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歷史源遠流長,數千載時光,不僅孕育了極度繁華燦爛的文明與無比精彩紛呈的歷史,更是承載了無數的更迭和變遷,這些變遷之中,不僅僅是朝代更迭,不僅僅是偉人頻出,不僅僅是城市、村莊的興建和湮沒。在這段數千年厚重的歷史中,還蘊含著滄海桑田的故事與鬥轉星移的變化。無數地理和地質環境就在這千年時光中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模樣,很多時候,歷史不過只是歲月的一個見證者,眼看它起高樓,眼看它宴賓客,眼看它樓塌了。
湖泊
中國古代數千年,有過許多次地質環境和地理環境的大變化,華夏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曾數次改道;魏武揚鞭的碣石早已尋不見蹤影;漢江改道,早已不能暗渡陳倉;東晉時過江如過海的長江下遊也從數十公裡的寬度變成了數裡。
歷史上地質變遷很多,尤其是一些水文的變化,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巨型湖泊,在後來或變遷,或淤積湮沒無蹤影。接下來,我們就簡單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如今確已不復當年模樣的一些巨大的湖泊。
羅布泊
1、羅布泊(幼澤)
羅布泊水量充沛,湖水繁茂的日子,要追溯到遙遠的東漢之前,那時候據史書記載,廣袤三百裡,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其湖畔坐落著許多個西域小國,其中最為著名的自然就是樓蘭古國。
羅布泊誕生於遠古第三紀末,第四紀初。距今已有上千萬年的歷史,在西域人跡罕至的時代,羅布泊幅員遼闊,面積約20000平方公裡,到宋元時期,仍然保持著5000平方公裡的水域,到清末時期,羅布泊只有100多平方公裡,再到上世紀中後期,徹底淹沒在了戈壁黃沙之中,成了中國著名的無人區。
雲夢澤
2、雲夢澤
雲夢澤,一個美麗的名字,分為雲澤和夢澤,乃是中國古代巨大的湖泊群的總稱,在古代,江漢平原是一片水澤,星羅棋布著無數個大小湖泊,他們串聯在一起,被稱為雲夢澤。其面積包含著今天的荊州大部,洞庭湖,洪湖和江漢平原一部分。
雲夢澤巔峰面積難以估量,但至少在三萬平方公裡以上。到唐宋時期,依然有著一萬多平方公裡。到了清末,就銳減城2000平方公裡了。到如今,雲夢澤依然不復存在,只剩下洞庭湖、洪湖等江漢地區無數個小湖泊。
雲夢澤的消失主要有兩個重大的原因,其一是漢江和長江夾雜著大量泥沙,在途徑江漢平原的雲夢澤時,水流放緩,泥沙沉積,漸漸就沉積下來,日積月累,雲夢澤就成了沼澤。然後再是隨著人口增長和南方大開發,江漢平原這塊膏腴之地自然不能倖免,在日益增長的人口的填淤造陸的情形下,雲夢澤就此消失在了歷史中。
瀦野澤
3、瀦野澤
如今黃沙漫漫的騰格里沙漠之間,在遙遠的古代,曾經坐落著一個碧波萬頃的巨型湖泊。乃是涼州第一大湖,石羊河最終的目的地。瀦野澤四面是無邊的沃野,曾是匈奴人縱馬奔馳的草場,更是匈奴人嘗試農耕的肥沃土地。
瀦野澤漢之前面積最大,達到了驚人的1.6萬平方公裡,但是隨著農耕文明的強勢介入,取水耕作,瀦野澤也慢慢縮小,後來隨著石羊河水庫的建成,失去水源的瀦野澤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彭蠡澤
4、彭蠡澤
安徽江西湖北三省交界地區,沿江兩岸的湖泊群的古稱。至今已然散布著眾多大小不一的湖泊。古代的彭蠡澤,是長江的一個過水湖泊,北至大別山,南至鄱陽湖形成之前的贛北谷底,東南與黃山相近,幅員千裡,浩浩蕩蕩,無邊無際。與雲夢澤和震澤共同組成乃是長江上的三大巨無霸湖泊之一,周瑜曾在此操練水軍。
彭蠡澤的巔峰是在西漢之前,東西兩百多公裡,南北平均寬度超過五十公裡,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公裡。後來隨著長江主航道南移,彭蠡澤北部區域漸漸淤積,再之後隨著長江泥沙的淤積,彭蠡澤就漸漸分裂成多個湖泊,進一步淤積後,就成了一塊沃土,成為了長江中下遊著名的魚米之鄉。
鑑湖
5、鑑湖
現在的鑑湖僅僅只是紹興城邊小小的水塘,面積區區一平方公裡左右,可是在遙遠的古代,盛唐時期,鑑湖,是我國著名的大湖之一,五湖四海中的五湖就有鑑湖。鑑湖乃是東漢時期的一個水利工程,用於灌溉會稽山陰附近的農田。
鑑湖就此積水,最大時達到了640平方公裡,有鑑湖八百裡的美譽。唐代中葉開始淤積,湖面歷經千多年後,越來越小。
6、巨野澤(大野澤)
巨野澤或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但是想必所有人都聽過水泊梁山,水泊梁山就是古代巨野澤淤積之後分裂出來的一部分水域。巨野澤是古代黃河下遊的一個超級大湖泊,位於今山東菏澤附近,一直到隋唐以前,巨野澤都是湖水浩瀚的一個大湖。
隋唐以前,巨野澤南北三百餘裡,東西最寬處一百多裡,浩瀚無比。後來隨著黃河改道,帶來了大量泥沙的淤積,巨野澤也快速消亡,到今天只剩下不大的東平湖還有著當年的傳承。
7、古松遼湖
在古代,東北腹地有一個巨型湖泊,在鮮卑和華夏部分俾史中都有相關的記載,湖泊的位置大約在今天的吉林白城,黑龍江大慶附近,這個湖泊存在時間很長,一直到三國時期都有記載。
也就是說現在吉林省松原市著名的查幹湖,很有可能就是古松遼湖的一部分,但是由於史料記載甚少,我們無法探索出古松遼湖消亡的緣由,只能對此充滿想像。
丹陽湖
8、丹陽湖(藪澤)
丹陽湖古稱"巨浸",舊名"南湖",又稱"西蓮湖",位於安徽當塗縣附近。距今三百萬年前左右形成,最大面積達到了4000多平方公裡。後來因為淤積,逐漸分裂成多個大湖,現在已經不復當年輝煌,如今的煙波浩瀚也不是當年的煙波浩瀚。
9、孟渚澤
古代九澤之首,位於商丘附近,從商丘東北一直到山東單縣,更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孟渚澤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必遊之地,留下過許多文學作品,宋元之後,隨著黃河改道而淤積。
大陸澤故地
10、大陸澤
古代九澤之一,因為位於巨鹿一代,也被稱為巨鹿澤,乃是古代北方第一大湖,位於太行山下的邢臺市,面積達近400平方公裡,在遠古時期更是浩瀚,南北長超過百裡,東西寬超過六十裡。後來隨著黃河改道漸漸淤積,於清末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之上。