三排。「而且每一排都有一個大的有壁爐的房間,村民說老早前,壁爐上面還掛著聖母瑪利亞像。」

即便放到今天,這樣的房子也算是「豪宅」了。在維修這三排營房的時候,熊桂萍還發現,「為了讓房屋更堅固,匠人在每一片瓦當下面都敷上了黃泥,讓瓦片一片片粘牢在一起。」

後來,熊桂萍發現,在這塊40畝的土地上,除了營房,還藏著不少寶藏。

「每排營房後面都栽著紅桉樹,3個人都合抱不過來,從外面的路上根本看不到這些房子,都被樹木遮住了。還有3口井,9米多深,到現在我們都在使用,水質非常好,一天的出水量在1000多立方米。」熊桂萍一邊介紹,一邊順著一條不算筆直、約2米寬的路朝外走,最終停在兩根黃色的門柱旁邊。

「很多人都把這兩根門柱忽視了,這也是去年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與雲南省飛虎隊博物館的專家在考察時發現的。門頭倒是早就沒有了,但村裡的老人回憶,機場邊的司令部和基地這邊門禁很嚴,老百姓往裡面偷偷看一眼都不可以。」熊桂萍介紹。

營房門前的青磚。

順著門柱前的小路一直往前走,是一條2米多寬的細石子路。「這是退機道,以前還沒修環湖東路的時候,順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就是呈貢機場了,直線距離也就1公裡左右。」16年過去了,熊桂萍像個偵探一般,了解這些已經斑駁物件曾有的故事。

何以證明曾來過?找到回憶錄中的防空洞

「早在10年前,我在尋找飛虎隊公墓的時候,就意外發現了位於呈貢機場邊上的飛虎隊司令部。它就設在機場外約100米的一片平房內。那是一個七八畝大小的場院,四排平房呈三橫一豎排列,每排有十餘間房,全部為青磚所建,中國式瓦頂、吊頂,每排平房外都有走廊,用磚柱支撐,臺階用青磚橫立砌成,每排相距約10米。形制與七星山這裡總部基地的營房完全一致。那時候烏龍村一個80多歲、曾參與過修建呈貢機場的老人家就告訴我,這裡是以前飛虎隊的司令部。」孫官生介紹。

從軍事觀點看,這是理想的航空指揮中心。陳納德經過了周密的考慮才將此處作為司令部,數年之間從來沒有遭受到日機的轟炸。全部建築與周圍房屋融為一體,四周有一道3米多高的圍牆,大門距機場不過百米之遙,後身緊靠山林。一旦遭轟炸,指揮部人員可在一兩分鐘內遁入山林。

村裡老人的口述、營房裡的壁爐……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著這裡的營房、水井、收發室就是當年飛虎隊留下的。

2016年,孫官生再次研讀飛虎隊隊長陳納德將軍的回憶錄時發現,陳納德曾提到,「由於日軍佔領了緬甸,切斷了滇緬公路,志願隊面臨著彈藥、油料、配件及其他物資供應的困難。幸好這時中國將1940年前抗日戰爭初期用現金買來貯存的物資提供出來。這批物資是汽油、炸彈和機槍子彈,就貯存在機場附近的防空洞裡。」於是,孫官生請熊桂萍到附近查找是否有這樣的防空洞和儲油地道。

在跟村民打聽之後,熊桂萍很快就在七星山隧道以東的位置找到了這個進深約2公裡的防空洞。「我們進去的那個洞口不大,但裡面別有洞天,有很多條岔路、出口、通風口,一路往裡面探進去,每隔一段就有一個20多平方米的儲油廳,通道很寬,大概有3米左右,2米多高,小型車輛可以通行。但因為荒置時間太久,很多出口都塌方了。」

而這個綿延約兩公裡長的防空洞壕、儲油地道,就坐落於七星山的一個山包包上,翻過山,就是呈貢機場。

大門門柱

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雲南省飛虎隊研究會與雲南省飛虎隊博物館的專家再次對烏龍浦和呈貢機場的中美聯合抗戰史進行了一次全面系統的考察。

