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六千年前,黃河流域的3個男人的男性後代佔現在中國漢族男人的45%。這三個人(及他們的男性後代)的Y染色體分別為:O3A2C1A-M117(Oα),O3A2C1*-M134-F444(Oβ),O3A1C-002611-F11(Oγ)。同期,還有2個男人,他們的男性後代分別佔現在中國漢族男人的10%。Y染色體分別為:F1144-C3d-M407,M119-O1a1-F78。(個人認為應該是九黎三苗百越)
以上5個人的後代佔現在中國漢族男人的三分之二以上,所以,漢族其實很純的。
另外,分子人類學已經證明,蒙元時期,蒙古人的血統完全沒有混進漢族中。是的,完全。
2、從上古一直到秦漢,中國人最重要的、也是吃的最多的主糧是小米。小米是漢人祖先從狗尾草中優選培育出來的。
3、上古小情侶(或小夫妻)吵架和今天的也差不多
女:你個混蛋,居然敢不理我!氣得我吃不下飯,氣得我喘不上氣。
詩經-鄭風-狡童: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4、上古和中古時期黃河流域非常溼潤,歷史上還有大象和犀牛。
5、孔子身高大約2米,是當時有名的大力士,同時武力值極高(擅長擊劍、射箭、騎馬、駕車)。
6、孔子不同意以德報怨,他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所以,有人惹你,就應該懟回去。
7、漢朝七國之亂時,中央軍軍費不足,找富人借錢。大家都覺得中央軍勝算不大,不肯借。只有無鹽氏借了,是高利貸!對,商人借給中國中央政府高利貸!幾個月後,無鹽氏得到了十倍的利息,成為當時頂級富豪。
8、兩漢魏晉時期,1個漢族士兵平均可以對抗5個外族士兵。
9、古代中國人除了冬季藏冰以備夏天使用外,還會製冰,一種方法使用硝石,一種用水井、瓦罐、絲綢。
10、處士指有學問、但是還沒有被聘用的讀書人;
11、當前我們所用的簡化字,絕大多數都是古代就有的,並非新造。看過一個統計,簡化字中,唐朝以前就有的約佔一半,唐以後出現的約佔一半。
12、漢語語音的變化應該是非常非常大的。讀尚書或者詩經,會發現用字非常凝練,這必然是代表了語音的複雜,唯有如此才能在口頭交流時清楚的表意。感興趣的請自行搜索「上古漢語擬音+封神榜」,笑死我了。不過,對於鄭張尚芳先生擬音的準確性,我不是專家,不敢妄言。
13、夏以前,中華還有兩個國號,分別是「唐」,創始人為堯,「虞」,創始人為舜。「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14、堯以前的世系,一般認為其具體紀年不可考。按《皇極經世書》,堯登基於西元前2357。都城一般認為在山西臨汾的陶寺。堯的名字很有趣,叫「伊祁放勳」,他是圍棋的發明者,還發現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4個最重要的日子並頒告天下。
15、24節氣是中國傳統曆法的重要部分,是完全純粹的陽曆,精準地將一回歸年分為24等份。所以你看日曆,24節氣總是標註著幾點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