飛虎隊

全稱為「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創始人是美國飛行教官陳納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日開戰前夕成立、由高薪聘請的美國飛行人員組成的僱傭兵性質的空軍部隊,在中國、緬甸等地對抗日本。飛虎隊在中國的不到一年時間,正是中國空軍消耗殆盡、蘇聯援華基本取消的時候。面對幾乎向日本侵略者洞開的天空,飛虎隊雖無力為中國撐起可靠的防空傘,卻以一己之力,在空中證明了反侵略力量的存在。

未來

欲擦亮飛虎文化名片 缺資金缺政策待破解

「資金、政策都是難題。但要保護這些歷史建築,保護曾經在這裡生根發芽的飛虎文化是非常迫切的一件事情。」孫官生坦承。

孫官生10年前在呈貢機場邊上發現的飛虎隊總部司令部如今已沒了蹤影。「10年前我發現的時候,那裡被當成了豬圈,一腳踩進去,豬糞都堆到小腿肚那麼深,後來就是因為我們缺乏資金,沒辦法對那些老房子進行保護。等去年我們再去,那些房子已經不見了蹤影。」

而位於七星山另一邊的飛虎隊曾經的營房,也亟待專業的修繕保護。

眼下,這個飛虎隊總部基地遺蹟群落除呈貢機場外,幾乎都在雲南秋實木製品責任有限公司所購置的土地上。但作為一家木製品生產企業,這家公司在保護歷史建築物等方面能力有限,「飛虎隊營房以前都是給工人住的,後來為了保護,就把工人遷出去了,已經10多年沒住人了,但每年也還是要維修。這種老房子,破損地方太多,木地板、天花板等部位朽壞情況很嚴重,需要很大的資金和專業技術投入,而防空洞壕和輸油地道有多處塌方嚴重,如果想要保護起來,也同樣需要專業人才、設備才能夠進行。」企業負責人表示。

孫官生希望這片集中如此密集飛虎隊遺址群落的土地能被開發成為一個集博物館、民俗、餐飲等文化體驗活動為一體的國際化文旅開發區,通過連片開發,擦亮昆明的飛虎文化名片。

花絮

戰火中的羅曼蒂克 大廚愛上漁村少女

而就是在這樣的戰火紛飛中,也同樣洋溢著羅曼蒂克因子。

一個來自廣東為飛虎隊做西餐的大廚,與烏龍村的一位少女相戀了。

時光荏苒,沒人再能說清這段戰火中的愛情故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來自烏龍村的少女最終跟著做西餐的丈夫一起回了廣東,看見了真正的大海。70多年過去了,姑娘變成了老太太,但她還會寫信回來,給烏龍村的侄子。

「這個故事也是我在村子裡尋找當年在呈貢駐紮的飛虎隊的足跡時,村裡一位老人家告訴我的。」熊桂萍介紹。

文章來源:昆明信息港

相關焦點

  • 守護駝峰航線的援華飛虎隊,到底什麼來路,為什麼叫它飛虎隊
    那就是——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因其在機頭畫著帶有翅膀的老虎隊標和鯊魚隊標被稱為「飛虎隊」。1937年7月,國民政府蔣介石邀請美軍陳納德將軍抵達對中國空軍進行考察和訪問,並且在國軍的空軍部隊中擔任軍事顧問。而在訪問結束之時,七七事變爆發,全民族的抗日救亡運動全面開展。
  • 飛虎隊的標誌不是猛虎,而是更兇猛的鯊魚
    陳納德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空軍"飛虎隊"創始人就是是美國飛行教官克萊爾·李·陳納德。飛虎隊隊員最初中華民國空軍美籍志願大隊隊員中有人提出,在飛機頭部畫上鯊魚頭,用以嚇唬日本人。1941年12月,航空隊在昆明上空第一次作戰取得勝利。
  • 飛虎隊陳納德將軍的子女後代
    1941年8月1日,中國空軍美國航空志願隊成立(飛虎隊),陳納德擔任上校隊長。1942年7月4日,美國航空志願隊轉變為美國駐華空軍特遣隊,陳納德擔任準將司令。飛虎隊在從1941年底到1942年中歷時7個月的戰鬥中,以空中損失12架飛機和地面被摧毀61架(包括撤退時自毀的22架)的代價,取得了擊毀敵機近300架的戰績。飛虎隊共損失26名飛行員。
  • 美國飛虎隊後裔,愛上中國,把中國當故鄉
    有這麼一位美國飛行員,隸屬於飛虎隊。然而,他被中華文化深深吸引,在中國扎了根。加入「飛虎隊」抗戰時期,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美國軍隊開始招募飛行員,並且很快組建起了具有強大作戰能力的「飛虎隊」。據說,這也是他後來加入「飛虎隊」的一個重要原因。「飛虎隊」在當時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他們臨危受命,打出了一擊又一擊漂亮戰,使得「飛虎隊」名聲大振。
  • ​蘇州:「女子飛虎隊」 為城市運管增加「天空之眼」
    操縱著無人機上升俯衝,緊急懸停,跟蹤定位……多秀的操作都難不倒這些帥氣的女生們。據了解,這支女子飛虎隊一共6人,平均年齡還不到30歲,都是從各個科室裡,經過層層選拔而來。她們都考取了無人機駕駛證,而她們手中的裝備也讓人大開眼界。
  • ——「飛虎隊」後人話美中友誼
    ——「飛虎隊」後人話美中友誼  新華社記者吳小軍韓芳潘麗君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4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採訪了部分中國空軍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飛虎隊)成員後人。他們對父輩和抗戰老兵富於犧牲的精神和美中人民浴血抗戰中結下的友誼表示敬意:我為父輩驕傲!我愛中國!  二戰中的一抹亮色  「在中國的經歷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
  • 「飛虎隊」指揮官陳納德之女在社科院文學所舉辦講座
    「飛虎隊」指揮官陳納德之女在社科院文學所舉辦講座 2015年09月18日 15:5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孫妙凝 字號 內容摘要: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孫妙凝)9月 15日,美國佛羅裡達大學亞非語言文學系教授辛西婭
  • 美最後一名飛虎隊飛行員去世,生前常說為中國保疆衛土是榮譽
    美最後一名飛虎隊飛行員去世,生前常說為中國保疆衛土是榮譽 「飛虎隊」飛機 資料圖@新華國際 消息,今天原本是美國最後一名「飛虎隊」在世飛行員卡爾·凱斯·布朗的百歲生日
  • 有人說穿越火線的飛虎隊防禦高,夜玫瑰跑得快,是真的嗎?
    那個時候供小編選擇的人物只有那麼幾個,飛虎隊、獵狐者、刀鋒、潘多拉這幾個人物,起初是選擇了潘多拉,不過聽同學說,飛虎隊更好,因為飛虎隊的防禦是這些人物中防禦最高的,因此聽信了他的建議,果斷入手了飛虎隊。不過時間久了以後才知道,根本沒有隱藏屬性這一說,這些純屬玩家們自己YY出來的。
  • 飛虎隊老兵家史:子女因出身常遭同學毆打
    資料圖:吳其軺老人當年見證日本在南京投降時留下的紀念照 吳緣供圖一個飛虎隊老兵的抗日家史往矣一直到抗戰六十周年,國內媒體開始尋找飛虎隊員,吳緣才知道,父親是當年的飛虎隊隊員,參加過對日作戰,解放後從國民黨空軍投誠起義歸到大陸。因為出身不好,吳緣兄弟常常遭到同學的毆打。
  • CF:全新角色陳龍野-Z、北極狐-X,這飛虎隊是不也得整一套XYZ?
    像是本次先遣服出現的王者零國色天香和王者瞳閉月羞花,一個是自帶四個屬性槽,一個是可以開啟第四個屬性槽,所以從屬性上來說,比較經典的那些無任何屬性加成的角色確實是遜色了許多。但是角色的進化過程中除了推出新成員之外,並沒有將這些經典角色拋棄,越來越多的經典角色以功能型或者強化角色的身份再度亮相。
  • 82年前寇蒂斯XP-40首飛成功「飛虎隊」主力裝備 鯊魚嘴塗裝成經典
    P-40可能是二戰期間,在中國民眾中擁有最高知名度的飛機,因為它們是美國志願援華航空隊——「飛虎隊」「飛虎隊」的P-40採用極具個性的鯊魚嘴塗裝,這種塗裝最初是一位地勤人員看到北非英軍採用了類似圖案,於是與指揮官克萊爾·李·陳納德申請,在一架飛機上進行試驗,獲得成功後得以迅速普及。這種鯊魚嘴塗裝成為「飛虎隊」標誌,同樣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具個性的飛機塗裝之一。
  • 飛虎隊將軍陳納德遺孀陳香梅女士病逝 鄧小平曾贊她「全世界只有一...
    陳納德將軍與陳香梅女士【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3日報導,「飛虎隊」將軍陳納德的遺孀、美國著名華人社會活動家陳香梅女士因中風併發症,3月30日在華盛頓家中過世,享壽94歲。
  • 陳香梅:當過8位美國總統的顧問,嫁給了比父親還老的飛虎隊將軍
    一直以來,提到陳香梅,人們總會在她的名字前加一個前綴——飛虎隊將軍陳納德的遺孀。 可事實上,作為第一位進入白宮工作的華人,陳香梅先後與8位美國總統關係極好,還曾作為裡根的親善大使到訪中國。就連鄧小平都曾說:「美國有一百位參議員,但只有一個陳香梅!」
  • 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區召開2021年度工作會議
    為紮實推進園區2021年度各項工作,1月4日,昆明呈貢信息產業園區在昆明呈貢信息產業科技創新孵化中心組織召開了2021年度工作會議,會議由園區黨工委副書記李繼坤主持。  會上,昆明智慧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雲南雲上雲大數據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就2021年公司重點工作事項進行了發言,園區管委會各班子成員結合各自分管工作就2021年工作計劃要點依次進行發言。
  • 馬英九哈佛大學河畔晨跑 穿印有飛虎隊圖標T恤(圖) (1/4)
    馬英九特別穿著一名華裔動畫家所繪贈、印有飛虎隊圖樣與標語的T恤。12日上午也發生一件插曲,「立委」王育敏本來也要參加晨運,但在6點半預定集合時間到飯店門口時,卻發現馬一行人早已提早出發,沒有跟上。 馬英九在美東時間12日上午10時30分已搭機離開波士頓。
  • 昆明呈貢激烈土拍,12家房企激戰165個回合
    呈貢鬥南土拍大戰上個月(10月27日),昆明市土地和礦業權網站上掛牌出讓位於昆明呈貢新區鬥南片區中部的16宗國有土地,於今天(11月25日)在該網上拍賣出讓,這16宗土地面積約560畝,地塊編號為這次競拍的國有土地位於呈貢老城以西,環湖東路東側,呈貢東大河的北側,為2020年昆明呈貢區鬥南片區土地儲備及城市更新改造的項目用地。雖然這次有40%的土地是回遷安置用地,開發成本比較高,但也阻止不了房企對黃金地理位置寸土寸金的激烈爭搶。
  • 個個身手了得,敏捷矯健像飛虎隊
    簡直就像飛虎隊。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而言,交通便利也極大的影響各大城市之間的經濟發展。因此我國近些年來一直在不斷的建設鐵路,像高鐵火車這樣的交通設施也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修建。因此我國近些年來的發展,人們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遙遠的印度,雖然這裡也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是這裡的交通設施卻並不怎麼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